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项目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作者:董森森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6期摘要:“一帶一路”是2013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合作共赢国家级经济发展倡议。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持续推动了各国的经济往来及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商务英语谈判有别于一般的商务谈判模式,目的是为了达成合作共赢。

此背景下的商务英语谈判成为各国合作及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要遵循跨文化交际原则,深入了解各国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实现共赢的洽谈目的。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交际原则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1.16.0121 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概念跨文化商务交际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进行的交际活动。

在商务交际的过程,将跨文化、商务、交际三个要素有机结合,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人际关系等的商务活动,其中就包括跨文化的礼仪交际及言语交际。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间进行的商务活动,双方只有统一交际语言和交际文化,了解不同背景下的文化思维,才能有有序展开双方正在进行的商务活动。

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进程,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日益增多,商务谈判也随之增加。

只有深入研究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才能够减少在商务谈判中的失误,尤其是与中国风格迥异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贯穿亚欧非大陆的国家。

2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丝绸之路的概念最初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1870年提出,后来,随着逐渐被世界各国采纳,作为古代中国与亚欧大陆国家贸易商路的统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并在全球化的贸易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国贸易体系和创建合作共赢的商业网络,2013习近平主席提出来“一带一路”倡议,包括“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目的是打造开放、包容、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立项一览表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立项一览表

“中国崛起形象”的话语构建模式与路径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地道”言语产出的心理认知机制 和克服路径研究
“中国关键词”的翻译与传播研究
青年基金项目 18XJC740003 青年基金项目 18XJC740011 青年基金项目 18XJC740001
江玲 西南政法大学 杨雯琴 长安大学 刁洪 重庆工商大学
乡村振兴的评价体系与实现机制研究
规划基金项目 18XJA790005
形成中国-东盟陆海联动、南下与北上双向互济开放格 局机制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壮族集中聚居区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 的机制及路径研究 企业生态位视野中的在华外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演 化、收敛与引导 精准扶贫过程中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形成机理及规 避措施研究
项目名称
14
马克思主义/思 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15 哲学
民族复兴背景下苗族传统伦理现代转换研究
项目类别 项目批准号 申请人
学校名称
青年基金项目 18XJC710014 周琴 重庆工商大学
规划基金项目 18XJA720002 罗连祥 贵州师范大学
16 哲学
“家”的现象学演进及其当代效应研究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批准号 申请人
学校名称
英国儿童文学叙事伦理研究
青年基金项目 18XJC752001 郭星 西安工业大学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中的“家庭”政治研究 白马藏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 设计驱动乡村振兴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青年基金项目 18XJC752002 规划基金项目 18XJA760002 规划基金项目 18XJA760001
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研究
5
马克思主义/思 想政治教育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环境影响探究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环境影响探究

摘要:于2014年正式启动的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正常机制产生了影响。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网络搜集、文献整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SPSS、Super Decision、MATLAB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挖掘信息以确定经济评价体系权重及算法,结合实际加以分析评价,从而探究地铁建设对城市生态、行居、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从对市民和专家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行居环境、文化景观环境影响程度一般,相较对城市行居环境影响突出。

针对地铁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网络分析法;环境影响一、研究背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提出了巨大考验,城市居民对于出行的便捷、快速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道路拥堵,城市轨道交通尤为重要。

从北京、上海市的数据来看,地铁建设极为有效抑制了交通拥堵问题,占平均运载客流总量的三到五成,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地铁建设中对于周边环境、交通乃至文化景观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来看,降低人口稠密区的空气、噪声污染,减少施工建设引发的交通堵塞、施工噪音和地面振动、建筑垃圾、建筑物破坏等问题有待解决[1]。

王鑫[2]以西安地铁建设为例,从施工所导致的地层移位、变形对于地面古建筑的影响予以研究,提出如何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小地铁施工队与古建筑的影响,运用APLD语言、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地面交通和地铁振动荷载叠加情况对钟楼的影响。

目前对于城市轨道施工建设中对于周边负面影响测评,仅限于某一个专业方面,欠缺综合的全面分析研究。

所以本文将构建地铁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通过向城市居民、领域专家学者、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发放问卷,调查地铁施工建设对于自然、社会两方面的影响,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指标权重,以探究地铁施工建设对于城市居民产生的直接影响。

二、地铁建设影响的体系构建地铁为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要及安全,往往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时间长、施工范围聚集城市交通枢纽三大特点,这对于市政规划、交通疏导、垃圾运输及其他相关部门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数据大盘点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数据大盘点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数据大盘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已正式公示,共有5129项项目获得立项公示。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立项名单已公示了,共有521项项目公示。

面对这“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结局,我们以客观、理性的数据分析带您看看今年的国社科年度项目以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立项情况。

立项高频词“新时代”“机制研究”“一带一路”是2019年国社科各类项目立项最多的关键词。

2019年青年项目立项高频词2019年一般项目立项高频词2019年重点项目立项高频词2019年西部项目立项高频词2019年全国教科规划立项高频词立项类别分布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类别的占比与2018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青年项目的占比比重越来越高,对青年项目的支持越来越大!2019年国社科立项单位TOP100对2019年度立项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做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立项最多的单位TOP100(详见下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位列前三名。

与去年的立项排名对比发现,前10名当中,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今年挤进了前10,掉出前10的是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复旦大学,这里尤其是复旦大学的排名变化最大,由去年的第9名降到第53名,今年的立项数仅有24项,去年有45项,几乎减少了一半。

排名提升较大的有如:浙江工商大学、郑州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大学等。

此外,贵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以及湖南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等西部高校的立项数都有不小的提升。

2019年国社科立项学科排名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学科排名上变化不大,立项数增长比较大的是马列·科社和民族学,在总立项数增长的情况下(2019年立项数比2018年增长2.7%)其中民族学2018年仅有208项立项,今年有329项立项,增幅达58.2%,远超平均水平。

全国教科规划立项单位TOP502019年全国教科规划公示名单共有521项,经数据统计计算,立项数最多的前50个单位如下表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几大传统师范院校的“夹缝”中,宁波大学的立项数排在了第3位,比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还要多。

兰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资料大全(包括历年真题、复试真题以及参考书目)

兰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资料大全(包括历年真题、复试真题以及参考书目)

兰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资料大全(包括历年真题、复试真题以及参考书目)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

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

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开发大西北” “建立战略后方”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肩负起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

2019年报录比2018年报录比2017年报录比2020年兰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真题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1、三社联动2、满灌疗法3、家长作风4、认知行为治疗模式5、资产建设理论6、无条件的接纳7、社区矫正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2行为主义个案工作的主要技巧。

3地区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三、论述1利沙文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由此分析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以及作为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解决校园欺凌。

2增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帮助案主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社会工作实务一、名词解释1.儿童团体辅导2.生态图3.同辈督导互动法4.自我评价5.赋权二、简答题1.理性治疗的主要特点和技巧2.地区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3.个案工作会谈的类型三、论述题1.萌萌的好友无意中拍摄了一段不雅视频,在同学的怂恿下传到了班级群,全校人都知道了。

萌萌的课桌上被同学弄了各种污秽物,萌萌痛苦极了。

如何你是一名社工,你将如何介入帮助萌萌?2. 小雅的家庭很贫穷,天生有残疾。

母亲不幸两年前去世了,小雅和父亲相依为命。

小雅的父亲也身患癌症,你作为一名社工,将如何帮助小雅走出家庭困境?2019兰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8×8分)1.社会福利2.社区参与3.社区自决4.家庭治疗5.个别化6.自由联想7.非理性信念8.反实证主义二、简答题12分×31.简述老年小组工作的原则2.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3.简述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观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三、论述1.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社会工作的一本书或学术论文,谈谈该书对你的启示和影响(20分)2.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工作者担任的角色在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方面的作用。

兰州大学文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兰州大学文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兰州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前言兰州大学文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发端于1928年创建的国立兰州中山大学国文系,1930年改为中国文学系。

新中国成立后建成中国语言文学系,2004年改为文学院,是全国首批设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

文学院历任领导不仅在学术上卓有成就,也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届系主任张曦教授(1887—1970)幼承家学,精于小学、佛学,曾在1940年获得教育部向全国各专科以上院校专任教员颁发的教员服务奖。

曾任中文系主任的著名学者张舜徽教授(1911—1992),精通文字、声韵、训诂、经学、史学、文献学等。

曾任中文系主任的冯国瑞教授(1901—1963),被梁启超誉为“美才”、“奇才”,精于金石龟甲。

此外,文字学家舒连景教授(1906—1966),作家、文艺理论家刘让言教授(1914—2006),文艺理论家胡垲教授,民俗学家柯杨教授,方言学家张文轩教授等先后担任系主任。

他们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引领学院不断向前迈进。

八十余载学术积淀,数代学人薪火相传。

兰州大学文学院在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优秀传统。

一大批著名学者曾长期在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了代表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成果。

张舜徽教授的《积石丛稿》、冯国瑞教授的《麦积山石窟志》是整理和研究河陇地域文献资料的重要成果。

舒连景教授的《说文古文疏证》是1930~40年代全面研究《说文》古文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老一辈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介入国学研究主流,挖掘河陇地域特色资源,在守正中不断创新。

当代语言学家黄伯荣教授在学院工作二十多年,任教期间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曾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奖,畅销30多年,是目前国内外发行量最大的“现代汉语”教材。

谢晓安教授、赵浚教授倾力参与了《现代汉语》的编写工作。

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教授的《中国文法语文通解》《古汉语虚词》,黄伯荣与赵浚教授合著的《兰州方言概说》《兰州方言》,都在语言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

2018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

2018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
晏艳阳
湖南大学
2018LZ25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一带一路”国家分工地位测算及协同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研究
张亚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18LZ26
新常态下中国技术进步适宜性评估与生产率提升研究
钟世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LZ27
大数据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维多尺度贫困动态监测与评估
王艳慧
首都师范大学
2018LZ28
黄娟
南开大学
2018LZ4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贫困定义、测量和瞄准研究
方正亚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
一般项目(100项)
2018LY01
预算软约束体制影响中国经济创新转型的统计与实证研究
曹玉平
河南大学
2018LY02
系统性金融风险凸现下我国金融安全评估及风险应对研究
张春生
广东财经大学
2018LY03
青岛大学
2018LZ08
基于网络结构的高维数据降维及应用研究
杨虎
中央财经大学
2018LZ09
基于混频数据的中国宏观经济实时时变预测研究
周德才
南昌大学
2018LZ10
基于混频流数据的宏观经济实时监测体系研究
张伟
山东财经大学
2018LZ11
基于有向网络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与预警研究
欧阳资生
湖南商学院
刘佳
广东财经大学
2018LY27
西安市城镇居民住房刚性需求价格的统计测度
苏永乐
西安财经学院
2018LY28
平滑转换分位数自回归模型的设定、估计、检验及应用
康宁
南京财经大学
2018LY29

河西走廊民俗村的文化基因传承与传播研究

河西走廊民俗村的文化基因传承与传播研究

第13卷第07期 Vol.13 No.072022年4月 April 2022河西走廊民俗村的文化基因传承与传播研究韩世丙1,郭彩贇2(1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22)摘要:基于哈罗德·拉斯韦尔“5W模式”的传播学角度,文章对河西走廊民俗村展开社会调查,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河西走廊民俗村的文化建设及文化基因的传播、价值观形成及其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民俗村文化传播内容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及空间异质性特征;传播媒介主要以新媒体平台为主,以图文、视频和参与式体验等形式实现多途径传播和传承,打破传统口头流传的局限性;文化的传播效果受限于受众对于传播内容的需求性,传播受众之间的横向互动和多次传播在民俗村文化传播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河西走廊民俗村对当地的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及西域文化的国际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区域社会的文化自信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河西走廊;民俗村;文化基因;传播;新闻观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7-0031-03民俗文化村是荟萃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的文化旅游聚集形式,作为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集中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海内外民俗文化传播等研究价值。

我国最早于1991年10月1日建成第一个民俗文化村。

甘肃响应国家“十四五”文旅规划,着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创新利用方面,在河西走廊打造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核心区[1]。

河西走廊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这里是四大古文明交流传播的唯一交点,同时也是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聚居地。

20世纪8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提出“民族走廊”概念,河西走廊被赋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含义,但河西走廊延续的丝绸之路是几千年文化“自在”的汇聚之地,现行政区有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嘉峪关市和酒泉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