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导学案

课型
新课
时间
2014年月
主备人
赵红娜
课题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的起源,了解自己,使学生养成自我认同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
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预习准备
通读课文,把课本中的重点用记号笔画出来。
教具学具
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一)
预习
导学
自主预习练习册部分习题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历史,首先会学习远古的人类到最后和中国的各个朝代。
②在食物非常充足的特殊情况下分配食物
③但大多数情况下食物是不够的
例如今天就很不幸,派出打猎的人一无所获,只有采集的人带回为数很少的野果,请你合理分配这些有限的食物。
提示:劳动分工、食物分配、成年男子、成年女子、老人、小孩
三、明确目标、学案导学。①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②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组内交流后,将问题加以梳理。采用小组回报的方式将答案呈现。
2、其他组员可以及时补充。
(三)
交流展示深化感悟
交流:
①教材第6页的动脑筋②远古居民的社会组织由北京人的原始人群到山顶洞人的氏族,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部编人教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自主学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的国家。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
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
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陶和__ __陶;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自主学习]一、炎黄战蚩尤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二、黄帝----“人文初祖”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 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合作探究】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自主学习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一课

.北京人
学习难点
.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教法学法
预习探究
学习过程
学习札记
一:呈现目标:
.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
年级:学科:主备:审核:-----------执教:
课题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课型
三维目标
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4、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种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过着氏族生活。这种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智商高低B饮食习惯C会不会制造工具D出现时间早晚
6、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
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和钻孔技术
火的使用天然火会人工取火
社会组织原始群氏族公社
六:作业:
学习反思
A发现于19世纪前期B过群居生活C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D会使用天然火
(二)材料题:
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于是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的生活。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第一课

历史导学案七年级班级姓名___________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习目标】: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学习难点】:对原始社会名词的理解和对劳动创造了人这一论断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人生活在距今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年在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万年至万年,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
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4、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过着群居生活,属于早期的社会。
5、在北京的洞穴里发现的距今约万年的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工具的仍是,过着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生活,没有区别。
但是已掌握技术,并且已会取火。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点拨解释、共同提高)1.远古居民为什么要群居生活?2.什麽是氏族?3.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火的使用有合适重大意义?4.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海蚶壳说明什么问题?你怎样看?5.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6.观察第6页图分析:这是北京人使用过的一件石器,假如让你来使用,你怎样来操作?用它来干什么最方便?三、巩固练习:1、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去考察元谋人的遗址,他应该去()A、北京B、陕西C、河南D、云南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能不能直立行走B、会不会说话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火3、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
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80万年4、下列远古人类的模样,最与我们现代人相似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类人猿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烬,这说明了()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B、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C、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6、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结成群体一起生活。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一)灭辽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2.提出问题: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教师指出:女真崛起之时,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
1125年,辽被金灭亡。
(二)灭北宋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2.(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背景)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3.(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目标导学三南宋的偏安1.(多媒体出示问题:南宋的建立情况)教师讲述: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
(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多媒体出示岳飞图像)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答案提示:①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新人教版最新教材七年级历史全册导学案讲义

新人教版最新教材七年级历史全册导学案讲义第一单元拓荒新天地第一课拓荒新天地本课主要介绍了人类从狩猎时代进入农业文明的历史过程,从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课早期文明与帝国的兴衰本课主要介绍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以及帝国的兴衰史,包括汉唐帝国、罗马帝国、希腊帝国和埃及文明等内容。
第三课中华文明的发展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包括夏商周的建立和中华文化的传承等内容。
第四课万邦来朝与丝绸之路本课主要介绍了汉代的万邦来朝和丝绸之路的历史,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第二单元礼乐中华第一课古代礼仪之邦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第二课在家之道与国家的文化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在家和国家文化的发展,包括《论语》的思想、尚书的历史内容等。
第三课对外交往与文学艺术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包括诗词歌赋等文学体裁的介绍。
第四课钟鼓楼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钟鼓楼,包括其历史渊源、建筑结构和文化内涵等。
第三单元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第一课家族与王室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家族和王室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第二课民间百态与大众文化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民间百态和大众文化的发展,包括饮食文化、娱乐文化和传统民俗等内容。
第三课太极和气功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太极和气功,包括它们的起源和发展、功效和实践等。
第四课中华传统艺术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戏曲等多种形式。
以上是新人教版最新教材七年级历史全册导学案讲义的内容总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1-5课)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学段第三学段年级七年级学科历史单元第一单元课题繁盛一时的隋朝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东古学校主备人张立刚初审人李云霞终审人张官福合作团队张立刚杨志英黄芳教学目标1.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影响。
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隋初经济的繁荣。
导学过程学案导案个案补充反思纠错预习检测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杨坚就是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的繁荣①原因:、。
②表现:、。
二、大运河的开通①目的:。
②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起,今北京市,南至,今杭州市,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两千多公里。
③地位和作用:大运河是。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
上学期,我们学过三国两晋南北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1.简单叙述从人类到南北朝的历史。
2.检测对本课内容的预习。
呈现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历史的发展。
2.能根据不同朝代的发展,有效地总结出隋朝短暂繁荣的历史。
本节课,我们要知道隋朝的统治和大运河开通的价值。
呈现目标导学过程合作探究1.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2.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3)此河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怎样简评价此河?此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学案。
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课题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课时安排
1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地位和作用
2.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2.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温故知新
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
D.中央集权制
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4.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B)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自我评价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到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
3.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大大促进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三.开创科举制
1.魏晋以来,官员多从世家子弟中选拔。
2.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持续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 江都 )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巩固练习
1.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A)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2.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追溯历史渊源,我国古代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北京人会使用火了。
师:但是我们说她们用的火是什么样的火?是我们现在这样想用就用么?
师:使用火,对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1、照明和御寒2、驱赶野兽,野兽怕火3、比如再也不用吃生食而生病了,增强了人类的体质,人脑更加发展,人进化的更快。哪一点最重要?
师:今晚上你妈妈买回来一块猪肉,让你连猪皮带猪毛一起吃,你吃么?
师:不要恶心,最初的远古人类都是生吃东西的,包括动物肉,你现在看哪个动物吃食要先弄熟了再吃?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茹毛饮血。(适当解释)很不理解是吧?因为最初她们不知道食物要弄熟了才好吃,古时候树多,雷电也多,树碰到雷电有时候会怎么样?
师:有这样一群远古人类,有一天就捡到了被火烧熟了的动物肉,还没吃呢就闻到香了,这群远古人才知道。啊!这食物烧熟了会更好吃。所以他们就等着在打雷的时候,把火留起来,留着以后用,而这群远古人就是什么人?
师:我们再看最后一点,北京人是怎么生活的呢?你们一家几口人?为什么不和邻居住?北京人就是这样,这种生活叫群居的生活。为什么要在一起生活呢?多不方便啊!
师:而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就要比北京人先进一点了,哪里看出来的?她们除了使用打制的石器,还使用这样的工具,看5页,这是什么?(教师介绍骨针是由动物的骨头磨尖而成的,而线是由动物的筋)
师:项链首先要钻孔才能穿在一起吧,再看表面有什么特征?有光泽,怎样才能让粗糙的石头有光泽呢?磨,看来山顶洞人更有情趣了。
师:相貌上,可对比3和4页图,使用工具上,看3页图,这就是北京人使用的工具。石头最初是不是这样的?
师:北京人根据不同的用途将石头打制成不同的形状,这就是古人类最初制造的工具,打制石器。
师:说到这里,我有个问题,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会用木棍来够香蕉,是不是说明黑猩猩会制造工具?
师:不会,因为她这是本能,用的是现有的工具。下意识的睡觉大小便,但是人不同,她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成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工具。所以黑猩猩被称为动物而我们被称为人,从这里我们能得出: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3页划重点)
师:(带领学生在图上圈出元谋人)我们来看看3页图,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对就是元谋人的牙齿,和我们的很大差别吧。这是属于一个成年人的两颗上门齿。根据考古研究判断,近似于现代蒙古人种。而元谋人被公认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
师:而100多万年后,在北京附近又出现了两群远古人类。大家看2页图,是哪两个?粉红字,离的很近是吧,她们同在一个山洞,只不过一个在山洞里,一个在山洞上。现在大家看书3-5页,比较离得的这么近的两群人有什么不同,一会找同学填黑板上的表格。
师:在西方,有上帝造人说:上帝用泥土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后又取其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让二人结为夫妻,他们成了人类的始祖,他们生活在伊甸园,生活美满幸福,后来,受到一条蛇引诱他们偷吃了树上的禁果,懂得了爱情、羞耻、心明眼亮、聪明起来。但是这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被赶出了伊甸园,到了人间,他们就成了人类的祖先。
在中国,有女娲造人说:盘古把宇宙分成天和地两部分,但没有人类存在。有个女神叫女娲把泥土揉到一块,捏成了一个个小人,吹口气,人就活了,后来,女娲累了,便用一根藤条从泥中一抽。甩出许多泥点,泥点变成了一个个小人,这样就有了人类。
师:到底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由古猿转化而来)
师:大家看2页图,这就是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解释遗址),很多是吧,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看书上第2页)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她距现在的时间和地点?
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相貌特征使用工具使用火种居住方式
北京人70-20万洞里保留猿打制石器天然火群居
山顶洞人18000年前洞顶接近现代人打制,骨针,人工取火
磨光,钻孔
师:(很难是吧,但是大家要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列表记得更容易)如果说我国最早是元谋人,那么我国现存最多的远古人类遗址就是:北京人,为什么这么说,看小字,所以(强调3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导
入
师:问大家个问题,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生:妈妈生出来的
师:那你妈妈呢?(妈妈的妈妈生出来的)那我们继续往前推。中国最早的人她们的父母是谁呢?难道真和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么?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一下人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讲
授
新
课
师: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谁来说说……
过程与
方法
⒈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习用观察法、阅读法等来学习有关问题。
⒉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⒈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我们这个伟大而历经艰难的祖国的热爱之情。
⒉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丰富的历史想像力。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接触历史领域中的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流程
时间
七年级历史教师导案
课题
课型
新课
第1课时
备课人
备课时间
2014年8月26日
上课时间
2014年9月2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⒈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⒉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中的考古知识、历史地图、文物地图、文物插图、古史资料等各种不同的知识范围。
⒊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师:火可真是个好东西,就是一样不好,保存起来太不方便。山顶洞人仍为这个问题烦恼么?她们可聪明多了,刚才我们说山顶洞人已经会打磨和钻孔了。那我问你们,当你不停地磨两块石头的时候,会怎么样?
生:有火星。
师:山顶洞人就根据这个启示知道了怎么来取火。,所以我们说山顶洞人使用的火是什么火?看6页材料阅读。(介绍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