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生产上种植的马铃薯主要品种都有哪些

合集下载

马铃薯

马铃薯

马铃薯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学名马铃薯,别名土豆、山药蛋、洋芋、地蛋、荷兰薯。

普遍栽培的马铃薯种它有两个亚种ssp.andigena和ssp.tuberosum,二者同为四倍体。

在南美洲栽培的有7个品种。

每100g 块茎含水分75-82g、淀粉17.5g、糖1.0g、粗蛋白2.0g,以及各种维生素。

欧、美一些国家多用于主食,中国东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则粮菜兼用,华北及江淮流域多作蔬菜;也可作饲料和生产淀粉、葡萄糖、酒精等的原料。

马铃薯分布遍及欧、亚、非、美、大洋洲,从阿根迁南部到挪威、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南美高山和中国青藏高原均有栽培。

起源和传播:马铃薯起源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为印第安人驯化。

据秘鲁利马发掘的材料证明马铃薯的栽培约有8000年的历史。

马铃薯亚种ssp.andigena 分布于南美洲,ssp.tuberosum最初在智利南部沿海栽培,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才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1570年左右传入西班牙,1590年传入英格兰,经过两个世纪才遍布欧洲;1621年传入北美洲;17世纪末传到印度和日本,1650年传入中国。

植物学性状:须根系。

块茎发芽后,先从幼芽基部长出初生根,后在茎的叶节处抽出匍匐茎,发生3-5条匍匐根。

初生根先呈水平方向扩展,约30cm后转而向下,有的深达60-70cm,开成马铃薯的主要吸收根群。

匍匐根主要向水平方向伸长约20cm。

地上茎为绿色或着生紫色斑点,横断面棱形,具波状或直形棱翅,称茎翼。

茎端顶芽形成花芽,呈假二叉分支。

茎上各叶腋均能发生侧枝。

地下茎一般有6-8个节,节上叶退化成鳞片状,从叶腋抽生匍匐茎,在湿润黑暗条件下呈横向生长,见光时则转而向上形成枝条。

匍匐茎尖端短缩膨大形成块茎。

块茎上分布很多呈螺旋状排列的芽眼,靠匍匐茎的脐部周围芽眼分布较稀,顶部较密。

顶部芽眼发牙势较强,长势旺,块茎表面分布很多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初生叶为单叶,心脏形,后发生的叶为奇数羽状。

荷兰马铃薯品种

荷兰马铃薯品种

马铃薯早熟品种:荷兰7号荷兰七号,又名荷兰薯、费乌瑞它,早熟高产品种,2004年由马龙县农业局土肥工作站从天津引入马龙种植。

生育期65天左右,株形直立,分枝少,株高60厘米,叶片大,花冠淡紫色。

结薯期早,膨大速度快,块茎长椭圆形,薯皮淡黄肉鲜黄,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块茎休眠期短。

块茎含干物质17.7%,淀粉含量12.4—14.01%,还原糖含量0.03%,粗蛋白质1.55%,维生素C13.6毫克/100克。

易感晚疫病、块茎中感病,中抗环腐病、青枯病。

品种适应性广,较耐肥水,适宜种植密度每667m23000-4000株。

一般667m2产1500-2500kg,高产可达3000kg,商品薯率90%以上,出口港澳地区及东南亚极受欢迎,是大中城市郊区种植者提早上市占领市场的一个非常理想的品种。

荷兰15号---脱毒土豆植株高60厘米左右,直立形,分枝少,生长势强,叶肥大,叶色绿。

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肉质脆,品质佳。

结薯较集中,商品薯率高德西尔属中熟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需8o~如天,叶色深绿,花冠粉色,结实性强,茎秆粗状,株高80~如厘米,匍匐茎短,结薯集中,薯形圆筒形,红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产量高,单产达3000~ 3500公斤,品质好,适口性强,淀粉含量高达16%左右。

抗花叶和卷叶型病毒。

较抗晚疫病,抗黑腐病。

适于食用和综合加工,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品种。

炸条马铃薯新品种——阿克瑞亚(AGRIA)阿克瑞亚(AGRIA)的亲本为QUARTA×SEMLO,于199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荷兰AGRICO公司引入国内。

1998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炸条专用品种。

品种的特征特性:阿克瑞亚株型直立,株高约0.7m,茎粗壮,呈淡紫色,生长势强,叶片大而稍下垂,呈深绿色,复叶大而宽,花冠白色。

块茎长椭圆形,淡黄皮,薯肉深黄色,表皮光滑,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中晚熟品种,生育日数100d左右。

中薯5号(马铃薯)

中薯5号(马铃薯)

中薯5号(马铃薯)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日数67天左右,常温条件下块茎休眠期50天左右。

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叶深绿色,叶缘平展,复叶大小中等,生长势较强,茎绿色,分枝数少,生长势较强;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中等,有种子;块茎略扁长圆形、圆形,大而整齐,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商品薯率70%左右,芽眼极浅,结薯集中。

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苗期接种鉴定和品质分析,抗重花叶病毒病PVY,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卷叶病毒病PLRV;鲜薯含干物质16.84%、淀粉10.44%、还原糖0.31%、粗蛋白1.84%、Vc 20.3毫克/100克;炒食品质优,炸片色泽浅。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国家马铃薯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01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9.45%;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94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3.04%。

栽培技术要点:1、中原二季作地区春季1-3月中下旬播种,5-6月下旬收获,春季覆膜可适当早播。

秋季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播前用5-8ppm赤霉素水溶液浸泡5-10分钟后用湿润沙土覆盖催芽,10月下旬-12月初收获。

2、平播播种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亩密度4500-5000株。

干旱地区播种注意及时灌溉。

3、播前催芽,施足基肥,加强前期管理,及时培土中耕,促使早发棵早结薯,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溉,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存。

4、二季作地区适合与马铃薯、玉米等作物间、套作。

5、二季作留种春季适当早收,秋季适当晚播,并注意及时喷药防蚜,拔除病株;冬作区适合稻田冬播,在10-12月份播种,春季2-3月份收获。

6、及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早熟鲜食品种,休眠期短,退化慢,蒸炒品质优良。

适宜北京、山东、河南等中原二季作区春秋两季种植,辽宁、黑龙江等北方一季作区早熟栽培,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南方冬作区冬季栽培,重庆等西南地区二季栽培。

两品种高产马铃薯的栽培

两品种高产马铃薯的栽培

两品种高产马铃薯的栽培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0年第10期“费乌瑞它”、“大西洋”这两个马铃薯新品种是目前高产、优质、畅销品种,只要掌握好栽培技术要点,增加投入,就会得到较好的回报。

一、品种简介1.费乌瑞它(荷兰十五号):是从荷兰引进品种,食用品质极佳,适合鲜薯食用和出口型品种,早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60~70天,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高产时可达3000公斤以上。

块茎椭圆型,淡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

块茎休眠期短。

易退化。

近几年市场收购价,100克以上规格1.10~1.40元/公斤。

产品销售畅通。

市场前景特别看好。

2.大西洋:从美国引进品种,薯形好、芽眼浅,还原糖低等特点,深受马铃薯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马铃薯炸片、炸条加工用品种之一。

属中熟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植株成熟90天左右,一般亩产量1500公斤左右,高产达2500公斤以上,块茎卵圆形或圆形,表皮有网纹,淡黄皮白肉,薯块大小中等而整齐,结薯集中。

易退化。

近几年市场收购价(一两以上规格)一般稳定在1.10~1.20元/公斤,高时可超过1.60元/公斤,产品销售畅通。

二、应注意的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原种级别种植。

2.选择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的中晚稻田,播种前要做到深耕细耙。

3.严格执行种薯处理消毒程序,必须坚持催好芽才能播种的原则。

4.下足基肥,每亩施用100~150公斤三元硫酸钾复合肥或进口复合肥,或每亩用有机、无机复合肥125公斤+尿素30公斤+磷酸二氢钾15公斤(粉剂)。

如有条件亩增施1000公斤农家肥更好。

5.垄高一定要达到25~30厘米,垄面宽60~65厘米,垄底宽90厘米。

起好垄后再覆盖一层黑地模(0.05~0.08毫米)再在地模上面覆盖一层3~5公斤左右细坭。

黑地模起到增温、保湿、保温、不长草等作用,不易裂薯,利于薯块膨大。

6.中期遇到干旱,要及时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遇雨要及时排水。

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1. 引言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恩施地区拥有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马铃薯。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个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2. 恩施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恩施地区位于湖北省西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这些条件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3.1 高山早生型品种高山早生型马铃薯喜欢较低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照射。

这些品种通常耐寒性强,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相对较低,是恩施地区种植的理想选择。

以下是几个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的高山早生型马铃薯品种:•青岛一号:这是一种耐寒性强、产量高的马铃薯品种。

它具有较短的生育期,适应力强,非常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

•陕西红富士:这是一种高产、抗病性好的马铃薯品种。

它适应各种土壤条件,并且在寒冷环境下表现出色。

3.2 中早熟型品种中早熟型马铃薯生长期相对较短,适应能力强,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也较低。

以下是几个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的中早熟型马铃薯品种:•青龙:这是一种抗寒性强、产量高的马铃薯品种。

它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风味,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云薯3号:这是一种适应能力强、抗病性好的马铃薯品种。

它在恩施地区的生长季节内表现出色,产量稳定。

3.3 晚熟型品种晚熟型马铃薯需要较长的生长期和较高的温度,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也相对较高。

以下是几个适合在恩施地区种植的晚熟型马铃薯品种:•长白山:这是一种适应能力强、耐寒性好的马铃薯品种。

它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口感,非常适合在恩施地区进行种植。

•青岛五号:这是一种抗寒性强、产量稳定的马铃薯品种。

它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广受农民欢迎。

4. 栽培管理要点无论选择哪个品种进行种植,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栽培管理要点:•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深耕松土,以便马铃薯顺利生长。

马铃薯图片和介绍

马铃薯图片和介绍

马铃薯图⽚和介绍别名:⼟⾖、洋芋、⼭药蛋、馍馍蛋等; 薯仔(粤港⼈⼠的惯称); 意⼤利--地⾖; 法国--地 美国--爱尔兰⾖薯; 俄国--荷兰薯。

马铃薯特性:植物马铃薯是茄科茄属⼀年⽣草本。

其块茎可供⾷⽤,是重要的粮⾷、蔬菜兼⽤作物。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

例如:意⼤利⼈叫地⾖,法国⼈叫地萍果,德国⼈叫地梨,美国⼈叫爱尔兰⾖薯,俄国⼈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带称芋或洋⼭芋,⼴西叫番⿁慈薯,⼭西叫⼭药蛋,东北各省多称⼟⾖。

马铃薯⼜称⼟⾖、洋芋、洋⼭芋、⼭药、⼭药蛋、馍馍蛋、薯仔(⾹港、⼴州⼈的惯称)等。

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的学名——马铃薯。

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脉及其附近沿海⼀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

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亚将短⽇照类型引⼊欧洲的西班⽛,经⼈⼯选择,成为长⽇照类型;后⼜传播到亚洲、北美、⾮洲南部和澳⼤利亚等地。

马铃薯传⼊我国只有⼀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带引进的。

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积居世界第⼆位。

马铃薯产量⾼,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产量。

世界马铃薯主要⽣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其中以西南⼭区的播种⾯积最⼤,约占全国总⾯积的1/3。

⼭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

⿊龙江省则是全国最⼤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洞⼝县位于雪峰⼭盆地,⽓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环境⽆污染,⽣态条件相当好,由于⾬多、雾多、⽓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产⾼产,优质、⽆毒的马铃薯。

马铃薯个体均匀、病⾍害少、淀粉含量⾼、味正、个⼤、⽪薄、⾊鲜,马铃薯⾷品⾹甜可⼝。

马铃薯品种筛选实验报告

马铃薯品种筛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马铃薯品种不断更新,为了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我们于2023年3月至6月开展了马铃薯品种筛选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

2. 优化马铃薯种植技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3. 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共引进16个马铃薯新品种,包括中薯早39、沃土5号、实验1号等,均由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马铃薯育种企业提供。

2. 实验方法(1)试验地选择:选择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张村村(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综合试验站)作为试验地,该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2)种植方式:采用小型微耕机起垄,点播器垄上播种方法,播种密度为每亩2000株。

(3)田间管理: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进行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

(4)数据采集:在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各个品种的株高、叶面积、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株高与叶面积实验结果显示,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株高和叶面积差异较大。

其中,中薯早39、沃土5号等品种的株高和叶面积较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2. 产量在16个马铃薯新品种中,中薯早39、沃土5号、实验1号等品种的产量较高,平均亩产分别为3000公斤、2800公斤、2600公斤。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可作为重点推广品种。

3. 品质对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中薯早39、沃土5号、实验1号等品种的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口感等指标均较好,可作为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推广。

4. 抗病性在实验过程中,对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中薯早39、沃土5号等品种对晚疫病、黑斑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抗性,可作为抗病马铃薯新品种推广。

【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马铃薯品种好不好?

【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马铃薯品种好不好?

【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马铃薯品种好不好?
希森6号马铃薯品种有什么特点?希森6号马铃薯品种适宜在哪里种植?希森6号马铃薯品种亩产多少公斤?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品种名称:希森6号二、品种类型:薯条加工及鲜食中熟品种三、选育单位: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审定编号:GPD马铃薯(2017)370005五、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等北方一季作区,山东、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四川等中原二季作区种植六、品种来源:Shepody × XS9304七、亩产量:第1生长周期亩产2191.1千克;第2生长周期亩产2726.3千克。

八、品种特点希森6号马铃薯品种生育期90天左右,株高60~70厘米,株型直立,生长势强。

茎色绿色,叶色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少,匍匐茎中等。

薯型长椭圆,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耐贮藏。

干物质22.6%,淀粉15.1%,蛋白质1.78%,VC 含量14.8 毫克/100克,还原糖0.14%,菜用品质好,炸条性状好。

高感晚疫病,抗Y病毒,中抗X病毒。

九、种植要点希森6号马铃薯品种播前一个月出窖,催芽,晒种,
10 厘米土层稳定通过8℃播种。

采用垄作点播方式种植,种植密度保持在3500~4000株/亩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在生产上种植的马铃薯主要品种都有哪些?
我国已育成300来个品种,在生产上有一定推广面积的品种有90多个,这
些品种目前约占全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的90%,一般增产15%以上。分布面积大、
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部分品种有:
一、鲜薯食用和鲜薯出口品种
1.中薯3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京丰1号”作母本,“BF66A”
作父本杂交育成。199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中薯5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中薯3号天然结实后代中选育
而成。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鲜薯食用栽培。
3.东农303 东北农学院农学系用“白头翁”作母本,“卡它丁(Katahdin)”
作父本杂交。1986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品种。适于鲜
薯食用和鲜薯出口。
4.费乌瑞它(Favorita) 荷兰HZPC公司用“HZPC-35”作母本,
“HZPC55-37”作父本杂交育成。1980年由农业部种子局从荷兰引入,经江苏
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等单位鉴定推广。又名法阿利塔、荷兰薯、荷7号、荷15、
鲁引1号、津引8号等。适合鲜薯食用和鲜薯出口。
5.克新1号 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用“374-128”作母本,“疫不
加(Epoka)”作父本杂交育成。196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84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品种。目前在国内作为炸条
的代用品种。
二、高淀粉品种
1.系薯1号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所由“多子白”天然实生种子选育
而成。199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鲜薯食用和淀粉加
工原料用。
2.晋薯2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用“爱波罗(Ebro)”作母
本,“工业(Industria)”作父本杂交育成,原名同薯8号。1984年经全国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品种。
三、油炸食品加工及鲜食兼用型品种
1.大西洋(Atlantic) 美国用“B5141-6(Lenape)”作母本,“旺西(Wauseon)”
作父本杂交育成,1978年由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引入我国。炸片专用型品种,
虽未经审定或认定,但是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炸片品种。
2.夏波蒂(Shepody) 1980年加拿大福瑞g通农业试验站用“F58050”
为母本,“BakeKing”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1987年引入我国试种。
其次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有:
米拉、渭薯1号、青薯168、晋薯7号、坝薯10号、陇薯3号、东农303、
克新4号、威芋3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