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合集下载

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在焊接过程中当产生的焊接应力超过金属的屈服极限就会产生焊接变形。

应力变形的种类(从变形的外观形态来看):收缩变形、弯曲变形、角变形、波浪变形、扭曲变形等。

减少和防止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措施:1.合理进行结构设计和焊接工艺设计,设计焊接方法时应该选用对称工作断面和焊缝位置,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焊缝的断面和长度外在焊接工艺上采取以下措施:采取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2.反变形法(根据生产中焊件变形规律,焊前预先将焊件做出相反方向的变形以抵消焊后发生的变形)V型坡口单面焊缝一般发生角变形。

3..刚性固定法:采用把焊件固定在平台上或在焊接用夹具上夹紧进行焊接。

(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增加焊件的刚度或拘束度,可以达到减小变形的目的,此种方法就是)焊件预热,对焊件进行预先加热,使焊件温度差减小,这样可以均匀的同时冷却减小应力。

5焊后缓冷6.焊后轻击焊缝或回火。

焊接残余变形的主要危害有:1)首先零件或部件的焊接变形会直接降低装配质量,而结构中的焊接残余变形会使结构的尺寸达不到要求。

2)过大的残余变形还会增加结构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焊接接头的性能。

3)焊件的残余变形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预防焊接变形的设计措施有:1)尽量选用对称的构件截面和焊缝位置。

2)合理地选择焊缝长度和焊缝数量。

3)合理选择焊缝截面尺寸和坡口形式。

如果在设计上能充分估计到制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焊接变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比从工艺上采取措施要方便得多。

然而,如果单从设计上采取措施,在生产中不注意选择正确的工艺,同样会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

因此,实际生产中应该从设计和工艺两方面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小焊接变形的产生。

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1留余量法留余量法主要是用于补偿焊件的收缩变形。

反变形法主要用于控制变形规律较明显的角变形和弯曲变形。

2.反变形法3.刚性固定法刚性固定法有以下几种a将焊件固定在刚性平台上。

b将焊件组合成刚性更大或对称的结构c利用焊接夹具增加结构的刚性和约束d采用临时支撑增加结构的拘束。

焊接缺陷和焊接变形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通用工艺规程

焊接缺陷和焊接变形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通用工艺规程

吉林机械制造分公司企业标准Q/JJ112.11401.17-2011 预防焊接缺陷及焊接变形操作规程吉林机械制造分公司2010-12-30发布 2011-01-01实施1 目的为预防和减少焊接缺陷及焊接变形的产生,保证焊接质量,特制订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公司钢制容器的通用焊接管理。

3 引用标准3.1 GB150.1~4-2011《压力容器》3.2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3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3.4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4 管理内容和方法4.1 焊接缺陷焊接中的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等。

4.1.1 气孔气孔是指在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

由于气孔的存在,使焊缝的有效截面减小,过大的气孔会降低焊缝的强度,破坏焊缝金属的致密性。

4.1.1.1气孔的产生原因坡口边缘不清洁,有水份、油污和锈迹;焊条或焊剂未按规定进行焙烘,焊芯锈蚀或药皮变质、剥落等。

此外,低氢型焊条焊接时,电弧过长,焊接速度过快;埋弧自动焊电压过高等,都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

4.1.1.2预防产生气孔的措施选择合理的焊接线能量,认真清理坡口边缘水份、油污和锈迹,严格按规定保管、清理和焙烘焊接材料。

不使用变质焊条,当发现焊条药皮变质、剥落或焊芯锈蚀时,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

电弧焊时,应控制好电弧长度;埋弧焊时,应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特别是薄板自动焊,焊接速度应尽可能小些。

4.1.2 夹渣夹渣就是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

夹渣也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致密性。

4.1.2.1夹渣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焊缝边缘有气割或碳弧气刨残留的熔渣;坡口角度或焊接电流太小,或焊接速度过快。

在使用酸性焊条时,由于电流太小或运条不当形成“糊渣”;使用碱性焊条时,由于电弧过长或极性不正确也会造成夹渣。

不变形的焊接方法

不变形的焊接方法

不变形的焊接方法
设计措施: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焊接变形的影响,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材料、尺寸、焊缝类型、数量、位置等,以减少焊接变形的可能性和程度。

工艺措施:在装配和施焊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变形,从而减少或消除由于温度场不均匀引起的收缩和扭曲等现象。

例如,合理选择装配顺序和焊接顺序,以及焊接参数。

预加反变形法:在焊前进行装配时,预置反方向的变形量为抵消(补偿)焊接变形。

刚性固定法:在焊前用夹具或其他装置将被焊件牢固地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和形状上,使其在施焊过程中不能自由收缩或伸展。

散热法:将焊接处的热量迅速散走,使焊缝附近的金属受热面大大减少,达到减小焊接变形的目的。

锤击焊缝法:在施焊过程中或施焊后趁热用圆头锤轻而密地敲击焊缝及其周围区域,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和延展性收缩,从而减少或消除残余应力和变形。

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焊接变形控制措施1. 引言焊接是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它在制造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工件变形。

焊接变形不仅会影响工件的外观,还可能导致尺寸偏差、失配和应力集中等问题。

因此,为了控制焊接变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其影响。

本文将介绍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包括减少焊接热输入、优化焊接顺序和采用辅助支撑等方法。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工程师在焊接过程中有效控制变形,提高焊接质量。

2. 减少焊接热输入焊接热输入是导致焊接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焊接电流和电压较高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较大,会使焊接接头局部加热,导致热膨胀引起变形。

因此,减少焊接热输入是一种常用的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以下是减少焊接热输入的方法:•降低焊接电流和电压:通过调节焊接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可以控制焊接热输入的大小。

降低电流和电压可以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热量产生,从而减少变形的可能性。

•采用脉冲焊接技术:脉冲焊接技术可以使焊接电流周期性变化,从而降低焊接热输入。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焊接热量和热膨胀,有效控制焊接变形。

•使用预热和间歇焊接:在焊接之前,可以对焊接接头进行预热,以提高材料的可塑性和焊接质量。

间歇焊接是指在焊接过程中,将焊接接头暂停冷却一段时间,再继续焊接。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焊接热输入,减少变形。

3. 优化焊接顺序焊接顺序是影响焊接变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焊接顺序会导致不同的温度梯度和热应力,进而影响变形的大小和方向。

因此,优化焊接顺序是控制焊接变形的一项重要措施。

以下是优化焊接顺序的方法:•从焊接应力较小的区域开始焊接: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会受到热应力的影响,从而引起变形。

通过从焊接应力较小的区域开始焊接,可以减少焊接接头受力不均匀引起的变形。

•分割大尺寸焊接接头:对于大尺寸的焊接接头,可以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小接头进行焊接。

这样可以减少焊接接头的热输入,降低焊接变形的风险。

•控制焊接速度和温度:在焊接过程中,合适的焊接速度和温度可以减少焊接接头的热输入,进而减少焊接变形。

预防焊接变形装配工艺措施(一)

预防焊接变形装配工艺措施(一)

预防焊接变形装配工艺措施(一)预防焊接变形装配工艺措施介绍焊接变形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对工件的装配精度和最终质量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工艺措施来预防焊接变形。

本文将详细介绍各个措施的具体方法和原理。

控制焊接参数•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电压:合理选择焊接电流和电压,控制焊接热量的输入量,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热输入,从而减少焊接变形的发生。

•控制焊接速度:通过控制焊接速度,可以有效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量,减少焊接变形的风险。

使用适当的焊接顺序•选择合适的焊接顺序:针对复杂工件的焊接,应选择合适的焊接顺序,先焊接刚性件,再进行焊接薄弱部位,最后再进行整体的焊接。

这样可以减少焊接时的热应力,降低变形的风险。

•分段焊接:对大型工件,可以采用分段焊接的方法。

先将工件切割成若干个小段,分段进行焊接,最后再进行拼接。

这样可以减小焊接变形的幅度。

使用辅助夹具和支撑物•使用合适的夹具:在焊接过程中,可以使用合适的夹具来固定工件,减少变形的风险。

夹具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固定力,同时避免对焊接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添加支撑物:对于较大的工件,可以在焊接过程中添加适当的支撑物,以增加工件的稳定性。

支撑物可以起到均匀分布焊接应力的作用,减少变形的程度。

采用正确的焊接方法•控制焊接温度:在焊接过程中,要控制焊接温度的上升速度和保持时间,避免焊缝过热或过冷,从而减少焊接变形。

•选择合适的焊接方式:合理选择焊接方式,如点焊、拖焊、弧焊等,根据工件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焊接方法,减少变形的风险。

•控制焊接方向:在焊接过程中,要控制焊接方向,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应力和挤压力,减少变形的发生。

结论通过合理控制焊接参数、采用适当的焊接顺序、使用辅助夹具和支撑物以及正确的焊接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焊接变形。

这些措施应根据具体的焊接工艺和工件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从而提高焊接的质量和装配精度。

防止焊接变形的措施

防止焊接变形的措施

防止焊接变形的措施1.设计合理的焊接结构2.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其实设计合理的焊接结构,它包括了合理安排焊缝的位置,减少不必要的焊缝,合理选用焊缝形状和尺寸等。

例如,采用焊缝对称布置。

象咱们常用于肋板与腹板的脚焊缝的焊脚就不应该太高。

一般对低碳钢有个最小焊脚尺寸推荐板厚《6mm最小焊脚3mm板厚7---13mm最小焊脚4mm板厚19--30mm最小焊脚6mm板厚31--35mm最小焊脚8mm板厚51--100mm最小焊脚10mm减少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1).反变形法(2).利用装配顺序和焊接顺序控制焊接变形(3).热调整法(4).对称实焊法(5).刚性固定法(6).锤击焊缝法其实这些里也包含了各种措施,本人打字太慢,就不详细说了。

如果有人想了解焊接的一些、知识,我象大家推荐一本书吉林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组织编写.孙景荣主编.这个老焊接工程师经验丰富的很,我刚毕业的时候跟他共事了一年,学到了很多焊接的知识.他出过好几本有关焊接方面的书.呵呵,我也算跟名人混过啊!!钢板拼装可以采用从中间至两边分段退焊法进行焊前要适当的做一些反变形,这是事前控制的办法!反变形法:在焊接进行装配时,预先将工件向焊接变形相反的方向进行人为的变形。

例如,焊接8~~12mm的钢板,V型破口单面焊。

将工件预先反向斜置,焊接后由于自身收缩,使工件恢复到平正的形状(我将附图说明)对于较大刚性的构件,下料的时候,可将构件制成预定大小和方向的反变形,咱们制作的吊车梁,焊后就会出现下挠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采用,下料的时候腹板预制上拱2.利用装配顺序和焊接顺序控制焊接变形a.收缩量大的焊缝应当先焊,如果一个构件既有对接焊缝,又有角接焊缝,应先焊对接焊缝,后焊角焊缝。

一般来说,对接焊缝比角焊缝的收缩量大b.采取对称的实焊顺序,能有效的减少焊接变形,(见,附图1)c.长焊缝焊接时,应采取对称焊,分段退焊,跳焊等焊接顺序d.对比较复杂的结构,可先分成几个简单的部件,分别装焊。

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焊接变形是焊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可能导致焊接件的尺寸、形状和性能不符合要求。

为了控制焊接变形,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工艺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是控制焊接变形的关键。

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热输入和热效应,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此外,在确定焊接方法后,还需要合理选择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以控制焊接热量的输入和分布,从而减少变形的产生。

其次,采用适当的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是控制焊接变形的有效手段之一。

预热可以提高焊接零件的温度,减轻热应力,从而降低变形的风险。

而焊后热处理则可以通过控制钢材的组织状态和应力分布,减少焊接件的变形。

预热和焊后热处理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以及焊接情况,制定相应的温度和时间控制方案。

此外,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和焊接顺序也是控制焊接变形的重要措施。

将焊接分为多道次进行,可以减少热应力的积累,并且逐渐平衡焊接件的应力分布,降低变形的程度。

此外,在进行多道次焊接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交替焊接顺序,进一步控制热应力的分布,减小变形的尺寸。

最后,选择适当的夹具和支撑方式也能有效控制焊接变形。

夹具和支撑物可以稳定焊接件,固定其形状,减少变形的风险。

通过合理设计夹具和选择适当的支撑方式,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约束,使焊接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稳定和正确的位置。

综上所述,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采用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和焊接顺序,以及选择适当的夹具和支撑方式。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焊接变形,提高焊接件的质量和性能。

焊接变形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焊接变形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焊接变形的原因及控制方法焊接变形是指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形状、尺寸和应力的改变。

变形对于焊接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来减少焊接变形。

1.熔融区的体积收缩:在焊接中,熔融区的温度升高,熔化的金属液体会发生体积收缩。

当焊接过程中发生多次的局部加热和熔化,熔融区收缩现象将会导致焊接件变形。

2.焊接应力: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接应力是导致焊缝及周边材料变形的重要原因。

焊接引起的应力主要有热应力和残余应力两种。

3.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差异:焊接过程中,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系数的差异也会导致焊件变形。

为了控制焊接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合理设计焊接结构:通过合理设计焊接结构,可以减轻焊接变形产生的程度。

例如,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可以采用对称组织,增加长交叉焊缝间的连接来减轻焊接变形。

2.使用焊接工艺参数: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速度、焊接电流和电压等,可以减少焊接变形。

例如,在焊接速度控制方面,可以采用逆向焊接、速度波动焊接和脉冲焊接等方法来减少焊接变形。

3.采用预应力:对焊接材料进行预应力处理可以减少焊接变形的产生,常见的方法有热拉伸和压力留置法。

4.使用夹具和支撑物:采用夹具和支撑物对焊接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可以减少焊接变形的产生。

夹具可以限制材料的收缩和变形,支撑物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撑力和刚度。

5.控制焊接热输入:通过控制焊接热输入来减少焊接变形。

可以采用分段焊接、小电流多道焊、局部加热等方法来降低焊接区域的温度梯度。

总之,焊接变形是焊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参数的调整,可以有效减少焊接变形的产生,提高焊接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在焊接过程中当产生的焊接应力超过金属的屈服极限就会产生焊接变形。

应力变形的种类(从变形的外观形态来看):收缩变形、弯曲变形、角变形、波浪变形、扭曲变形等。

减少和防止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措施:1.合理进行结构设计和焊接工艺设计,设计焊接方法时应该选用对称工作断面和焊缝位置,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焊缝的断面和长度外在焊接工艺上采取以下措施:采取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
2.反变形法(根据生产中焊件变形规律,焊前预先将焊件做出相反方向的变形以抵消焊后发生的变形)V型坡口单面焊缝一般发生角变形。

3..刚性固定法:采用把焊件固定在平台上或在焊接用夹具上夹紧进行焊接。

(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增加焊件的刚度或拘束度,可以达到减小变形的目的,此种方法就是)焊件预热,对焊件进行预先加热,使焊件温度差减小,这样可以均匀的同时冷却减小应力。

5焊后缓冷
6.焊后轻击焊缝或回火。

焊接残余变形的主要危害有:1)首先零件或部件的焊接变形会直接降低装配质量,而结构中的焊接残余变形会使结构的尺寸达不到要求。

2)过大的残余变形还会增加结构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焊接接头的性能。

3)焊件的残余变形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预防焊接变形的设计措施有:1)尽量选用对称的构件截面和焊缝位置。

2)合理地选择焊缝长度和焊缝数量。

3)合理选择焊缝截面尺寸和坡口形式。

如果在设计上能充分估计到制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焊接变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比从工艺上采取措施要方便得多。

然而,如果单从设计上采取措施,在生产中不注意选择正确的工艺,同样会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

因此,实际生产中应该从设计和工艺两方面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小焊接变形的产生。

预防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1留余量法留余量法主要是用于补偿焊件的收缩变形。

反变形法主要用于控制变形规律较明显的角变形和弯曲变形。

2.反变形法
3.刚性固定法刚性固定法有以下几种a将焊件固定在刚性平台上。

b将焊件组合成刚性更大或对称的结构c利用焊接夹具增加结构的刚性和约束d采用临时支撑增加结构的拘束。

限制角变形和弯曲变形。

刚性固定法可减小焊接变形但增大焊接应力。

这种方法适用塑性好的焊件。

4.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
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基本原则如下:正在施焊的焊缝应尽量靠近结构截面的中性轴;对于焊缝非对称布置的结构,装配焊接时应先焊焊缝少的一侧;焊缝对称布置的结构,应由偶数焊工对称地施焊;长焊缝焊接时,选择正确的焊接方向和焊接顺序;相邻两条焊缝的焊接,选择正确的焊接方向和顺序。

长焊缝焊接小于2m时采用直通焊;大于2m时可用分段焊、逐段退焊、跳焊法进行焊接,逐段退焊法焊接变形最小。

5.合理地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
各种焊接方法的热源不同,加热集中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的变形也不一样,当焊件结构形式、尺寸及刚性拘束相同的条件下,埋弧焊产生的变形比焊条电弧大;焊条电弧焊产生的变形比其他保护焊大。

同一焊接方法,工艺参数不同,焊接热输入不同,则变形大小也不一样,采用多层焊比单层焊产生的变形要小得多。

对于非对称截面的结构,可以通过对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工艺参数,达到控制和调节弯曲变形的目的。

6.热平衡法焊接变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受热不均匀
7.散热法。

可分为水浸法、纯铜板通水冷却、喷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