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个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合集下载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指将人们的需求和权益放在关注的核心,并根据其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保健服务。

这一概念背后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其健康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首先要关注人们的需求和权益。

每个人的需求和权益是不同的,因此医疗和保健服务应该根据个人的状况和情况来提供。

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都有不同的健康需求,因此医疗服务应该根据这些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提供。

其次,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应该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状态都是不同的,因此医疗服务应该根据这些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提供。

例如,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而对于患有慢性病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治疗。

此外,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还应该包括预防和健康促进。

预防和健康促进是保持健康和减少疾病风险的重要措施。

通过提供健康教育和信息,鼓励人们参与健康行为,以及提供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

此外,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还应该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参与。

家庭和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环境,他们对于个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需求和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照顾。

最后,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还需要借助现代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支持。

现代技术和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个性化的照顾。

例如,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和了解患者的健康信息,从而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而言之,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将人们的需求和权益放在关注的核心,并根据其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保健服务的理念。

通过关注人们的需求和权益、个体差异、预防和健康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参与以及现代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可以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帮助人们实现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4第四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4第四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生环 态境
社国 会家
社文 区化
家经 庭历
个 人
系 统
器 管
组 织
细 胞
分 子
疾病定位
人 类 学
社 会 学
心 理 …… 学
解 剖 学
微 生 物 学
生 理 学
生 物 …… 学
病人背景
生物医学模式 (疾病为中心)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
人存在于自然和社会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处于宏 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焦点 两个世界相互联系、作用;两者都影响健康 人类有共同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规律,但作为个体存
第四章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Patient - centred Care
温州医学院高教研究所 王公望
内容目录
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的指导原则 全人照顾模式 以人为中心的应诊过程

全科医疗中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以病人为中心健康照顾的指导原则
一、医生关注中心的转移是医学模式转变的结果
二、以病人为中心健康照顾的指导原则
患者:包括病人、有健康问题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
人有自然性和社会性 人的自然性 由自然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 质等分子组成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构成
最终人又分解成这些物质回归自然
自然物构成人的微观世界(microcosmic world), 可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量化和精确测定
Sickness——―患病” 指一种社会地位或状态 即他人(社会)知道此人现在处于不健康状态
病例
• 一位早期肝癌患者,可以说是有严重的“疾病” • 但他自己并无明显不适,无“病患” • 因而未就医,别人也不知情,就没有人知道他“患病” • 他也不被视为“病人” • 一旦癌症进展,出现症状(病患)而就医 • 确诊为肝癌(疾病)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挑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 和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技巧和人文素养 。
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能存在医疗水平和专业知 识的差距,这给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
对策:进行专业培训及发展专业技能
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同 时加强沟通技巧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生活习惯等。
健康状况
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适 应等。
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情绪状态
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是否有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社会支持系统
了解患者家庭、朋友等社会支 持系统的情况,评估对患者健
康的影响。
应对能力
评估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 性,是否能够应对压力和挑战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强调个体或群体的自主权、参与权和 选择权,尊重其意愿、需求和价值观,并提供与其健康相关 的综合性服务。
照顾模式与传统的区别
传统健康照顾模式通常以疾病为中心,侧重于诊断和治疗 ,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和互 动。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式则关注个体的整体状况,强调 预防和康复,注重患者的主观体验和意愿,提供个性化的 照顾方案。
患者反馈
患者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血糖 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二: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照顾
总结词
患者情况
综合、整合、参与
患者为老年男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 种慢性病
健康照顾方案
患者反馈
医生制定了综合的诊疗计划,整合了药物治 疗、饮食管理、运动康复和社会支持等多方 面的措施

第3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人卫第五版全科医学概论)

第3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人卫第五版全科医学概论)

第3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人卫第五版全科医学概论)第3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健康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而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理念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

本章将探讨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概念和原则,并介绍其在全科医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与原则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一种关注和满足个体多维度需求的照顾模式。

它不仅强调个体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原则:1. 个体的权益至关重要。

每个个体都应当享有相同的权益和机会,接受平等的健康照顾。

医务人员应尊重个体的自主权和隐私权,充分听取个体的声音和需求。

2. 个体参与决策。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强调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医务人员应与个体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提供信息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3. 实施综合性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需要医务人员协同工作,形成多学科的团队,为个体提供全方位的照顾。

这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二、在全科医学中的应用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在全科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全科医生是最贴近个体的医疗专家,他们不仅应关注疾病的治疗,还要关注个体的整体健康。

以下几个方面是全科医生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重点:1. 积极倾听和沟通。

全科医生应倾听个体的意见和关注,并进行积极的双向沟通。

这有助于全科医生了解个体的需求和期望,并制定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

2. 建立并维护长期关系。

全科医生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

通过长期的关注和定期的随访,全科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状况并提供持续的照顾。

3. 综合性评估和照顾。

全科医生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心理、社交和环境等各个方面。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照顾。

4. 协调医疗资源。

全科医生应在需要时协调各种医疗资源,包括专科医生、康复师和社会工作者等。

通过综合利用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体的健康需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间的相互作用,是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 的人际关系。它是医疗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狭义: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医患关系包括医疗服务机构各类人员与患者及其家
庭或其有关人员的关系。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照顾中的医患关系及其处理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保持平衡和完整性的 作用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式
1 2 3 4 5 6 医患关系的优势 地域的优势 持续性照顾的优势 综合性的优势
健 康 照 顾 中 的 优 势
全 科 医 生 在 以 人 为 中 心
实用性的优势
协调性照顾的优势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应诊任务与应诊过程
一、应诊的任务
Stoff和Davis(1979年) 把全科医生应诊的主要任 务归纳为四个方面 3 3.管理慢性 病问题 4 4.改善遵 医行为
1.医务人员方面
①价值趋向
2.患者方面
①道德价值观 ②文化修养、社会地位与自 尊程度; ③人格特征、个人品质与交 际能力; ④对疾病的认知状况、主观 意愿、就医目的、对医疗服 务要求和参与能力;
3.医疗管理机构和制度
①以人为本的理念 ②医疗机构的服务与管 理程序 ③收费的合理性与监督 机制
②人文关怀程度
最重要的意义。 三、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的基本原则
1.既关注所患疾病,也关注患病的人,关注病人与关注疾病同等重要; 2.重视家庭与健康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式
三、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的基本原则
3.照顾个体时考虑其身后的人群背景和疾病流行的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
4.充分发挥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优势,提供适时科学的预防服务性服务; 5.充分发挥健康代理人的作用,以病人为中心组建医疗保健服务团队;

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是社会的基石,而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正是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和照顾的关键。

这个理念强调了人的需求和权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与公正的健康体系的实现。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重要性,并提出实现这一理念的关键要素。

一、定义和背景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一种基于人的权益和需求的健康模式。

它将人的尊严、权利和选择放在首位,强调个体在医疗决策中的参与和自主性。

这一理念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和健康需求的变化,它也在不断演变。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以治疗为中心,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和心理健康。

因此,将人放在健康照顾的中心,关注其全面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关键要素(一)医疗专业人士的角色转变传统上,医疗专业人士在医疗决策中扮演着主导的角色。

然而,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要求医生和护士与患者建立起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决策。

医疗专业人士应主动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愿,积极提供信息和建议,帮助患者做出自主的决策。

这需要医疗专业人士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讲解能力,以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和参与治疗过程。

(二)强调预防和促进健康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不仅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强调预防和促进健康。

这意味着将资源投入到教育、宣传和健康促进项目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同时,医疗机构应提供全面的健康评估和定制化的健康计划,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三)整合卫生服务和社会关怀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要求整合卫生服务和社会关怀,提供全面的健康支持。

除了传统的医疗服务,还应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社会工作和社区参与等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通过建立跨学科的团队,患者可以得到更全面、协调和连续的照顾,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结果。

(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传统健康照顾通常缺乏患者的主动参与和主观能 动性,使得治疗效果有限且难以持久。
02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型
全面健康观
1 2 3
关注身体、精神和社会福祉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强调对个体多层面的关 注,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层面。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致力于促进个体全面的 健康,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环境和社会条件来 预防疾病。
鼓励社区成员参与志愿服务,为患者提供生活上 的帮助和关爱。
健康促进活动
组织各种健康促进活动,如健身课程、营养讲座 和心理辅导班,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个性化医疗服务
提供针对患者个体需求的医疗服务,包括诊断和治疗方案、药物 使用和康复计划等。
患者权益保护
确保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和参与决策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 护。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型 •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实践 •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优势和挑战 •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定义与理念
01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 会和环境因素,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综合性健康照顾方式。
技术成本增加
以人为本的照顾方式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远程医疗 、电子病历等,这些技术手段的使用也会带来技术成本的增 加。
跨文化、跨地域的推广难度
文化差异挑战
以人为本的照顾方式需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患者提供不同的照顾服 务,这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文化敏感性,增加了推广难度。

第四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第四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脑”看待和理解病患对病人的影响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应诊
一、以人为中心的应诊过程 ❖ (一)全面收集病人的资料 ❖ (二)体格检查、化验及辅助检查 ❖ (三)判断和评价 ❖ (四)医患协同制定健康问题的处置计划 ❖(五)利用多方资源, 提供整体服务
BATHE问诊方法
❖ B(backgroud)-背景,了解病人可能的心理 或社会问题
三、以人为中心的应诊技巧
(一)如何接待特殊“病人” 1.老年患者的应诊 2.精神病患者的应诊 3.聋哑症患者的应诊 (二)如何接待慢性病患者 (三)如何接待普通患者
❖ (四)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病患模式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的照顾的实施
一、以病人为中心与以疾病为中心照顾的区别 (一)人格化的环境设施 (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交流 1.微笑服务 2.在交流中保持医患平等 3.要善于倾听
❖ 案例:一位68岁女性病人,糖尿病10年,高血压20年,口 服药物降压降糖,偶尔测空腹血糖9mmol/L左右,血压 150/90mmHg左右,近一个月因口干、体重下降就诊,测空 腹血糖16.8mmol/L.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生物─心理─社会医 学模式指导下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式的照顾。因此 全科医生的应诊任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三)尊重病人权利 (四) 重视家庭与健康的相互影响 (五)关注病人的需求,理解病人的患病体验 (六)注重实施团队合作精神
❖ 一、以人为中心照顾的基本点:
❖ 一、进入病人的世界 ❖ 二、注重研究病人范畴 ❖ 三、理解和接受病人的患病体验 ❖ 四、理解病患对病人的意义
❖ 二、以人为中心的应诊过程
❖ (一)全面收集病人的资料 ❖ (二)体格检查、化验及辅助检查 ❖ (三)判断和评价 ❖ (四)医患协同制定健康问题的处置计划 ❖ (五)利用多方资源, 提供整体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1
某患者的身体本来很壮实,退休后打球、游泳、跳舞、爬 山、骑车远游,十分活跃,亲友们都叫他老小伙子。去年 春天他突然皮肤瘙痒,去医院看皮科,医生说是老年皮肤 瘙痒症,治疗了仨多月也没见效,痒得钻心,抓得全身都 是血道道。紧接着右肩胛阵阵酸痛,痛得胳膊都抬不起来, 就又去看骨科,医生诊断为肩周炎。该患者只当是人老了 零件都不行了,没大往心里去,就谨遵医嘱,理疗、按摩、 吃药、敷药……一晃又过去几个月,可不但无济于事,人也 日渐虚弱。
该患者几位铁路警察 ——— 各管一段式的医生。作为医 生,按说除了熟知自己的专科外,还应具有较全面的医疗 知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要求一点不过分吧?
应该由谁对此负责?皮科? 骨科? 内科
全科:
熟悉病人历史与危险因素 了解肿瘤早期症状 善于进行一、二、三级预防
病例2
一离休干部,73岁,患高血压10余年,一
用三维或多维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解决人类健康
问题
健康观:健康的整体观
病人陈述其健康问题 ↓ 医生了解两类同等重要的事项 ↓ ↓ 医生的事项: 病人的事项: 病史 期望 查体 ① ②情感 实验室检查 恐惧、担忧 ↓ ↓ 鉴别诊断 了解病患体验 ↓ ↓ 整体评价与干预计划 ③ ↑↓ ①旧模式固有的 与病人协商 ②③为新模式补充的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诊疗模式(医患互动)

经人介绍他结识了一位全科医生,该医生在了 解了他的糖尿病治疗情况和血糖水平后,也同 意专科医生的意见,认为患者应当使用胰岛素 治疗。 全科医生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但同时全科医生鼓励患者讲述糖尿病对他的
生活、工作和心理方面的影响,以及他对胰 岛素治疗的看法
原来这位患者自幼家境贫寒,靠自己的奋斗现已 成为一家外企的管理人员,事业颇有成就,患者自 己也十分珍惜。患糖尿病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担心 会影响他的前途,而医师建议他胰岛素治疗使他觉 得自己的病情严重,可能无法胜任目前的工作,因 此感到恐惧和焦虑。
(金、木、水、火、土)
印度的三体液学说(气、粘液、胆汁) 希腊的四体液学说(血液、粘液、黑胆汁、
黄胆汁) 认为阴阳和体质的平衡就构成了健康
两个中心与三个区别
全科医生——以病人为中心 服务模式 医学观 专科医生——以疾病为中心 思维方法
全科医疗 病人第一,疾病第二
病人是疾病的载体,但病人不仅仅是疾病的
以个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Patient - centred Care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 院 高柳成
学习提要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全科医学的基本特
征,全科医生应当采用生物—心理—社会模 式来开展全科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 卫生服务,全科医师在诊疗工作中首先要确 认和解决病人的现患问题,同时管理病人连 续性的健康照顾问题,并为病人及家庭提供 健康及预防疾病方面的建议,从而改变病人 的求医遵医行为。
<7.0 (126 ) 7.8 (140 ) 且<11.1(200 ) <7.8 (140) <7.8 (140)
空腹血糖受损(IFG) 6.1 (110 ) 且<7.0 (126 ) 正常 <6.1 (110 )
*有症状者1次可诊断,无症状者需重复检查,2次异常方 能诊断。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
生活质量大有改善,血压调到140-130/9080mmHg,不仅可以下楼跳舞,还能乘飞机 出去旅游。
病例2的诊治过程
社区医生上门服务,首先对患者的健康问题
进行了确认 高血压 慢支炎,肺心病 收集健康问题相关资料
关注病人的感受 病人不能下楼,不能与同事交流 不能正常生活
家人陪同病人做适量的运动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处理
病人能自己活动到帮助家人买菜
自己参加锻炼 心肺功能得到恢复,血压控制 回到社会参加各种活动 坚持与医生配合,监测自己的健康情况
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慢病需要长期个性
化管理式的照顾
人患病后,不单是要控制疾病的发展,
——病人被动接受医生的检查和处理,医 生关注的重点在于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对 疾病的热衷和对病人的冷漠,致使病患关系 疏远,必然导致病人的依从性降低。
医师的思维局限和封闭。
——强调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客观意 义,而忽略了与病人密切相关的人格、个人 经历、经济状况、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因素, 导致促进健康的措施收效甚微。
生态环境
国家、社会
人类学 心理学 社会学 · · · · · ·
病人情境 (context )
(模糊、个体化、情绪化)
(综合性系统性思维)
社区、文化
家庭 向上
个人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向下
生物医学
疾病定位
(精确、标准化、科学化)
(分析性还原性思维)
从系统理论看 人类生命及其研究
分子
二、以病人为中心照顾的指导原则
直在各大医院治疗,血压200-180/10090mmHg,每年都要住院,使用了各种抗高 血压药,仍常常感觉头晕难受,下楼都很 困难。 2002年,社区卫生站成立后,站上的医生 到家里为他进行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了解到他家里只有2位老人时,就定期上门, 提供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
2007年这位老人78岁了,症状明显好转,
人性化的健康照顾

全科医生向患者耐心分析了他的病情以及使用胰岛素
的利弊及其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经过
数次交流,患者消除了对自己病情和胰岛素治疗的消 极观念,并与医生商讨了胰岛素治疗方案,最后选择 了白天服药,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方法,使血 糖得到较好的控制,也恢复了患者的自信。


下一步全科医生还应做些什么防治工作?
随后开始咳嗽,内科医生说是上感,吃药打针好好坏 坏又是几个月,痰中就出现血丝了。最后,化验单子开了 一大把,抽血、照CT、验痰…… 楼上楼下跑了一溜够,检查 结果出来了——肺癌晚期。 住院后,总算有幸遇到一位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年 轻女医生,她捧着个白铁皮夹子问病情,患者有气无力地 说一开始是久治不愈的皮肤瘙痒,她马上说就应该想到是 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患者说后来肩胛痛,她又说有 时肺部的病痛会反射到后背;患者说后来就开始咳嗽了, 她说应该马上照透视呀……听完了病史,她长叹一声说,有 些人就是不会看病,比如您,看皮肤科看骨科看内科,为 什么就想不到肿瘤科呢?
2.生物医学模式
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过程
(1)搜集资料
(2)提出诊断假设
(3)检验诊断假设
(4)制订处理计划,进行实验性治疗 (5)追踪观察
这种生物医学模式依靠强大的科学实力,在特定
的历史阶段对防治疾病、促进人类健康做出了巨 大贡献
生物医学模式
把人作为生物体进行解剖分析,力图寻求每
一种疾病特定的生理、病历变化,研究相应 的生物学治疗方法,该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来 解释病人的健康问题,视疾病为独立于社会 行为的实体,将疾病从病人的社会文化环境 中抽离出来,形成了该模式的重要缺陷。 举例(大叶性肺炎)
指医学整体思维方式,即解释和处理医学问
题的方式。
反映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1.古代医学的整体观
古希腊先哲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你的病人
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了什么病,要重 要得多。”
病人是疾病的载体 有疾病的生物学特征 有人的心理和社会学特征 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
1.请联系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病人发病因素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2.糖尿病的生物学诊断、治疗、并发症和预后如何? 3.本例患者为什么对用胰岛素治疗不能接受?
糖尿病诊断标准(WHO,1999)
根据静脉血浆葡萄糖进行诊断
糖尿病 * 糖耐量低减(IGT)
空腹血糖 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 mmol/L (mg/dl) mmol/L (mg/dl) 7.0 (126 ) * 11.1 (200)
以疾病为中心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分子生物学
以疾病为中心
研究病因、症状、体征 及高科技的医疗手段
病理生理学 理论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病理检查
尸体检查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优点:
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 资料可以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 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可以治愈或控制。
一、医师的关注中心
医生关注中心的转移过程: (古代) (近代) (现代) 病人 疾病 病人
西医:
籍贯、经历、体质状况、生活方式、职业、 经济
中医:
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人的 各部分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 病理上相互影响。注重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1、关注病人胜于关注疾病
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
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了什
么病,要重要得多。
-- Hippocrates 中医:治病、救人、济世
以人为中心模式的基本点-进入病人的世界

Ian McWhinney:“以病人为中心的方 法之基本点,是医生要进入病人的世界, 并用病人的眼光看待其疾患。而传统的 医生为中心的方法则是医生试图把病人 的疾患拿到医生们自己的世界中来,并 以他们自己的病理学参照框架去解释病 人的疾患。”
帕奇亚当斯在六十年代末进入弗吉尼亚医
学院学习,毕业后,他成立了一个学院, 致力于更接近的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八十 年代中期他的个性化的诊所受到了媒体的 注意并由此出版了一本关于他成就的书。 在书中,亚当斯阐述了他的基于幽默的处 方,解释了他为什么穿得象个大猩猩,为 什么在病房里堆满气球或在浴缸里装满蜡 烛以引起欢笑,以给病人精神上的接近或 纯粹的欢笑。在使用特殊的方法来减缓病 人的紧张情绪后,亚当斯以先驱者的身份 提出了医生应该治疗人,而不是疾病,他 坚信,同情、加入和心灵相通对医生来说 与灵丹妙药和技术进步一样重要。在电影 中,开始没有多少人赞成亚当斯的观点, 学院院长瓦尔考特尤其反对他的方法,而 亚当斯的室友米奇也认为他是一个孩子气 的家伙。但同时他也影响了一些人,包括 护士乔蕾塔、同学楚门和卡琳。亚当斯发 现他在儿童病房大受欢迎,因为他的可笑、 古怪的方式驱散了儿童们的恐惧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