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核心业务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华为 容灾解决方案

华为 容灾解决方案

华为容灾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容灾是指在面临各种自然灾害、人为意外或硬件故障等突发情况时,通过采取措施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华为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了全面的容灾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业务运行。

二、华为容灾解决方案的核心特点华为容灾解决方案具有以下核心特点:1. 可靠性华为容灾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可靠的技术架构,确保业务连续运行并保障数据安全。

华为的设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2. 灵活性华为容灾解决方案提供多种灵活的部署方式,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无论是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都可以通过华为的容灾解决方案来实现高可用性和业务连续性。

3. 可扩展性华为容灾解决方案支持横向和纵向的扩展,可以根据业务的发展需求进行弹性扩容。

无论是增加服务器、存储设备还是网络带宽,都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保证业务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4. 故障切换速度快华为容灾解决方案采用了先进的故障检测和切换机制,可以在毫秒级别内完成故障的切换。

即使在故障发生时,用户几乎感受不到业务的中断,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可用性。

5. 多层级的保护方案华为容灾解决方案采用了多层次的保护策略,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同步、灾备容器、灾备中心等。

无论是硬件故障、软件故障还是自然灾害,都可以通过华为容灾解决方案来保护数据和业务的安全。

三、华为容灾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华为容灾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行业和企业规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金融行业在金融行业,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华为容灾解决方案可以帮助银行和证券公司实现金融交易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和交易效率。

2. 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需要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华为容灾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电信运营商实现网络设备的冗余备份和快速故障切换,保证用户的通信服务不中断。

数据容灾解决方案

数据容灾解决方案

数据容灾解决方案"抗地震"的应用系统高可用性方案适用范围惠普的高可用性群集方案适用于对应用系统要求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企业用户,尤其适用于对数据的完整性,实时性极为敏感的银行,电信,保险及大型企业用户等等。

现状及问题保持业务的持续性是当今企业用户进行数据存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系统故障的出现,可能导致生产停顿,客户满意度降低,甚至失去客户,企业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

就在前不久,某网站的RAID卡的故障导致免费的主页大部分丢失,网民们采用各种方式声讨,导致该网站的声誉大降,一部分网民对之失去信心。

因此,保持业务的持续性是用户在选择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指标。

究其根本,保护业务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就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高可靠性。

高可靠性系统必须能够解决各种导致计算机系统失效的意外情况,保护业务应用在7x24小时的时间内不间歇运行。

1. 避免单点失效的情况出现。

普通的高可靠性方案主要是利用冗余硬件设备保护用户IT环境内某个服务器,网络设备,如双网卡,双交换机等等。

2. 避免灾难发生后所导致的数据灾难。

即如何有效利用用户实施的灾难恢复方案在应急地点迅速地重新恢复业务应用。

在这里,灾难的定义主要是指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包括系统硬件,网络故障,机房断电甚至火灾地震,例如台湾的台北大地震导致该区域内建筑及大部分机器均遭到严重破坏。

而灾难发生从而引发的系统宕机的损失可能导致生产停顿,失去客户以及减少定单、收入。

根据美国有关机构统计,在美国银行业,每次计算机系统宕机导致的损失平均为一千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对公司声誉的影响所导致的无形资产的损失,而采取灾难恢复方案总共花费平均只有一百万美元。

因此,高可靠性方案应该考虑到应用、数据和系统各级的保护。

一个有效的高可靠性计算环境应该能够做到:◆数据中心任何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应用故障将不影响整个中心的处理工作;◆数据中心由于灾难(火灾、地震)等原因无法工作时,应有一个备份数据中心能够立即接管关键应用,继续运行;◆主数据中心恢复后,应用、数据应迅速切换回主中心运行。

SRDF容灾解决方案概述

SRDF容灾解决方案概述

SRDF容灾解决方案概述SRDF(Symmetrix Remote Data Facility)是一种高级数据复制技术,由戴尔EMC公司开发,用于实现数据的容灾和灾难恢复。

该技术通过在主机和存储系统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镜像,可以将数据实时复制到远程位置,并能在发生灾难时快速恢复数据,确保业务的持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SRDF容灾解决方案的概述。

SRDF容灾解决方案基本架构如下图所示:[图]在SRDF容灾解决方案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组件:1. 主机系统(Host System):主机系统是运行应用程序的服务器,可以是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机。

主机通过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或以太网(Ethernet)连接到存储系统。

2. 存储系统(Storage System):存储系统通常是戴尔EMC的Symmetrix系列产品,包括VMAX、PowerMax等。

存储系统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并提供高级数据保护和复制服务。

3. 远程存储系统(Remote Storage System):远程存储系统是主存储系统的镜像,位于远程位置。

远程存储系统通过光纤通道或以太网与主存储系统进行数据复制和同步。

4. 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是连接主机和存储系统的高速传输介质,用于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

光纤通道具有较低的延迟和高带宽,并能支持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SRDF容灾解决方案的工作流程如下:1. 初始化:在开始容灾之前,需要对主存储系统和远程存储系统进行初始化配置。

主存储系统将指定一部分容量作为远程存储系统的镜像,并建立数据保护策略。

2. 复制数据:一旦完成初始化配置,主存储系统会实时将数据复制到远程存储系统。

数据复制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模式进行,同步模式要求主存储系统和远程存储系统的数据保持一致,而异步模式则允许一定程度的延迟。

3. 失效转移:当主存储系统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时,自动切换到远程存储系统。

应用容灾方案

应用容灾方案

应用容灾方案1. 引言应用容灾是指在系统遭到灾害性故障或中断后,通过多副本的部署方式保证应用的高可用性,保障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应用容灾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应用容灾方案。

2. 应用容灾的概念应用容灾是指在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备份和复原技术,确保系统的持续运行和提供可信赖的服务。

应用容灾可以有效减少因系统故障造成的业务损失,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3. 应用容灾的重要性应用容灾对于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应用容灾的几个重要原因:3.1. 保证业务连续性当系统遭遇故障时,应用容灾方案可以快速切换到备份系统,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这对于金融、电信、电力等关键行业来说尤为重要,以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带来巨大损失。

3.2. 提高系统可用性通过部署多副本的方式,应用容灾方案可以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接管服务,避免单点故障带来的系统不可用。

3.3. 减少数据丢失风险良好的应用容灾方案可以确保数据的实时备份和同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系统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

这对于数据密集型应用和需要实时数据同步的系统来说尤为重要。

4. 常见的应用容灾方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容灾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4.1. 冷备容灾方案冷备容灾方案是指在备份系统上预留足够资源和环境,但不实时同步数据。

当主系统发生故障时,需要手动切换到备份系统,并进行数据恢复。

这种方案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成本较低。

4.2. 热备容灾方案热备容灾方案是指备份系统实时同步主系统的数据,并保持与主系统的状态一致。

当主系统故障时,可以直接切换到备份系统,业务继续运行。

这种方案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成本较高。

4.3. 多活容灾方案多活容灾方案是指同时部署多个集群,每个集群都可以独立提供服务。

通过实时数据同步和负载均衡技术,实现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

这种方案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全球化应用,成本较高。

异地容灾方案

异地容灾方案

异地容灾方案一、引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对于企业来说,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至关重要。

由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原因,数据中心或服务器出现故障或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稳定运行,异地容灾方案就应运而生。

异地容灾是指将主要业务系统和数据备份部署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当发生灾害或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换到备份系统,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异地容灾方案的基本概念、实施步骤以及常见的技术方案和应用场景。

二、异地容灾方案的概念1. 异地容灾的定义异地容灾是企业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故障或其他意外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其目标是保证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尽量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和影响范围。

2. 异地容灾的原则异地容灾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故障独立性:异地容灾系统应与主要业务系统相互独立,避免单点故障,确保故障不会同时影响两个系统。

•数据一致性:异地容灾系统应定期备份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并且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快速恢复:异地容灾系统应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切换到备份系统,实现业务的连续性。

•可扩展性:异地容灾系统应具备灵活的扩展性,能够适应业务的增长和变化。

•成本效益:异地容灾方案应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成本。

三、异地容灾方案的实施步骤异地容灾方案的实施可分为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与规划在开始实施异地容灾方案之前,需要先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

根据业务的需求确定容灾目标、容灾等级和容灾策略,以及选择适合的容灾技术和解决方案。

2. 环境准备与部署根据规划的容灾目标和策略,进行环境准备和部署工作。

包括建立备份服务器、搭建网络环境、配置存储设备等,确保备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备份与同步在主要业务系统上配置定期备份任务,并将备份数据传输到备份服务器。

同时,使用同步技术保持备份数据与主要业务系统数据的一致性,例如异步复制、同步复制等。

WCDMA核心网容灾解决方案的研究

WCDMA核心网容灾解决方案的研究

目 前各设备供应商的主流设备容量 已经纷纷从 3~ 0 0 5 万户 提高到 了 10 10 0 ~ 5 万户 ,并 均正在计 划开发更 大容 量的
MS C设 备 。 此 时 , 心 网络设 备 的安全性 越来 越 受到 关注 。由于人 核
为操作失误 、 设备故障 、 自然灾害等原 因而导致 的宕机 、 业
的重要 问题 。
3/ D GWC MA核心 网 目前 有 R 9 R 9 、4两个 版本 ,这两个 版本 的 主要 区别 在 于 电路 域 的控 制和 承 载 的分离 。电路 域
设备在 R 版本时 , 4 分离为负责业务承载和媒体交换的媒体 网关( G 和负责业务控制的 M C M w) S 服务器 ( s ) 功能更 M s。
务 中断的影 响 面越来 越大 。在 3 G网络建设 的前夜 , 如何 在
Ke o d : G, u F e , i se e o e y o y W r s 3 I - x d s trr c v r ,c l l a e
newo k t r
WC M D A核心 网设备建立全方位 、 立体化 的容灾机制 , 打造 安全 、 稳定 、 可靠的移动网络 , 成为各大运营商 3 G网络建设
展 。同时 , 随着微电子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 , 单位体积的 处理器处理能力越来越强 ,移动通信核心 网的单节点设备
容量 也越来 越 大 。以 WC MA的移动 交换 中心 ( C) D MS 为例 ,
s l t n fr b c u r tc in o G W C o u i s o a k p p oe t f 3 , DMA o o c l n t r . W i r a i t n o e ewo k t e l a i me h n s f h z o c a im o e c s lt n b ig a aye , te a to a h o ui s o en n l z d h uh r c mp r s e c s lt n ’ c a a tr t s n o a e a h ou i s o h rc e ii a d sc o e s o me u g sin fr h C l n t r f r s s g e t s o t e O o e ewo k b c u r t cin o i b l . a k p p o e t An Hu o f Mo i e

云端容灾解决方案

云端容灾解决方案

人力成本 升级费用 可能发生的网络费用 软硬件环境准备 软件安装调试 实施应用
需费用
0 0 1~2周
四、技术方案
云端容灾方案 – 最经济的模式
生产服务器系统
4X系统 数据库/邮件/WEB服务/文件服务
基于IP 的网 络架构
异步镜像 容灾控制中心
电信异地远程灾备中心
关键技术-自动演练技术
演练
自动演练报告
• 随时随地灾备演练能力,不影响生产系统,无需手工操作,演练自动提供报告;
• 集中备份,集中管理,管理者只需决策,不需要过多关心过程。
与传统灾备方式对比
主机型 容灾技术
远程复制技术架构 不限制服务器品牌 主机对主机
阵列型 容灾技术
阵列对阵列
云端容灾
虚拟化存储



不限制存储品牌
不影响生产系统效能 后台自定义演练 15分钟恢复生产系统

╳ ╳ ╳ ╳ ╳

√ ╳ ╳ ╳ ╳

√ √ √ √ √
内置数据压缩加密功 能
支持多对一管理
同类型对手对比
云端容灾
连续数据保护 验证 业务连续 业务连续保证 WANbridge 建议零售价 毛利 Y 自动演练 Y Continuity Assurance© Y 2,000/每台服务器 /200GB 70%
英方
Y 读写 N N N X(1-30%) N/A
爱数
Y 读写 N N N X(1+20%) N/A
CommVault
N 读写 N N N X(1+25%) N/A
应用效果对比
应用绩效 直接降低 经济成本 (省钱) 对比项目
备份软件采购

SRDF容灾解决方案概述

SRDF容灾解决方案概述

SRDF容灾解决方案概述SRDF(Symmetrix Remote Data Facility)是EMC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于数据中心容灾的解决方案。

它基于EMC的Symmetrix存储阵列,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复制和故障切换,确保业务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持久性。

SRDF容灾解决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数据从一个数据中心复制到另一个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的容灾备份和灾难恢复。

该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件和功能:1. Symmetrix存储阵列:SRDF解决方案是基于EMC的Symmetrix存储阵列的,它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存储能力,可以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关键业务的容灾需求。

2. 全局地址空间(Global Address Space):SRDF利用全局地址空间将多个数据中心中的存储设备组织成一个逻辑的存储池。

这样,复制的数据可以跨越不同的存储设备进行传输和存储,从而实现数据的灾难恢复和容灾备份。

3. 三种复制模式:SRDF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复制模式,分别是同步模式、半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

同步模式要求主节点将数据写入到备份节点后,必须等待备份节点将数据写入存储设备后才返回,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半同步模式要求主节点将数据写入到备份节点后,只需等待备份节点将数据传输到存储设备后才返回;异步模式则没有同步需求,主节点将数据写入到备份节点后立即返回。

4. 快照和克隆:SRDF可以基于存储设备的快照和克隆功能来实现灾难恢复和容灾备份。

快照是存储设备对当前数据的一种镜像,可以用于快速恢复数据。

克隆是对整个存储设备创建的一个完全相同的副本,可以在灾难发生时替代主设备以恢复业务。

5. 自动故障切换和恢复:SRDF可以自动检测主节点的故障,并将业务切换到备份节点,从而实现业务的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

一旦主节点故障,SRDF会自动将备份节点上的数据激活,并启动数据的传输和恢复过程。

6. 灾难恢复测试:SRDF还提供了灾难恢复测试功能,可以定期模拟灾难场景,检查容灾解决方案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核心业务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Oracle 技术产品咨询顾问 高壮志 2004/05/24
随着电信运营商多年的系统建设,其核心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看高可用性,包括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网络设备等许多方
面。而这些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数据为中心,因此对数据的保护是整个系统高可用性
的核心体现。Oracle数据库作为电信运营商核心系统的主流数据库,针对企业用户的重要数
据、重要业务高可用性的需求提出了建立在数据库级别的容灾方案-- Oracle Data Guard (数
据卫士)。

为什么要使用Data Guard
电信行业现有系统在容灾方面基本上有两种做法。一是采用备份的方法,即定期地将数
据备份到硬盘和磁带上。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实时性较差,恢复时间较长;另外备份设备和生
产系统一般都处于同一物理位置,不能满足异地容灾的要求。另一种做法就是硬件镜像的做
法,这种做法在硬件投资上较大,对两点间网络带宽有较大要求。鱼和熊掌,可否兼得?下
面让我们来看看Oracle Data Guard解决方案。

Oracle Data Guard
Oracle9i Data Guard 维护了一个或多个与客户生产数据的同步备份。Oracle9i Data
Guard配置包括一个松散连接的系统集合,由一个生产数据库和若干备用数据库组成,形成
一个独立、易于管理的数据保护方案。现有运营商的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在物理位置上往
往位于省信息中心或计费中心的机房内,如果在同一城市有其它机房或利用其它城市机房部
署同步备份的数据库,通过Oracle网络服务连接到一起,就可以构成一个很好的容灾解决
方案。在修改主数据库时,对主数据库更改而生成的更新数据即发送到备用数据库,这些更
改在备用数据库被重新应用。当生产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备用数据库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图1提供了一个例子。

图1简单的双工作区配置
由于只是日志文件在主备用数据库之间的传送,其对应用程序是透明的,所以不需更改
现有应用。由于核心业务系统的负载很大,所以我们也会非常关心这种数据同步是否会对生
产数据库产生影响?实际上,生产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之间数据同步的方式有同步和异步之
分,我们可以配置备用数据库使其对主数据库的性能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由于仅对生产数据
库所做的更改才发送到备用数据库中,因而这样的应急方案相对于镜像所有数据库文件记录
的方式来说,能够与高事务处理率保持同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网络流量。

Oracle8i和Oracle9i的第一个版本只支持物理备用数据库,在Oracle9i的第二个版本革
命性地引入了逻辑备用数据库。物理备用数据库和逻辑备用数据库的主要区别在于备用数据
库得到日志文件后,如何应用日志文件(见图2)。

图2 Physical Standby & Logical Standby
物理备用数据库在应用日志文件时,是基于数据块级别来进行。因此,要求备用数据库
和主数据库具有相同的物理结构,而且备用数据库只能处在恢复状态和只读打开两种状态中
的一种。而逻辑备用数据库在应用日志文件时,首先将其转化为SQL语句,然后再进行同
步应用。因此,逻辑备用数据库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在应用日志文件的同时,可以同时读取
数据(见图3)。
图3
逻辑备用数据库与主数据库只要求逻辑结构相同,因此,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对象,
进行读写操作。这样备用数据库就可以分担一部分主数据库的负载,如生成报表、备份等,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投资回报。

Oracle9i Data Guard中主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的角色切换有两种方式:Switch Over和
Fail Over。Switch Over使用于计划内宕机的情况,如主数据库进行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升级,
Switch Over可以在不产生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可逆地切换主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的角色。
切换后,备用数据库成为主数据库,主数据库自动成为备用数据库。在需要时,还可切换回
来。如果发生计划之外的故障,就需通过Fail Over进行角色切换,使备用数据库担当起主
数据库的责任。这时主数据库不会自动成为备用数据库,并且需要一些手工操作来进行恢复。

每笔电信业务以及计费对生产数据库中的数据做出修改时,Oracle9i数据库将在一个联
机重做日志文件中记录此次更改。在Data Gurard中可配置写日志的这个过程,在大的方面
可分为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所谓同步方式就是在提交对生产数据库所做的修改时,要求此
次修改已在备用数据库被应用,在生产数据库的操作才能成功。异步方式是通过维护一个本
地缓存,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将日志传送到备用数据库,在提交事务时不受备用数据库的
影响。可以看出同步方式可更有效地保护数据不丢失,但会对生产数据库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异步方式则对生产数据库的性能影响很小,但会存在一定数据丢失的可能。

Oracle9i第二版提供了三种模式来完成备用数据库的日志传送,通过一些设置选项,使
其可针对不同级别的可用性进行设置。让我们来看看这三种模式的情况,以及哪些模式适用
于我们电信行业的业务系统(见图4)。
图4
·最大保护模式
最大保护模式为主数据库提供最高级别的数据可用性。它保证在主数据库提交的事务可
在备用数据库恢复并可用。当所有的备用数据库都不可用时,主数据库的处理会自动挂起,
保证主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之间不会出现不一致。

在以最大保护模式运行时,日志写进程(LGWR)负责将日志记录从主数据库传送到备
用数据库,在没有得到传送数据已在备用数据库可用之前,主数据库的事务不会提交。这会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主数据库的性能,但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数据的一致性。

当主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因为所有在主数据库提交的事务都已在备用数据库同步,所以
不会有数据丢失。

·最高可用模式
最高可用模式也为主数据库提供了高级别的保护,同最大保护模式相比,当备用数据库
不可用时,主数据库不会挂起,而是降为最大性能模式。由于主数据库仍在继续运行,主数
据库和备用数据库之间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同步模式,日志写进程
(LGWR)负责将日志记录从主数据库传送到备用数据库,在没有得到传送数据已在备用数
据库可用之前,主数据库的事务不会提交。

·最大性能模式
最大性能模式是缺省的保护模式,它是一种异步模式。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主数据库不
会确认数据是否已经在备用数据库可用,就继续进行本地操作。如果备用数据库出现故障,
主数据库的处理也不会挂起,因此它对主数据库的性能影响很小。

最大保护模式保证了生产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的一致性,但带来的问题是,如果备用数
据库或网络出现问题也会造成生产数据库的不可用。因此,建议采用多个备用数据库,只要
有一个备用数据库可以同步数据,生产数据库依然可用。从现有电信行业容灾建设的情况和
业务特点来看最高可用模式和最大性能模式更贴近现状,尤其是最大性能模式对生产数据库
的性能影响很小。
实际使用情况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个某省移动公司帐务系统采用Oracle Data Guard物理备用数据库的
情况(见图5)。

这是一个典型的将Oracle集群数据库RAC和Data Guard相结合的容灾方式。在主数据
库采用四个节点的集群数据库(RAC),数据存放在共享的裸设备上。集群数据库针对服
务器故障提供了保护,并可分担负载,在此基础上,采用异步物理备用数据库来保护数据,
其中日志传送的间隔平均为半个小时,主数据库的数据量在1TB左右。

结束语
"居安思危"这句成语同样适用于我们电信行业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随着电信行业竞争
的加剧,电信运营商在推出各种业务服务用户的同时,如何建设和完善自己内部的核心业务
系统,提供可靠的业务保障,Oracle Data Guard正是针对核心业务系统高可用性的需求,从
数据库角度提出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