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合集下载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资讯News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纲要》的编制,是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栏目编辑/郑雪芹| 国内 | Domestic News国内政策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

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

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拥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运输供需有效平衡、服务优质均等、安全有力保障。

新技术广泛应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

出行安全便捷舒适,物流高效经济可靠,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先行。

【 纵横点评 】今年是我国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起始之年,《纲要》印发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件强调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优化等措施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

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沿海高速铁路)、北京—蚌埠—合肥—福州—台北(京台高速铁路,大陆段叫“京福高速铁路”)。

“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六大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天津—秦皇岛,北京—秦皇岛,天津—保定环鄱阳湖经济圈地区:南昌—九江,九江—景德镇,南昌—鹰潭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长沙—湘潭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上海,杭州—上海,南京—杭州,杭州—宁波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广州—珠海,广州—佛山深圳—茂名闽南三角洲地区:福州—厦门,龙岩—厦门,中投顾问认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目前,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郑州及周边城际圈,成都及周边城际圈,沈阳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州-湘潭地区,长春-吉林地区,赣江经济区,皖江经济区等经济集中带或经济据点,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

除此之外,广州至南宁,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或高速客运铁路专线。

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北京与省会城市火车8小时内抵达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09年中国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

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

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年高速铁路达3万公里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年高速铁路达3万公里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 年高速铁路达3
万公里
7 月20 日,发改委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规划目标表示,到2020 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 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到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 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关于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通知
发改基础[2016]153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军委联合参谋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新要求下加快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环境,保障《规划》实施。

二、实施中要做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

三、以改革创新办法推动铁路建设,继续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2020年中国高铁规划图

2020年中国高铁规划图

2020年中国高铁规划图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 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一、规划方案。

(一)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1、“四纵”客运专线: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二)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1、新建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线、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3、新建兰州(或西宁)~重庆(或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4、新建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敦煌~格尔木线,形成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5、新建精河~伊宁、奎屯~阿勒泰、林芝~拉萨~日喀则、大理~香格里拉、永州~玉林和茂名、合浦~河唇、西安~平凉、柳州~肇庆、桑根达来~张家口、准格尔~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等西部区内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6、新建铜陵~九江、九江~景德镇~衢州、赣州~韶关、龙岩~厦门、湖州~嘉兴~乍浦、金华~台州及东北东边道等铁路,完善东中部铁路网络。

中国高铁介绍PPT课件

中国高铁介绍PPT课件
“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
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示意图
18
-
我国“四纵四横”铁路网建设情况
我国“四纵四横”铁路网建设情况
19
-
2016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4年调整)明确,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3万公里;到2025年,高速铁路总量里程将达3.8万公里左右;远期,我国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
展望未来
我国铁路网总里程未来规划
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未来规划
20
-
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布局规划图
21
-
构建起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发展历程
11
-
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发展历程
12
-
中国高铁引进国外技术后的产业自主化
13
-
四方庞巴迪高速动车组列车型号图谱
14
-
中车四方股份高速动车组列车型号图谱
15
-
中车长客、唐车高速动车组列车型号图谱
16
-
2008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至今,我国高铁建设高速发展,高铁里程持续增长。2016年,我国高铁总里程已达2.20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17.74%;同期高铁旅客发送量高达14.43亿人次,占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的比例高达51.28%,首次超过50%。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

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

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整理全文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整理全文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全文发改基础[2016]1536号前言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加快铁路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是稳增长、调结构,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消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发展。

2004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来,我国铁路实现了快速发展。

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现代铁路网络,更好发挥铁路骨干优势作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撑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深入总结原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修编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本规划是我国铁路基础设施的中长期空间布局规划,是推进铁路建设的基本依据,是指导我国铁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

2004 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铁路发展成效显著,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欢迎,成为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展示。

1. 基础网络初步形成。

中西部地区铁路加快建设,跨区域快速通道基本形成,高速铁路逐步成网,城际铁路起步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5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 万公里。

2. 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东部地区路网优化提升,中西部地区路网覆盖扩大,四大板块实现高速铁路连通,重点物资和快捷货运服务能力增强,综合枢纽有机衔接配套,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3.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以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发展为依托,工程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创新成果显著,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铁成为我国走出去的亮丽名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

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

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
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
1、“四纵”客运专线:
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京沪高铁),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1、新建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
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线、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
3、新建兰州(或西宁)~重庆(或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
4、新建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敦煌~格尔木线,形成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
5、新建精河~伊宁、奎屯~阿勒泰、林芝~拉萨~日喀则、大理~香格里拉、永州~玉林和茂名、合浦~河唇、西安~平凉、柳州~肇庆、桑根达来~张家口、准格尔~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等西部区内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
6、新建铜陵~九江、九江~景德镇~衢州、赣州~韶关、龙岩~厦门、湖州~嘉兴~乍浦、金华~台州及东北东边道等铁路,完善东中部铁路网络。

路网既有线
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

1、在建设客运专线的基础上,对既有线进行扩能改造,在大同(含蒙西地区)、神府、太原(含晋南地区)、晋东南、陕西、贵州、河南、兖州、两淮、黑龙江东部等十个煤炭外运基地,形成大能力煤运通道。

近期要优先考虑大秦线扩能、北同蒲改造、黄骅至大家洼铁路建设和石太线扩能,实现客货分运,加大煤炭外运能力。

2、结合客运专线的建设,对既有京哈、京沪、京九、京广、陆桥、沪汉蓉和沪昆等七条主要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

3、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枢纽为重点,调整编组站,改造客运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基地,完善枢纽结构,使铁路点线能力协调发展。

4、建设集装箱中心站,改造集装箱运输集中的线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