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四13课《张衡传》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二京赋》内容简介及赏鉴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二京赋》内容简介及赏鉴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

张衡《二京赋》内容简介及赏鉴内容简介《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完全模仿《两都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构成上下篇。

《西京赋》描写长安的奢华无度,《东京赋》描写洛阳的俭约之德、礼仪之盛,以为对比;歌颂东汉,是要他们汲取西汉的教训,悔而改之。

《西京赋》假托凭虚公子对长安繁盛富丽的称颂,叙长安地势的有利,建都的必然,然后逐次描绘宫室的辉煌、官署宿卫的严整、后宫的侈糜,离宫苑囿,华美壮丽。

纵猎上林苑,水戏昆明池,无不纵情杀戮以为快事。

其间又穿插商贾、游侠、角抵百戏、嫔妃邀宠等方面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繁荣富贵、穷奢极侈的京都景象。

作品中所铺叙的品物之盛,人们对待物质享乐的态度,都在极度夸张的描写中见出其荒谬的方面,见出作者的否定之意。

《东京赋》表现安处先生对西京奢靡生活的否定。

在对东都城市构筑、宫殿建设的描绘中,在对朝会、郊祀、祭庙、亲农、大射、田猎、大傩等上层统治者的盛典礼会的陈述间,使人感受到东汉君主崇尚懿德,修饬礼教,奢未及侈,俭而不陋的礼治成就。

[赏鉴]这两篇赋的体制比班固的赋更宏大、更细致、更有特色。

除了像它以前的事类赋一样,铺写东西南北所有以及宫室、动植物等等外,还写了许多民情风俗,像《西京赋》里写了商贾、游侠、骑士、辩论之士以及角抵百戏杂技幻术等,《东京赋》里写礻良祭驱逐疫鬼的大傩、方相等,都有极其生动、具体、绘声绘色的描写。

班固既写《两都》,张衡又写《二京》,这是思想与文学的竞争。

所以在写作中,逐句琢磨,逐节锻炼,洋洋洒洒,淋漓尽致,比起班固的《两都》,铺陈渲染,更为过之。

所以,在祢衡吊张衡文中,称其“下笔绣辞,扬手文飞〞。

汉赋到了平子,是长篇的极至了。

《二京赋》突出地表现出驰骋想象、体物抒情、铺张扬厉、极尽夸张之能事的特点,篇幅更长,辞藻更华美,内容也更丰富。

如《东京赋》中描写洛阳的宫殿、飞阁、楼榭、湖苑的壮丽宏伟,气魄浩大,真是江山雄峻,城市繁荣,商业发达,物产丰饶,十步一楼,五步一阁,宫阙巍峨,服饰奢丽,湖光山色,奇树异果,描写出极尽奢华艳绝巧夺天工的图景。

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13《张衡传》

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13《张衡传》

阳嘉元年
时间
复造候风地动仪 名称
以精铜铸成 员径八尺
质地
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 龟鸟兽之形
外形 外 部 构
雕饰 造
候风地动仪之构造示意图
中有都柱,
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 下有蟾蜍, 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 皆隐在尊中,
内 部 机 械 构 造
覆盖周密无际。
……
验之以事,
第六段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 二,永和四年卒。
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要求辞职为 “乞骸骨”,意思是要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 故乡去。 征拜:朝廷征召,任命
附: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纵观近几年高考所选文言文阅读短文,不少都是从唐宋以后所修的官方史书 (人物传记)中摘取,其中关于官职变迁的动词尤多,同学们一定要引起必要 的重视。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5.出、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6.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
文言知识归纳
第五段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 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阉竖:对宦官的蔑称。谗:毁谤,谗谤 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幽微难明:幽深奥妙,难以看清。 乃:于是,就。 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义。
五、表示官职调动的
1.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2021年编)高中语文 第13课 张衡传课时演练 必修4

(2021年编)高中语文 第13课 张衡传课时演练 必修4

【优化指导】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4 一、基础积累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议..左右讽议:讽刺议论B.衡乃诡对..而出诡对:不用实话对答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无征:没有应验D.视事..三年视事:官员到职工作解析:讽议: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

答案:A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③遂乃.研核阴阳④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以:①连词,表目的;②介词,用。

乃:①②副词,于是,就。

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解析:C项中的“羞”与例句中“奇”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A项,形容词作动词,擅长;B项,名词作状语,以兄长的礼节;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背负。

答案:C4.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游于三辅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A、B、C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D5.下列全都表现张衡“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一项是( )①不好交接俗人②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议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④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⑤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⑥大奖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A .①③⑥B .②④⑤C .①②⑥D .③④⑤解析:②是科学方面的成就,④与张衡无关;⑤说明张衡在文学上精心专为。

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4)教材用书:第13课 张衡传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4)教材用书:第13课 张衡传 Word版含答案

第13课张衡传淡泊1.淡泊是一种出世的精神。

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荣辱贵贱皆如过眼云烟。

不沉湎于缠缠绵绵,不迷恋于轰轰烈烈,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亦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达观。

淡泊是一种豁达的胸怀。

犹如深旷的海洋容得下滔天巨浪、飓风狂澜。

不拘泥于人言是非,不追求于利禄功名,视坎途如平地,视困苦如游戏。

淡泊是睿智,不迷失于假象,不失真于世故,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是无数次体验锤炼出的对人生炉火纯青的诠释。

淡泊是自信,立根身正,胸怀坦荡,无私无畏,仿佛沧桑巨岩任风霜雪雨巍然屹立。

淡泊如云,随风而逝,哪里都能找到怡然的气息,哪里都会留下清新的足迹。

淡泊如水,明澈清纯,透视着世间的真假美丑,透视着人间的爱恨情仇。

淡泊不是冷漠,不是消极,是灵魂深处的坦然,是反反复复的求索,是无数次情感的沉淀。

淡泊不必做作,不必虚饰,是量到质的飞跃,是精神与自然的融合,是返璞归真的境界。

2.淡泊是一种境界。

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人是无法“淡泊”的,他们眼中的淡泊不过是一种“消极”和“玩世不恭”。

淡泊也是一种胸怀,锱铢必较、气量狭窄的人是无法“淡泊”的——利己思想太重的人又怎能奢谈淡泊?淡泊更是一种信仰,公而忘私的人甘于淡泊,敬业奉献的人懂得淡泊,节操高洁的人向往淡泊。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不正是为了祖国的科技和国防事业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吗?然而也有一些人,虽然曾经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但在个人荣辱得失面前,却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为了追名逐利,他们放弃信仰和人格尊严,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胆大妄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成克杰、胡长清之流的毁灭,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这样的教训何等惨痛!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范晔范晔(398-445),字蔚宗,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涉猎经史,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多才多艺。

曾任右军参军、私书丞、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

元嘉初,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

高中语文第4单元13张衡传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4单元13张衡传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

13 张衡传[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逾侈.( ) 邓骘.( ) 璇.机( )篆.文( ) 蟾蜍..( ) 伺.者( )善属.文( ) 河间相.( ) 乞骸.骨( )连辟.公府( ) 积年不徙.( ) 合契.若神( )帷幄.( ) 疾恶.( ) 阉.竖( ) 骄奢.( )【答案】 chǐ zhì xuán zhuàn chán chú sì zhǔ xiàn g háibì xǐ qì wò wù yān shē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 )2.傍.行八道 ( )3.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4.形似酒尊. ( )【答案】 1.“员”通“圆”,圆形 2.“傍”通“旁”,旁边3.“禽”通“擒”,捕捉 4.“尊”通“樽”,杯,酒杯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就⎩⎪⎨⎪⎧连辟公府不就. ( )金就.砺则利(《劝学》) ( )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 )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 ( )发⎩⎪⎨⎪⎧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 )发.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 ( )观⎩⎪⎨⎪⎧观.太学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 (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玄都观.里桃千树(《玄都观桃花》) ( )征⎩⎪⎨⎪⎧公车特征.拜郎中 (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辞》) ( )旁征.博引(《中国小说史略》) ( ) 机⎩⎪⎨⎪⎧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 )其牙机.巧制 (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公输》) ( ) 于⎩⎪⎨⎪⎧游于.三辅 ( )虽才高于.世 (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答案】 动词,任职 动词,靠近 动词,登上 动词,成功/动词,拨动 动词,发动 动词,发射,射出 动词,征发,调发/动词,观摩学习 名词,殿堂 名词,景象 名词,道士庙/动词,征召 动词,应验 动词,出征 动词,寻求/名词,器件 名词,机件 名词,关键 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介词,在 介词,比 介词,在……中介词,跟,同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时.天下承平日久 ( )_______________ 2.衡少善.属文 ( )_______________ 3.妙尽.璇机之正.( ) ( )_____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_______________ 5.衡乃诡对.而出 (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状语 当时 2.形容词作动词 擅长,善于 3.形容词作动词 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奇 5.形容词作动词 对答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常从容..淡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举孝廉不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振声激扬..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寻其方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古义:言谈举止适度得体。

《张衡传》课件84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张衡传》课件84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浑 天 仪
地 动 仪
记里鼓车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 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 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 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 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指南车
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 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 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有《张河间集》。
张衡《二京赋》赏析
《二京赋》是张衡赋作中的代表。《二京赋》是《西京 赋》与《东京赋》的合称。 二京,指汉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 《后汉书·张衡传》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 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 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这两篇赋的体制比班固的赋更宏大、更细致、更有特 色。除了像它以前的事类赋一样,铺写东西南北所有以 及宫室、动植物等等外,还写了许多民情风俗,像《西 京赋》里写了商贾、游侠、骑士、辩论之士以及角抵百 戏杂技幻术等,《东京赋》里写驱逐疫鬼的大傩、方相 等,都有极其生动、具体、绘声绘色的描写。
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河
南南阳西鄂人。在文学、艺术、地震
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
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曾两度担
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
创制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
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他设计的
“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的地震仪要早
1700多年。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
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部分
第二自然段小结
本段主要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的 成就,包括科学发明 和理论著作 两部分。
张衡上通天文,下穷地理, 精于历算,擅于机械,在天文、 数学、地理、气象、机械制造方 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学、绘 画、诗赋方面也成绩斐然,难怪 郭沫若说:“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 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的。”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第3课时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第3课时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 10.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 东西最令人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 一是人们高尚的心灵。显然,这两样你已 然具备。 • 当所有人都唯唯诺诺地匍匐于地跪祈天恩 浩荡时,你已挺直腰板,昂然而立观察着 万点星光的细微变化;当那些整日埋首于 故纸堆的穷酸腐儒用“怪力乱神”来回应 人们对于自然的恐惧时,你更希冀于用 “浑天”“地动”来把握天地跳动的脉搏; 当人们死守着眼前近在咫尺的黄土故宅不 放时,你却登风雷之台,摘星,指月。立
志》被后人合称为“前四史”。
2.背景介绍 张衡所处的时代, 是东汉从强盛渐趋衰落的时代。 这期间, 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又相互勾结,他们各谋私利,竞相 奢华,亲戚攀援,贿赂公行,诈伪丛生,政治十分昏乱。 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 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 起来, 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 论,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针对这种现实,张衡曾 勇敢地给皇帝上书。
答案:(1)蟾 赡 瞻 (2)徙 徒 涉 (3)璇 旋 (4)幄 龌 渥
6.名句填空 (1)虽才高于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好交接俗人。 (2)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十年乃成。 (3)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________________,形似酒 尊,________________。
• 8.张衡不满足于一张地动仪的图纸,他注 重从实践中学习提高,一方面不断地翻阅 前人留下的资料,一方面又注意总结劳动 人民的实践经验,苦苦探索了六年,终于 发明了地动仪。 • 9.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这 固然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最主要的是 他具有严谨的学习方法和顽强的毅力。他 呕心沥血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 年乃成。”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也表现在 他以后的科学研究上。在他开始制作候风 地动仪时,曾遭到一些人的讽刺,但他毫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第一篇:《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并能分析课文结构,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重点,进而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答:⑴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①第一部分(第1段)写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②第二部分(第2-4段)写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③第三部分(第5段)写张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

⑵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

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二、翻译下列各句。

设题意图:积累常见重点实词,区别他们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常用义的不同。

⒈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结交。

⒉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

⒊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认为它没有应验这很奇怪。

⒌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译: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

三、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课外搜集资料,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设题意图:旨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所记载的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略)第二篇:张衡传答案张衡传【考题体验】【考题体验】1.乃,副词,才2.C.意动用法【知识梳理】 1.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3﹚傍行八道(“傍”通“旁”)(4)形似酒尊(“尊”通“樽”)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人教必修四13课《张衡传》导学案

一部语文组 一、教学设想: 本堂课系高三复习课,力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让学生在宝贵的时间里学有所得,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1、明确高考要求,让学生复习有的放失,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 2、本课重点是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难点是翻译句子和评价文章的主旨。通过对重难点的突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科学的学法,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寻找和积累相关知识点,养成自主、质疑探究、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导入复习: 秋菊飘香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在我们复习备考的日子里再增添一些收获。 二.明确考纲要求,有的放矢: 学生诵读,明确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明确复习目标: 梳理文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重点梳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和文言句式。 拓展迁移,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梳理和拓展训练,总结规律和方法,形成能力。 四.复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成果 请四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展示自主梳理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设题意图:虽然高考文言文试题的文段不直接取材于课本,但文本是文言文的载体,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文言文实词的考查大多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大多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虚词的考查以18个文言虚词为主,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句式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汉语特有的句式上,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通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梳理的积极性,通过展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让学生尝试创造的艰辛与乐趣,主动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展示如下:(括号内、横线上黑体字为答案)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 (“傍”通“旁”) (4)形似酒尊 (“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 古: 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 特地征召。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 古: 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多豪右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状语后置) (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5.一词多义 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制 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④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属zhǔ ①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 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 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属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②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 ③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④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 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 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二)学生点评、互相补充、完善梳理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三)你认为本文中还有哪些重要词语?请梳理归纳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梳理。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四)巩固训练,针对本课复习的重点实虚词,以练习的形式进行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特地征召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C.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拟:模仿 D.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居:居住 答案:D 剖析:D项中“居”指担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 因驮黄檗人往 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以精铜铸成 不赂者以赂者丧 参考答案: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使其从者衣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答案:C 剖析:C项中的“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衡下车,治威严 答案:B剖析:B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 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答案:C 剖析: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二、翻译句子(板演):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文: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译文: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 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方法技巧归纳: 要做好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尤其要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留、换、补、删、调、贯。留,即保留原词。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即改换词语顺序。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增补词语。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即删略词语。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即调整句式。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即修饰句子。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举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三、拓展迁移,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选取2010年高考题)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