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 第五版 张肃文主编 学习课件(上)
合集下载
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版) 张素文

M
2 22
2 2 22
R X
R22
X 22
M
2 22
2 2 22
R X
X 22
R22 20
1 X 22 10 L2 6 10 C2
6
2-16:①:
Rf 1
M
R2
2
20
R总 R f 1 R1 25
6
L 100 10 Z ab 40 K 12 RC 25 100 10
②:音量位于最上端:
R R1 R2 // ri 2
R R 0.3 R R1 R2
③:不产生惰性失真:
验证是否产生负峰切割失 真,否则改变R1,R2
max RC 1.5
④:CC耦合300HZ ~ 3000HZ
C
取 : C1 C2 0.01或0.005
1 f 0 10 5 10 : V0 m 25 0.7 2 1 6 4 f 0 10 10 : V2 m 25 0.3 2
6 3
f 0 10 : V0 m 25
6
Vmax V0 m峰 V0
V0 Vmin m谷 V0
Vm 251 0.7 cos t 0.3 cos 2t
20 40 5 C Ci C1 // C2 18.3PF 20 40
C1 Ci Ri L
C'2 R'0
RP ②: Q0 100 0 L Q0 ③: QL RP RP 1 Ri R0
④:
RP 20.9K
Q0 28.1 20.9 20.9 1 10 45
高频电子线路上课ppt

还原
所传送信息
3. 传输信道(无线信道、有线信道)
下面主要介绍无线信道
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 磁波,按波长或频率的不同顺序排列起来,称做电磁波谱. 可见光 无线电波 微波 红外线 X射线 紫外线 射线 f/HZ /m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4 10-6 10-8 10-10 104 102 100 10-2 10
本书涉及的频率范围:几百kHz ~ 几百MHz 例:300KHz~300MHz 对应波长 1000m ~1m
无线电频谱
课程性质:
电子、通信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 电路(是基础) 模拟电子线路(低频电路) 信号与系统(分析工具)
100~1000m
300~3000KHz
中频 (MF)
高频 (HF)
地波,天波
广播,通信, 导航
广播, 中距离通信 移动通信,电视广播, 调频广播,雷达导,航 等 通信,中继通信,卫星 通信,电视广播,雷达 中继通信,雷达,卫星 通信 微波通信,雷达
10~100m
3~30MHz
天波,地波
1~10m
30~300MHz
信 道 解 码
同 步
保 密 解 码
压 缩 解 码
信 宿
信源编码
噪 声
信源解码
发送端
接收端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按传输媒介(信道)的物理特征可分为: 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有线(包括光纤)通信系统——利用导线(光导 纤维) 传送信息; 无线通信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送信息; 在无线模拟通信系统中,信道便是指自由空间。
高频电子线路_张肃文_第5版课件__第8章

调频波数学表达式 (相位表达式)
a(t ) V0 cos(0t kf v (t )dt 0 )
0
t
瞬时频率 (t ) 0 kfv (t ) 瞬时相位
(t ) [0 kfv (t )]dt 0 0t kf v (t )dt 0 0
鉴频跨导
鉴频灵敏度 鉴频器的指标 鉴频频带宽度 寄生调幅抑制能力
失真和稳定性
End
• 鉴频器输出电压 与输入调频波的 瞬时频偏成正比, 其比例系数称为 鉴频跨导
图 10.1.2 鉴频特性曲线
8.2.1 瞬时频率与瞬时相位 8.2.2 调频波和调相波的 数学表示式
8.2.3 调频波和调相波的 频谱和频带宽度
0
t
(t )
t0
0
0
(t )
实轴
• 瞬时相角θ(t) 等于矢量在 t 时间内转过的 角度与初始相 角θ0 之和
调频
设调制信号为:vΩ (t), 载波信号为: v ω (t ) V0 cos(0t 0 )
∵瞬时频率与调制信号呈线性 关系,∴瞬时频率为: ω0是未调制时的载波中心频率;
调相波数学(相位)表达式
a(t ) V0 cos(0t kP v (t ) 0 )
已调相信号 a(t ) V0 cos(0t kpV cosΩt 0 )
V0 cos(0t mp cosΩt 0 )
dv (t ) 调相波频偏: Dp kp dt max
a(t ) V0{cos0t [ J 0 (mf ) 2 J 2 n (mf ) cos 2nt ]
n 1
sin 0t [2 J 2 n 1 (mf ) sin(2n 1)Ωt]}
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第一章

2f 0.7 Q0 f0
2f 0.7 BW0.7
BW0.7 BW0.1
f0 通频带:BW0.7 0.7 Q0
f0 1 1 0.7 1 BW0.7 N ( 0.7 ) Q0 2 1 0.7
BW0.1 0.1 矩形系数:K 0.1 BW0.7 0.7 1 1 N ( 0.1 ) 2 0.1 10 K 0.1 10 10 1 0.1
若 Ig 0 则输出电压相位: arctan
V0 1 归一化谐振曲线:N ( ) 2 V0 m 1
电路参数: 与串联谐振回路完全一样!
f0 通频带: BW0.7 Q0
2
矩形系数:K 0.1 10
2
N ( )
1
2
1 幅频特性
arctan
第一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概述 高频宽带放大器 高频窄带放大器 高频窄带放大器作用:
从所接收的众多电信号中,选出有用信 号并加以放大(或对已调制信号放大),而 对其它无用信号、干扰与噪声进行抑制,以 提高信号的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应用:广播、电视、 通信、雷达、测量等 设备中。
主要性能指标: 增益(电压增益、功率增益) 通频带
互感耦合谐振 耦合系数:
电容耦合谐振
耦合系数:
Cm k (C1 Cm )(C2 Cm )
k
M ( L1 M )( L2 M )
Cm为耦合电容
为了简化分析和计算,假设初次级 回路完全一样,即: L L L C1 C2 C Rp1 Rp2 Rp
1 2
Cm C
R Rp
2f 0.7 BW0.7
BW0.7 BW0.1
f0 通频带:BW0.7 0.7 Q0
f0 1 1 0.7 1 BW0.7 N ( 0.7 ) Q0 2 1 0.7
BW0.1 0.1 矩形系数:K 0.1 BW0.7 0.7 1 1 N ( 0.1 ) 2 0.1 10 K 0.1 10 10 1 0.1
若 Ig 0 则输出电压相位: arctan
V0 1 归一化谐振曲线:N ( ) 2 V0 m 1
电路参数: 与串联谐振回路完全一样!
f0 通频带: BW0.7 Q0
2
矩形系数:K 0.1 10
2
N ( )
1
2
1 幅频特性
arctan
第一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概述 高频宽带放大器 高频窄带放大器 高频窄带放大器作用:
从所接收的众多电信号中,选出有用信 号并加以放大(或对已调制信号放大),而 对其它无用信号、干扰与噪声进行抑制,以 提高信号的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应用:广播、电视、 通信、雷达、测量等 设备中。
主要性能指标: 增益(电压增益、功率增益) 通频带
互感耦合谐振 耦合系数:
电容耦合谐振
耦合系数:
Cm k (C1 Cm )(C2 Cm )
k
M ( L1 M )( L2 M )
Cm为耦合电容
为了简化分析和计算,假设初次级 回路完全一样,即: L L L C1 C2 C Rp1 Rp2 Rp
1 2
Cm C
R Rp
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版)

V1
= yie −
yre y fe y oe + YL
输入导纳与输出负载有关, 输入导纳与输出负载有关, 是内部反馈的作用。 是内部反馈的作用。
将输入信号取零(电流源开路),消去 将输入信号取零(电流源开路),消去 ), 可得 输出导纳
Yo =
• •
I1 、 1 V
•
•
I2 V2
= yoe −
yre y fe y ie + Ys
§2.5 滤波器的其它形式 2.5.1 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2.5.2 石英晶体滤波器 2.5.3 陶瓷滤波器 2.5.4 声表面波滤波器
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3.1概述 概述 高频小信放大器: 几百KHZ~几百 几百MHZ 高频小信放大器 几百 几百 小信号、 小信号、晶体管工作在线 性范围. 性范围 谐振放大器 非谐振放大器 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1, 增益 ,
| β |=
β0
fT 1+ f β
2
=1
时
则有 通常
fT = β 0 − 1 • f β
2
β 0 >> 1
fT ≈ β 0 f β
3) 最高振荡频率 fmax 当晶体管的功率增益 AP = 1 时的工作 频率--频率--- fmax
f max 1 ≈ 2π
gm
4rbb ' cb 'e cb 'c
矩形特性
f
耦合
互感耦合 电容耦合
—— ——
X 12 X 11 X 22
图 2.4-2 (a) 图 2.4-2 (a)
耦合元件电抗
2、定义耦合系数 、 k=
上海交通大学张肃文高频课件

通常用波形图或数学表达式描述,f(t) 2.频谱特性
(角)频率和振幅之间的关系。F(ω) 有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周期信号离散的频谱;非周期信号连续的 频谱。 较复杂的信号用频谱表示较为方便。 重要参数是频带宽度。 例:语音范围在 100HZ-6KHZ, 一般在 300-3400HZ,
调幅带宽为 9KHZ, 调频带宽为 200KHZ, 电视带宽为 8MHZ。 频分复用是无线通信采用高频原因之一。 三.频率特性 指无线电信号的频率或波长。 无线电波在电磁波频谱中的位置看p5,在 电磁波中无线电波频率相对较低,波长相 对较长。 无线电波波段划分:p5
规律变化。 调频(FM): 高频载波的频率按调制信号的
规律变化。 调相(PM): 高频载波的相位按调制信号的
规律变化。 脉冲调制: 当载波信号为脉冲信号时的上述
调制的总称。 解调(检波、鉴频、鉴相): 调制的逆过程。
• § 1.3 本课程的特点 一.功能多样化
放大、振荡、频变。 二.电路多样化,分立为基础
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变容二极管。 三.概念多,分散
章与章之间联系少。 四.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除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外,都属于非线 性电路,所以不能用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和
定理,如微变等效电路法,叠加定理。而 非线性分析不成熟或无分析法,只有特定 的解。 多采用工程估算,高一级可采用CAD辅助 分析,EAD辅助设计。 要求: 1.典型基本电路工作原理, 工程估算。 2.基本概念。 3.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发射:
语 低频 音 放大器
3003400HZ
载波 振荡器
调制器
高频电路
高频小信号 放大器
高频功率 放大器
接收:
高频小信号 放大器
高频电子线路 张肃文 第5版课件第7章

检波
信号大小
工作特点
7.2.1
调幅波的数学表示式与频谱
7.2.2
调幅波中的功率关系
• 调幅波是载波振幅按照调制信号大小成线性变化的 高频振荡。 • 由于载波频率不变,所以波形疏密程度均匀一致。 • 通常传送信号(语音,音乐等)的波形复杂,包含很 多频率成分,但这些复杂波形都可以分解成许多正 弦波分量的叠加。 • 因此,为了简化分析,我们总是认为调制信号为正 弦波。 • 对(非)正弦波调制,调幅波包络线是与(非)正 弦调制信号完全相似。
2. 双边带信号 在调制过程中,将载波抑制就形成了抑制载波双边带 信号,简称双边带信号。它可用载波与调制信号相乘得到, 其表示式为
uDSB (t ) k f (t ) uc
在单一正弦信号uΩ=UΩcosΩt调制时,
uDSB (t ) kUc U cost cosct g (t ) cosct
输出没有载波分量只有边带和调制信号这些电路都要求二极管特性完全相同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会加入平衡装置741742产生双边带图图741741斩波调幅器方框图斩波调幅器方框图coscos斩波调幅是将调制信号通过一个受载波频率控制的的开关电路斩波电路使调制信号输出波形被斩成周期为2载波周期的脉冲输出波形就包含频率成分及其谐波开关函数与载波周期相同图图742742斩波调幅器工作图解斩波调幅器工作图解coscos图图744744二极管二极管电桥斩电桥斩波调幅波调幅电路电路可产生可产生dsbdsbscsc如图742图图743743平衡斩波调幅及其图解平衡斩波调幅及其图解前面使用的是不对称开关电路的斩破调幅实际上更多时候使用对称开关电路形成平衡斩波调幅
u S SB(t) U 0
fc+F
t
单音调制的SSB信号波形
高频电子线路课件

第1章 绪 论
各部分作用: 各部分作用: (1)振荡器 ) 的高频振荡信号,几十千赫以上。 产生 fosc 的高频振荡信号,几十千赫以上。
调幅广播发射机的组成
(2)高频放大器 ) 多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放大振荡信号, 多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 放大振荡信号 , 使频率倍增 并提供足够大的载波功率。 至 fc,并提供足够大的载波功率。 (3)调制信号放大器 ) 多级放大器,前几级为小信号放大器, 多级放大器 , 前几级为小信号放大器 , 放大微音器的 电信号;后几级为功放,提供功率足够的调制信号。 电信号;后几级为功放,提供功率足够的调制信号。 (4)振幅调制器 ) 实现调幅功能, 实现调幅功能 , 将输入的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变换为 所需的调幅波信号,并加到天线上。 所需的调幅波信号,并加到天线上。
18
第1章 绪 论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发送设备
接收设备
超外差形式
19
第1章 绪 论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图中虚线以上部分为发送设备 发信机 图中虚线以上部分为发送设备(发信机 , 发送设备 发信机), 虚线以下部分为接收设备 收信机), 虚线以下部分为接收设备(收信机 , 接收设备 收信机 天线及天线开关为收发共用设备。 天线及天线开关为收发共用设备。 为收发共用设备 信道为自由空间。 信道为自由空间。 为自由空间 话筒和扬声器属于通信的终端设备,分别为信源和 话筒和扬声器属于通信的终端设备,分别为信源和 属于通信的终端设备 信宿。 信宿。 接收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的形式。 接收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的形式。 一般都采用超外差的形式
2
第1章 绪 论
参考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3)并联回路谐振时的谐振电阻为Rp,有:
R
p
L I S , V 与 I S同 相 , 且 达 到 最 大 值 。 CR
=
4)
ωpL R = Q p为并联振荡回路品质因数 定义: = ω pC R 因此,R p可进一步表示为: w 2 L2 1 1 L Rp = = p = Q p wp L = Q p = CR R w p C Rw 2 C 2 p Qp = Rp = R p wpC wp L
由于谐振时Z为实数,故上式必须为实数,因而分母中虚 部和分子中虚部必须相抵消。故:
ωpL R 1 = ωp L ωp RC R
进一步解得
ωp =
1 R2 2 LC L
3.2 并联谐振回路 3、品质因数:
Qp = ωp L R =
第三章 选频网络
ωp L 1 定义: = R = Q p为并联振荡回路品质因 数 R ωp C
3.1 串联谐振回路
Q=
QL =
第三章 选频网络
= Qo
ωo L
R
ω0 L R + RS + R L
可见Q L < Q
结论: ① Rs+RL使回路Q值降低,从而使谐振曲线变钝。 ②串联谐振回路通常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很小(恒压 源)和负载电阻RL也不大的情况。
3.2 并联谐振回路
第三章 选频网络
L ρ = , ρ为谐振电路的特性阻抗,ρ = C R L C
1 L 1 = LC R R
QP =
ωp L
R
=
Rp
I CP = V0
I LP
1 1 = jωp CV0 = jωp CI S Q P = jQ P I S jωp C ωP C I Q ω L = V0 R + jωP L = V0 jωP L = S P P = jQ P I S jω P L
ωo L
Vs ρ ρ =V v Lo = v Co = I o ρ = = Vs Q s R r 串联谐振时,电感L和电容C上的电压达到最大值且为输入 信号电压的Q倍,因此,必须预先注意回路元件的耐压问题。
3.1 串联谐振回路
第三章 选频网络
结论: ①电感线圈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模值相等,且等于外加电压 的Q倍。 ②Q值一般可以达到几十或者几百,故电容或者电感两端的 电压可以是信号电压的几十或者几百倍,称为电压谐振,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要加以注意。 ③串联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或者电压可以绘成向量图。
ωp L
=
Rp
ρ
= Rp
C L
结论:一般Q为几十到几百,因此信号源的电流不是很大,而 支路内的电流却是很大。 谐振时电感支路或者电容支路的电流幅值为外加电流源IS的 QP倍。因此,并联谐振又称为电流谐振。
第三章 选频网络
结论: ①电感上储存的瞬时能量的最大值与电容上储存的瞬时能量 的最大值相等。 ②能量W是一个不随着时间变化的常数,这说明整个回路中储存 的能量保持不变,只是在线圈和电容器之间相互转换,电 抗元件不消耗外加电源的能量。 ③外加电源只是提供回路电阻所消耗的能量,以维持回路的 等幅振荡,谐振时振荡器回路中的电流最大。 电路R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第 3 章 选频网络
3.0 基本概念 3.1 串联谐振回路 3.2 并联谐振回路
第三章 选频网络
3.3 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 3.5 耦合回路 小结及习题讲解
3.0 基本概念 一、选频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选频网络
选频: 选出需要的频率分量和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
二、分类 单振荡回路 振荡电路(由L、C组成) 耦合振荡回路 选频网络 选频 的用 途? ? 各种滤波器 LC集中滤波器 石英晶体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 声表面波滤波器
时
ξ = ±1
2Δω07 =
N(f )
N(f)=
而
ξ = Q
2 Δω
所以
也可用线频率f0表示,即 B=
ωo
ω0
Q
Q1
I I0
1 2
Q2
' ω1 ω1 ω2 ω'2
2 Δ f 0 .7
f0 = Q
ω(f)
ω0 (f0)
Q1> Q2
3.1 串联谐振回路
I 1 1 ∵ = = I o 1 + jξ 1 + j x R
1 2 LI om 2
P=
1 2 1 2 1 WR = P T = IomRT = IomR 每一周期时间内消耗在电阻上的能量为: 2 2 fo
WC + W L f L 1 ωo L 1 = = o = = Q 1 2 1 WR R R 2π 2π RI om fo 2
1 2 RI om 2
∴Q = 2π
3.1 串联谐振回路
第三章 选频网络
3.1.1串联谐振回路
1、阻抗
1 z = R + jx = R+ j (ωL – )= ωc
Z = R2 +X2 = R2 +(ω L
= arctg X = arctg R ωL R
z e j
1 2 ) ω C
1 ωC
令X = 0
X = ω0L ω0 =
X L0 = X C0
1 = ω0L = = ω0C
L
C
=ρ
3.1 串联谐振回路
第三章 选频网络
2、谐振特性 串联谐振: 串联振荡回路阻抗为纯电阻R,且为最小值,称为“串联谐振” 1) ω = ω 0 X = 0
Z = R 为最小值,且为纯电阻 ω > ω0 X > 0
X
L
> X C 呈现感性 ω < ω0 X < 0 X L < X C呈 现 容 性
3.1 串联谐振回路 6、通频带( B )
第三章 选频网络
当回路外加电压的幅值不变时,改变频率,回路电流I下 1 降到Io 的 2 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谐振回路的通频带
B = 2 Δ ω 0 . 7 = ω 2 ω 1或 B = 2 Δ f 0 . 7 = f 2 f 1
当
1 1 I = = Io 2 1+ξ 2
第三章 选频网络
ω < ωp , 呈现感性 ω > ωp , 呈现容性
因此回路谐振时:
其中:GP = RC L 为谐振电导 RP = L RC 为谐振电阻
电纳B = 0,回路导纳Y = GP为最小值,回路谐振电阻R p为最大值
3.2 并联谐振回路
B = 0时 , V o = I S R p =
第三章 选频网络
1 2 I om L 2 1 1 2 WL = Li 2 = LI om sin 2 ω t 2 2 1 2 WLm = I om L 2 1 2 1 2 1 2 W = WL + WC = LIom sin2 ωt + LIom cos2 ω t = LIom 2 2 2 ∴ Wcm =
3.1 串联谐振回路
VL 0 = jQVS
VC 0 = jQVS
3.1 串联谐振回路 3、品质因数Q:
第三章 选频网络
谐振时回路感抗值(或容抗值)与回路电阻R的比值称为回路 的品质因数,以Q表示,它表示回路损耗的大小。
ρ 1 L 1 = = = Q= ω o cR R R C R
当谐振时:
1 ρ= = L oω coω
joo
第三章 选频网络
7、相频特性曲线:回路电流的相角ψ随频率ω变化的曲线
回路阻抗幅角
Q2 Q1
π 2
v s v sm e j ( ) jψ ∵I= = = Ime = Ime j ze z
ω0
ω
π 2
ω ωo x 2Δω ∴ ψ = arctg = arctgQ ≈ arctgQ = arctgξ ω R ωo o ω
选频??
2) 谐振时电流最大且与电源同相 3)
VL 0 = I 0 jω0 L = VS ωL jω0 L = j 0 VS R R
定义品质因数:Q = ω0 L 1 1 = = R ω0 CR R L C
VC 0 = I 0
V 1 1 1 = S = j VS ω0 C R jω0 C ω0 CR
1 2 1 2 cv = cv cm cos 2 ω t 2 2
W cm =
1 2 1 2 cv cm = c Q 2v sm 2 2
Wc = 1 2 I om L cos 2 wt 2
∵ Q=
1 R
L C
1 1 1 1 L 2 1 2 2 CVcm = CQ 2Vsm = C 2 Vsm = LI 02m 2 2 2 R C 2
一般 ωL>> R
代入上式:Z ≈
1 R + j ωL ωC
L C
=
1 RC 1 + j ωC L ωL
3.2 并联谐振回路
变换成导纳形式: Y = 其中: G =
第三章 选频网络
1 CR + j ωC = G + jB L ωL
CR 1 为电导, B = ω c 为电纳 L ωL
3.1 串联谐振回路
第三章 选频网络
4、广义失谐系数ξ: 广义失谐是表示回路失谐大小的量,其定义为:
(失谐时的电抗) X = ξ= R
ωL
1 ωC = ωo L ω ωo = Q ω ω o o R R ωo ω ωo ω
2Δω 2Δf f0
当ω ≈ ω0即失谐不大时:
回路储能 每周耗能
3.1 串联谐振回路
第三章 选频网络
9、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无载Q(空载Q值): 没有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本 身的Q值 有载Q值: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的Q值。 (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