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量法分析铜误差的探讨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铜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铜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铜盐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法来准确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碘量法来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

碘量法基于以下化学反应原理:在弱酸性溶液中,二价铜离子与过量的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化亚铜沉淀和碘单质:\(2Cu^{2+}+ 4I^{}=2CuI↓ + I_{2}\)生成的碘单质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I_{2} + 2S_{2}O_{3}^{2-}= 2I^{}+ S_{4}O_{6}^{2-}\)通过滴定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铜盐中铜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酸式滴定管(50 mL)碱式滴定管(50 mL)移液管(25 mL)容量瓶(250 mL)锥形瓶(250 mL)玻璃棒烧杯(500 mL、250 mL)2、试剂铜盐试样碘化钾(固体)硫氰酸钾溶液(20%)盐酸(1:1)硫酸(1:1)淀粉指示剂(0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约 01 mol/L)四、实验步骤1、配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晶体,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溶解,转入容量瓶中定容。

用基准物质重铬酸钾进行标定,计算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2、试样处理准确称取适量的铜盐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多次,一并转入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3、测定用移液管准确移取 2500 mL 试样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

加入 5 mL 盐酸(1:1)和 10 mL 碘化钾溶液,摇匀,在暗处放置 5 分钟。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 2 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即为终点。

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三次。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测定次数| 1 | 2 | 3 |||||||移取试样溶液体积(mL)| 2500 | 2500 | 2500 ||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1 | V2 | V3 |2、数据处理计算铜的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begin{align}w(Cu)&=\frac{c(S_{2}O_{3}^{2-})\times V(S_{2}O_{3}^{2-})\times 6355}{m\times \frac{25}{250}}\times 100\%\\&=\frac{c(S_{2}O_{3}^{2-})\times V(S_{2}O_{3}^{2-})\times 6355\times 10}{m} \%\end{align}\其中,\(c(S_{2}O_{3}^{2-})\)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S_{2}O_{3}^{2-})\)为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L),\(m\)为称取铜盐试样的质量(g),6355 为铜的摩尔质量(g/mol)。

对碘量法测铜的不确定度评定及判定方法

对碘量法测铜的不确定度评定及判定方法

100
(1)
式中:m0———试料的质量,g; T———硫代硫酸钠对铜的滴定度,μg/mL;
N0———铜标准溶液的浓度,μg/mL; V4———标定时,移取铜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3———标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V2———测定时,滴定试料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 溶液的体积,mL;
摘要:按照 JJF1059.1-2012,对实验室铜精矿中铜量的测定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按照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确定不确定 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的步骤展开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分量,分别讨论了它们对总体不确定度的贡献,并对实验室获得的不确定结果 进行判定及利用,能帮助实验室更好地进行过程控制,降低系统误差,提高检测质量。 关键词:铜含量;不确定度分量;降低;判定 中图分类号:O65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14-0067-02
1 测定步骤
称取 0.2000g铜精矿于 250mL锥形烧杯中,经盐酸、硝酸 和溴溶解,用乙酸铵溶液调节溶液的 pH值为 3.0~4.0,用氟化 氢铵掩蔽干扰离 子,加 入 碘 化 钾 与 二 价 铜 作 用,析 出 的 碘 以 淀 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 仪器设备以及试剂
分析天平 ESJ-120-4,最大称量 120g,感量 1mg,重复性 误差≤ ±0.0001g。
EvaluationandJudgmentofUncertaintyinMeasuringCopperbyIodimetry
JiangYanshui1,2,3,DangHongqing1,2,3
(1.HenanZhongyuangoldsmelterlimitedliabilitycompanyR& Dcenter,Sanmenxia 472000,China; 2.HenanProvinceGoldConcentratecomprehensiverecoveryofacademiciansworkstation,Sanmenxia 472000,China;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

2. 学会使用滴定管、锥形瓶等实验仪器。

3. 掌握碘量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4. 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处理实验数据。

二、教学内容1.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

2.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教学难点: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2. 使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巧。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

2. 第二课时:讲解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3. 第三课时:实验操作演示与练习。

4. 第四课时: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 第五课时:小组讨论与分享,总结实验心得。

六、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胆矾样品、淀粉、碘、硫酸、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图示、实验操作视频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

2. 讲解原理:详细讲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的科学性。

3. 实验步骤:讲解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包括溶液的配制、滴定操作等,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

4.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 实验练习: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准确。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2. 滴定过程中要控制好滴定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3. 观察颜色变化时要准确判断终点,避免误差。

浅析影响碘量法测定铜的因素

浅析影响碘量法测定铜的因素

浅析影响碘量法测定铜的因素摘要:分析影响碘量法测定铜结果的诸多因素,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关键词:碘量法,测定铜,影响结果碘量法是实验室常用的铜的定量测定方法。

碘量法常用的标准滴定溶液中氧化剂是碘,还原剂是硫代硫酸钠,专用指示剂是淀粉,自身指示剂是碘。

碘量法测定铜不用催化剂。

碘量法测定铜使用的药品有氯化氨、盐酸(1.19g/ml)、硝酸(1.40g/ml)、氨水(0.88g/ml)、氨水-氯化氨溶液(取2ml氨水及2g氯化氨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 、冰乙酸(1.05g/ml)、碘化钾溶液(500g/L,若有黄色,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黄色退去)、淀粉溶液(10g/L,现用现配)、硫氰酸钾溶液(200g/L)、铜标准溶液(1ml溶液含1mg铜)、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2.5g/L,储存于棕色瓶中)。

分析步骤简介。

称取试样0.5g(同时做空白实验)。

将试样放入125ml 三角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入10ml左右盐酸,放在电热板上加热。

除去硫化氢后,加入3ml硝酸,继续加热至样品完全溶解,浓缩约2-3ml时,取下冷却,加入5g氯化氨用玻璃棒搅拌成砂粒状,加入10ml氨水和10ml水,搅拌均匀。

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滤液放入250ml锥形瓶中用2%氨水—氯化氨溶液洗烧杯及沉淀10次左右。

将锥形瓶放置在电热板上加热蒸发到35ml左右取下。

加入冰乙酸,用水吹洗瓶壁,摇匀,冷却。

加加入2ml碘化钾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和2ml硫氰酸钾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一、样品本身因素的影响:1、当样品含硫高时,用逆王水溶样,剧烈作用停止后,再加热分解。

2、含锰高时,加入10ml溴水使锰形成4价水合锰沉淀,从而分离除去。

.3、当样品中有Fe存在时,因为Fe能氧化I成为I,影响测定结果。

加入氟化钠,则生成稳定的,从而不能将I氧化为I。

二、其他因素的影响:1、酸碱度。

在碘量法测铜的过程中加入氨——氯化氨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酸碱度(缓冲溶液的特点,当溶液外加适量的酸或碱、或适当稀释时,溶液的PH值基本上保持不变)。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实验报告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实验报告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间接碘量法是一种根据一定的分析方法,通过加热剂溶液通过蒸馏的方式使碘变成气体,再通过测量气体中的碘的含量来确定原液的浓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其中,在铜合金实验中,先将铜合金中的干粉与63mL的硝酸混合,加热提取,经过滤分离以去除杂质,再加入碘酸将铜成分转化成铜碘,再通过真空蒸馏使铜碘分解,蒸发成无色无气体状的气体,最后通过对无色无气状的气体中的碘的测量含量,从而可以得到该样品中铜的浓度,以及样品中铜含量的值。

三、实验步骤1. 将1.2克的铜合金干粉加入滤瓶中,再加入70mL的稀硝酸中,加入搅拌棒混合;2. 将混合液定容至100mL,灌入石蜡封口的真空蒸馏收集管中,加热提取;3. 通过滤筛将提取液经过筛分由杂质;4. 将滤分后的液体容量调节至30mL,并加入3-3.5mL的碘酸;5. 用真空抽引真空蒸馏仪,真空蒸馏仪加热,使气体通过Co柱进行洗净;6. 将洗净后的气体浓度在Na柱上进行测定,记录碘浓度对应的原液碘浓度;7. 根据测定的碘浓度,计算实验样品中铜含量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所示:样品中铜含量:98.7 mg/L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知样品中铜含量为98.7 mg/L,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目标。

本次实验使用真空蒸馏装置,使铜碘分解蒸发,最后通过对无色无气状的气体中的碘的测量含量,从而可以得到该样品中铜的浓度,以及样品中铜含量的值。

六、讨论本次实验使用的真空蒸馏装置的操作非常简单,样品处理效率较高,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说明该实验是可靠的。

另外,此类实验有可能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控制各个方面因素,以保证最终得出的实验结果准确可信。

碘量法测铜分析方法-【word】可编辑

碘量法测铜分析方法-【word】可编辑

碘量法测铜分析方法一:分析方法称取样品0.5g于250ml锥形瓶中,用水湿润摇匀,加入10ml饱和氯酸钾+硝酸溶液,在电热板上溶样,溶至近干取下稍冷加入5ml硫酸,继续加热溶解至冒烟,取下冷却再加入混合酸10ml煮沸3分钟左右,取下冷却用30ml水洗杯壁,加入脲素小许并煮沸2分钟,取下冷却加1:1氨水中和至有红色沉淀出现,再用饱和氟化氢铵溶液调至红色沉淀消失并过量1ml,加入碘化钾5ml,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2ml,再滴定至浅兰色,加硫氰酸钾指标剂2ml使兰色加深,继续滴定至兰色消失为终点。

二:试剂:1:氯酸钾+硝酸饱和溶液:把100g氯酸钾加入400ml硝酸溶液中配成饱和溶液。

2:硫酸+硝酸混合液:3份硫酸+7份硝酸混匀。

3:饱和氟化氢铵溶液:把50g氟化氢铵加入100ml蒸馏水中配成饱和溶液。

4:脲素:5:50%碘化钾溶液:称取50g碘化钾溶入100ml蒸馏水中摇匀。

6:淀粉指示剂: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3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完后补加70ml蒸馏水摇匀。

7:硫氰酸钾指示剂:称取20g硫氰酸钾加100ml蒸馏水揺匀。

8:1:1氨水溶液:1份氨水+1份蒸馏水混匀。

9:铜标准溶液:标准称取1.000g铜标准加1:1硝酸20ml,加热溶解,再加入1:1硫酸5ml继续加热化烟后取下冷却,加蒸馏水100ml使盐类溶解。

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此溶液每ml含1mg铜。

10:标准滴定溶液:称取分析纯硫代硫酸钠12.5g,加入无水碳酸钠0.1g,用蒸馏水100ml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一星期后标定。

11:标定:吸取铜标准溶液15ml,加30%三氯化铁溶液2ml,用氨水中和出现氢氧化铁(红色)沉淀,滴加饱和氟化氢铵溶液使红色沉淀消失,加5ml碘化钾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至淡黄色,加2ml淀粉指示剂滴至浅兰色,补加硫氰酸钾指示剂2ml摇动使兰色加深继续滴至兰色消失为终点。

短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影响因素解婷

短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影响因素解婷

短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影响因素解婷发布时间:2021-08-27T00:02:04.27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3期作者:解婷[导读] 干扰物很多,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所以深入的研究分析测定过程当中的影响因素具有显著意义。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 021400摘要:短碘量法是国家标准当中明确要求的铜精矿当中测定铜含量的方法,实际在早期的化学测定方法当中碘量法就是主流的方法了,其适应性很强,但是因为铜精矿成分复杂,干扰物很多,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所以深入的研究分析测定过程当中的影响因素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短碘量法;铜精矿;铜含量;测定;影响对于铜精矿而言测定铜含量的方法实际有很多种,比如电子耦合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碘量法、王水法等等。

其中碘量法是GB/T3884.1当中规定的标准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成熟、操作也不复杂,对各种铜精矿的适应性很强,测定时间最长大概在2个小时,最短大概1个小时就可以出结果,是一种快速测定方法,但是因为基体铜的成分很复杂,在碘量法测定铜时,有很多干扰,造成结果存在比较大的偏差。

分析铜含量的影响因素可以为生产和销售提供更科学的数据。

1短碘量法原理短碘量法是GB/T3884.1(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当中规定的碘量法之中的一种方法,另外一种是长碘量法,按照标准要求,短碘量法适合测定13-50%铜含量。

具体就是用盐酸、硝酸将铜精矿当中的铜分解,同时采取措施调节溶液当中的pH值,并排除铁的干扰,加入碘化钾和淀粉,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如下: I2 + 2S2O32- = 2I- + S4O62-也就是说在弱酸性的溶液当中Cu离子的化合价是+2,当它在溶液当中与KI,也就是碘化钾发生反应生成碘化铜沉淀,并且析出一定量的碘。

通常在测定铜含量时需要配合使用相应的缓冲溶液来将原本的溶液酸度控制在3.0-4.0之间,这个值非常关键,如果溶液当中酸度不够,Cu+2离子就会发生水解,反应不完全,造成的测定结果偏低,而且反应的速度比较慢,终点拖长。

碘量法测定铜

碘量法测定铜

碘量法测定铜一、方法原理在弱酸性溶液中,Cu2+可被KI还原为CuI,2Cu2 4I-== 2CuI I2这是一个可逆反应,由于CuI溶解度比较小,在有过量的KI存在时,反应定量地向右进行,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间接测得铜的含量。

I2 2S2O32- == 2I- S4O62-由于CuI沉淀表面会吸附一些I2使滴定终点不明显,并影响准确度故在接近化学计量点时,加入少量KSCN,使CuI沉淀转变成CuSCN,因CuSCN的溶解度比CuI小得多(K sp,CuI = 1.1×10-10, K sp,CuSCN = 1.1×10-14)能使被吸附的I2从沉淀表面置换出来,CuI SCN- == CuSCN I-使终点明显,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且此反应产生的I-离子可继续与Cu2 作用,节省了价格较贵的KI。

二、主要试剂1.0.01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用差减法准确称取干燥的(180℃烘两小时)分析纯K2Cr2O7固体0.7~0.8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水使其溶解之,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0.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台秤上称取6.5g硫代硫酸钠溶液,溶于500mL 新煮沸并放冷的蒸馏水中,加入0.5g Na2CO3,转移到500mL试剂瓶中,摇匀后备用。

3.Na2SO4:30%水溶液。

4.碘化钾:A·R。

5.硫氰酸钾溶液:20%。

6.淀粉溶液:0.5%。

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加入到沸腾的100mL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透明为止。

7.盐酸:3mol/L。

8.硝酸:1:3。

9.氢氧化铵溶液:1:1。

10.醋酸:6mol/L。

11.HAc—NaAc缓冲溶液pH3.5。

12.尿素:A·R。

三、实验步骤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K2Cr2O7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mol/L HCl 5mL,1g碘化钾,摇匀后放置暗处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铜业工程1999吻4碘量法分析铜误差的探讨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吴晓婕摘要本文提出了在碘量法分析铜中对引起终点判定误差的常见干扰物的消除方法讨论了碘化钾的加入

问题并对大量碘化钾的加入不妨碍对滴定终点判定的观点进行了验

关键词碘量法铜分析误差

月lJ舀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铜的生

产和使用中离不开准确铜含量的分析测定而

且在国家计量法实施中把科学计量列为是否具有法定计量资格认证的重要条件因此对铜

(特别是常量铜)的准确计量是分析工作者长期

研究的课题本文所依据的碘量法是常量铜分析的经典方法众所周知该法的基本反应为Cu(l)与碘离子定量反应生成碘化亚铜和游离碘随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出碘而间接计算试样中铜的含量基本反应式如下:ZCuZ+4工二ZCu工专+I:工:+2520圣=2工十540忍由此可见碘量法的原理是确信无疑的但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判定及碘化钾的加人量问题一直是分析工作者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实践提出了对引起终点判定误差的常见干扰物的消除方法讨论了碘化钾的加人量问题

并对大量碘化钾的加人不妨碍滴定终点

判定的观点进行了验证

与最终用户之间开具的信用证规定期限而不能

向议付行办理议付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其实托运人和承运人倒签提单存在很大风险特别是市场上货价下跌时收货人可以以伪造提单即假提单为借口拒绝收货向法院起诉扣留船舶直到取得补偿或保证金为止也可以向发货人索赔因此通常我们都不予接受此类要求商业发票是主要单据之一必须列明信用证号码合同号码商品名称及规格都应以信用证表述的原句来述发票上的数量重量要和提单上的数量重量一致不能有出人发票金额所用的货币应与信用证规定货币一致其他单证的制作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如果单据上存在着缺陷外汇就很可能不能及时收回这将使国家和公司蒙受损失后果是严重的当然我们也要防止不法外商利用信用证的单证条款故意设置圈套以便在付款时有机可乘达到拖延付款的目的或更有甚者进行商业欺诈为此我们应认真审核信用证的各项条款特别是单据条款如果是不合理的或与合同条款相矛盾的单据应及时向开证申请人提出进行修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5结语

总之出口单证业务是一项十分重要十分严格的工作即使在贸易成交上卖了好价又按时租了船把货物装运出去但是如果单据质量不高便会影响收汇一份好的合同便会被槽蹋掉因此除了制单人员本身主观努力以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抽调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外语水平比较高的人员担任制单工作二是要相对稳定制单人员队

伍从组织上保证高质量的制单使安全收汇有保障

(收稿时间1999一7一10)责任编辑钟华1999

4吴晓婕:碘量法分析铜误差的

探讨

1滴定终点判定及其干扰的消除方法

碘量法的滴定分析是在试液中滴加硫代

硫酸钠标准溶液与待测铜反应根据试液中淀

粉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由浅紫色变为乳白色判定为滴定终点溶液中有Bi(l)Ph(H)

点则为黄色但在实际分析中溶液往往在终

点附近出现变色不敏锐或终点变色反复不定的情况致使分析者造成终点判定误差这是由于试液中存在干扰物质实际中常见的干扰物质有亚硝酸根离子三价铁离子砷锑以及氯离子等这些物质是干扰终点判定准确的重要原因必须一一消除11亚硝酸根离子的消除在处理试样时必须加人浓硝酸使试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如将单质铜Cu(I)氧化为Cu(l)因而试液中易残存亚硝酸根离子111干扰机理残存的亚硝酸根在试液中有如下反应:ZNOZ-+21+4H二ZHZO+ZNO+12亚硝酸根与碘离子生成游离碘使待测游离碘增加分析结果偏高反应中生成的NO被空气氧化生成新的亚硝酸根从而又与碘离子作用使原已偏高的游离碘继续增加如此出现终点反复112消除方法(l)将处理后的试液煮沸后持续半分钟;或加人l:1硫酸后蒸发至白烟近尽均可消除亚硝酸根(2)过去有用尿素分解亚硝酸根的方法在实际分析中试液中尿素与亚硝酸根作用后的产物以及剩余尿素若未完全被破坏将使Cu(n)活度降低以致Cu(1)与碘离子反应缓慢造成终点变色不敏锐笔者建议勿用尿素12消除Fe(m)的干扰试样中存在的铁及调节酸度时加入的氯化铁干扰滴定反应121干扰机理从反应式ZFe3十21=ZFeZ+工:可见Fe(m)对滴定反应的干扰机理与亚硝酸根是相似的122捎除方法用醋酸一醋酸按调节试液酸度时Fe(m)作为中介物指示酸度调节对含铁量低或不含铁的试样还需加一定量的三氯化铁于试液中但由于Fe(1)严重干扰滴定反应因此在分析中调节溶液酸度前试液中应保留少量Fe(lI)酸度调节后用掩蔽剂予以掩蔽使其形成稳定络合物不参加滴加反应常用的掩蔽剂有氟化氢钱六偏磷酸钠等123关于掩蔽剂的讨论(l)氟化氢钱是惯用的掩蔽剂其作用是与Fe(m)形成稳定的「FeF6〕3使Fe(班)不参加滴定反应但Fe与Ca(1)Mg(1)易生成caF:M叮:沉淀吸附游离碘使分析结果偏低

因而不适用钙镁含量较高的试样且氟化物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在今后工作中应逐步用其它掩蔽剂取代氟化氢钱如六偏磷酸钠磷酸盐一焦磷酸盐等(2)掩蔽剂六偏磷酸钠除与

Fe(m)形

稳定络合物不干扰滴定反应外又兼有掩蔽Ca(11)Mg(1)pb(1)的良好性能终点不出

现「Pbl;]2黄色但六偏磷酸钠不适用于含铁高的试样对于含铁高的试样用氯化氨一

氨水小体积沉淀法分离13消除砷锑的干扰

试样中所含砷锑会与碘离子或碘单质发生反应干扰滴定

131干扰机理反应As粥+工2=As

o聋

+2工一+ZH是可逆的(锑的干扰与砷类似

)

试液的PH>5反应向右进行游离碘减少使

分析结果偏低当试液中酸度较大时反应向左进行游离碘增加分析结果偏高

13

2

消除方法试样首先用较大量浓盐酸

处理使大部分砷锑挥发剩余的少量砷锑用浪水将其由三价氧化成五价严格控制酸度于PH35一

4

之间使试液中残存五价砷锑不与

碘离子反应同时可避免反应41+4H+

02

二2工2十ZHZO的发生

14氮离子对滴定终点判定的干扰及消除

试样中的氯盐及试样处理时带人的氯根江西铜业工程1999匆

4

都会使试液中的氯根量增大141干扰机理氯根与Cu(1)形成[CuC14〕2使Cu(l)与工反应缓慢使得终点颜色变化不敏锐142消除方法(I)适当稀释试液使「CuCI报离解为〔Cu(HZo)6〕“溶液由黄变绿变兰(2)氯离子含量高时应在处理试样时加入1:1硫酸蒸至白烟近尽改用氨水一冰醋酸调节酸度发现终点变色敏锐15淀粉的配制与加入淀粉作为指示剂是分析者根据判定终点的重要依据因此淀粉在滴定反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51淀粉的配制淀粉易变质特别是在实验室偏酸性环境中易变质生成糊精变质的淀粉指示的终点泛着粉红影响终点判定的准确性因此要现配现用152淀粉的加人淀粉指示剂应在试液被滴定至浅黄色时加人过早加人易与碘形成大量的吸附复合物妨碍碘与硫代硫酸钠的作用且碘与淀粉作用形成的紫色很难褪去影响终点判定份各sml试液于烧杯中调节酸度控制体积于

50ml一

75ml之间各加人不同量碘化钾用硫

代硫酸钠标液滴定2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表1不同碘化钾加入最所得结果对比

碘化钾加入量(g)消耗标液体积(nll

)

滴定终点变化试液颜色变化序号敏锐敏锐敏锐敏锐敏锐敏锐敏锐敏锐(指示剂加入后)浅紫色~乳白色

浅紫

~乳白色

浅紫

~乳白色

浅紫色~乳白色浅紫色~乳白色浅紫色~乳白色浅紫色~无色浅紫色~无色

600曰曰八8O11…U凸吕只C曰,勺‘󰀃,

󰀂,󰀃󰀂一

8抢拼168

4tl汽,只

2碘化钾的加入量问题

在滴定反应中碘化钾有三个作用其一

是反应中作为还原剂将Cu(1)还原至Cu

(工);其二是作为沉淀剂与Cu(工)生成Cu工

沉淀;其三是反应中释出的游离碘络合生成工了避免游离碘的挥发损失这是与分析误差相关的另一重要方面因此碘化钾需过量加

人才有利于以上三种作用的完全形成长期以来分析工作者一直在讨论碘化钾的过

量问

题主要提法为碘化钾较大过量会使终点变色不敏锐影响终点判定笔者对此作了实验证明较大过量有利无蔽21实验方法称取5只弥〕摊五水硫酸铜加人50ml蒸馏水溶解后于10ml容量瓶中定容准确移取823观察与讨论231实验观察从实验观察所见碘化钾从少量过量到大量过量其终点变色都相当敏锐分析者可准确判定终点可以认为碘化钾浓度在0lml/L一20111/L不影响终点判定在实际分析中碘化钾加八量视含铜量及试液体积而定其浓度保持在0sml/L一1Oml/l即能达到良好效果232增大碘化钾量随着碘化钾的增大碘化亚铜沉淀逐渐溶解于碘化钾中加人189碘化钾时碘化亚铜全部溶解由于碘化亚铜溶解就不存在其对游离碘的吸附因而当溶液被滴定至浅紫色时勿需另加人硫氰酸钾将游离碘从碘化亚铜中置换出来碘化亚铜全部溶解时试液为透明的棕红色可不加人淀粉指示剂而由游离碘自身做指示剂试液直接由棕红变为无色终点变色敏锐同时避免了淀粉对碘的吸附233大量式过量碘化钾较大量过量可提高分析准确度但由于碘化钾价格较高是否要大量过量还应视样品分析的准确度要求而定此外滴定管的定期校正是必不可少的用经过改进的滴定管(每闹50滴)扩大可视量

程可大大提高分析准确度对含铜量超过999呢

的试样尤为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