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常见软骨来源良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良性骨肿瘤影像诊断参考PPT

35
良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病理:来自未分化结缔组织,瘤体=基质 细胞+多核巨细胞,分Ⅰ、Ⅱ、Ⅲ级
临床:常见,20~40岁多见,各骨均可发 生但以四肢长骨骨端最常见。病程缓慢, 如生长迅速或生长突然加速多为恶性。 可复发、恶变
④骨膜反应:一般无,骨膜下型及病 理骨折后可有
⑤动态观察:可发现肿瘤生长较快10
良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①中心型:发生于髓腔内,在中心性囊状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皮质型:位于骨皮质内,偏心生长,
骨硬化较明显 ③骨膜下型:长于长骨干骺端皮质旁,
偏侧生长, 骨皮质受压内陷变薄 ④松质骨型:骨硬化不明显,有时有硬化圈
11
良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良性骨肿瘤影 像诊断
1
良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病理:发生于膜化骨的骨骼 分致密型、松质骨型和混合型
临床: X线: 鉴别:颅骨骨瘤与脑膜瘤,
前者无骨破坏和增生、生长不超过颅缝 其它骨瘤:
2
良性骨肿瘤 影像诊断
密度可高可低,圆形边清, 直径一般≤2.5cm
3
良性骨肿瘤 影像诊断
其它骨瘤: 内生骨瘤:很少见,起源于骨髓腔或骨内膜 骨旁骨瘤:罕见,发生于管状骨骨膜(四肢 邻近大关节处),可恶变 Gardner‘s Syndrome(加德纳氏综合征) 骨瘤 结肠息肉(胃小肠也有,为腺瘤) 软组织肿瘤(脂肪瘤、纤维瘤、表皮样囊肿)
24
良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25
良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又称成软骨细胞瘤,分良性和恶性 病理:良性=成软骨细胞+少量巨细胞
简述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

简述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通常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胫骨和尺骨等。
它的影像学表现有一些特征,可以通过X线、CT和MRI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观察和诊断。
在X线影像上,骨软骨瘤呈现为一个边界清晰的圆形或卵圆形骨质肿块。
它的内部通常有一定的矿化程度,呈现为骨膜下的片状或点状钙化,这些钙化区域对比度较高,容易被观察到。
在肿瘤周围,常可见到一层骨质增生的硬化带,这是由于肿瘤的生长刺激了新骨的形成。
而在CT影像上,骨软骨瘤的特征更加明显。
CT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骨质结构图像,使肿瘤的形态和内部钙化更加清晰可见。
骨软骨瘤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肿瘤内部可见到不同程度的骨质钙化,有时呈现为斑点状或片状,也可呈现为多个小团块。
肿瘤周围的硬化带在CT上也十分明显,显示为高密度的骨质增生带。
MRI影像对于骨软骨瘤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MRI上,骨软骨瘤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的肿块,与周围正常骨质的信号相比较低。
肿瘤的内部一般不显示明显的信号变化,但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高信号区,这可能与肿瘤内的水分或纤维组织有关。
总体来说,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通过X线、CT
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准确诊断。
这些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医生确定骨软骨瘤的性质和范围,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7种常见的软骨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7种常见的软骨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WHO分类
软骨源性肿瘤:
良性
•骨软骨瘤
•软骨瘤(内生软骨瘤、骨膜软骨瘤)
•骨软骨黏液瘤
•甲下外生骨疣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滑膜软骨瘤病
中间型
•软骨母细胞瘤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非典型软骨样肿瘤/I级软骨肉瘤
恶性
•软骨肉瘤(Ⅱ、Ⅲ级)
•去分化软骨肉瘤
•间叶性软骨肉瘤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
骨软骨瘤
1.良性肿瘤
2.多见于30岁以下
3.起源于软骨内化骨的骨骼,长骨干骺端多见
4.影像表现:
•骨表面突起,背向关节,皮质及髓腔与母骨延续•软骨帽非矿化部分在磁共振T2WI呈高信号•成人软骨帽厚度超过1.5-2cm需怀疑恶变
内生软骨瘤
1.良性肿瘤
2.多见于10-50岁
3.最常见于手部短管骨,长管骨多见于肱骨近端、胫骨远端、股骨近端及远端髓腔内
4.影像表现:
•多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缺乏硬化
•钙化程度不一,呈典型的点状、环状和弧形
•中心型居多,可见膨胀或骨内膜扇贝样改变
•非矿化区密度近似水,T2WI高信号,可见低信号钙化及分隔。
常见骨肿瘤的影像诊断

常见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影像学表现】典型表现为起于干骺端,背离关节向外生长,以柄或骨皮松质与母骨相互移行。
X线:可显示肿瘤基底或骨柄,及软骨钙化带,宽基底与母骨相连。
CT:除X线显示的外,CT可观察到软骨帽及软组织情况。
MRI:在T1WI像上可显示中低信号的软骨帽,钙化带呈光滑或波浪分叶状低信号,在T2WI脂肪抑制像上,软骨帽呈高信号,对于软骨帽的观察可用于判断骨软骨瘤活跃程度,MRI还可显示相关合并症。
【鉴别诊断】多不需要鉴别。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X线为基本诊断手段。
(二)骨巨细胞瘤70%发生于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根据肿瘤分化不同有良性、生长活跃与恶性之分。
【影像学表现】X线:位于骨端的偏心性膨胀生长的囊状溶骨性破坏区,有光滑完整或中断的骨壳,其内可有或无纤细骨脊,无反应性骨硬化边及骨增生,骨壳局部膨出或肿瘤侵及骨壳外形成软组织肿块,在肿块表面再次形成骨壳者提示肿瘤活跃局部,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或表现为弥漫浸润性骨破坏者提示恶变。
CT:可显示骨端的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无钙化和骨化影,良性骨壳基本完整,外缘光滑,其内可见骨脊,生长活跃的骨巨细胞瘤和恶性骨巨细胞瘤骨壳不完整并常可见骨壳外的软组织肿块。
MRI:肿瘤在T1WI上呈均匀中等或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
DSA:可显示肿瘤血管,提示良恶性,血运丰富,循环加快,出现动静脉中断等现象提示生长活跃。
【鉴别诊断】良性骨巨细胞瘤应与骨囊肿鉴别,恶性骨巨细胞瘤应与溶骨性成骨肉瘤鉴别,骨巨细胞瘤以其发病年龄,骨端的发病部位和膨胀性破坏为特征。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首选X线。
(三)成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20岁以下占半数,男性多于女性,肿瘤多发生于骨端、干骺端,病程短,生长迅速,可产生剧烈疼痛。
【影像学表现】X线:1.骨肉瘤对骨的破坏在X线上不具特异性,可出现溶骨性,虫蚀性等多种形态;可破坏软骨。
在儿童表现为先期钙化带中断、不连续;在成人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宽,骨性关节面破坏。
常见良性软骨类肿瘤的影像诊断

发生率在良性骨肿瘤中占第二位约占所有良性骨肿瘤的10%手部短管状骨最常见的肿瘤 良性病变以形成成熟的透明软骨为特点当病变发生于骨的中心部时称为内生软骨瘤; 若病变发生于皮质外骨膜则名为软骨瘤骨膜或皮质旁 常发生于20-40岁各年龄段均可见无性别差异
内生软骨瘤
手部短管状骨掌骨和指骨为最好发的部位但长管状骨也可发生 为生长板软骨原基残留物持续生长所致常无临床症状;常因肿瘤部位发生病理骨折而发现
本病也称为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家族性骨软骨瘤病、或骨干续连症部分学者将其归类为骨发育不良类疾患本病是一种遗传性、常染色体异常性疾患女性不完全表达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近来已确定了本病的特异性基因缺陷为第8、11和19号染色体上的三处明显的基因座本病有明确的好发于男性的倾向男女发病比为2:1膝、踝及肩关节为多发性骨软骨瘤发展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与单发性骨软骨瘤类似但病变更多为宽基底型CT和3D CT可显示病变的空间分布多发性骨软骨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单发性骨软骨瘤相同
Ollier病的发病机理未知目前有两种内生软骨瘤形成的假说——一种认为其形成源于软骨母细胞异位定植另一种认为其源于软骨细胞和生长板成熟障碍
X线平片
可显示内生软骨瘤病的典型特征病变累及生长板导致患肢缩短为其特征 骨骼畸形特点为可见透光性软骨团块常见于手和足其内可见钙化灶发生于该部位的内生软骨瘤病可为皮质内或骨膜型有时可突出于短管状骨或长管状骨的骨干从而类似骨软骨瘤线状软骨柱形成的透光区使得自生长板至骨干均呈条纹状发生于髂骨者多呈折扇样
骨梗死
男47岁偶然发现左侧股骨远端肿物平片A示左侧股骨远段髓内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其内见多发小环状钙化CTB清晰显示其内环形或半环状钙常少见的变异此类病变位于骨皮质内伴周围髓质骨与骨膜反应形成的硬化边 部分病变可能实际上是影像表现不典型的骨膜软骨瘤皮质内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有时可类似骨样骨瘤
常见良性软骨类肿瘤的影像诊断共64页文档

常见良性软骨类肿瘤的影像诊断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常见骨肿瘤影像诊断分析-1(概述与骨软骨瘤)

二、成骨性肿瘤 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良性成骨细胞瘤) 骨肉瘤 普通型骨肉瘤 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 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 骨母细胞型骨肉瘤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 小细胞型骨肉瘤 低恶性中央型骨肉瘤 继发性骨肉瘤 皮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 高恶性浅表型骨肉瘤
常见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 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Imaging Diagnosis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Conditions)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 陈卫国
主要内容
骨肿瘤定义与分类 良恶性骨肿瘤鉴别 常见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常见恶性骨肿瘤的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与病理不符的病例探讨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一、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定义
(Definition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lesions)
组成骨骼的各种细胞成份不受机体调节,异 常而无限制地生长,形成新生物,称骨肿瘤。
病变形态或其某一阶段的生长方式类似骨肿 瘤,称为瘤样病变。
二、成软骨性肿瘤 (一)良性 1.软骨瘤(Chondroma) 2.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3.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 4.软骨粘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 (二)恶性 1.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2.近皮质软骨肉瘤(Juxatcortical Chondrosarcoma) 3.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imal Chondrosarcoma) 三、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常见骨肿瘤影像诊断分析概述及骨软骨瘤

常见骨肿瘤影像诊断分析概述及骨软骨瘤引言骨肿瘤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其中骨软骨瘤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骨软骨瘤通常生长在长骨表面,患者常常会因为疼痛、肿胀等症状而就诊。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肿瘤的基本手段之一,因此本文将从影像学角度对常见骨肿瘤的诊断分析进行探讨,重点关注骨软骨瘤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断方法。
常见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骨肉瘤骨肉瘤是一种恶性骨肿瘤,好发于10-25岁的青少年。
其影像学特点包括:1.骨肉瘤常常位于长骨干骺端或近干骺端部位,例如股骨、胫骨等;2.影像学上呈现局部溶骨性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3.骨肉瘤还常常伴有软组织肿块,部分患者可有骨折等表现。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恶性骨肿瘤,好发于20-40岁的成年人。
其影像学特点包括: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常常位于长骨干骺端或近干骺端部位;2.影像学上呈现弥漫性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3.患者常常有明显的局部疼痛和肿胀,甚至可有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骨软骨瘤骨软骨瘤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和年轻人。
其影像学特点包括:1.骨软骨瘤通常生长在长骨表面,好发于股骨、膝骨等部位;2.影像学上呈现成熟骨质、疏松骨质和纤维性骨质,通常是一枚边缘清晰、水平生长的良性肿块;3.骨软骨瘤通常没有严重的症状,但会因为肿块的存在而引起患者的关注。
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骨软骨瘤是一种典型的良性骨肿瘤,其特点如上所述。
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线检查:骨软骨瘤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但最典型的表现是一枚边缘清晰、水平生长的良性肿块;2.CT检查:CT检查有助于了解骨软骨瘤的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的状态,可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3.MRI检查:MRI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肿块内部信息,可以帮助鉴别骨软骨瘤与其他骨肿瘤之间的区别;4.骨扫描:骨扫描可以明确肿块的活动性和代谢情况,进一步了解其良恶性。
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CT、MRI和骨扫描等手段,综合分析各方面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诊断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近期生长迅速,疼痛明显,软组织肿
块明显增大。
• (3)侵袭性骨破,骨膜反应,钙化模糊,
较多棉絮状钙化。
鉴别诊断
• 一般无需鉴别。
外生软骨瘤
• 又称皮质旁软骨瘤、骨膜软骨瘤、偏心型
软骨瘤等。
• 起源于骨膜或骨旁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
较内生软骨瘤少见。
• 男、女无明显差别,好发青年及成年。 • 部位:手、足短骨,也见于长骨。
• 4、软骨瘤的恶变:年龄大、病期长、发生于
扁骨、不规则骨及肿瘤体积大者易恶变。
鉴别诊断
• 1、手足骨的肿瘤:血管球瘤、骨纤。 • 2、长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骨囊肿、巨
细胞瘤、非骨化性纤维瘤。
多发内生软骨瘤
• 亦称多发性软骨瘤病。软骨内化骨紊乱、
延迟或部分迷离骨骺板衍变而来,致骨骺 软骨不能正常骨化,许多软骨块聚集于干 骺端,逐渐增大而成。
(优选)常见软骨来源良性骨 肿瘤影像诊断
临床表现
• 病程缓慢,多无症状。 • 指、趾骨的病变:肿胀梭形、球形,不痛
或隐痛。
• 长骨的病变:肢体弯曲畸形、缩短、跛行。
X线表现
• 1、短骨肿瘤的表现 • (1)中心型:肿瘤位于髓腔内,密度减低,
皮质菲薄。
• (2)多中心型:磨玻璃样,边缘程波纹状。 • (3)皮质型:肿瘤位于骨皮质,向外突出或
• 四肢远端开始出现,偏侧性分布。
• 男多于女,70%发生于5~25岁。 • 部位:侵犯软骨化骨的骨骼,多见于四肢
短骨及长骨。
临床表现
• 病程缓慢。 • 如仅累及1~2手指,表现如同单发软骨瘤。 • 累及多个手指,肿瘤大,球形隆突,手畸
形,功能障碍。
• 肿块逐渐增大,骨样硬,固定不动,压痛
不明显。
X线表现
• 1、短骨病变:圆形、椭圆形透亮区,皮质
膨胀变薄,骨变形,穿过皮质进入软组织, 散在的钙化斑点。
• 2、长骨病变:干骺端。囊条状透亮区,骨
不变形。肿瘤大或病变广泛时,干骺端膨 胀增宽,喇叭口样,钙化团块,变形弯曲。 无骨膜增生,软组织不肿胀。
• 3、肋骨病变:前端,囊状骨破坏,皮质变
薄,不规则钙化。
• 4、恶变:随时可能发生恶变。
• (1)病程长,瘤体大,位于长骨、扁骨及
凹陷缺损。
• (4)混合型:中心型和皮质型在同一指骨。 • (5)巨大型:全指骨破坏,膨胀性生长。
• 2、长骨肿瘤的表现:起于干骺端,移向骨干,
较广泛。骨膨胀较轻且局限,硬化边缘。瘤 内骨性分隔。
• 3、其他骨的表现:发生于骨骺称骺生软骨瘤,
钙化带破坏中断,环形、半环形钙化,软组 织肿胀。坐骨、颈椎、肋骨、髂骨,均有钙 化。
侧可见骨膜反应。
鉴别诊断
• 1、肱骨髁上突 • 2、骨旁骨瘤 • 3、单发及多发性骨软骨瘤 • 4、骨外软骨瘤
Muffucci综合征
• 又称软骨发育不良并发血管瘤。 • 先天性疾病,中胚层发育异常。 • 特征是软骨细胞增生与血管瘤同存。 • 少见,男多于女,出生时正常,儿童期或
青春期前、后发现骨与软骨畸形。
临床表现
• 病程缓慢,一般无症状,无痛性硬性肿块,
无红肿、压痛。
X线表现
• 肿瘤较小时,骨旁模糊的软组织影,压迫
临近骨皮质,浅凹性压迹,骨硬化缘,瘤 内散在的钙化或骨化,诊断主要依据。
• 肿块增大,压迹加深,不侵犯髓腔,肿瘤
与髓腔间可见致密骨壳相隔。骨旁软组织 散在的钙化点。
• 少数病例,肿瘤表面薄层骨壳。骨缺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