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第一章习题4-1.求图示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长度单位为m。

解:(1) 取O点为简化中心,求平面力系的主矢:求平面力系对O点的主矩:(2) 合成结果:平面力系的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偶,大小是260Nm,转向是逆时针。

习题4-3.求下列各图中平行分布力的合力和对于A点之矩。

解:(1) 平行力系对A点的矩是:取B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平行力系对B点的主矩是:向B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 B和一个力偶M B,且:如图所示;将R B向下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 B。

其几何意义是:R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矩形面积,作用点通过矩形的形心。

(2) 取A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平行力系对A点的主矩是:向A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 A和一个力偶M A,且:如图所示;将R A向右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 A。

其几何意义是:R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三角形面积,作用点通过三角形的形心。

习题4-4.求下列各梁和刚架的支座反力,长度单位为m。

解:(1) 研究AB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结果正确。

(2) 研究AB杆,受力分析,将线性分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结果正确。

(3) 研究ABC,受力分析,将均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结果正确。

习题4-5.重物悬挂如图,已知G=1.8kN,其他重量不计;求铰链A的约束反力和杆BC所受的力。

解:(1) 研究整体,受力分析(BC是二力杆),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习题4-8.图示钻井架,G=177kN,铅垂荷载P=1350kN,风荷载q=1.5kN/m,水平力F=50kN;求支座A的约束反力和撑杆CD所受的力。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引言:理论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针对理论力学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牛顿力学1.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求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所受合力F=ma=mv/t,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t为时间。

由此可得物体的位移s=vt+1/2at^2。

2. 一个质点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求它在t时刻的速度和位移。

答:在重力作用下,质点的加速度为g,即a=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质点所受合力F=mg。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v=g*t,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为s=1/2gt^2。

第二章:拉格朗日力学1. 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求它的动能和势能。

答:质点的动能由动能定理可得,即K=1/2mv^2,其中m为质点的质量,v为质点的速度。

质点的势能由引力势能可得,即U=-GmM/R,其中G为引力常数,M为圆周的质量。

2. 一个质点在势能为U(r)的力场中运动,求它的运动方程。

答: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可得,质点的运动方程为d/dt(dL/dv)-dL/dr=0,其中L=T-U,T为质点的动能,U为质点的势能。

第三章:哈密顿力学1. 一个质点在势能为U(x)的力场中运动,求它的哈密顿量和哈密顿运动方程。

答:质点的哈密顿量由哈密顿定理可得,即H=T+U,其中T为质点的动能,U为质点的势能。

质点的哈密顿运动方程为dp/dt=-dH/dx,其中p为质点的动量。

2. 一个质点在势能为U(x)的力场中运动,求它的哈密顿正则方程。

答:质点的哈密顿正则方程为dx/dt=dH/dp,dp/dt=-dH/dx,其中x为质点的位置,p为质点的动量。

结论:通过对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第一章习题4-1.求图示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长度单位为m。

解:(1) 取O点为简化中心,求平面力系的主矢:求平面力系对O点的主矩:(2) 合成结果:平面力系的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偶,大小是260Nm,转向是逆时针。

习题4-3.求下列各图中平行分布力的合力和对于A 点之矩。

解:(1) 平行力系对A点的矩是:取B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平行力系对B点的主矩是:向B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B和一个力偶M B,且:如图所示;将RB向下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B。

其几何意义是:R 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矩形面积,作用点通过矩形的形心。

(2) 取A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平行力系对A点的主矩是:向A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A和一个力偶M A,且:如图所示;将RA向右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A。

其几何意义是:R 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三角形面积,作用点通过三角形的形心。

习题4-4.求下列各梁和刚架的支座反力,长度单位为m。

解:(1) 研究AB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结果正确。

(2) 研究AB杆,受力分析,将线性分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结果正确。

(3) 研究ABC,受力分析,将均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结果正确。

习题4-5.重物悬挂如图,已知G=1.8kN,其他重量不计;求铰链A的约束反力和杆BC所受的力。

解:(1) 研究整体,受力分析(BC是二力杆),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习题4-8.图示钻井架,G=177kN,铅垂荷载P=1350kN,风荷载q=1.5kN/m,水平力F=50kN;求支座A的约束反力和撑杆CD所受的力。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②F2-F1;③F1+F2;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2.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

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引言习题1-11.问题描述:给定物体的质量m=2kg,加速度a=3m/s^2,求引力F。

2.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代入已知值,可求得F=6N。

习题1-21.问题描述:给定物体的质量m=5kg,引力F=20N,求加速度a。

2.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值代入,可求得a=4m/s^2。

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习题2-11.问题描述:一个物体以恒定速度v=10m/s匀速直线运动,经过t=5s,求物体的位移。

2.解答: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s=vt。

代入已知值,可得s=50m。

习题2-21.问题描述:一个物体以初始速度v0=5m/s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m/s^2,经过t=3s,求物体的位移。

2.解答:由于物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可以通过公式s=v0t+0.5at^2计算。

代入已知值,可得s=(53)+(0.52*3^2)=45m。

第三章: 动力学基础习题3-11.问题描述:一个物体质量为m=4kg,受到的力F=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2.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值代入,可求得a=2.5m/s^2。

习题3-21.问题描述:一个物体质量为m=3kg,受到的力F=6N,求物体的加速度。

2.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值代入,可求得a=2m/s^2。

第四章: 动力学基本定理习题4-11.问题描述:一个物体质量为m=8kg,受到的力F=16N,求物体的加速度。

2.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值代入,可求得a=2m/s^2。

习题4-21.问题描述:一个物体质量为m=6kg,受到的力F=12N,求物体的加速度。

2.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值代入,可求得a=2m/s^2。

以上是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5章点的复合运动分析)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5章点的复合运动分析)

第5章 点的复合运动分析5-1 曲柄OA 在图示瞬时以ω0绕轴O 转动,并带动直角曲杆O 1BC 在图示平面内运动。

若d 为已知,试求曲杆O 1BC 的角速度。

解:1、运动分析:动点:A ,动系:曲杆O 1BC ,牵连运动:定轴转动,相对运动:直线,绝对运动:圆周运动。

2、速度分析:r e a v v v +=0a 2ωl v =;0e a 2ωl v v ==1e1ωω==AO v BCO (顺时针)5-2 图示曲柄滑杆机构中、滑杆上有圆弧滑道,其半径cm 10=R ,圆心O 1在导杆BC 上。

曲柄长cm 10=OA ,以匀角速rad/s 4πω=绕O 轴转动。

当机构在图示位置时,曲柄与水平线交角 30=φ。

求此时滑杆CB 的速度。

解:1、运动分析:动点:A ,动系:BC ,牵连运动:平移,相对运动:圆周运动,绝对运动:圆周运动。

2、速度分析:r e a v v v += πω401a =⋅=A O v cm/s ; 12640a e ====πv v v BC cm/s5-3 图示刨床的加速机构由两平行轴O 和O 1、曲柄OA 和滑道摇杆O 1B 组成。

曲柄OA 的末端与滑块铰接,滑块可沿摇杆O 1B 上的滑道滑动。

已知曲柄OA 长r 并以等角速度ω转动,两轴间的距离是OO 1 = d 。

试求滑块滑道中的相对运动方程,以及摇杆的转动方程。

解:分析几何关系:A 点坐标 d t r x +=ωϕcos cos 1 (1) t r x ωϕsin sin 1= (2) (1)、(2)两式求平方,相加,再开方,得: 1.相对运动方程trd r d t r d t rd t r x ωωωωcos 2sin cos 2cos 22222221++=+++=将(1)、(2)式相除,得: 2.摇杆转动方程: dt r tr +=ωωϕcos sin tandt r t r +=ωωϕcos sin arctan5-4 曲柄摇杆机构如图所示。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习题4-1.求图示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长度单位为m。

解:(1) 取O点为简化中心,求平面力系的主矢:求平面力系对O点的主矩:(2) 合成结果:平面力系的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偶,大小是260Nm,转向是逆时针。

习题4-3.求下列各图中平行分布力的合力和对于A点之矩。

解:(1) 平行力系对A点的矩是:取B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平行力系对B点的主矩是:向B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 B和一个力偶M B,且:如图所示; 将R B 向下平移一段距离d ,使满足: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 ,大小等于R B 。

其几何意义是:R 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矩形面积,作用点通过矩形的形心。

(2) 取A 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平行力系对A 点的主矩是:向A 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 A 和一个力偶M A ,且:如图所示;将R A 向右平移一段距离d ,使满足: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 ,大小等于R A 。

其几何意义是:R 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三角形面积,作用点通过三角形的形心。

习题4-4.求下列各梁和刚架的支座反力,长度单位为m。

解:(1) 研究AB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结果正确。

(2) 研究AB杆,受力分析,将线性分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结果正确。

(3) 研究ABC,受力分析,将均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结果正确。

习题4-5.重物悬挂如图,已知G=1.8kN,其他重量不计;求铰链A的约束反力和杆BC所受的力。

解:(1) 研究整体,受力分析(BC是二力杆),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组: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习题4-8.图示钻井架,G=177kN,铅垂荷载P=1350kN,风荷载q=1.5kN/m,水平力F=50kN;求支座A的约束反力和撑杆CD所受的力。

理论力学课后答案5

理论力学课后答案5

6.11 图示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摇杆 O1C 绕 O1 轴摆动, 连杆 AD 上装有两个滑块, 滑 块 B 在水平槽滑动,而滑块 D 在摇杆 O1C 的槽内滑动。已知曲柄长 OA 5 cm , 其绕 O 轴的角速度 O 10 rad s ,在图示位置时,曲柄与水平线成 90 角,摇杆 与水平线成 60 角,距离 O1D 7 cm 。求摇杆的角速度。
6.3 图示两齿条以速度 v1 和 v 2 同方向运动。在两齿条间夹一齿轮,其半径为 r , 求齿轮的角速度及其中心 O 的速度。
魏 魏 魏

泳 泳 泳
ww
涛 涛 涛
m
解: 在齿轮上以 B 为基点研究点 A 速度。
以 B 为基点研究点 A 速度
以 B 为基点研究点 O 速度
v1 v2 v AB 由于各速度矢量都在同一方向上,所以 vAB 2r v1 v2 v v 1 2 2r 再以 B 为基点研究点 O 速度 vO v2 vOB 同样,由于各速度矢量都在同一方向上,所以 v v vO v2 vOB 1 2 2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ww
w.
kh
da
40 2π 2 π m s ,沿 AB 方向 60 5 BC 刚体做平动,因此 v B 与水平方向成 30 ,指向左上方。 v A OA OA 0.3
w.
co
解: 研究杆 AB 。
我在沙滩上写上你的名字,却被浪花带走了;我在云上写上你的名字,却被风儿带走了;于是我在理论力 学的习题答案上写上我的名字.
ww
w.
kh
da
w.
解: 研究杆 AC , AC 杆上与 B 铰重合的点 B 的速度沿 CA 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