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解析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试卷综合探究题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试卷综合探究题试卷及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分析说明题: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清化产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的消化液为____,它能将淀粉消化为____。
(2)图中③所示的消化液为____,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3)图中字母b代表的物质是____。
(4)④和⑤中含有多种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酶,它们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____。
(5)图中X代表的器官是____,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2.下表列出了A、B、C、D、E五种食物(各100g)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食物糖类(克)脂肪(克)蛋白质(克)维生素A(毫克)维生素C(毫克)维生素D(毫克)A0.19094745B49.373240100C9.8 6.26271214D52.30.312.3054E153632300(1)根据上表可知,食物_____有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_____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
(填上表中食物代号)(2)一个小孩,经常吃钙片,但还是得了佝偻病。
你建议他多吃表格中的_____类食物。
(填上表中食物代号)(3)吃牛肉、猪的肾脏及粗粮等可以防治脚气病,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丰富的_____。
(4)若食物C中含有较多的铁,则食物C适合作为_____患者的常用食物。
3.依据图1至图3所示,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题:(1)图1中[_____]______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我们感冒时吃的胶囊往往是用淀粉做成,主要原因是避免对图1中[ 5 ]______产生刺激,图2中曲线______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是从这部位开始被消化的。
(3)为保证在期末考试中能有充足的能量,餐厅的午餐中有大米饭、红烧肉、麻辣豆腐,从合理营养的角度还应该添加______(选项:清蒸鱼、炒小白菜、牛肉汤)。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下 第四单元第二章综合测试01-答案

第四单元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题目选项中的米饭含淀粉较多,淀粉属于糖类。
2.【答案】B【解析】瘦肉中含蛋白质比较丰富。
3.【答案】D4.【答案】D【解析】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小麦含有丰富的淀粉;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等多种营养成分;芝麻中含有丰富的脂肪。
5.【答案】A6.【答案】D【解析】在探究实验中,为了减少误差,往往要设置重复组,对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7.【答案】D8.【答案】B【解析】四种消化液中,唾液只含淀粉酶,不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胃液中只含胃蛋白酶,只能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糖类和脂肪;胰液中含多种酶,其中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和胰脂肪酶,对三大类有机物都有消化作用。
9.【答案】D【解析】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首先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
因此,最先使植物油消失的消化液组合应该为胆汁、胰液和肠液。
10.【答案】B【解析】C、D项唾液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经高温失去催化活性。
11.【答案】C12.【答案】A【解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
13.【答案】A14.【答案】B【解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15.【答案】A【解析】维生素属于小分子有机物,可以直接被吸收,不需要消化;维生素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但是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需要能量。
16.【答案】A【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中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如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
17.【答案】C【解析】受到核辐射的食品影响人体的健康,不能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和添加了“塑化剂”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中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饲喂家禽家畜后,有毒物质会在家禽家畜体内积累,不仅影响家禽家畜的生长,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后,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体内而危害健康。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及答案解析(珍藏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习题一、单选题1.存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B.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无关C.人类是由神创造的D.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A.猴子B.黑猩猩C.森林古猿D.北京猿人3.通过对黑猩猩的骨骼和人的骨骼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B.人和黑猩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C.人和黑猩猩是一种生物D.人可以进化成黑猩猩4.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特定环境因素不包括( ) A.地壳剧烈运动B.恐龙灭绝C.部分森林变成稀树草原D.气候发生变化5.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生物学家是()A.孟德尔B.林奈C.赫胥黎D.达尔文6.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和最后出现的分别()A.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B.直立行走和产生语言C.制造工具和大脑发达D.使用工具和能够用火7.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猕猴B.金丝猴C.长臂猿D.黑猩猩8.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D.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9.下列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C.人类起源于类人猿D.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10.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B.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11.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的方式不同B.脑发育程度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祖先不同12.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由树栖变为地面生活B.由四肢着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C.前肢解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D.由采摘野草生活变为狩猎生活13.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及答案解析(珍藏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习题1.人体内缺乏下列哪种无机盐会患贫血A.碘B.锌C.铁D.钙2.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⑦氧气A.①⑥⑦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3.张明爱吃肯德基,最近经常发生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的现象,你给他的建议是( ) A.多吃鸡蛋和牛奶B.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C.多吃炸鸡,多喝鸡汤D.适量运动少食多餐4.外出旅游登山时,携带的下列食品中,不能补充能量的是A.纯净水B.牛奶C.苹果D.面包5.某小孩缺钙,医生建议该小孩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服用少量鱼肝油,这是因为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等量的下列食品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馒头B.鸡蛋C.苹果D.花生7.下列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A.①⑥B.②③C.①②③D.①﹣⑥全部8.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9.皮肤干燥、干眼和夜盲症,这是缺维生素A,建议多吃哪类食物进行食疗A.大米和面条B.甘薯和面条C.西瓜和番茄D.动物肝脏和胡萝卜10.把晒干的种子放在火上烧,所剩的白色物质是()A.无机盐B.有机物C.蛋白质D.核酸11.某幼儿缺钙,服用钙片仍不见明显疗效,这时应加服()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D.维生素A12.下列疾病与预防方式的搭配不合理的是A.佝偻病-―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B.夜盲症―多吃蔬菜水果C.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吃海带紫菜D.贫血—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13.食用加碘食盐、提倡使用铁锅、多吃水果和蔬菜可分别预防()A.佝偻病、贫血、脚气病B.地方性甲状腺肿、贫血、坏血病C.侏儒症、贫血、夜盲症D.甲亢、冠心病、艾滋病14.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A.蛋白质B.维生素C.膳食纤维D.无机盐15.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A.水B.脂肪C.蛋白质D.糖类16.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脂肪和蛋白质17.“三大产热营养素”是指()A.糖类、脂肪、维生素B.糖类、脂肪、蛋白质C.糖类、脂肪、无机盐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18.某同学的妈妈因病做了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营养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A.牛奶、鸡蛋B.苹果、香蕉C.巧克力、橙汁D.面包、饼干19.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01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四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一、1.【答案】A2.【答案】B3.【答案】C4.【答案】A5.【答案】C6.【答案】B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D16.【答案】C17.【答案】D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A二、21.【答案】(1)C 血红蛋白(2)D(3)A 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4)B 水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22.【答案】(1)舒张由小变大(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或: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营养物质和氧白细胞(或:吞噬细胞)(3)d 左心室23.【答案】(1)①(2)关闭动脉(3)120 A24.【答案】(1)E 肺血红蛋白 B 左心房(2)A 体(3)心肌(或:肌肉) D 心室25.【答案】(1)清水保证小鱼正常呼吸(2)低(3)毛细红细胞单行通过第四单元第四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40分)1.血红蛋白的特征是()A.容易与氧气结合,容易分离B.容易与氧气结合,不易分离C.不易与氧气结合,容易分离D.不易与氧气结合,不易分离2.血浆的主要功能是()①运输氧;②运输二氧化碳;③运载血细胞;④运输养料和废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如图是人的心脏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是右心室B.①内的血液流向③C.血液从④流向②D.②内的血液是动脉血4.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C.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5.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结构,“瓣膜”的作用是()A.加快血液流动B.减缓血液流动C.防止血液倒流D.没有太大的作用6.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下列对血管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静脉B.②是毛细血管C.③是动脉D.全是毛细血管7.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捆扎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A.针刺部位的远心端静脉B.针刺部位的近心端静脉C.针刺部位的远心端动脉D.针刺部位的近心端动脉8.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B型血的人,可以给乙输血,则乙的血型一定是B型B.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会大量增加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9.如图为人体肺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结构①的血管类型和内部流动的血液类型分别是()A.动脉、动脉血B.动脉、静脉血C.静脉、动脉血D.静脉、静脉血10.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11.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A.①B.②C.③D.④12.心脏的四个腔都与血管相连,下面连接正确的是()A.右心室连接肺动脉B.左心室连接肺静脉C.右心房连接主动脉D.左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13.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心脏相连的血管B.有瓣膜的血管C.分布在深层的血管D.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的血管14.人体中血液循环是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B.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3层细胞膜C.同一个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拥有相同的基因组成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02(1)(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A.腹腔后壁、脊柱两侧B.胸腔,左右各一个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D.腹腔的上方偏右3.如图为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1 B.2 C.3 D.44.人体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单位C.肾小囊D.肾小管5.在泌尿系统中,各器官互相连接时的自然顺序是()①输尿管②肾小管③尿道④膀胱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②→①→④→③6.具有两条以上排泄途径的代谢终产物有()A.二氧化碳、水、无机盐B.尿素、葡萄糖、无机盐C.尿素、无机盐、二氧化碳D.水、尿素、无机盐7.正常情况下,尿液与原尿相比,主要区别是尿液中不含有()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8.关于排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排泄是通过肾、皮肤肺等将废物和多余的物质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B.排泄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来完成的C.排泄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的生理过程D.排泄是排出体内所有废物的过程9.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经过下列哪些器官之后其中的代谢废物会大大减少()A.肾脏和肝脏B.肝脏和肺C.肺和肾脏D.肺和心脏10.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使原尿形成尿液D.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无机盐11.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A.氧少,尿素等废物少B.氧少,尿素等废物多C.氧多,尿素等废物少D.氧多,尿素等废物多12.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A.尿素B.葡萄糖C.大分子蛋白质D.血细胞13.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人的由来》测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各项中,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行为不包括()。
A. 陆地上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B. 使用并制造简单工具C. 用语言进行交流D. 群体生活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 其他动物的入侵B. 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 为了扩大领地D. 为了躲避敌害3.与类人猿相比,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特征的是()A. 有复杂的语言B. 使用工具C. 直立行走D. 大脑发达4.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始祖在()A. 欧洲B. 亚洲C. 非洲D. 美洲5.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 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可证明人类的起源C. 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D.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但与古猿没有本质的区别B. 人们普遍认为“北京猿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C. 经常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进化成了现代人类D. 长期生活在森林中的森林古猿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7.人体新生命的起点是A. 精子B. 婴儿C. 受精卵D. 卵细胞8.人体胚胎正常发育的主要场所是A. 子宫B. 阴道C. 卵巢D. 输卵管9.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受精卵的分裂开始于()A. 卵巢B. 输卵管C. 子宫D. 阴道10.结扎输卵管可以达到避孕的目的,其原理是()。
A. 使卵细胞不能形成B. 使卵细胞不能受精C. 使受精卵不能进入子宫D. 使性激素不能分泌11.人体的个体发育开始于()A. 婴儿B. 胚胎C. 卵细胞D. 受精卵12.人体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A. 生殖细胞B. 精子C. 卵子D. 受精卵13.下列哪组器官具有分泌性激素的作用?()A. 输卵管和输精管B. 卵巢和睾丸C. 子宫和精囊腺D. 精囊腺和前列腺14.每种生物无论细胞如何分裂分化都具有恒定数目的染色体。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综合测试 (含答案)解析版

第四单元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纤维素和膳食纤维等,其中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在正常情况下,糖类主要来自我们日常膳食中的()A.米饭B.蔬菜C.肉类D.豆制品2.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蛋白质,他们应适当多吃下列哪种食物?()A.米饭B.瘦肉C.青椒D.猕猴桃3.暑假期间,几位同学相约去泰山登山旅游,在上山前各自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
丁丁准备了一些饮料,西西准备了一些牛肉干,冉冉准备了一些水果,鑫鑫准备了一些蛋糕。
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够更快更好地补充能量?()A.丁丁B.西西C.冉冉D.鑫鑫4.下列食物中含脂肪较多的是()A.鱼类B.小麦C.牛奶D.芝麻5.某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被困矿工在长期饥饿的状况下,人体的下列结构中,质量减轻最明显的应是()A.皮下脂肪B.骨骼肌C.脑D.肾脏6.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是1 244焦、1 249焦、1 248焦,则该花生种子所含能量为()A.1 249焦B.1 244焦C.1 248焦D.1 247焦7.作为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60%~70%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是()A.蛋白质B.无机盐C.糖类D.水8.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胰液C.胆汁D.胃液9.在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食用油,再加入由几种等量的消化液混合配制的“X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以观察食用油被消化的情况。
让植物油最先消失的“X消化液”的组成成分是()A.胃液、胆汁B.胃液、胰液、肠液C.胰液、肠液D.胰液、肠液、胆汁10.一同学将唾液加入淀粉糊中,然后置于下列条件中做处理,希望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其中能获得理想效果的是()A.将混合物置于4℃冰箱中B.将混合物置于37℃温箱中C.将混合物煮沸后置于37℃温箱内D.将混合物置于70℃温箱内11.小西将一块馒头放在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地感觉到有甜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15页 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 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②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③产生了语言 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2.父母生育了我们,呵护我们健康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在卵巢内形成受精卵 C.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D.分娩时常常伴随着剧烈的阵痛 3.糖类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糖类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B.是构建身体与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 C.是人体内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4.图QM-1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第2页/共15页
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图QM-1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的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5.特定人群往往需要特定饮食方案。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婴幼儿在补钙时应补充维生素D B.坏血病患者要补充新鲜水果蔬菜 C.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 D.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高糖食物 6.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的,图QM-2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中⑥肺可以( ) 图QM-2 A.清洁、温暖、湿润空气 B.分泌黏液和作为气体通道 C.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使血液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7.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氧气含量会发生变化。下列曲线图解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是( ) 图QM-3 8.图QM-4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血管,箭头第3页/共15页
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图QM-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 B.b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 C.a内血液来自左心房 D.b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心房 9.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使得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如图QM-5曲线代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 图QM-5 该曲线不能代表(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 B.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D.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10.图QM-6表示血液流进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两种成分在各自液体中的相对含量的变化。字母A~E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已知A为肾小球)。则曲线甲、乙所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 图QM-6 A.葡萄糖、尿素 B.尿素、葡萄糖 第4页/共15页
C.都为葡萄糖 D.都为尿素 1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肾小管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血液中物质滤过 B.心脏中有动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C.肺泡壁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血流速度极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12.2018年5月20日营山举办了国际马拉松比赛,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开始起跑,控制这一反射类型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不断补充水分,消化道中能吸收水分的结构有胃、小肠、大肠 C.运动中,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的大量氧气要经过心脏两次才能到达肌肉细胞 D.冲刺时,运动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 13.下列促进健康的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 ①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 ②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 ③认真做眼保健操,有助于眼晴的健康 ④遇到巨大声响第5页/共15页
时,迅速张开口,可保护鼓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15.据图QM-7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QM-7 A.如果M表示肺,a表示肺动脉,那么b中的氧气会增加 B.如果a表示入球小动脉,b表示出球小动脉,那么b血管中流静脉血 C.如果M表示小肠,a、b代表与M相连的血管,那么b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会增加 D.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的一部分,且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传出神经,那么M是神经中枢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0分)从一个细胞到青春洋溢的初中生,生命给了我太多的惊奇。 图QM-8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______的细胞,出生前的我舒适第6页/共15页
地生活在妈妈的[ ]________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 ]________和[ ]________从妈妈那儿获得营养。 (2)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我的呼吸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的________(呼吸系统中一种器官)是我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刚出生的我一碰到妈妈的乳头,就会吮吸乳汁。母乳营养太丰富了,其中________是生长发育和细胞更新所需要的主要原料,让我快快长大。 (3)青春期的我开始长胡子了,这和性器官中的____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我要积极锻炼,努力学习,不虚度青春好时光。 17.(16分)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2018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请结合所学知识,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 图QM-9 (1)青少年要“常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____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2)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同时呼吸也加快加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___的气体交换。 第7页/共15页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 mL+麦香面包150 g+水果100 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 (4)青少年要“免肥胖”:人体经过程________(用序号表示)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 18.(14分)如图QM-10表示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中a、b、c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请据图分析作答: 图QM-10 (1)物质a是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有多种消化液参与了淀粉的消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曲线DE段所对应的呼吸过程中,膈肌处于________(填“甲”或“乙”)状态。 (3)物质b进入血液后由红细胞运输。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增大了________,这对于b与血红蛋白结合有利。a和b最终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4)图三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该器官是________。(填“肾脏”“小肠”“大脑”或“肺”) 第8页/共15页
(5)如图一健康人的Ⅱ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Ⅰ中液体相比,________的浓度大大增加,而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到了血液,这一变化是生理过程B完成的。 (6)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 19.(15分)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均构成严重威胁。不久前,婷婷同学的奶奶检出患有糖尿病,为了帮助奶奶早日康复,她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到苦瓜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知是否真实可靠,于是她和班上其他兴趣小组成员就此展开探究。 (1)实验材料和用具: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新鲜苦瓜汁、普通饲料若干、血糖检测仪等。 (2)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1共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连续3天每天定时定量饲喂普通饲料,并定时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记录。 ②接下来连续10天每天对该狗进行与步骤①同时间等量普通饲料加适量________混合饲喂,并每天与步骤①同时间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记录。 (3)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若该狗血糖有明显下降,说明苦瓜具降低血糖作用,有类似于________(写出激素名称)的作用。 ②若该狗血糖______________,说明苦瓜对血糖升降没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