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20种常用的中成药惊人新疗效诸如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

20种常用的中成药惊人新疗效诸如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中成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一种形式,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发现中成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惊人新疗效。
本文将介绍20种常用的中成药,并探讨它们的新疗效。
一、逍遥丸逍遥丸是一种名贵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逍遥丸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改善免疫功能等新疗效。
二、归脾丸归脾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疾病。
研究发现,归脾丸还可以改善胃肠道微生态,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具有抗菌作用。
三、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是一种经典的中成药,广泛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关节炎等疾病。
最新研究发现,桂枝茯苓丸在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四、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用于治疗虚寒胃痛、腹泻等问题。
近期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对癌症患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五、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有名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滋补肾阴不足引起的肾虚症状。
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记忆力,对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六、四季感冒丸四季感冒丸是一种中成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四季感冒丸对于抵抗病毒感染、增强免疫力有着重要作用。
七、通脉四味丸通脉四味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最新研究表明,通脉四味丸可以促进心血管新生血管生长,改善血液循环,对于缓解心脏病症状有显著效果。
八、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是一种中成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复方丹参片具有抗血小板活性、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九、八珍益母草胶囊八珍益母草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用于调养妇女的妇科疾病。
近期研究发现,八珍益母草胶囊具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对女性的整体健康非常有益。
十、调经四物汤调经四物汤是一种经典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常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常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引言中成药指的是使用中药材作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其经过炮制、制剂加工等工艺方法后得到的药物制剂。
中成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成药及其合理应用。
常见中成药复方板蓝根颗粒复方板蓝根颗粒是由板蓝根、连翘、苦桔梗等药物组成的中成药制剂。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治疗。
合理应用复方板蓝根颗粒可以缓解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片主要由牛黄、黄连、黄芩等药物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成效。
适用于急性肠胃炎、急性咽炎等疾病的治疗。
合理应用牛黄解毒片可以缓解炎症病症,促进患者康复。
逍遥丸逍遥丸主要由川楝子、大黄、黄连等药物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适用于肝火旺盛、湿热瘀滞引起的病症。
合理应用逍遥丸可以调节体内湿热失衡,改善患者的病症。
四季感冒片四季感冒片是由桑叶、薄荷、甘草等药物制成,具有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的作用。
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病症。
合理应用四季感冒片可以缓解感冒的病症,加快康复进程。
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本卷须知1.了解药物成分和成效,选择适合自己病症的中成药。
2.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长。
3.注意个体差异,对中成药过敏或药物相互作用的患者应慎用或防止使用。
4.防止长期连续使用中成药,以防止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响。
5.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响,应及时就医咨询。
总结中成药作为中国传统的药物制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合理应用中成药可以缓解病症,促进康复。
但是,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病症的药物,并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长。
如有不适或不良反响,应及时就医咨询。
总之,合理应用中成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1:概述
中成药是指由中药和矿物质、动物性药物为主要原料,经特定
加工工艺制得的药品。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中成药的详细应
用指导,包括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2:常见疾病及适应症
2.1:感冒
2.1.1、适应症: 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
2.1.2、药物推荐: 此处列出常用的中成药品种,例如感冒通、鼻炎康等。
2.1.3、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确定用药剂量。
2.2:消化系统疾病
2.2.1、适应症: 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肠胃功能紊乱等。
2.2.2、药物推荐: 此处列出常用的中成药品种,例如胃康宁、胃复安等。
2.2.3、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确定用药剂量。
3: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3.1:不良反应: 包括药物过敏、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
3.2:禁忌症: 包括孕妇禁用、哺乳期禁用、严重肝肾功能
损害患者禁用等。
4: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4.1:合理使用原则: 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程、体质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4.2: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需避免
使用相关中成药,并注意患者的用药安全。
5: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表。
6:法律名词及注释
6.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负责对药品的注册、审批和监管工作。
6.2:中医药管理局:指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对传
统中医药的管理和发展工作。
20个常用中成药合理使用串讲继续教育

20个常用中成药合理使用串讲继续教育中成药是指由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疾病的药物。
它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方便易用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20个常用的中成药,并讨论其合理使用。
1.当归:主要用于调经活血、补血养颜,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等妇女病症。
合理使用当归,需要注意剂量,避免过量导致出血。
2.人参: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肺生津的作用,适用于体虚乏力、气短乏力等症状。
但是因其性温热,痰湿内盛者慎用。
3.甘草: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调和各种药物的作用。
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
但长期大量使用会引起水肿和电解质紊乱。
4.陈皮:陈皮味辛性温,主要用于理气消食。
适用于胸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但过量使用会导致焦渴、口干。
5.五味子:主要用于益气健脾,固肾收精,适用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但因性温热,虚热内盛者慎用。
6.木瓜蛋白酶:主要用于消化不良、胃肠道炎症等症状。
但因其酶活性较高,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7.当归血建:主要用于补血养血,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
但贫血非懵病症状者慎用。
8.石菖蒲酊:主要用于镇静安眠,适用于失眠多梦、心烦不宁等症状。
但因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需遵医嘱使用。
9.逍遥丸:主要用于舒肝理气,适用于情绪波动、失眠多梦等症状。
但因性温血暖者慎用。
10.清宁胶囊:主要用于镇静、安眠,适用于失眠、多梦、焦虑等症状。
但因药效强烈,需遵医嘱使用。
11.金银花颗粒:主要用于清热解毒,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但因性寒湿者慎用。
12.乌鸡白凤丸:主要用于滋阴养血、补肺益气,适用于肺燥干咳、声音嘶哑等症状。
但病理改变明显者慎用。
13.参附胶囊: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症状。
但因其性温血瘀者慎用。
14.人参片:主要用于益气生津、安神定志,适用于气虚懒言、失眠多梦等症状。
但因人参为温补药物,阳虚患者慎用。
15.三七伤药片:主要用于止血、消肿,适用于外伤出血等症状。
基层常见中成药的合理使用-1674-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674-基层常见中成药
的合理使用
详见:医搜题
(一)中成药常用剂型及分类
1、气虚证型便秘可选中成药()
A、便通胶囊[正确答案]
B、牛黄解毒丸
C、舒眠胶囊
D、活力苏口服液
E、参芪五味子片
2、心胆气虚证型不寐可选中成药()
A、七叶神安片
B、解郁安神颗粒[正确答案]
C、益脑胶囊
D、枣仁安神颗粒
E、心神宁片
3、治疗湿热中阻证胃痛可选中成药()
A、三九胃泰颗粒[正确答案]
B、元胡止痛胶囊
C、虚寒胃痛颗粒
D、养胃舒胶囊
E、桂附理中丸
4、补中益气丸剂型为()
A、蜜丸
B、水蜜丸[正确答案]
C、浓缩丸
D、糊丸
E、蜡丸。
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科普

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科普
常用的中成药是指通过中药提取物或中药制剂制成的药物。
它们在治疗常见的疾病和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应用范围。
以下是一些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科普:
1. 复方银黄口服液: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咳痰,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
使用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不宜自行增加剂量。
2. 痛风定片:适用于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红肿、热痛。
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长期和过量使用。
3. 麝香追风膏:适用于风寒引起的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等症状。
使用时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使用,一般外用,不宜内服。
4. 小柴胡颗粒:适用于寒热交替、胸胁胀满、嗳气等症状。
使用时根据自身症状和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5. 健胃消食片: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长期和过量使用。
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尊重医生的建议:中成药同样需要根据病情和病因进行合理
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和使用时间。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中成药也有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包括西药和其他中药,应避免同时使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 注意过敏反应:某些中成药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用时应
留意身体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最重要的是,中成药虽然是中药的制剂,但依然是药物,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在遵循剂量和使用方法的前提下,密切观察药效,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满分答案-缺血性中风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满分答案缺血性中风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中风后抑郁可使用的中成药有()A.复方苁蓉益智胶囊B.疏肝解郁胶囊C.金水宝片D.加味逍遥丸E.健脾疏肝丸正确答案:B2.中医学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是中风发病的基础()A.对B.错正确答案:A3.安宫牛黄丸的处方组成中不包括的是()A.牛黄B.麝香C.黄芩D.琥珀E.朱砂正确答案:D4.下列含有马钱子粉的中成药为()A.安宫牛黄丸B.华佗再造丸C.安脑丸D.血栓心脉宁胶囊E.脑心通胶囊正确答案:B5.若随病情自然进展,神昏日重,甚或合并呕血便血、厥脱、高热、抽搞等变证、坏证,经治疗可好转或痊愈()A.对B.错正确答案:B6.下列关于中风辨证要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风急性期临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B.中风急性期是指中风病发病后1个月以内,中脏腑可长至2个月C.中风病闭证、脱证,均为危重证,分清闭证与脱证是本病急性期治疗的关键D.中风恢复期发病两周后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E.中风病后遗症期指发病半年以上者正确答案:B7.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是中医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等均属本病范畴()A.对B.错正确答案:A8.中风初起时,内热征象多不明显,但内风煽动,痰浊、瘀血内蕴,阳气郁积,多有化热趋势()A.对B.错正确答案:A9.缺血性中风先兆是与缺血性中风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中年以下人群()A.对B.错正确答案:B10.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病机转化较慢是中风病的主要特点()A.对B.错正确答案:B11.下列中成药不是用于治疗痰热内闭证(阳闭)的是()A.安宫牛黄丸B.局方至宝丹C.松龄血脉康胶囊D.安脑丸E.醒脑静注射液正确答案:C12.醒脑静注射液的功能主治不包括()A.脑栓塞B.脑出血急性期C.慢性酒精中毒D.颅脑外伤E.急性酒精中毒正确答案:C13.苦碟子注射液可以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A.对B.错正确答案:B14.根据中风病的病理特点,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前者主要指缺血性脑血管病;后者主要指出血性脑血管病。
20个常用中成药合理使用串讲

20个常用中成药合理使用串讲中成药是指以中药为基础,经过加工制成的制剂。
在中医领域,中成药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下面是20个常用的中成药以及它们的合理使用方法的简要介绍。
1. 999感冒灵:用于治疗感冒和流感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2. 云南白药:用于治疗外伤、擦伤、烫伤等皮肤损伤。
3. 人参口服液:适用于疲劳乏力、体力不佳、食欲不振等症状。
4. 三黄片:用于治疗急性肝炎、胆囊炎等疾病。
5. 板蓝根颗粒: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咽痛等症状。
6. 复方草珊瑚含片:用于治疗牙痛、牙龈出血等口腔问题。
7. 青霉素V钾片: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症,如喉炎、肺炎等。
8. 逍遥丸:适用于治疗失眠、脑力衰退等神经系统问题。
9. 复方丹参片: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风等。
10. 复方黄连素片:适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问题。
11. 肾宝片: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遗精等症状。
12. 痔疮栓:适用于治疗痔疮引起的疼痛、出血等问题。
13. 舒筋活血胶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疾病。
14. 复方葛根素片: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15. 萆薢丸:用于治疗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
16. 止血散:适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鼻衄、咯血等。
17. 血府逐瘀片:用于治疗痛经、血块等症状。
18. 蒲地蓝消炎片:适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等问题。
19. 新癀片:用于治疗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
20. 肺宁片:适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使用中成药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用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中成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 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状况调整剂量。
3. 禁忌症:了解中成药的禁忌症,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4. 不良反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恶心、头痛等,并及时就医。
5. 药物相互作用:中成药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因此需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8
16
三 和解剂
凡是利用具有和解、解郁、疏畅、 调和等作用的方剂,用于治疗少 阳病或肝脾不和,及胃肠不和者, 统称和解剂。(一)和解少阳 小柴胡冲剂:
和解少阳。用于少阳病。症见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思饮 食,口苦、咽干、目眩,苔白 脉弦者。妇人经期感冒。
2021/3/8
参考:①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轻型 支气管炎,流行性结膜炎属于风热者。 ②秋燥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
2021/3/8
4
3维C银翘片:中西药合用增强 了解表发汗的能力,用于风热 感冒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
咽痛。
2021/3/8
5
4芎菊上清丸: 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 感风热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 头痛。
18
参考:本方应用较广,其往来 寒热、胸胁胀痛、口苦、咽干、 目眩是本方主症,只要见到一、 二症便可应用。
2021/3/8
19
(二)调和肝脾 逍遥丸:
舒肝解郁,健脾养血。用于肝郁 脾虚,症见胸肋胀满疼痛,神疲 食少,头晕目眩,或见乳房作账, 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
2021/3/8
20
参考:可用于慢性肝炎、慢性 胃炎、神经衰弱等,具有胸胁 不适,体倦无力,情绪易于激 动等症,还可用于因情绪原因 导致月经不调者。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火 热内盛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口鼻生 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
2021/3/8
13
(二) 清脏腑热药 1龙胆泻肝丸: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实 火上炎之胁痛、头痛,口苦目 赤,耳鸣耳聋,耳肿痛;肝经 湿热下注的小便赤涩痛,妇女 带下等。
2021/3/8
25
2 参苓白术散:
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用于脾胃 气虚挟湿,症见饮食不消,胸痞 脘闷,或吐或泻,四肢无力,形 体消瘦,苔白腻,脉弱。
参考: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营 养不良,妇女带下色白属脾虚湿 气下注之证。
2021/3/8
26
㈡ 补血
四物合剂:
补血调血。是补血的常用方,也 是调经的基本方剂。凡血虚症, 月经不调及胎前产后等症,均可 用本方加减治疗。运用时以唇爪 无华,舌淡脉细为辩证要点。
参考:用于感冒、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属外感风寒表实 证。注意发汗勿太过,高血压、 心脏病慎用。
2021/3/8
8
2表虚感冒冲剂: 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用于外感 风寒表虚证。见发热头痛,汗出 恶风,或鼻鸣干呕,苔薄白,脉 浮缓。
服后进少量稀粥或开水,复被取 微汗。
参考:临床还可用于杂病,病后、 产后等因营卫不和,而致时而微 寒,时而微热汗出等。
2021/3/8
27
(三)气血双补
归脾丸: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 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 精神疲乏,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以及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 淡,或淋漓不止者。
2021/3/8
21
四 温里剂 理中丸:
温中散寒,补益脾胃。用于脾胃 虚寒的腹中冷痛,口淡不渴,呕
吐泄泻;阳虚失血。
参考:可用于虚寒性溃疡病,慢 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肠鸣腹泻, 遇寒加重等症;对阳虚失血,如 消化性溃疡出血、妇女子宫出血。
2021/3/8
22
五 补益剂 ㈠ 补气:
用于肺脾气虚的病症,症见倦 怠无力,少气懒言,语言轻微, 食少便溏,动则气促汗出,舌 淡苔白,脉虚弱。常用补气药 如人参、黄芪、白术、山药、 甘草等组方。
2021/3/8
6
㈡ 辛温解表:
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 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口 不渴,无汗或汗出,舌苔薄白, 脉浮紧或浮缓等。常用辛温解表 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 苏叶等为主组成。
2021/3/8
7
1表实感冒冲剂: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用于风 寒感冒表实证。见恶寒重,发 热轻,无汗,头颈强痛,鼻流 清涕,苔薄白。
14
用参考:可用于治疗结膜炎、急 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节肿。 高血压属肝胆实火上炎者,对急 性黄疸性肝炎、胆囊炎,带状疱 疹属肝胆湿热内蕴,及泌尿系感 染,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可加 减运用。
本方药多苦寒,易伤脾胃,中
病即止,不宜久服。孕妇慎。
2021/3/8
15
2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 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胃 火炽盛,见口舌生疮,齿龈、 咽喉肿痛,口气热臭。 孕妇慎用。
2021/3/8
11
二 清热剂
用性味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 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用于治疗热 证。常用石膏、知母、黄芩、黄 连、黄柏、栀子、芦根等组成。 此类药多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 用之太过,能伤人阳气,对平素 虚寒、体弱、老年人应慎用或不 能久用。
2021/3/8
12
(一)清热解毒
三黄片、牛黄解毒丸(片)、 牛黄上清丸:
一 解表药
㈠ 辛凉解表:
用于外感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微 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 嗽,舌尖红苔薄白或稍黄,脉浮数。 常用辛凉解表药如:薄荷、银花、 牛蒡子、桑叶、葛根、升麻等为主 组成方剂。
2021/3/8
1
1 银翘解毒颗粒(丸): 主用于外感风热表证。见发热 重,恶寒轻,高热口渴,咽喉 肿痛,舌尖红。
2021/3/8
23
1补中益气丸: 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用于脾 胃虚弱,中气下陷,症见体倦 乏力,少气懒言,食少腹胀, 久泻,脱肛,子宫下垂。
2021/3/8
24
参考:可用于慢性消化性疾病, 慢性出血性疾患所造成的身体 衰弱,疲倦无力,食欲不振, 及低血压,胃下垂,重症肌无 力等。
2021/3/8
参考:用途广泛,可用于麻疹 初起,流感,急性扁桃体炎, 及一切发热流行病,如乙脑、 腮腺炎等初起阶段,出现风热 表证者。
2021/3/8
2
双黄连颗粒(口服液)、利咽 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的适应 症基本同银翘解毒颗粒。
2021/3/8
3
2桑菊感冒冲剂: 用于风温初起,以咳嗽、身热为主, 见咳嗽痰稠,咳痰不爽。
2021/3/8
9
3荆防冲剂: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 寒感冒兼有湿邪为患。症见壮 热无汗,头颈强痛,肢体酸痛, 胸膈痞满,鼻塞流涕,苔白腻。
参考:有用于痢疾初起,疮疡 初起。
2021/3/8
10
4参苏丸: 辛温解表,理气化痰。用于病 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症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 嗽,苔白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