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研究

合集下载

机载无线电导航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载无线电导航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 3期
机载无线 电导航仿真 系统设计与实现
等 四个 发 展时期 。
统误 差产 生 的原 因进 行 分 析 , 设计 了考 虑 多 种 环境
对于飞行训练 中的仪表飞行 、 夜间飞行等训练 课 目, 行员 主要 利用 导 航 设 备 的指 示 进 行 起 飞着 飞 落 训练 , 因此 , 对无 线 电导航 系统模 拟 的逼真 度将 对
加载工 作模式 、参 数等
方位误差 仿真 ,有效距 离计算 加载工 作模
根 据飞行 条件判 断 产 生误差 的种类 , 并分别计 算方位误 差和作用 距离
式、参数等
输 出 “ a1 RF 1 ”
综合航 空 电子仿真 系统
图 1 无 线 电 导航 系统 总体 框 架 图
s f r n a d a e s s m sd s u s d i e al S c n l ,smu a in me h d fv r u a ia in o t e a d h r w r y t i ic se n d ti wa e . e o d y i l t t o so ai s n v g t o o o
Ab t a t Th a i a i ain s se i rma yf clt fa r rf n d lt fsmu ai n af cs sr c e r d o n vg to y t m sp i r a i y o ic ata d f e i o i l t fe t i i y o t e tani fe td r cl .Fisl h r i ng ef c ie ty rt y,t tlsmu ain fa wo k i sa ls e oa i lto r me r s e tb ih d,c n t u i n a e i n o o si to nd d sg f t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是民航领域的重要技术装备,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航空器的导航和定位。

本文首先概述了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接着介绍了传统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技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随后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指出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的意义,以及系统所面临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民航行业的进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传统技术,挑战,未来发展趋势,新技术,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发展前景。

1. 引言1.1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概述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是由一系列设备组成的航空导航系统,用于飞行员在飞行中确定飞机的位置、计算航向和飞行路径。

这些设备主要包括VHF导航台、VOR、ILS、DME等。

通过这些设备,飞行员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准确地确定飞机在空中的位置,从而安全地完成飞行任务。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在民航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精准的导航辅助,使飞行员能够更好地控制飞机,避免发生事故。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还可以提高飞行效率,减少航班延误,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效率。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民航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将成为推动民航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

2. 正文2.1 传统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技术传统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技术是民航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来引导飞行器在空中飞行。

其中最常见的传统导航系统包括VOR、DME、ILS等。

VOR(全向无线电台)是一种通过地面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飞行员通过接收这些信号来确定自己的飞行方向。

DME(测距设备)则用于测量飞行器与地面测距设备之间的距离,帮助飞行员确定自己的位置。

基于性能评估的INSRADIO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基于性能评估的INSRADIO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基于性能评估的INSRADIO组合导航系统研究摘要:现代民机的惯性导航系统输出的导航参数多,自主性强,但误差随时间积累,而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不受使用时间的影响,但易受周围环境、电磁干扰等外界噪声和接收机噪声的影响。

综合两种导航系统的优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导航性能评估的INS/RADIO 组合导航方案。

根据当前组合模式的传感器输出计算出实际导航性能(ANP),然后同导航数据库中预先设定的导航性能需求(RNP)进行比较,筛选出符合RNP的台站,并从中选择出精度最高的组合模式,最终完成位置输出。

仿真结果表明,INS/RADIO组合导航能有效抑制无线电的位置噪声,由于导航性能评估的参与导航系统的位置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性能评估组合导航无线电导航RNP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已有各种适用于航行载体的导航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固有的不足之处。

惯性导航系统(INS)具有自主性和输出多种较高精度的导航参数的特点,但误差随时间累积。

无线电定位系统(RADIO)的定位精度不受使用时间的影响,但它的输出信息主要是载体位置,工作范围受地面台覆盖区域的限制,且易受地场环境、电磁干扰等空间噪声和接收机噪声的影响。

将导航系统的信息融合起来,综合发挥各种导航系统的特点,并能提高导航信息精度,更好地满足载体对导航系统的要求[1]。

中国民航已制定了完整的RNP运行标准和规章体系。

RNP是飞机在一个确定的航路、空域或区域内运行时所需的导航性能。

与传统导航技术相比,RNP区域导航技术更为精确,并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水平[2]。

在导航定位过程中,由于飞机位置的真值不可知,只能通过导航设备解算飞机位置估算值。

估测的导航性能(ENP)和RNP之间的差值,决定了导航精度的优劣。

导航性能评估实际上是对位置偏移量的预测,它随系统所使用的导航状态的改变而改变[3]。

根据上述特点,本文通过对陆基导航系统VOR(ADF)、DME等的工作机理和误差特性的研究,建立各导航系统的误差模型[4],同时参照国外民机(Boeing和Airbus)有关导航性能的评估方法,给出各机载导航系统实际导航性能的评估方法。

某型无线电罗盘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研究与实践

某型无线电罗盘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研究与实践
科技信 息
o I T论坛 0
S IN E&T C N OG O MA I CE C E H OL YI R TON NF

21 0 0年
第 9期
某型无线电罗盘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研究与实践
于 潞 ’ 王思臣 ’ 谷鲲鹏 王春光 。 (. 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 山东 青岛 2 64 ;. 60 1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94 7 1 6 部队 2 分队 8 山东 胶州 6 3 1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92 9部队 山东 2 6 1 :. 11 青岛 2 60 ) 600
V G V g cn rp ) V S f eaS eeGa h是 P的 基 础 , 高 级 的 跨 平 台 场 景 渲 染 是 建 的 一 种令 人 感到 身 临其 境 并 可 以 获得 与 环境 交 互 体 验 的虚 拟 世 界 , A I 用 程 序 接 口)它 包 括 了 V G 提 供 的 所 有 功 能 , 在 易 用 性 和 生 P( 应 , S 并 具 有 沉 浸性 、 互 性 和感 知性 的基 本 特 征 。V 综 合 了 计 算 机 图形 学 、 交 R 产 效 率 上 作 了相 应 的 改 进 。VS G主 要 分 为 三 个 部 分 : ) G Uit 1 VS U(ti ly 图 像 处 理 与模 式识 别 、 能技 术 、 感 技 术 、 音处 理 与 音 响 技 术 及 网 智 传 语 l rr)提 供 内存 分配 等功 能 ;)VS R(e dr gl rr) 底层 的图 i ay。 b 2 G R n e n ba , i i y 络 技 术 等 多 门 科 学 .将 计 算 机 处 理 的数 字 化 信 息 变 为 人 所 能 感 受 的 形 库 抽 象 , 比如 O eGL 3 S S (cn rp irr) pn ; )V G Se ega hl a 。在 内 核 中 , by 具 有 各 种 表 现 形 式 的 多 维 信 息 , 过 视 、 、 觉 等 作 用 于使 用 者 , 通 听 触 对 V g r eaP me使 用 vs S v Gs使 用 v G 它 们 都 使 用 V Gu。V G 具 i G ,s S R, s S 使 用 者 的 控 制 行 为 做 出 动 态 的交 互 反应 。 有 最 大 限 度 的 高 效 性 、 化 性 和 可 定 制 性 , 论 用 户 有 何 需 求 , 能 在 优 无 都 某 型 无 线 电罗 盘 虚 拟 仿 真 教 学 系 统 正 是 基 于 Mu ie rao hgnC etr和 V G基 础 之 上 快 速 高效 地 开发 出满 足 需 要 的视 景 仿 真 应 用 程 序 , 的 S 它 V g r 平 台 的 虚 拟 现 实 技 术 , 文 重 点 介 绍 该 虚 拟 仿 真 系 统 的技 eaP me i 本 可 扩 展 性 为 仿 真 、 练 和 可 视 化 等 高 级 三 维 应 用 开 发 人 员 提 供 了 极 大 训 术 开 发 及相 关 知识 。 的便利。 利 用 Mut e rao lgnC et i r和 V g r eap me相 结 合 的 虚 拟 现 实 技 术 , i 研 1 应 用软 件 Mut e e t r Ve a Pr lg nCr ao 和 i g i me介 绍 发 人 员 可 以 很 方 便 地 开 发 出 自己 所 需 要 的 仿 真 系 统 , 大 缩 短 研 发 时 极 11 Mu i nCetr 件 . hg ra 软 e o 间。

基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伪卫星技术研究

基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伪卫星技术研究

基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伪卫星技术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在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依赖单一系统的风险逐渐显现,特别是在复杂环境和关键领域,如航空、航海等,多系统融合定位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使得基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伪卫星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伪卫星技术,也称为地面增强系统(Ground Augmented System,GAS),通过在地面设置类似于卫星的信号发射装置,可以增强或补充卫星导航信号,提高定位精度和可用性。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基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伪卫星技术,分析其工作原理、系统架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场景,为我国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为后续伪卫星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

随后,详细阐述伪卫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包括信号生成、传输、接收和处理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探讨伪卫星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伪卫星技术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际应用指导,推动我国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

二、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分析北斗导航定位系统(BDS)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其中空间段包括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地球轨道卫星等多种类型的卫星,共同构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

在技术特点上,北斗导航定位系统采用了三频信号、星间链路、区域短报文通信等独特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精度。

导航系统仿真及其可视化实现方法

导航系统仿真及其可视化实现方法

■●- _ _ ___ _ ___ _ _ ___ _ _ _-●_●-__ ●_● ●__ _ _-一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 - - _ _ ●
形 开 发效 果 和集 成 调 试 的效 率 。
过 显 控 进 行 数据 装 订 ; 在 导 航 状 态 下 ,接 收 到 任 务 机 发 送 的位 置 误 差 数 据 时进 行 自动 修 正位 置 数 据 ;
自检 测 功 能等 不 同 工 作 状 态 下 的仿 真 。



・一
◆ [ : :
发 和 集成 调 试 的工作 周 期 。
关键 词 :导航 ;仿真 ; I A A;可视 化 DT
中图分 类号 :V2 93 文 献标 志码 :A 4 .2
Na i a i n S se S mu a i n a dViu l a i n M eh d o a i ai n v g to y t m i lto n s ai to t o fRe l t z z o
t a i a i n s s e d sg t o n i u l a i n i p e n a i n i e s f rr s a c . o e p u d t e s mu a i n s s e o n v g to y t m e i n me h d a d v s a i to z m l me t to d a o e e r h T x o n h i l t y t m o m o u a i a i n d v d n eh d s DAT a r p i s d a n n e d rn o lt d lt e s mu a i n s se o d l rz to i i i g m t o ,u e I A s a g a h c r wi g a d r n e i g t o o mo e h i lto y t m f

GPS软件接收机的仿真与实现剖析

GPS软件接收机的仿真与实现剖析

毕业论文GPS软件接收机的仿真与实现学院: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专业:测绘工程摘要随着GPS的升级和新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相比较传统GPS接收机,GPS软件接收机具有的成本低、灵活性高等优点越来越突出。

它使用软件方法和少量硬件即可实现信号接收处理,可以直接由运行在微处理器上的Matlab程序完成信号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可移植性及可扩展性。

因此,研究GPS软件接收机的仿真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重点对GPS软件接收机的捕获和跟踪部分进行了研究,并在Matlab 中进行了定位解算。

本文在掌握GPS软件接收机原理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信号的仿真、捕获、跟踪及定位。

捕获部分为了提高GPS软件接收机的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选用了在Matlab 环境下执行时间短、性能高的并行码相位搜索捕获算法。

跟踪部分将码跟踪环和载波跟踪环组合在一起,降低了跟踪环路的复杂度。

载波跟踪环路则选用了对1800相位转换不敏感的Costas环,以保证载波跟踪环路对信号的正确跟踪。

最后在Matlab环境下,编写了捕获、跟踪和数据处理等程序,用软件方式实现了对用户的定位,并对定位结果进行了分析概括,验证了所有算法的可行性,讨论了不足之处,为后续软件接收机的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GPS,软件接收机,仿真,捕获,跟踪,同步目录摘要 (I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 (1)1.1GPS发展概况与组成 (1)1.2GPS的组成 (1)1.2.1 GPS空间卫星星座部分 (2)1.2.2 地面控制部分 (2)1.2.3 用户设备部分 (3)1.3GPS接收机的发展概况 (3)1.4软件接收机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4)1.4.1 软件接收机的结构特点 (4)1.4.2 软件接收机的发展现状 (6)1.5课题研究的意义 (6)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第二章GPS信号的产生和结构 (8)2.1GPS信号的产生 (8)2.2GPS信号结构 (9)2.2.1 载波信号 (9)2.2.2 C/A码和P码 (9)2.2.3 导航电文 (12)2.2.4 GPS卫星信号的调制 (13)2.3本章小结 (13)第三章GPS信号的捕获 (14)3.1GPS信号捕获原理 (14)3.2GPS软件接收机捕获算法 (14)3.2.1 串行搜索捕获算法 (14)3.2.2 并行频域搜索捕获算法 (15)3.2.3 并行码相位搜索捕获算法 (16)3.3本章小结 (18)第四章GPS信号的跟踪 (19)4.1解调过程 (19)4.2锁相环原理 (20)4.3载波跟踪 (21)4.4码跟踪 (22)4.5本章小结 (23)第五章GPS软件接收机的MATLAB实现 (25)5.1并行码相位搜索捕获算法的MATLAB实现及捕获结果 (25)5.2GPS信号跟踪的MATLAB实现及跟踪结果 (27)5.3软件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33)5.4本章小结 (34)总结与展望 (36)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ME系统在飞机导航系统的应用

DME系统在飞机导航系统的应用

DME系统在飞机导航系统的应用摘要:DME系统是飞机无线电导航广泛使用的一种近程导航设备。

本文从DME在飞机导航中的用途入手,系统的介绍了当它与其他近程导航和着陆设备如甚高频全向信标(VOR/DVOR)和仪表着陆系统(ILS)相配合构成航线或机场导航设备时,所构成的使用方案。

关键词:组合导航;DME;系统仿真引言导航系统是飞机航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空技术装备自动化和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利用的导航信息源越来越多,但对于任何一种导航设备,其性能和应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要求,就需要把多种单一的导航设备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组合导航。

本文主要针对陆基导航系统(VOR/DME)来对导航技术展开研究,并通过系统仿真对算法可行性进行验证。

一、DME导航系统概述所谓的DME导航系统,其实就是测距机DME和甚高频全向无线电信标VOR 组成的导航系统。

利用VOR,则能够完成飞机与电台方位测角系统位的测量。

作为区域性导航设备,VOR能够从地面台向空中飞机发送方位信息,可以帮助飞机确定相对于地面台的方位。

利用测距机,则能够完成由询问器到固定应答器距离的二次雷达系统的测量。

所以,使用VOR/DME导航系统,可以实现飞机定位。

在等待飞机飞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该系统引导飞机进场,并且实现航路间隔和避开保护空域。

二、航空VOR/DME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从系统工作原理上来看,民用航空VOR/DME导航系统能够利用机载设备完成地面VOR台发射的两种信号的接收,同时完成信号位差的测量,从而获得飞机的磁方位。

该方位又被称之为径向方位或VOR方位,将其反向180。

,则能够获得电台磁方位,而这两个方位将都在指示器上显示出来。

将VOR地面台当成是一个灯塔,其将向四周进行全方位光线的发射,并且完成自磁北方向进行顺时针旋转的光束的发射。

此时,如果能够完成从全方位光线到旋转光束发射的时间间隔的记录,同时知晓光束旋转速度,就能够完成观察者磁方位角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研究-电气论文
基于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研究
杜春辉
(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飞行区管理部导航保障室,吉林长春130035)【摘要】无线电的导航系统是航空飞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飞行检验仿真的基础。

主要分析了Simulink与Matlab在建模仿真中的特点和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及其仿真的特点,并进一步的研究了Simulink与Matlab与高层结构(HLA)在兼容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兼容性以及可重用性的优点,充分的说明了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并建立了机载接收分系统、空间信号合成、天线分配网络以及地面航向信标的Simulink 仿真模型,进而得出了正确的波形,进而提出了将Simulink模型加入到基于高层结构的通信系统综合仿真系统联邦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Simulink与Matlab;模型
基于航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全数字的仿真是航空飞行检验的基础,同时其也是仿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无线电导航技术也逐渐的走向成熟,无线电导航系统简单的来说就是利用无线电导航技术引导飞机进入相应的航线,并为飞机进行着陆引导,该系统对飞机的自动驾驶仪以及确定下滑道、航道等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有效的的保证了飞机的安全驾驶。

但是,导航信息质量的高低以及着陆系统性能的发挥情况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是场地环境条件以及配置地点的影响,以及电磁干扰以及电波的传递条件等外界因素。

另一方面是受到设备本身性能的限制。

1在无线电导航系统仿真中对Simulink与Matlab的可用性兼容性的研究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表明,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将建立较为完善的Simulink 模型应用到HLA仿真中进行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众多的研究案例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案例有清华大学的Matlab与HLA/RTI的通用适配器,MAK公司的HLA/DIS Toolbox 的研究以及国防科研究的KD-HLA-Simulink工具箱,并将该工具箱完全的集成在Simulink的环境中,同时还为用户提供相应的Simulink的模块,该模块就是所说的HLA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与RTI之间的接口。

而MAK公司研发的HLA/DIS Toolbox 实际上是在基于HLA/D IS 标准仿真环境与MATLABSimulink之间提供了一个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实时的或者是将已经记录的HLA/D IS数据输入到MATLAB中进行数据的分析,或者是将Simunlink或MATLAB的模型整合到HLA/D IS的环境之中,在进行Toolboox的使用时,Simulink与Matlab的应用程序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HLA/D IS的联邦成员。

总而言之,上述的研究成果都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Simulink模型加入到通信系统中的综合仿真系统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基础。

2实例
利用Simulink建立了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米波仪表着陆系统地面分系统以及机载分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验证和校验。

基于HLA的米波仪表着陆系统的仿真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机载设备和地面设备是仪表着陆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面设备主要
由2~3个指点信标、下滑信标以及航向信标组成,而仪表着陆系统的地面分系统的仿真又可以分为空间信号合成系统、天线分配网络子系统以及信标发射机子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了航向信标的发射和接收。

2.1航向信标发射机子系统的建模、仿真
研究表明,对于进场的飞机,150Hz左右的音频信号占有一定的优势,其DDM0,而在飞机航道的右侧,90Hz的音频具有明显的优势,其DDM0,而在航道上,二者音频的幅度相等,DDM=0。

航向信标太包含了两台余隙发射机以及两台航道发射机,其主要作用是产生余隙载波加边信号与航道SBO、CSB。

在本系统的Simulink模型之中,由于需要对信号进行相位的处理,因此会借助希尔伯特将信号转变为复信号,实部是真实信号,并且信号的相位变化都是在复数的区域中进行的,最后再将转变后的复信号进一步的转换成虚部和实部,所得的信号就是复信号转变后的实部,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仿真的效率,用1MHz 代替载波的频率。

2.2航向信标天线分配网络的建模、仿真
航向信标的天线系统将余隙的SBO、CSB信号按照相应的规律分配给天线阵的每一个单元,然后再按照系统的要求的场型辐射出去,最后得到在作用的空间内航道以及航道偏离的具体信息。

航向信标天线系统的核心仿真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为天线进行网络的分配,通过天线进行网络分配以后使SBO、CSB信号按照相应的幅度以及相位关系传送给天线阵,其中天线分配网络主要由延迟线、混合器以及不平衡功分器组成。

不平衡功分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信号按照所要求的的功率关系进行分配,而混合器的作用是将分离以后的SBO、CSB信号进行混合成一路信号,然后再将混合以后的信号发送给同一个天线单元,同时再将发送给
天线的SBO、CSB信号进行正交。

2.3空间合成信号的建模、仿真
仪表着陆系统的机载航向中的接收机的主要作用是对航向的信号进行接收,通过对输出150Hz与90Hz信号的调制度差,进一步的对两个单音频得到信号幅度归一化的差值。

该部分主要由归一化比幅电路、中心频率为90Hz以及150Hz 的带通滤波器以及包络检波器组成。

音频幅值的比较模块主要进行两个单音频幅度的比较,所得出的差值是仪表模块的驱动信号。

然后在各个分系统与RTI的接口部分,使用KD-HLSimulink工具对系统的属性以及信息进行发布与订购。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航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全数字的链路波形级的仿真对于飞行检验的综合仿真系统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Simulink与Matlab无线电导航系统的仿真模型,具有简单易懂、模块丰富的特点,并且符合无线电导航系统建模的仿真特点。

参考文献
[1]秦红燕.飞行管理计算机水平导航功能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黎雨露.软件无线电GPS接收机的DSP实现与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0.DOI:10.7666/d.y1680313.
[3]韩虹,张立新.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子系统介绍[J].空间电子技术,2007,4(1):24-28.
[责任编辑:邓丽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