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装饰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装饰画教案(精选8篇(1)

装饰画教案(精选8篇(1)

装饰画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四章《装饰画创作与应用》,具体内容包括: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图案设计;以及装饰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装饰画构图、色彩、图案设计的能力,提高创作水平。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图案设计。

2.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装饰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装饰画作品、彩笔、水粉、画纸等。

2.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讲解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图案设计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幅装饰画草图。

(2)根据草图,用彩笔、水粉等材料进行制作。

4. 课堂展示:(1)每组展示作品,介绍设计理念。

(2)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提出建议。

5. 例题讲解:以一幅装饰画为例,讲解其构图、色彩、图案设计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装饰画作品。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装饰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装饰画创作与应用2. 内容:(1)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图案设计(3)装饰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幅装饰画。

2. 答案要求:(1)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

(2)图案设计富有创意,体现主题。

(3)作品尺寸:A3纸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收集不同类型的装饰画,进行欣赏和分析。

(2)组织学生参加装饰画比赛,提高创作水平。

装饰画教案

装饰画教案

装饰画教案教案:装饰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课《装饰画》。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对称、重复、抽象等装饰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装饰画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对称、重复、抽象等装饰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装饰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对称、重复、抽象等装饰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装饰画样品、画纸、水彩笔、彩铅、剪刀、胶水等。

学具:同上。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装饰画实例,如家具、衣物、文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装饰画有什么特点?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对称、重复、抽象等装饰手法。

3. 示范演示(10分钟)教师选择一个简单的装饰画作品进行示范,讲解创作步骤和技巧,如对称、重复、抽象等。

4.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装饰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装饰画特点:对称、重复、抽象创作方法:1. 对称:上下对称、左右对称2. 重复:图案、颜色、形状等重复使用3. 抽象:简化、变形、夸张等手法七、作业设计2. 完成一幅装饰画作品,运用对称、重复、抽象等手法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装饰画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但在个别学生的作品中,仍存在对装饰手法运用不熟练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装饰画,如家具、衣物、文具等,分析其特点和创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装饰画教案(精选8篇)

装饰画教案(精选8篇)

装饰画教案(精选8篇)装饰画篇1课型:综合型教学方法:讲解、欣赏、演示和练习相结合。

装饰画教案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均衡、对比、变化、和谐等形式法则在装饰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装饰画的构成形式及制作方法。

装饰画教案2、难点:材料的选择动作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教材、旧年历、画报纸、碎布片、毛线头、胶水和小剪刀。

2、学具:教材、旧年历、画报纸、碎布片、毛线头、胶水和小剪刀、白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安定纪律,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装饰画教案2、导入新课挂出装饰画和一般的写实的绘画各一幅,从欣赏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引入装饰画这一概念。

图一写实绘画图二装饰画装饰画和一般的绘画不同,主要偏重于表现形式的装饰性。

装饰画教案,它常用于装饰性的壁画、壁挂、广告画等。

装饰画注重形象的平面化处理,画面构图强调均衡、对比、变化、和谐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构图一般较为单纯。

色彩亦服从于形式美法则的需要,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色彩关系。

装饰画可利用各种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到自然特征,充分发挥材质的美。

装饰画的造型:装饰画教案,要求在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写生的基础上,抓住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不受自然规律的束缚,运用装饰手法进行提炼、概括、取舍、夸张装饰加工,创造出高于生活,富于想象的完美、典型的装饰形象。

装饰画步骤:(一)、构思设计(画出草图)确定好表现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画出草图。

装饰画教案(二)、选择材料。

根据草图和主题去选择材料。

(三)、剪贴制作。

将选择好的材料,根据草图剪好形状,并用胶水粘好。

作业:用旧年历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幅装饰画。

要求:选材恰当,画面整洁美观。

装饰画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图片,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并感知不同花纹和图案的蝴蝶。

2、学习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蝴蝶。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2、记号笔每人一支,油画棒每桌一盘。

3、轻音乐和“蝴蝶飞”的音乐。

小学美术《装饰画》教案+

小学美术《装饰画》教案+

小学美术《装饰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装饰画》。

详细内容包括:装饰画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装饰画的创作原则,装饰画的色彩搭配,以及装饰画的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装饰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装饰画的创作原则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PPT、实物装饰画、彩笔、水粉、画纸等。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调色板、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装饰画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装饰画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装饰画的创作原则:简化、夸张、变形、抽象。

(3)讲解装饰画的色彩搭配:对比色、相近色、互补色。

3. 实践环节(10分钟)(1)教师示范装饰画的创作过程。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装饰画。

4.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评价。

(2)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装饰画艺术。

六、板书设计1. 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

2. 装饰画的创作原则:简化、夸张、变形、抽象。

3. 装饰画的色彩搭配:对比色、相近色、互补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创作一幅装饰画。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装饰画创作原则和色彩搭配,发挥想象,独立完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互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装饰画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装饰画艺术,了解不同国家的装饰画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篇】

《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篇】

《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篇】1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系列的一部分,由于线的变化带来的魅力和易学便画的条件,在对于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中,线描画对孩子来说,是最富兴趣、最为便捷,也颇为有效的绘画之一。

线描画又叫线描装饰画。

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体验、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及其美感的同时。

学会从自然中吸取丰富的形状,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让孩子给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变化出孩子眼中的线描世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十二、三岁,正处于“视觉写实期”向“客观写实期”过渡。

这一时期的孩子能通过感观对实物进行具体描画,能注意描画物象的细节,力图真实地反映现实,已经由平面的思维向立体思维过渡。

能用线表现面,由面组成体,能用线表现空间前后的遮挡关系,这一时期应该注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可逐步把一些基础理论渗透给学生,如透视知识、构图知识、结构比例等,用理论指导他们走上正规的绘画道路。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不正确的教法会影响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去苛求孩子,而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和对世界的认识。

可以让孩子自由地抒发他们的情感和想像力,展现自己特有的天性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能力: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线描)创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变化的线条对自然物象进行提炼、加工、装饰。

《装饰画》教案两篇

《装饰画》教案两篇

《装饰画》教案两篇一、教学内容1. 装饰画的概念与特点2. 装饰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装饰画的基本创作方法与技巧进行创意实践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装饰画的兴趣,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创作方法与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装饰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进行创意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装饰画作品、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提问:“这些画有什么特点?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绘画?”2. 基本概念与特点: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阐述。

3. 创作方法与技巧:分析装饰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以实例进行讲解。

4.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装饰画创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2)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装饰画创作实践。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幅装饰画,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装饰画的概念、分类与特点2. 装饰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3. 实践环节: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以“家乡风景”为主题的装饰画。

2. 答案:(1)尺寸:A4纸大小。

(2)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

(3)要求:运用所学装饰画创作方法与技巧,充分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装饰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课后收集更多装饰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材料、技法的装饰画创作,丰富个人作品风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环节中的教师示范和巡回指导。

2. 作业设计的要求和答案。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建议。

一、实践环节中的教师示范和巡回指导1. 教师示范:(1)选择合适的装饰画主题,如自然风景、人物、动物等。

《装饰画》教案(两篇

《装饰画》教案(两篇

《装饰画》教案(两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装饰画》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装饰画的定义、特点、分类;装饰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装饰画的表现形式及色彩运用;以及装饰画的鉴赏与评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会欣赏装饰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以及色彩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分类及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装饰画作品、彩笔、水粉、画纸等。

2.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是什么类型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讲解装饰画的定义、特点、分类。

3. 实践情景引入:以“美丽的家园”为主题,引导学生创作装饰画。

4. 例题讲解:讲解装饰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以及色彩运用。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创作装饰画。

7.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装饰画》2. 内容:装饰画定义:具有装饰性、美观性、实用性的绘画作品。

装饰画特点:平面化、图案化、装饰性、色彩丰富。

装饰画分类:具象装饰画、抽象装饰画、意象装饰画。

装饰画创作方法与技巧:构图、造型、色彩、肌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美丽的家园”为主题,创作一幅装饰画。

2. 答案要求:构图合理,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不同类型的装饰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装饰画》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装饰画的起源、发展、流派;装饰画的构图原则;装饰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以及装饰画的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起源、发展及流派,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

《装饰画》教学设计

《装饰画》教学设计

《装饰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艺术价值,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装饰画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独特的艺术语言。

让学生完成一张装饰画作品,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

通过具体分析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规律,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幅装饰画,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了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感受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把其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

同时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学习,在作业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了解装饰画的特点。

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一个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居室创作一幅装饰画。

教学中最关键的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运用自己的理念画出装饰画这个环节,方法的运用和掌握以及继续画下去的决心是重要的,要保证作业时间和环境,帮助学生作业。

三、教学策略1.了解教材的设计编排要求。

本节课是室内装饰品的综合探索课,结合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扮美生活。

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了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感受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把其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饰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艺术价值,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装饰画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独特的艺术语言。

让学生完成一张装饰画作品,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

通过具体分析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规律,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幅装饰画,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了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感受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把其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

同时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学习,在作业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了解装饰画的特点。

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一个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居室创作一幅装饰画。

教学中最关键的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运用自己的理念画出装饰画这个环节,方法的运用和掌握以及继续画下去的决心是重要的,要保证作业时间和环境,帮助学生作业。

三、教学策略
1.了解教材的设计编排要求。

本节课是室内装饰品的综合探索课,结合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扮美生活。

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了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感受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把其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

同时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进行探究学习,在作业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教学方式上可运用启发、直观的教学策略,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分别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方面进行分析,了解装饰画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居室创作一幅装饰画。

同时运用多媒体等各种辅助手段,结合生活中相关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整体地把握艺术创作的实践方法与精神内涵。

3.重视学生的创作过程。

本课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作业为主,以欣赏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制作,尝试发现并巧妙利用材料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