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工培训资料
多能工培训计划模版

多能工培训计划模版1. 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多种工种技能的多能工,使其能够在不同领域中胜任多种工作任务。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提高学员的综合技能水平,增强其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应变能力。
2. 培训内容本培训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技能培训- 电工基础知识- 机械基础知识- 木工基础知识- 焊接基础知识(2) 进阶技能培训- 电工进阶技能:安装、维修电器设备- 机械进阶技能:机械设备维修、操作- 木工进阶技能:家具制作、修复- 焊接进阶技能:各种焊接技术(3) 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知识-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工作场所安全规范(4) 管理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综合技能管理- 团队合作与沟通(5) 实际操作- 现场操作练习- 案例分析- 项目实操3. 培训方法本培训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课堂教学:就各项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2) 现场操作: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模拟操作,并进行练习(3) 案例分析:从实际案例出发,进行分析和讨论(4) 项目实操:参与实际项目,进行技能实操练习(5) 辅助学习:配套教学视频、资料,以及在线学习平台辅助学习4. 培训流程本培训计划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招生报名(2) 入学测试(3) 基础知识学习(4) 基础技能练习(5) 进阶知识学习(6) 进阶技能练习(7) 安全培训(8) 管理知识学习(9) 实际操作(10) 毕业考核(11) 结业证书颁发5. 培训师资本培训计划的培训师资力量包括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和扎实专业知识的专家教授和实战经验丰富的资深工人,保证培训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6. 培训评估培训过程中将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多次评估,包括入学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核等环节,以此评估学员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7. 师生互动为了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本培训将设置互动讨论、团队合作等环节,促进学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互相学习。
多能工员工培训计划表

多能工员工培训计划表第一部分:培训目标与背景培训目标:提高多能工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
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多能工员工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适应快节奏、多变化的工作环境。
培训多能工员工的技能,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培训内容与方法培训内容:1. 工作技能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操作、电气知识、自动化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多能工员工的操作技能。
2. 团队合作培训通过团队游戏、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多能工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
3. 沟通技巧培训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多能工员工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率,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4. 个人成长培训加强员工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培训方法:1. 专业培训课程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讲解和培训,包括技术专家、团队建设专家、沟通技巧培训师等。
2. 实践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引导多能工员工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3. 团队活动组织多能工员工进行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多能工员工学习经验,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综合能力。
第三部分: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为期三个月培训地点:企业内部培训室及实际工作场所培训方式: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具体培训安排如下:第一周:工作技能培训- 专业技能讲座:机械操作、电气知识等- 实践操作训练:在实际工作场所进行机械操作、设备使用等训练第二周:团队合作培训- 团队游戏:组织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建设讲座:团队合作理念、要素等知识讲解第三周:沟通技巧培训- 沟通技巧讲座: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技巧方法等讲解- 角色扮演:进行沟通技巧的角色扮演,提高员工的沟通效率第四周:个人成长培训- 个人成长讲座:职业规划、自我管理等知识讲解- 实践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个人成长培训第五周至第八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操作实践,并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第九周:培训总结与反馈- 总结培训成果,对培训过程进行反馈和改进第十周:考核及评定- 对多能工员工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培训成果第四部分:培训评估与反馈1.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员工考核、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制造业多能工培训计划

制造业多能工培训计划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多能工的需求日益增加。
制造业多能工是指具备多种技能并能够胜任多种岗位工作的员工。
制造业多能工在现代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够应对市场快速变化和生产任务繁重的压力。
因此,建立高效的制造业多能工培训计划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二、培训目标1. 建立全面的技术技能和管理素质2.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3. 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为企业人才储备三、培训内容制造业多能工的培训内容一般包括技术技能培训和管理素质培训两部分。
1. 技术技能培训技术技能培训是培养制造业多能工最基本的需求。
技术技能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机械加工技能:包括车床操作、铣床操作、磨床操作等基本机械加工技能的培训;(2)装配技能:包括零部件的组装、调试等相应技能的培训;(3)焊接技能: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不同种类焊接技能的培训;(4)质量管理:包括对产品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
2. 管理素质培训管理素质培训是培养制造业多能工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1)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多能工员工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2)安全生产知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3)学习和创新意识:培养员工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4)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员工对企业、客户和社会负责的意识。
四、培训方式为了达到培训目标,制造业多能工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 内部培训:由企业内部专业人员或相关机构对员工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外部培训:利用外部培训机构进行系统的培训,可以补充企业内部培训不足之处,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
3. 组织员工参加技能比赛和培训考核:通过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可以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员工参加技能培训考核,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五、培训计划制造业多能工培训计划一般需要按照不同的岗位和技能要求进行设计。
多能工培训(自制)

培训多能工的目的:
●能更好的应对突发变故;(员工生病、事假、 暂离等)保证生产线顺畅进行; ●能有效的处理瓶颈工作站; ●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整体作 业水平,同时加强员工后备队伍建设,提高企 业的市场应变弹性; ●稳定生产,提高产量; ●缩短交期,提高BCS。
培训多能工的要点:
●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 ●基层管理干部(班组长)的大力配 合,员工的积极参与; ●干部必须了解各工序难易度,针 对培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认真务实,持续推行,成果分享;
多能工培训概述
制作:陈礼义
目录
●何谓多能工 ●为什么要进行多能工的培训 ●培训多能工应注意的要点有哪些 ●如何实施培训多能工 ●管理多能工具体方法 ●多能工的持续推动及稽核
多能工:指除能独立完成本道工序,并能协助相邻工序的 作业员.例如:穿鞋带者同时熟练操作定型和拉帮工序.
定型
穿鞋带
拉帮
多能工与全能工的区别:全能工是指具有在某工作段全 部工序操作的作业员或具有裁管/针车/成型所有工序操 作能力之作业员.
培训多能工的方法:
●员工所做工序定期轮换, 有计划地交替作业; ● ● ●
培训多能工的目的:
●能更好的应急突发变故;(员工生病、事假、 暂离等)保证生产线顺畅进行; ●能有效的处理瓶颈工作站; ●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整体作 业水平,同时加强员工后备队伍建设,提高企 业的市场应变弹性; ●稳定生产,提高产量; ●缩短交期,提高BCS。
多能工培训计划方案

多能工培训计划方案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和工作效率,公司制定了多能工培训计划方案。
该计划旨在帮助员工全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整体团队协作效率。
以下是该计划的具体内容:一、培训内容1. 沟通技巧培养员工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等。
通过模拟场景练习和案例分析,提升员工的沟通效果。
2. 团队协作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游戏化学习等方式,增强员工间的合作意识。
3.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员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教授分析、提炼问题本质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思维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头脑风暴、创意工坊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5. 技能提升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行业知识、工作技巧等。
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
二、培训形式1. 线下培训安排专业培训师进行面对面的培训课程,结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形式,提升员工能力。
2. 在线培训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课程资源,让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配套在线测验、讨论区等功能,加强学习效果。
3. 岗位轮岗安排员工进行岗位轮岗,让员工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4. 实践操作安排员工参与实际项目或任务,让员工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培训评估1. 培训前评估根据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和岗位要求,进行培训前的能力评估,确定培训内容和重点。
2. 培训中评估通过定期测验、考核、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中的学习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3. 培训后评估培训结束后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培训效果和员工提升的能力水平,为进一步改进培训计划提供参考。
四、培训成果通过多能工培训计划,员工将全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沟通技巧、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等。
多能工培训

过激励 续实 数 = 多能工工
续管
数 /总多能工预计工
数* 100
[ 5/26] /26]
4. 多能工评价 多能工评
区
① 基础内 ②
신 제조혁 신 教
基 基 各 -单 企业 论, -
教
- 多能工 础 识 产 动 种
内
资
么, - 5S 3 语
加权数
5 5
评价
论 100
产
关联系统(MES) 产计划及机种变更
多能工 训计划
[ 远 …]
’09. 10 09.
协
TF
신 제조혁 신
1. 2. 3. 4. 5. 6. 7.
训 景 多能工 训 多能工 训 Process 多能工评 多能工评价 多能工认证 多能工认证 Level 多能工认证书 多能工认证书 教 Program [ GBM
]
及时间 ① 教 科 及时间 ②教 ③ 多能工 训计划 多能工认证 认证Level ④ 管 多能工认证Level 进 度
6. 多能工认证书 多能工认证书
신 제조혁 신
多能工认证书 Multi单 多能工认证书 Certificate of 单 Multi-skilled Technician
属 员 编号 认证 产 评价
Position
Name
Staff Number
Certification Level
Designated Product
]
신 제조혁 신
[ 15/26] 15/26] /26
职务认证管 [ MES SYSTEM 职务认证管 ]
신 제조혁 신
[ 16/26] 16/26] /26
职务认证书] [MES SYSTEM 职务认证书]
多能工培训

得星表的4个阶
评价基准表
段
技术能力评价
1工序能力 2工序能力
能指导别人
1人能进行作业 (A作业者)
(指导力)
(品质确保)
能对应小异常(作
能按预定进行作业
业调整) (目标姿态)
(生产率)
·按不同工序进行评价→使弱点目视化
(首先,有必要把作业员的水平确保在③)
★教育指导不足,之后就会增加自己的工作! ★教育指导力是车间活性化的武器! ★不可轻视培训!
二、多能工培训目的
❖有计划有步骤对人员作正确的 技能训练,并 有效掌握各个人员的技能程度,加强其不足的 地方,使其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
三、多能工培训流程
人才育成(4阶段)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第4阶段
教育训练完成后,对应培训者安排上线评价,技能评 价考核由组长担当工段长确认。一张评价表只做一个 等级的评价。合格状况录入个人履历。不合格者需要 重新安排技能培训计划表里面
主要包含一下7个内容
1、受训对象:新人、支援者、在编人员 2、培训目标等级 3、教育内容 4、作业观察 5、熟练程度的确认 6、评定结果 7、今后课题
★上面所记例子的计划目的是:当量减少,只要2人作业时, 为了使对应可能而把B作业者、C作业者培养到水平③。
量的变动=配员的变更…不使品质、生产率的水平下降是关键 多能工的培养是监督者的职责
四、个人履历的建立
目的:1 有效管理人员的技能,经历 2 人员变动时主管可以正确掌握人员信息 3 人员职场经历、明确化、易于基层人员管理 4 走向精细化的管理
培养计划→为了成为多能工而有计划地进行指导
未达能力(弱点)已经能目视化了。确定好培养的计划月份后开始指
培训---多能工培训

宝时得从2012年开始开展JI培训工作:
➢ JI讲师培养及认证:讲师培养从工程师推广到车间二线人员,共认证44人; ➢ 重要工序采用JI手法培训:覆盖率达到86%;
备注:JI详解见JI内训教材
多能工培训
目录
目录
多能工定义 为何需要多能工 多能工培训流程 JI简介
多能工定义
多能工定义
➢ 多能工就是通过培训把作业人员训练成具有操作多种机器设备 或多道工序能力的人员;
➢ 多能工培训是精益生产的基石,是满足柔性生产,提升效率的 基础。
为何需要多能工
常见的问 题
员工缺乏多样技能
被考人签名
表单四:培训计划及成绩汇总表
重要工序培训计划及成绩汇总表
多能工培训流程
序号
线别
产品 系列
工序名称
姓名
工号
培训日期
计划
实际
考核记录 理论 IE实践 QE实践 总分
评定
颁证 日期
截止 日期
14
考核人:
审核:
批准:
盖合格上岗证
多能工培训流程
JI培训
工作指导(TWI-JI)作为培养企业第一线主管的经典培训之一,曾 在美国产业界获得巨大成就。从美国传入日本后,为日本企业通过尊重 人性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全面质量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也对日本产业届的 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1 由生产主管、IE及QE根据工序内容对产品影响的风险指数及工序作业的难易程度在标准作业表中给出重 要工序标识。
1.2 重要工序培训教材就是相应工序所涉及作业内容的培训讲义。 1.3 理论考试试题、实践考核表是根据教材和实例产品的装配作业指导书中重点要求进行编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计人员对本职务的评价结果 作业能力已认证,特此颁发证书
2005年 月 日
The person above has been recognized for his or her ability to address the designated operat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evaluation. This certification is given to verify the test results. , 2005
教育时间 (Hr)
2 0.5 0.5 1 1 2 2
教育担当
教育生产情报理论 1次 (9 hrs) 教育生产情报 操作能力
-
Cluster T/F : 김영석C 产品技术 GIS担当 : 김수애S 制造部门 MES担当: 정재석D 用一个革新 : 한광섭K
2次 (8 hrs)
作业要素理论/操作 能力
3名 3名
신경선 외 9 김경섭외 2 안병섭외 2 신경선 외 11 김경섭외 2 안병섭외 2 신경선 외 13
10名
PDP
Level 2
3名 3名
12名 3名
DLP
LCD PDP
Level 1
DLP LCD
多能工化担当: 한광섭K
3名 14名
[ 13/26]
[管理多能工认证Level进展]
[ 14/26]
[ 5/26]
( 未满70分
每个人评价
No 70分以上 Yes
多能工资格认证
后续管理
4. 多能工评价方法
区分
① 基础内容 ② 生产 信息
教育内容
- 多能工需要的基本基 础知识 - 生产活动里必要的各 种信息 - 现场内需要作业
教育资料
- 超一流企业是什么, - 5S 3定 - 单元理论, - 制造革新用语 - 制造关联系统(MES) - 生产计划及机种变更 - 电动工具管理 - 原材料识别技能 - 静电, 测量仪器管理 - 确定Screw 作业标准 - Ass’y 取给作业标准 - Con, 插入及定型作业标准 - 每个调整项目的测量仪器 Setting - 每个调整项目的管理标准 - 外观检查 - Final 检查 - 出厂检查 - 标签附着作业 - 成品组装误差或组件未装备 - 包装及搬运作业
3次 (5 hrs)
3
调整作业
4
4次 (10 hrs) 检查作业
2 4
包装作业 5次 ( 5 hrs) Test
2
- 오메가 T/F : 정영구D
1 2
- 理论 Test : 최중식 D - 操作能力 Test : 조동덕 파트장
[ 12/26]
[ 多能工培训计划 ]
范例: PDP DLP LCD
6. 多能工认证书
单元多能工认证书 Certificate of 单元Multi-skilled Technician
所属 姓名 社员 编号 认证 水准 产品名 评价日
Position
Name
Staff Number
Certification Level
Designated Product
Date of Test
[ 4/26]
3. 多能工培训 Process
PROCESS
选定对象者
详细内容
选定对象者 [ 科长 ] - Main Line 作业3个月以上,已定岗者 - 对单元工序理解和适应能力,及兴趣强者 基础培训内容 - 在生产时基本遵守的内容 . 单元条件的原理 , 制造关联的信息系统 .产业安全, 5S 3定, 7大浪费
[ 管理多能工认证Level进展 ]
[ 15/26]
[ MES SYSTEM 职务认证管理]
[ 16/26]
[MES SYSTEM 职务认证书]
[ 17/26]
- 制造技术担当者 - 制造部门担当 - 制造技术担当者 - 制造部门担当
调整 作业
- 产品技术 产品担当
- 制造部门标准担当
检查作业
- 产品技术 产品担当 - 出厂品质 科长 - 产品技术 产品担当 - 制造部门 标准担当
- 制造技术担当者 - 出厂品质 科长 - 制造科长
包装 作业 7 技能
理论 教育 : 15 hr 运营 教育 : 制造部门 实技 教育 : 22 hr 教育 搭档 / 科长
多能工培训计划
[ 指向永远的超一流 … ]
相生协力
目次
1. 2. 3. 4. 5. 6. 7. 培训背景 多能工培训目的 多能工培训 Process 多能工评价方法 多能工认证 Level 多能工认证书 教育 Program [ GBM別 ]
① 教育科目及时间 ② 教育日程 ③ 多能工培训计划 ④ 管理多能工认证Level 进展度
-标准为 组装3台
20
⑤ 调整 作业
-提高调整作业水平
20
⑥ 检查 作业
- 100% 出厂合格品
20
⑦ 包装 作业
- 成品取给方法
20
总7个项目 (共同教育 ① ~ ③ / 依据每个岗位进行差别培训 ④~⑦)
100
5. 多能工认证Level
认证 Level
Level 4
认证 名称
认证 商标
다
认证 基准
[ 2/26]
1. 培训背景
完美的 Multiplayer
每个产品组装/调整/检查/包装
设备故障时应急措施能力 多种作业标准
对产品的理解力
了解每个产品功能 了解产品及特性 材质结构(零部件)
符合新制造 方式的 专业人员培训
认识浪费的能力
移动/等待 Loss 发掘非附加价值作业 5S 3定理解能力
区分 Level 产品 PDP 22W 23W
6月 24W 25W 26W 27W
7月 28W 29W 30W 31W 32W
8月 备注 33W 34W 35W
김경섭외 2 안병섭외 2
3名 3名 5名
Level 4
DLP LCD
신경선 외 4
PDP Level 3 DLP LCD
안병섭외 2
김경섭외 2
演员 足球选手 双职工作 社长 品质/生产/安全提案能力
品位品质确保 提议高效率生产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预防
企业是人
[ 3/26]
2. 多能工培训目的
□ 确保单元生产线运营能力 . 根据单元生产线的运营,按照必要的每个产品培育多能工化人力 . 领取生产计划,概括成品出厂之前的全过程 . 理解调配资财,生产产品, 包装产品,产品出厂 □ 确保产品生产能力 . 确保单元生产线运营必要的能力 . 确保每个产品的组装,调整,检查,包装能力 . 通过经常检查确保产品的良,不良的判定能力 □ 确保产品检查能力 . 为了确保产品品质培养调整,检查能力 . 了解产品要求及出厂检查,以确保原材料品质 . 为了确保品位品质,熟练掌握外观缺陷标准
7-3) 印刷 事业部
7-4) 电脑 事业部
[ 9/26]
7-1) VD 事业部
区分 主管部门
[ 教育科目及时间 ]
详细教育内容 - 单元原理 教育时间 理论 教育 : 2 hr 实技 教育 : 2 hr 理论 教育 : 1 hr 搅担任
基本 素养
-生产技术
- 超一流企业 - 制造革新用语 ,5S+3定 - 生产计划/ 机种变更
- 生产技术 - 产品技术担当者
生产 信息
-生产技术
- 制造关联系统 (MES.GIS)
- 电动工具管理 - 原材料识别技能 - 检查仪器管理 - 静电管理 - Screw 订立作业 - 定型作业 - Con`插入作业 - Screen 及 focus 调整 - C/G 调整 (上 调整 ) - W/B 调整 - 外观检查 - Final 检查,出荷检查 - Label 附着作业 - 包装,搬运作业 19 项目
基础培训内容
反复教育
岗位培训
组装,检查,包装,基础设施
岗位培训 [理论+进行实习教育] - 要理解每个产品, 每个品种的作业方式 - 进行相关各岗位理论/现场实习教育
个人评价 [科长主管] - 依照多能工评价表进行评价 - 理论 30/ 操作能力 70 多能工资格认证 [制造组长] - 总评价分数在7分以上时通过相关岗位认证 后续管理 - 认证人力通过激励持续实施 ※ 多能工指数算出方法 多功能率 = 多能工工序数 /总多能工预计工序数* 100
[ 11/26]
[ 教育日程 ]
区分 详细教育内容 教育时间 2 - 产品技术担当者 . Screw 订立 : 장원C . Con’ 插入及 定型作业 : 노승완K - PDP 产品 : 이상식C - DLP 产品 : 김승대C - L-TV 产品: 김기억 C - L-Mon产品 : 송문종K -Line : 조동덕 파트장 -出荷品质: 신형식C 김진섭K 教育担当 - Screw 作业标准 . Screw 订立作业 组装作业理论 / 操作 - 定型作业 作业标准 能力 . 定型基准,定型方法 - Con`插入作业标准 . Con`插入方法,注意事项 - 제품군별 1~3 项目 - W/B 调整/检查 . Spec , 良/不良判定 -外观检查 . 外观检查 Spec, 判定;良/不良 - Final 检查,出荷检查 . 产品检查规则 . 出荷检查 ,条件,规则 . 判定良、不良 - Label 附着作业 . 根据作业指导书附着 - 包装, 搬运作业 - 理论 Test . 技能别抽出 (5 x 6= 30问题项) - 实物 Test . 评价操作能力 Check List (26问 题项)
加权数
5 5
评价方法
- 理论 100 -理论 30 - 操作方法 70 -理论 30 -操作方法 70 -理论 30 -操作方法 70 -理论 30 -操作方法 70 -理论 30 -操作方法 70 -理论 30 -操作方法 70 -理论 30 -操作方法 70 [ 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