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综合化学实验无机实验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化学实验无机实验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化学实验无机实验部分》教学大纲一、说明(一)实验目的、要求综合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部分)是按照实验教学“一体化多层次”及由专业教学改为“通才教学”和适度的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面向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

基于培养学生综合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性,本课程目的着重于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手脑并重、手脑并用、手脑协调,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各种实验手段以完整地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训练科研能力,作为基础实验课(着重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与科学研究(以已知解决未知)间的衔接、过渡,为后继课程学习、将来从事化学化工生产、研发及其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查阅相关文献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无机化学等各方面知识,巩固先修课程的操作技能,学习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的各个实验,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教学方法方面注意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通常两人1组,培养合作精神。

(三)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核方式为考查。

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实验操作40%、平时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40%和期末的实验操作考试20%,计算总评成绩。

平时应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注:具体实验内容根据实际教学计划学时从上表中选择。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配合物的水合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1、[Co(NH3)5Cl]Cl2的制备。

2、[Co(NH3)5Cl]Cl2的水合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说明和要求:通过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的制备掌握速率常数、活化能的测定原理;进一步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实验二:水合醋酸铜的制备1、Cu(OH)2的制备。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

大学化学教学大纲1. 前言大学化学是一门关键的理工科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科学原理和专业技能。

因此,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系统化的学习体系。

该教学大纲包含课程的具体目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信息,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培养对科学及其应用的兴趣。

2. 目标和要求2.1. 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大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培养化学实践技能,提高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看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学实验和实践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开始学习化学研究方向的知识。

2.2. 教学要求本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验操作,报告写作等多种手段,兼顾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精神和实践技能,包括:•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概念;•熟悉化学实验和实践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掌握音译、绘制化学方程式等工具的使用。

3. 教学内容本教学大纲分为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其中基础课程注重基本概念的掌握;选修课程则可供学生自行选择,以进一步丰富基础知识。

下面是具体内容目录:3.1. 基础课程这一部分的课程重点是建立大量的多样性前基本的化学知识、原理、概念和实践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课程学习内容包括:1.化学基础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2.化学实验与实践技能–实验基础操作技能–常见化学试剂及其性质–化学谱分析3.物理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分子物理–固体化学4.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反应、合成和应用5.离子化学–离子反应、离子配合物和化学平衡3.2. 选修课程这一部分的课程注重扩展和深化基础化学知识,为学生未来深入学术研究或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其他领域打下基础。

1.化学技术–化学工业中的制程技术–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材料合成和应用2.分析化学–光谱分析–气相色谱3.生物化学–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代谢途径和酶学–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4. 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强调小组协作学习,同时采用授课、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大学化学试验

大学化学试验

《大学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所属专业:材料化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2学分(72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传授化学知识和基础化学实验技能、训练科学的思想和实验方法、培养科学的精神和工作能力。

本课程设置注重科学性、基础性和综合性。

目标与任务: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培养未来化学工作者的化学学科大学本科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课程通过基本操作、经典实验、研究式实验、设计实验和文献实验等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正确和熟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通过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细致观察和记录现象的能力,培养正确归纳和综合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实验、研究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先修课程与后续相关课程:先修课程:无机化学等后续相关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高分子基础、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大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I》(上、下册),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主要参考书:1.理科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化学》,1999,14(2):9。

2.《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实验化学》,刘约权、李贵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大学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Experiments of University Fundament Chemistry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数: 1.0
适用专业: 化学化工类
推荐书和参考书:
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册)(第二版)樊行雪、方国女编,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实验化学(I)(第二版), 李梅君、徐志珍、王燕主编, 北京, 化学出版社, 2006
一. 课程目的和任务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 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必备的化学实验技能,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思维方法。

二. 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 掌握无机实验中的基本操作, 定量分析实验中的基本操作, 掌握常数测定的方法, 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等。

三. 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 考核方式
最少可选择七个远程模拟实验中的四个实验, 完成每个实验后都需填写并提交实验平台中的实验报告, 否则不计分。

四个实验成绩的算术平均分作为大学基础化学课程的实验成绩, 按10%计入课程总成绩。

化工实践教学大纲(3篇)

化工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化工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大纲旨在明确化工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南。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掌握化工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和安全生产知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化工实验设备,完成实验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使学生了解化工行业的发展动态,为将来从事化工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 化工基础实验(1)化学分析实验:包括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等。

(2)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

(3)有机化学实验:包括有机合成、有机结构鉴定等。

2. 化工工艺实验(1)化工原料及产品分析实验:包括原料的检验、产品的质量检测等。

(2)化工过程实验:包括蒸馏、吸收、萃取、结晶等。

(3)化工设备操作实验:包括塔、反应器、储罐等设备的操作。

3. 化工安全与环保实验(1)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工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2)化工污染治理实验:包括废气、废水、固废的处理。

(3)化工环保法规及标准实验:使学生了解国家环保法规及标准。

4. 综合性实验(1)化工生产过程综合实验: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工新产品开发实验:鼓励学生创新,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化工新产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化工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

3. 实验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反思总结法: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提高实验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I)》(无机化学实验部分)教学大纲.docx

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I)》(无机化学实验部分)教学大纲.docx

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I)》(无机化学实验部分)教学大纲—、说明(-)实验目的、要求基础化学实验(I)(无机部分)不仅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分支,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大量物质变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近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能达到掌握一般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大量基础实验,掌握基本操作,巩固基本化学原理和基础元素化学的知识,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制备和分离方法。

熟练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

包括:酸度计、点滴板、离心机、水浴锅、常压、减压过滤装置等基本仪器的使用;半微量定性操作法;简单样品的处理及分离技术。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学习、将来从事化学化工生产其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实验内容的选取,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基本化学原理、基础元素化学、定性分析、以及化合物的制备,使学生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上得到全面的训练,并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

学时分配应注意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注意与基础知识的联系。

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以及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注意良好实验习惯和严谨求是作风的养成,督促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三)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核方式为考查。

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实验操作40%、平时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40%和期末的实验操作考试20%,计算总评成绩。

平时应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大一选修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大一选修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大一选修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引言:大一选修实验课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本文将根据大一选修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一份完整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组织实验内容和安排教学环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一、教学目标在大一选修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巧,使其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习惯,使其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

3.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大一选修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 基础实验内容:包括化学实验仪器的认识与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稀释、通风等)、常见化学反应实验等。

2. 实验设计与分析:通过针对特定问题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规划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使其能够进行科学准确的实验分析。

3. 安全与环保意识: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

4. 实验报告撰写:引导学生学习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格式,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与讲解: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和讲解,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与掌握。

2. 实验操作引导:教师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引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完成实验。

3. 实验讨论与总结:在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形成科学结论。

4. 实验报告评讲: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评讲,指导学生改进实验报告写作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实验操作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成果,进行实验操作评估,包括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准确性等。

dagang 《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dagang  《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实验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基础课)学时:100学时(2.75学分)适用对象:农、林、水、牧、医、生物、食品等各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与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同期行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及对先开课程要求化学实验是为了适应21世纪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进行整体化知识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开拓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有利于学生重视教学实践和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有关后续课程和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学实验是将原来附属在各有关化学课程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普通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从中分离出来,进行高度综合,自成体系而建立的一门农、林等专业独立开设的必修课。

它是以介绍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及实验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课,它是与有关化学课程相适应,与农、林各专业相关联,以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突出能力和素质培养,并照顾学生个性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化学系列实验课程新体系。

与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同期行课。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实验操作技术:如玻璃仪器的认洗与干燥;加热方法与制冷技术;滴定分析操作技术及常用度量仪器的使用;分离与提纯技术;物理常数的测定技术等。

2、掌握物质的制备、分离与提纯的全过程。

3、完成滴定分析操作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4、完成有机合成实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及提纯的方法。

5、完成综合性实验及自行设计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完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物质的制备、分离与提纯和分析、鉴定的全过程。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化学实验是农、林、水、牧、医、生物、食品等各专业的实践性重要基础课之一,为后续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010031
课程名称: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Chemistry Experiment 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适应专业:矿物、冶金、环境、材料、粉体等专业
执笔人:古映莹
实验指导书:
(1)关鲁雄主编,《化学基本操作与物质制备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2)李元高主编,《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3)邓珍灵主编,《现代分析化学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4)罗一鸣,唐瑞仁主编《有机化学实验与指导》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
一、学时学分
总学时:136 课内学时:104 学分:3 课外学时;32 学分:1
二、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一)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任务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系列课程经过重大改革后形成的“四大化学”融合的实验教学新课程,是冶金、材料、环境等专业工科人才培养重要的基础课程。

通过工科大学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性质和任务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是将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四大化学实验融合成的一门新的实验课程。

该课程以物质制备(含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为主线,将化学基本操作、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等进行有机融合,呈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工科化学实验知识体系。

(三)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
1.理论联系实际,使工科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得到巩固和深化,并扩展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

2.通过以物质制备为主线的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正确地掌握物质制备的技术和方法,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有机合成和无机合成的一般物质制备实验方法和技能。

掌握研究物质的程序,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和结果。

熟悉和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掌握各种实验技能、技术、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了解各种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会联系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和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正确处理数据及解释现象,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并且撰写科学报告和论文。

4.培养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从事化学领域的科研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和创新意识。

三、基本原理
(一)基本操作实验
基本操作实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化学实验技能训练,分为三大类:
1.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2.分离和纯化方法
3.基本理化数据测定方法
(二)物质制备实验
有机合成与无机合成实验相关的基本反应和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

(三)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
基本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和结构化学实验方法。

(四)现代分析化学实验
应用于物质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常用分析化学手段涉及的原理,分析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一)实验方式
实验方式采取一人一组,部分物质制备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现代分析实验可采取两人一组。

综合化学实验项目以选做综合化学实验项目或课题组形式进行。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预习、记录、实验报告的格式与要求,掌握化学实验的各种基本技能和技术。

2.了解物质合成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掌握化合物一般纯度检验和结构鉴定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3.了解从事科学研究和确定工业生产条件常用的基本的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和结构化学实验方法。

4.了解常用各种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掌握能实际应用于物质成分分析和结构分
析的常用分析化学手段,掌握分析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

5. 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实验项目按不同教学模块,学生在每一模块下至少选
择一个实验项目,凡必修实验项目全部纳入考试范围。

6.综合化学实验项目中的创新项目以创新项目立项为准,教学科研结合项目以
教师与学生签定综合实验课题要求为准。

五、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和课程学时分配
六、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70%,考试占30%。

平时成绩记分:预习分(20%)、实验状况分(20%)、实验报告分(60%)。

实验报告评分包括:报告完整、图表规范、数据处理正确、结果正确、字迹工整及整洁、创新意识。

教师将在学生的实验报告上逐项评出分数。

考核方式多样化,采取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

制订执笔者:古映莹
审核者:罗一鸣
批准者:李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