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营运车辆技术档案
车辆技术档案

车辆技术档案车牌号码:车辆类别:车辆型号:建档日期:编号:说明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交通部《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第6号令)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第10号令)等配套规章的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并妥善保管,作为车辆定期审验和监督检查的依据之一。
2、车辆基本情况登记表(表一)中部分项目填制说明:(1)运力来源是指新增、转籍或过户。
(2)经营组织方式是指公车公营、自营、承包、租赁或挂靠。
(3)经营范围分为国内客运、国内货运和国际运输。
国内客运又分为县内班车客运、县际班车客运、市际班车客运、省际班车客运、县内包车客运、县际包车客运、市际包车客运、省际包车客运、县内旅游客运、县际旅游客运、市际旅游客运、省际旅游客运或出租客运;国内货运又分为普通货运、集装箱货运、冷藏保鲜货运、罐式容器货运、大型物件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或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国际运输分为国际定期班车客运、国际不定期班车客运、国际货物运输或国际危险货物运输。
(4)经济类型是指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港资、澳资、台资或其它经济。
(5)变速器型式是指手动、自动或手自动一体化。
(6) 前照灯制式是指两灯制或四灯制。
(7) 防抱制动装置是指有或无ABS。
(8)驱动形式是指车辆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总数(同一轮毂上安装两个轮胎(即双胎并装)的,按一个车轮计)。
3、车辆二级维护监管实行报备登记制度,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在规定的报备时间内,及时向核发《道路运输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备车辆二级维护结果。
班线经营客运车辆为至少每三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4次;农村客运车辆、包车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至少每四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3次;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为至少每六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2次;上述各类车辆每年报备登记中1次应与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报备结合进行。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为实现营运车辆技术档案规范管理,加强车辆技术监管力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车辆技术档案实行一车一档管理制度,实现车辆从购置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管理,由专人保管、填写、记录;
二、车辆技术档案非经许可,不得随意转借,根据年检、年审随时更新;
三、车辆技术档案的内容:
档案内容应当主要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等级评定或者年度类型等级评定复核、车辆维护和修理含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车辆主要零部件更换、车辆变更、行驶里程、对车辆造成损伤的交通事故等记录;档案内容应当准确、详实;
四、新购车辆登记注册、办理营运手续完成后,需将车辆行驶证、营运证、附加费证、购车发票、附加费收据复印件及车辆照片等有关行车资料交车技科或公交科,建立车辆基本情况档案;
五、车辆驾驶员要在每月25日前将车辆的月行程里程、保养维修、肇事情况上报公司安全科、车技科、公交科登记,由安全科、车技科、公交科负责人核实后填写车辆技术登记;
六、车辆技术档案由专人保管,未经主管经理批准不准外借;保存期为从车辆新购到车辆报废;。
车辆技术档案范本

编号:车辆技术档案车牌号码:车辆类别:车辆型号:建档日期:说明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交通部《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第6号令)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第10号令)等配套规章的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并妥善保管,作为车辆定期审验和监督检查的依据之一。
2、车辆基本情况登记表(表一)中部分项目填制说明:(1)运力来源是指新增、转籍或过户。
(2)经营组织方式是指公车公营、自营、承包、租赁或挂靠。
(3)经营范围分为国内客运、国内货运和国际运输。
国内客运又分为县内班车客运、县际班车客运、市际班车客运、省际班车客运、县内包车客运、县际包车客运、市际包车客运、省际包车客运、县内旅游客运、县际旅游客运、市际旅游客运、省际旅游客运或出租客运;国内货运又分为普通货运、集装箱货运、冷藏保鲜货运、罐式容器货运、大型物件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或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国际运输分为国际定期班车客运、国际不定期班车客运、国际货物运输或国际危险货物运输。
(4)经济类型是指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港资、澳资、台资或其它经济。
(5)变速器型式是指手动、自动或手自动一体化。
(6) 前照灯制式是指两灯制或四灯制。
(7) 防抱制动装置是指有或无ABS。
(8)驱动形式是指车辆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总数(同一轮毂上安装两个轮胎(即双胎并装)的,按一个车轮计)。
3、车辆二级维护监管实行报备登记制度,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在规定的报备时间内,及时向核发《道路运输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备车辆二级维护结果。
班线经营客运车辆为至少每三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4次;农村客运车辆、包车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至少每四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3次;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为至少每六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2次;上述各类车辆每年报备登记中1次应与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报备结合进行。
车辆“一车一档”技术档案内容

车辆“一车一档”技术档案内容
1、车辆基本情况(《机动车行驶证》、《道路运输证》复印
件及车辆照片、承运人责任险保险单复印件等);
2、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记录;
3、二级维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
4、技术等级评定记录;
5、车辆变更记录;
6、行驶里程记录;
7、交通事故记录;
8、车辆审验记录;
9、通讯工具及卫星定位系统的配备记录;
10、罐体检测合格证或检测报告复印件;
11、车辆技术参数档案;
12、符合JT719规定要求的燃料消耗量证明材料;
13、必备的应急处理器材、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清单;
14、符合GB13392要求,悬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标志
和标识的照片;
15、异地经营的,在经营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
案的材料;
16、其他按规定要求归档的材料。
技术档案内容记载及时、完整、准确,不得随意更改。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车辆技术档案管理(标准版)车辆技术档案管理(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为了保证营运车辆技术质量,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此制度:一、车辆档案管理1、新车行驶证、营运证、附加费证、购车发票、附加费收据复印件及车辆照片等有关行车资料交给公司,建立车辆基本情况档案;2、车辆驾驶员要在每月例保后将车辆的月行程里程、保养维修、肇事情况上报公司二保站登记,由二保站负责人核实后填写车辆技术登记;3、车辆重要部件或证件如有改动,应将改动情况报公司登记备案;二、车辆检查1、司机平时出车前后要做好检查,严禁带病营运,一经发现,视情况轻重罚100至500元;2、公司每季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车辆进行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必须达到以下标准:(1)车辆号牌齐全、清晰,安装位置正确,无遮挡物;(2)灯光、喇叭、雨刮器、观后镜等装置齐全有效;(3)发动机汽缸工作正常,无异响、漏油、漏水等现象;(4)转向装置操作灵活,无过紧或过松现象,高速行驶时车辆不会出现跑偏或摆头现象;(5)制动系统良好,符合国家制动规范要求,前后四轮的定位准确;(6)车辆各种线路完好,接放安全牢固;(7)轮胎保持良好,轮胎胎冠上的花纹深度不得少于3.2mm;(8)其他部件符合安全行车标准。
营运车辆技术档案制度

营运车辆技术档案制度
1.目的
为保证营运车辆管理规范化,保存车辆从采购到报废的全过程记录,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营运车辆。
3.引用文件
3.1《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3.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4.职责
4.1安技部负责制定和落实本制度,并监督车队的执行情况。
4.2车队按规定执行本制度。
5.内容及要求
5.1公司车辆均应建立技术档案,实行一车一档管理。
5.2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技术等级评定记录、类型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车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在此基础上建立详细的车辆技术档案。
5.3安技部负责车辆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督促和指导各个
1。
车辆技术档案资料

车辆技术档案资料一、引言车辆技术档案资料是对车辆的技术性能、规格参数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的资料。
本文将对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内容要点和管理方法进行介绍。
二、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重要性1.车辆管理依据:车辆技术档案资料是车辆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车辆技术资料的分析,可以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
2.维护保养指南:车辆技术档案资料包含了车辆的维护保养记录,能够为车辆的日常维护提供重要参考。
3.事故调查依据:在发生事故时,车辆技术档案资料可以作为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帮助确定责任和事故原因。
三、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内容要点1.车辆基本信息:包括车辆品牌、型号、车架号、发动机号等基本信息。
2.技术性能参数:包括车辆的动力性能、燃油消耗、排放标准等参数。
3.维护保养记录:记录车辆的维护保养情况,包括保养时间、维修项目、维修人员等信息。
4.事故记录:记录车辆的事故情况,包括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经过等信息。
5.保险记录:记录车辆的保险情况,包括保险公司、保险金额、保险期限等信息。
四、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方法1.建立完整档案:及时更新和完善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2.分类存档:将车辆技术档案按车辆编号或车辆类型进行分类存档,便于查询和管理。
3.定期检查和审核:定期对车辆技术档案资料进行检查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安全保密:对车辆技术档案资料进行安全保密,防止信息泄露和被恶意利用。
五、结论车辆技术档案资料是车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车辆管理效率、保障车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完整、准确的车辆技术档案资料,才能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和长久使用。
以上是关于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车辆技术档案

车辆技术档案
目录
一、照片 (1)
二、填写说明 (1)
三、车辆基本情况 (1)
四、二级维护记录 (1)
五、维修记录 (1)
六、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 (1)
七、车辆事故记录 (1)
八、车辆变更情况记录 (1)
填写说明
一、本技术档案是运输车辆使用、维修、检测的重要技术资料,运输经营者应认真填写、妥善保存。
二、字迹清晰,不得涂改,填写时应使用钢笔。
三、照片设置、要能直观反映车辆的基本外貌和特征,采用车辆正面45度角4寸彩色照片;
四、车辆建档前情况记录,主要记录车辆的改装、改造情况,增设附加装置情况;
五、表一百车公里油耗是指车辆原厂说明书的油耗数据,对进口车,应换算后填入;
六、表二、表三中里程表示值指车辆里程表显示值,或车辆行驶总里程(里程表损坏时);
七、表二、表三维护修理记录,主要记录二级维护、主要总成和车辆大修情况,并附有维修质量检测评定表,二级维护出厂合格证;
八、表三的“更换总成及主要零部件”栏,主要填写发动机、离合器、车厢、驾驶室、转向机、变速箱、前桥、后桥、车架等总成部件的更换情况;
九、表四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记录,应附车辆检测报告表;客运车辆还应填写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
十、表六变更记录,主要记录“车属单位、地址、车辆牌照号、营运证号”等表一所列内容的表更情况,同时,在表一所对应项目上应注有“变更”标记;
十一、各表填满后,可将相应续表附于后。
车辆基本情况
车属单位:地址:许可证号:
二级维护记录
维修记录
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
车辆事故记录
车辆变更情况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档案号:
车辆技术管理档案
单位:
车号:
电话:
车辆基本信息表
基本
情况
车辆号牌信息
粘贴初次办理或变更《道路运输证》时,车辆正面偏右侧45°的3寸彩色照片
车牌号码
颜色
注册(变更)日期
首次核发
牌号变更1
牌号更2
道路运输证信息
业户名称
道路运输证号
经营范围
发证日期
初次登记
名称变更1
名称变更2
车辆配置及主要技术参
检测有效期
报告编号
备注
登记人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注1:检测/评定类别指车辆安全技术检验、环保检验和综合性能检验(含技术等级评定和客车类型等级评定)。
注2: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等级评定(复核)应在备注栏中予以注明技术等级,类型等级。
车辆维护和修理登记表
制动器形式
前轮:盘/鼓式
后轮:盘/鼓式
制动防抱死
系统(ABS)
有/无
变速器形式
手动/自动/
手自一体
缓速器
有/无
空调系统
有/无
卫星定位装置
有/无
备注
注1:货箱内尺寸或容积。普通栏板车、厢式车、仓栅车、自卸车等填写货箱内尺寸,罐式车填写容积。
注2:电池类型、驱动电机型号和电动功率。纯电动汽车填写,其他车辆不用填写。
数
车辆类型
厂牌型号
制造厂名
出厂日期
国产/进口
VIN(或车架)号
底盘型号
车辆外廓尺寸
mm
货箱内尺寸
或容积
总质量
kg
整备质量
kg
准牵引质量
kg
核定载质量
kg
核定载客
人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号码
发动机排量
L
发动机净功率
kW
排放标准
电池类型
驱动电机型号
电机功率
动力类型
车轴数量
轴距
Mm
轮胎数/规格
/
行车制动方式
气/液/气—液
序号
维护日期
累计行驶里程
(km)
维修类别
修理内容
维修单位
合格证编号
登记人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注:车辆维修类别栏应填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小修、大修或总成修理。
车辆主要部件更换登记表
序号
更换日期
部件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名称
部件编号
维修单位
登记人员
1
2
3
4
5
6
7
注:主要登记发动机、离合器、车厢、驾驶室、转向器、变速器、前桥、后桥、车架及轮胎等部件的更换情况。
车辆机损事故登记表
序号
事故时间
事故地点
事故性质
车辆损坏情况
登记人员
1
2
3
4
5
6
7
8
注1:事故性质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或一般事故。
注2:事故责任指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无责任。
车辆变更登记表
序号
变 更 日 期
变 更 原 因
变 更 事 项
登 记 人 员
1
2
3
4
5
6
7
8
注:变更事项指车辆停驶、封存、启封使用、报废等变更情况,不包括车主名称、道路运输证号和车牌号的变更。
车辆行驶里程登记表
序号
登 记 日 期
当月行驶里程
(km)
累计行驶里程
(km)
登 记 人 员
1
2
3
4
5
6
注:行驶里程按月进行登记。
注3:排放标准。指国Ⅲ、国Ⅳ、国Ⅴ或其他排放阶段,纯电动车不用填写。
注4:动力类型。指汽油、柴油、纯电动、液化天然气(LNG)、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或其他。
注5:请填写或选择有关信息,符合的请在选择项上以“√”表示。
车辆检测和评定登记表
序号
检测/评定类别
检测/评定单位
检测/评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