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石大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3)个性因素
4、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15,
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5、精神疾病的症状学20,
1)精神症状的本质: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精神病
2)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地位
通过知、情、意三方面归类分析精神症状。
6、认知障碍40,
1)感知觉及其障碍
4、了解并学会区分功能性精神病与器质性精神病;
5、掌握各种精神症状的表现,常见于哪些疾病。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精神病定义5'
2、生物学因素:10'
1)遗传因素:家系研究显示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2)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影响个体早期的神经系统发育。
3、心理社会因素:15'
1)生活中某些事件引起个体精神紧张和感到难于应付而造成心理压力等精神应激诱发精神疾病。
教案
20-20
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学院系(部)教研室
教务处制
教师姓名
职称
所在院系
医学院
课程名称
精神科护理学
总学时
32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20-2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目标
介绍精神科、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史和精神科法律与伦理方面的问题,突出精神科常见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通过学习本教材,可充分满足精神科护理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为培养在一线工作的通科护理人才服务。
12、护理评价:症状消失情况、自制力恢复情况等5,
重点、难点以及对策
1、掌握心境障碍的护理评估要点
2、掌握针对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措施
《精神科护理学 》教案:第四章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教案编号: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精神病护理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授课年级2007年级教案内容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教师日期2010 年 3 月9 日教案概要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编写时间:2010 年 2 月18 日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制第四章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第一节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治疗性沟通的技巧。
(二)熟悉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过程。
(三)了解影响护患关系的相关因素。
二、教学与内容(一)详细介绍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具体要求。
(二)重点讲解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三)一般介绍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
第二节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精神疾病的观察和护理记录。
(二)熟悉精神疾病的观察。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介绍精神疾病护理记录的方式和内容,以及记录的要求。
(二)重点介绍精神疾病观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第三节精神科的基础护理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精神科基础护理中安全、日常工作、饮食和睡眠等内容。
(二)熟悉安全、饮食和睡眠护理。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介绍精神科安全、日常工作、饮食和睡眠护理内容。
(二)重点介绍安全、饮食和睡眠护理。
第四节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一、目的与要求(一)熟悉精神疾病患者分级护理管理。
(二)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精神疾病患者各级护理管理具体内容。
(二)一般介绍精神患者的组织和管理。
第五节精神科整体护理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二)熟悉评估的内容(三)了解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的制定二、教学内容自学第六节精神科康复训练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精神科康复训练方法的种类(二)熟悉放松训练方法(三)了解建立康复信念、社会技能训练、学习行为技能训练、职业行为训练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自学。
精神科护理教案

精神科护理教案教案标题:精神科护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常见技巧和方法;3. 培养学生对精神科患者的理解和同情心;4. 提高学生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专业素养。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护理的定义和范围a. 精神疾病的特点和分类b. 精神科护理的目标和原则2. 精神科护理的常见技巧和方法a. 沟通技巧:倾听、表达理解、非语言沟通等b. 危机干预:紧急情况处理、自杀预防等c. 药物管理:用药知识和监测d. 行为管理:控制冲动行为、暴力行为等e.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自理能力培养、社交技巧训练等3. 精神科患者的特殊需求和关怀a. 理解和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和隐私权b. 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c. 建立积极的治疗环境和关系d. 促进患者的社会融入和康复4. 精神科护理中的团队合作和跨学科合作a. 与医生、心理学家、社工等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b. 协调和整合不同专业的资源和服务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精神科护理中的各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促进互动和学习;5.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精神科医院或护理机构进行实习实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评估方法:1.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精神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 技能演示:要求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演示,评估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3.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撰写报告,评估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习评价:由实习机构的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教科书:精神科护理相关教材;2. 多媒体资料:包括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用于讲解和案例分析;3. 案例材料: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精神科护理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4. 实习机构:与精神科医院或护理机构合作,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和场所。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下次课
预习要点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精神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难点:
精神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基本内容
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精神医学及精神科护理学发展史
第二节精神科护理的概念
应用护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研究,并帮助精神病人恢复健康,以及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维持健康(尤其是保持心理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护理学和精神病学共同的专业分支。
图片
总结
提问
3分钟,由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引入
(★-重点,☆-难点)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5分钟
多见于癫痫
强调妄想的特征
遗忘
痴呆和精神发育迟滞
★
焦虑和情感淡漠
木僵
判定表情轻重、进行诊断等的标准
2分钟
小。
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掌握精神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精神障碍症状分为几类,各有哪些症状?
1、病人原先无任何精神症状,某一次看电视时,突然坚信节目主持人在讲他,但是他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节目内容没有明显联系。这个症状可能是:
A、错听B、原发性妄想C、幻听D、继发性妄想E、以上均不正确
2、病人觉得有人在跟踪他,经常被诽谤,家中有窃听器和摄影机,没有安全感,伴有害怕焦虑。这是什么症状?
4.掌握精神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精神科护理教案第二章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础知识授课题目绪论、精神疾病的基础知识授课教师xxx 教师职称主任医师授课地点xxxxxxxxx授课日期xxx 学时数 2使用教材《精神科护理学》李凌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教具多媒体、电光笔参考资料《现代精神疾病护理学》蔡红霞王晓慧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精神学》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标 1.了解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2.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及精神科护理特点。
3熟悉精神疾病的病因学及症状学重点难点重点:精神科护理内容特点及精神疾病的症状学难点: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教学过程(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第一章绪论(40分钟,举例讲授)导入:(10分钟)介绍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方法及考试方法。
一、精神护理学的概念及主要任务(5分钟,讲授)二精神医学、发展简史(10分钟,结合当前人们对精神病人及住院认识方面的变化)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15分钟,讲授)1、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5分钟,讲授)心理、安全、饮食、睡眠及个人卫生护理、保证医嘱的执行2、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5分钟,讲授)良好的素质及丰富的专业知识3、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5分钟,讲授)知情同意的基本要素精神科患者的知情同意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础知识(40分钟,列举病例讲授)一、精神疾病的病因学(10分钟,讲授)二、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10分钟,讲授)三、精神疾病的症状学(20分钟,举例讲授)课后作业或思考题1掌握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2学会正确辨认精神疾病常见症状。
授课小结按教学方案顺利完成课程内容,课件内容简明,重点突出。
讲解生动。
较好地联系临床实践,引起学生兴趣。
积极参与问题讨论。
达到教学目的。
内容偏多。
今后可再简洁些。
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精神科护理学概述1. 学习目标:a. 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b. 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c. 了解精神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
2. 教学内容:a. 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b.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c. 精神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
3. 教学方法:a.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以及精神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
b.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对精神科护理学的理解和思考。
4. 教学评估:a. 提问:评估学生对精神科护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的理解。
b.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现。
二、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1. 学习目标:a. 理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b. 掌握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c. 了解精神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教学内容:a. 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b. 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c. 精神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教学方法:a. 讲授:讲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精神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b.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精神疾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4. 教学评估:a. 提问:评估学生对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的理解。
b.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三、第三章:精神科护理评估1. 学习目标:a. 理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
b. 掌握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c. 了解精神科护理评估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学内容:a.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
b.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c. 精神科护理评估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学方法:a.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精神科护理评估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b. 角色扮演:训练学生进行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技巧。
《精神科护理》教案-模块二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

课堂小结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次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目的是指出重点,强化学兵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一个良好的课堂小结,可以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对重点记忆内容达到久记不忘。
1.重点内容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2.提倡师生共同总结。
3.引申一步,给学生留下悬念,鼓励学生努力探索新知识。
任务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二、知觉障碍
任务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二、思维内容障碍
任务三注意障碍
一、注意增强
二、注意减退
三、注意转移
四、注意狭窄
任务四记忆障碍
一、遗忘
二、记忆错误
任务五智能障碍
一、精神发育迟滞
二、痴呆
任务六自知力障碍
任务七情感障碍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二、情感波动性改变
三、情感协调性改变
任务八意志障碍
一、意志增强
二、意志减弱
三、意志缺乏
四、矛盾意向
五、易暗示性
任务九动作行为障碍
一、精神运动性兴奋
二、精神运动性抑制
三、其他特殊症状
任务十意识障碍
一、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
二、自我意识的障碍
任务十一常见综合征
一、幻觉妄想综合征
二、情感综合征
三、紧张综合征
四、遗忘综合征
五、急性脑病综合征
六、慢性脑病综合征
2.理解: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容易混淆的症状之间的区别。
3.学会应用:精神障碍的病因;根据案例判断症状的性质。
本节重点
精神障碍的概念;常见精神症状的名称和定义。
本节难点
常见精神症状的临床意义及容易混淆的症状之间的区别。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一:精神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2. 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基本原则、目标和历史。
2.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精神科护理学的理解和经验。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章节二: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 熟悉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教学内容:1. 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2. 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精神疾病案例,加深学生对精神疾病理解。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个精神疾病案例,并提出护理措施。
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章节三:精神科护理评估教学目标:1. 掌握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 了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熟悉精神科护理评估的记录和报告。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记录和报告。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内容和重点。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精神科护理评估过程。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评估能力。
章节四:精神科护理技能教学目标:1. 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和操作。
2. 了解精神科护理技能的重要性和应用。
3. 熟悉精神科护理技能的实践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案
课程编号:30001
总学时:34周学时:2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三年级、护理学
开课时间: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使用教材:《精神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凌江主编
授课教师姓名:
章节
第一章绪论
课时
1
教
学
目
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
熟悉精神医学的发展简史;熟悉精神病护理史;掌握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了解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
四、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
教
学
后
记
通过提问以及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感觉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特别踊跃,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世界感到好奇,将自己日常生活中与精神疾病患者的所闻所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为此老师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强调这是学习好本门课程应具备的素质。对踊跃回答的同学记录其姓名,并向同学保证今后尽量多安排时间供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学生的回答看,大多数学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科学认识较少,很多人不知道精神疾病护理工作有何特殊性,要么觉得精神科护理新鲜好玩,要么觉得精神科护理非常压抑,今后需结合学生的这种情况加强专业教育。
讲课:1、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
2、提出以下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对精神病护理的认识和态度,同时为本章的教学内容作一提示。①大家如何认识精神疾病的本质?
②躯体疾病护理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③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要点讲解
结课:总结学习内容,重复学习重点,布置思考题。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1、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2、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提问、启发式讨论、强调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1、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与特点
2、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
对于“1”,则先提出躯体疾病护理的工作内容及特点,然后针对精神科护理现状进行对照,从而说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对于“2”,先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由此进行启发和引导,得出精神科护理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
相关
内容
素材
1、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2、躯体疾病护理的工作内容
教
学
过
程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授课思路:
导入:教师援引现实生活中“疯子”的例子,启发大家回顾既往生活中是否碰到过类似病人,鼓励2-3名有既往经验的同学与大家分享交流,总结出该类患者与躯体疾病患者的区别,属于精神障碍患者,引出本门课程的学习,简要介绍本门课程的框架结构、学科属性。
第一节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一、国外对精神疾病本质认识的历史演变过程,即国外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二、中国精神医学发展过程,重要事件
第二节精神病护理发展史
一、护理的发展史
二、精神科护理的产生过程
三、现代精神科护理的功能
第三节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一、躯体疾病护理的工作内容
二、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的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三、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