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培养方案
最新整理“英语笔译”领域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doc

“英语笔译”领域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良好的道德修养、宽厚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行业经验、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符合国家翻译专业资格认证标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笔译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严谨的学风。
2.具有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宽广的人文视野、国际视野和良好专业素养。
3.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系统的翻译技能,能够担负大型翻译项目。
4.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较强的英汉双语笔译能力。
5.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基于翻译实践撰写实践报告或研究论文。
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英汉—汉英笔译本方向以语言转换为形式和手段,以交流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笔译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职业翻译人才,能够承担法律、政治、外交、新闻、金融、工程技术、文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笔译工作。
三、基本学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四、培养方式1.实行学分制。
研究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方可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采用实践研讨式教学。
课程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研究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训练。
同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研究生授课或开设讲座。
3.重视实践环节。
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翻译学院英语专业(翻译)培养方案_2

翻译学院英语专业(翻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方向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熟悉中、英语言差别,熟练掌握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同时第二外语达到初中级水平,从而能够胜任比较专业的英语口笔译及初级水平的第二外语翻译工作。
本方向同时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因此该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进入政府、企事业单位及跨国公司等不同部门从事广义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一)、学生具有外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二)、在基础阶段(1、2年级)应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基准,使学生在英语语音、基础语法及听说能力上具备良好的素养,在第二学年能够在自愿基础上参加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三)、在基础阶段,以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同时指导学生按一定比例选修全校性的公选课、素质教育选修课,以增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四)、在高级阶段(3、4年级),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在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的训练已经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语言规律和文化知识的传授。
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包括连传技巧、同传培训,专题口译和笔译等。
(五)、鼓励处于高级阶段的学生在第四学年中自愿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六)、在高级阶段还要指导学生上好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英语文字处理实习课及多媒体教学课,使学生在从事企、事业单位和涉外单位的翻译、高校教学及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七)、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原则上要以学院所提供的一门小语种作为第二外国语。
翻译学院英语(翻译)专业培养方案 (2)

六、专业特色课程
口译系列课程(专题口译、国际会议同传、FGD 同传)、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语言对比、计算机辅助翻译。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
附表一: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专
课程名称
第二外语 Ⅰ-Ⅱ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Ⅰ-Ⅱ 综合英语Ⅰ-Ⅳ Intensive English Reading Ⅰ-Ⅳ 英语语音Ⅰ-Ⅱ English PhoneticsⅠ-Ⅱ 英语语法Ⅰ-Ⅱ English GrammarⅠ-Ⅱ
▲ FGD 同传
专 FGD Interpreting
2
翻译理论与实践
业 Translation Theory and
2
Practice 选 ▲翻译实践教学 I
Practice-oriented Teaching and 2 修 Learning
▲翻译实践教学 II
课 Practice-oriented Teaching and
翻译学院英语(翻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方向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熟悉中、英 语言差别,熟练掌握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同时第二外语达到初、中级水平,从而能够胜任比较专业的英 语口、笔译及初级水平的第二外语翻译工作。本方向同时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因此该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进入政府、企事业单位及跨国公司等不同部门从事 广义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工作。
专 ▲投资学 Investment 商务专题系列 II
业 Business II 国际法
全日制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法商笔译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

翻译、翻译理论研究、口笔译教学研究
等师资团队的人才培养特色。目前已培
养 翻 译 硕 士 90 余 名 ,正 在 成 长 为 中 部 地
区法律和商务翻译人才的重要培养基
地。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21081004
课程设置 课程中文名称
总学 分
总学 时
周 学 时
开课 学期
备 注
/2108100 第 二 外 国 语( 任 选 一 门 ):德 语 /法 语 /日 语( 上 、下 ) 4
具体情况,据此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4.培 养 工 作 应 坚 持 课 程 学 习 、专 业 实 践 和 学 位 论 文 撰 写 三 者 结 合 的 方 式 。既 要 培 养 研 究 生 的 笔
译实践能力,又要使他们掌握基础的翻译理论。 5. 积 极 发 挥 海 内 外 专 家 的 作 用 ,定 期 或 不 定 期 聘 请 国 外 及 境 外 著 名 学 者 讲 学 和 指 导 学 生 的 翻 译
2
21083041
翻译项目管理与实践
2
34 4
3
专 业 方 向 课 21083042
法律翻译基础
2
34 4
2
( 12 门 选 6 门 ) 21083043
合同翻译实务
2
34 4
2
21083044
司法文书翻译ຫໍສະໝຸດ 234 42
21083045
法律法规翻译
2
34 4
3
21083046
法庭口译
2
34 4
3
21083047 21083048 21083049 21083050 21083051 21083052 21083053
翻译学院英语专业(翻译)培养方案_3

翻译学院英语专业(翻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方向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熟悉中、英语言差别,熟练掌握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同时第二外语达到初中级水平,从而能够胜任比较专业的英语口笔译及初级水平的第二外语翻译工作。
本方向同时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因此该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进入政府、企事业单位及跨国公司等不同部门从事广义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一)、学生具有外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二)、在基础阶段(1、2年级)应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基准,使学生在英语语音、基础语法及听说能力上具备良好的素养,在第二学年能够在自愿基础上参加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三)、在基础阶段,以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同时指导学生按一定比例选修全校性的公选课、素质教育选修课,以增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四)、在高级阶段(3、4年级),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在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的训练已经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语言规律和文化知识的传授。
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包括连传技巧、同传培训,专题口译和笔译等。
(五)、鼓励处于高级阶段的学生在第四学年中自愿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六)、在高级阶段还要指导学生上好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英语文字处理实习课及多媒体教学课,使学生在从事企、事业单位和涉外单位的翻译、高校教学及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七)、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原则上要以学院所提供的一门小语种作为第二外国语。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5101 学科门类:文学(05)一级学科:翻译硕士学分要求:50一、学科、专业简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简称MTI,是在遵循翻译学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通过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设立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研究生学位。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职业指向性明确,即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及国家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需要,具备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该专业学位强调培训高水平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职业道德,综合培养学生独立承担专业领域翻译工作的能力。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大纲设定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
我校外国语学院于2010年9月获得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授予权,2011年开始招生。
目前,本硕士点共有英语笔译和英语口译2个专业。
外国语学院共有导师1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师资力量雄厚,指导经验丰富。
学院汇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健全的学术梯队、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以及良好扎实的科研基础,近年来取得了卓越的教学和科研成绩。
目前拥有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品牌与特色专业、4门精品课程、6门优秀课程,获得2项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并承担30多项校级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近三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近20部,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以及12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奖。
翻译硕士培育方案

翻译硕士培育方案方案一:翻译硕士培育方案在遵循翻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一样规律的基础上,依照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材培育的有利体会,紧密结合我国国情,专门是结合我国翻译实践领域的实际情形,踊跃探讨具有我国特色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
(一)培育目标培育德、智、体全面进展、能适应全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材。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式招生对象一样为学士学位取得者,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有口笔译实践体会者优先考虑;鼓舞具有不同窗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
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统考(或联考)及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专业复试,结合工作业绩择优录取。
(三)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能够脱产学习,也能够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
全脱产学制为两年;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与完成论文情形,最多不超过五年,最少不低于三年。
(四)培育方式一、实行学分制。
学生必需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二、采纳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
口译课程要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要聘请有实践体会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笔译课程可采纳项目翻译的方式讲课,即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增强翻译技术的训练。
少数有较丰硕实践体会的研究生,修个别课程时可采纳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通过学校统一的课程考试方式取得学分,或已经把握某门课程,通过本人申请通过考试准予免修,取得学分。
3、重视实践环节。
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育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进程,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或很多于100小时的口译实践。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育的作用。
翻译学院英语(翻译)专业培养方案

翻译学院英语(翻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方向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熟悉中、英语言差别,熟练掌握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同时第二外语达到初、中级水平,从而能够胜任比较专业的英语口、笔译及初级水平的第二外语翻译工作。
本方向同时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因此该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进入政府、企事业单位及跨国公司等不同部门从事广义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学生具有外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2、在基础阶段(1、2年级)应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基准,使学生在英语语音、基础语法及听说能力上具备良好的素养,在第二学年能够在自愿基础上参加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3、在基础阶段,以语言技能课为主,同时指导学生按一定比例选修全校性的公选课、素质教育选修课,以增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在高级阶段(3、4年级),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在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的训练已经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语言规律和文化知识的传授。
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包括连传技巧、同传培训,专题口译和笔译等。
5、鼓励处于高级阶段的学生在第四学年中自愿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6、在高级阶段还要指导学生上好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英语文字处理实习课及多媒体教学课,使学生在从事企、事业单位和涉外单位的翻译、高校教学及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7、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原则上要以学院所提供的一门小语种作为第二外国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农业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培养方案
(055101)
一、学科简介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经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笔译人才。
河北农业大学翻译专业硕士点设英语笔译方向,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并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
学科点现有导师8人,其中博士学位人员3人,教授职称4人,导师均有丰富的笔译实践经验。
本专业学位强调培训学生高水平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职业道德,综合培养学生独立承担专业领域翻译工作的能力。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大纲设定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实行导师组联合培养制。
二、培养目标
本方向根据翻译实践的需要,按照高级笔译译员知识结构的要求,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目前国内所需的专业化高级笔译人才。
毕业生需掌握翻译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从事笔译工作。
三、培养方式与培养年限
全日制学习,学习年限为2.5年,学籍最长年限为5年。
实行学分制。
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公共必修课、领域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总学分不低于42个学分。
授课方式以案例研讨为主,课堂讲授为辅。
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级职称老师为主,并聘请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参与研究生培养。
强化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教学内容突出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的培养。
设立实践基地,将翻译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学生至少完成10万字(以汉字计算)以上的笔译实践,其中农业、林业类翻译3万字以上。
四、研究方向
英语笔译方向。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055101)翻译硕士(英语笔译)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六、科学研究与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论文写作语言为英文)):
1.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词,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词的研究报告;
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词的实验报告;
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词。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
评阅合格者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位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成员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根据所设置的课程修满42个学分、考试合格且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