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范本)(1)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附件
档案编号: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单位:
姓名:
性别:
建档时间:
目录
1.劳动者个人信息卡(表6-1)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6-2)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6-3)4.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5.其他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表6-1 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表6-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劳动者姓名:
表6-3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劳动者姓名:
注:1)检查种类是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离岗后医学随访、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等;
2)检查结论是指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患、职业病等;
3)人员处理情况是指调离、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结果等处理、安置情况及检查、诊断结果;检查结论为未见异常或其他疾患的划“——”;
4)现场处理情况是指造成职业损害的作业岗位,现场及个体防护用品整改达标情况,不需整改的可划“——”。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范本)(1)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范本)(1)档案编号:暂不填写单位:XXX个人信息卡姓名:***性别:男/女籍贯:某某省某市文化程度:具体填写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照片:贴1张1寸照片身份证号码:具体填写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起止时间工作单位工种/职位主要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年月日至年月日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年月日至年月日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年月日至年月日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年月日至年月日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既往病史疾病名称诊断时间诊断医院治疗结果具体填写年月日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年月日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年月日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年月日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劳动者姓名:具体填写档案号:暂不填写岗位:具体填写检测时间:具体填写检测机构:具体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具体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具体填写防护措施:具体填写备注:暂不填写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劳动者姓名:具体填写档案号:暂不填写检查日期检查种类检查结论检查机构岗位人员处理情况本人签字具体填写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离岗后医学随访/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患/职业病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具体填写注:1.检查种类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离岗后医学随访、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等。
2.检查结论包括: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患、职业病等。
3.人员处理情况包括:调离、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结果等处理、安置情况及检查、诊断结果;检查结论为未见异常或其他疾患的划“——”。
职业健康个人档案(模板)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单位:
姓名:
性别:
建档时间:
目录
1.劳动者个人信息卡(表6-1)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6-2)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6-3)4.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5.其他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表6-1 劳动者个人信息卡档案号:
表6-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劳动者姓名:程贵堂档案号:
表6-3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劳动者姓名:程贵堂档案号:
注:1)检查种类是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离岗后医学随访、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等;
2)检查结论是指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患、职业病等;
3)人员处理情况是指调离、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结果等处理、安置情况及检查、诊断结果;检查结论为未见异常或其他疾患的划“——”;
4)现场处理情况是指造成职业损害的作业岗位,现场及个体防护用品整改达标情况,不需整改的可划“——”。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文(3篇)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1 为了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在职劳动者,包括员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
1.3 本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具有合法效力。
二、职业健康监护2.1 职业健康检查2.1.1 按照国家规定,新员工入职前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间隔时间根据工种的危险程度而定。
2.1.2 已在职劳动者每年应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具体项目视工作性质而定。
2.1.3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承担。
2.2 健康监测与评估2.2.1 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测与评估,包括生物学指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
2.2.2 健康监测与评估结果将作为制定职业健康保护措施的依据,并记录在劳动者健康档案中。
2.3 职业病防治宣教2.3.1 公司将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宣教活动,提升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3.2 公司将向劳动者提供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资料,并鼓励劳动者参加相关培训。
三、档案管理3.1 健康档案设立与管理3.1.1 公司设立健康档案,每位劳动者建立一份独立的健康档案。
3.1.2 健康档案包括劳动者从入职开始的健康监测与评估结果、职业病防治宣教记录、职业病发生情况记录等。
3.2 档案保密3.2.1 公司对劳动者健康档案进行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或非法获取劳动者健康信息。
3.2.2 除非经劳动者本人书面同意或法律规定,公司不得将劳动者健康档案提供给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
3.3 档案保存3.3.1 公司负责健康档案的保存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3.2 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保存,过期的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
四、职责与义务4.1 公司职责4.1.1 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健康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1.2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估,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劳动者职业健康的监护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单位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是指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的医学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危害监测、职业危害防护等措施和活动。
第四条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五条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应以科学、合理、安全、有效为原则,人性化、客观公正、保密的要求。
第二章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第六条劳动者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
第七条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应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进行相应的体检项目。
第八条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并由劳动者签字确认。
第九条劳动者因职业健康问题需要治疗或休假的,应按照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第十条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应定期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提供体检结果及相应的健康指导。
第三章职业病诊断第十一条劳动者有职业病症状、体征或者疑似职业病的,可到医院进行诊断。
第十二条医院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应当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行。
第十三条医院要将劳动者的职业病诊断结果及时通知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并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劳动者被诊断为患有职业病的,应根据国家和省、市、县相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并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第四章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估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劳动岗位所产生的职业危害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十六条监测和评估结果应当如实记录,并定期向劳动者本人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有职业危害的劳动岗位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第五章职业危害专业防护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制定并实施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本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劳动者职业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成为必然的需求。
2. 目的和意义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劳动者职业健康的监护和管理,促进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打破传统的治疗模式,强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早期干预、预警和预防措施,防止病症的发生或进一步加重。
(2)全员参与:要求全员参与职业健康监护和档案管理,包括雇主、管理人员和劳动者本身,形成共同管理的氛围。
(3)科学管理: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护和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4)公平公正:建立公正的职业健康监护和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4. 职业健康监护程序(1)入职前健康检查:劳动者在入职前接受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主要包括体格检查、专项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等,确认劳动者适宜从事相关工作。
(2)在职期间健康监护:定期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包括体检、生理指标检测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对劳动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3)离职后健康检查:劳动者离职后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了解劳动者离职前后的身体状况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记录。
5. 职业健康档案管理(1)建档登记:对每一位入职的劳动者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体检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和疾病诊断等相关资料。
(2)分类管理: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性质、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等,将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查询和管理。
(3)保密管理:严格遵守劳动者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健全保密制度,确保劳动者个人隐私的保密和安全。
(4)定期审核:定期对档案进行审核和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及时更新和补充档案信息。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1)

编号: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姓名
单位
建档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
(二)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三)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四)职业病诊疗资料;
(五)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目录
二、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
三、既往病史(急慢性职业病史)
四、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
五、历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
六、职业病诊疗情况表
七、相关材料粘贴处
八、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1、历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
2、职业病(身体损害)诊疗等相关资料;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原件(标明体检表编号);
4、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5、其他资料(包括门诊病例、辅助检查结果等)。
注:以上内容,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档案编号:XXXXXX有限公司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姓名:部门:电话:建档日期:劳动者基本情况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表(岗位、在岗、离岗查体报告原件,并有职工签收记录。
)教育培训情况表(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培训试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每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结果页复印件,并有职工签收记录。
)职业病诊疗情况表(职业病检查、治疗相关资料)XXXXXX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书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甲方)在与劳动者(乙方)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一)所在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及职业病防护措施(详见附件一);(二)甲方应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的要求,做好乙方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
一旦发生职业病,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乙方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及相应待遇;(三)乙方应自觉遵守甲方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按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若被检查出职业禁忌证或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必须服从甲方为保护乙方职业健康而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的工作安排;(四)当乙方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告知书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甲方应与其协商变更告知书相关内容,重新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五)甲方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乙方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甲方不得因此解除与乙方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六)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作为甲方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的附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乙方(签字)年月日年月日. 附件一:职业病危害、后果及职业病防护措施注: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制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编号:此处暂不用填写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单位:XXX有限公司
*名:***
性别:男或女
建档时间:此处暂不用填写
目录
1.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5.其他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注:
1)检查种类是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离岗后医学随访、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等;
2)检查结论是指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患、职业病等;
3)人员处理情况是指调离、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结果等处理、安置情况及检查、诊断结果;检查结论为未见异常或其他疾患的划“——”;
4)现场处理情况是指造成职业损害的作业岗位,现场及个体防护用品整改达标情况,不需整改的可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