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噻嗪类抗精神药物的分析
药品生产技术《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氯丙嗪〔chloraine,冬眠灵〕氯丙嗪是第一个问世的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该药的应用始于1952年,在法国首次使用治疗兴奋性躁动病人获得成功,不仅控制了患者的兴奋、躁动等病症,而且对其他精神病症也有效,使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有了重大突破,至今仍广泛应用。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慢而不规那么,2~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胃内食物或同服胆碱受体阻断药可显著延缓其吸收。
肌内注射吸收迅速,15分钟起效,生物利用度比口服高3~4倍,但局部刺激性强,应深部肌内注射。
氯丙嗪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不同个体口服相同剂量氯丙嗪后血药浓度可相差10倍以上,故用药剂量应个体化。
易通过血脑屏障,脑内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10倍。
主要由肝代谢,经肾排出。
由于脂溶性高,可蓄积于脂肪组织,所以排泄较慢,停药数周甚至半年,尿中仍可检出其代谢物,故维持时间长。
【药理作用】氯丙嗪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为抗精神病作用的主要机制,同时也是长期应用产生不良反响的根底。
此外,还可阻断α受体、M受体,因此药理作用广泛而复杂。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镇静安定和抗精神病作用: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①能明显减少动物的自发活动和攻击行为,使之驯服而易于接近;②正常人口服100mg氯丙嗪后,出现镇静、安定、活动减少、感情冷淡、对周围事物不关心,在安静环境下易诱导入睡,但易唤醒,醒后神智清醒,且加大剂量不引起麻醉;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后,在不引起明显镇静的情况下,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状态,继续用药〔6周~6个月〕可使异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如躁狂、幻觉、妄想等病症逐渐消除,理智恢复、情绪安定、生活自理,此作用不产生耐受性。
氯丙嗪等吩噻嗪类药物抗精神病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中脑-皮质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而产生的。
〔2〕镇吐作用:氯丙嗪有强大镇吐作用。
小剂量可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大剂量能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镇吐作用。
但对刺激前庭神经〔晕车、晕船等〕引起的呕吐无效。
抗精神失常药物

② 烷基侧链的改变
– 母核与侧链氨基之间相隔3个碳原子是基本结 构特征,任何碳链的延长或缩短都将导致作用 减弱或消失
– 侧链末端的碱性基团常为叔胺,可为直链的 二甲胺基,也可为环状的哌嗪基或哌啶基,
2.吩噻嗪类药物的构效关
6 7
8 9
系
5
S
4
3
10
2
N
1
R2
CH2CH2CH2R1
③ 吩噻嗪母核的改变,产生新结构
R2
N(CH3)2
Cl
作用强度 1
N(CH3)2
COCH3 <1
N
N CH2CH2OH
N(CH3)2
CF3
4
N
N CH2CH2OH
Cl
10
药名
三氟拉嗪 Trifluoperazine 硫乙拉嗪(吐立抗) Thiethylperazine
甲硫达嗪 Thioridazine
哌普嗪 Pipotiazine
• Anti-psychiatric disorders drugs;
• Psychotherapeutic drugs;
• Neuroleptics.
Depres sion
Clinical usage
Anxiety
Classification-1
Antipsychotics
By mechanism Classification
① 吩噻嗪环上取代
– 2-位取代增强活性,1, 3, 4-位取代活性降低
– 2-位取代基的作用强度与其吸电子性能成正 比,顺序 CF3 > Cl > COCH3 > H > OH
– 2-位含硫取代基主要用于止吐。
吩噻嗪类药物分析总论

《药物分析》指导教师:姜艳丽所属院系:理学院年级:09级班级:化学一班姓名:刘鑫泽学号:090521112012.04.24吩噻嗪类药物一、基本结构与化学性质(一)结构特点与典型药物吩噻嗪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具有共同的硫氮杂蒽母核,结构差异:母核2位上的R‘取代基,通常为-H、-Cl、-CF3、-COCH3、-SCH2CH3等;10位上的R取代基,则为具有2-3个碳链的二甲或二乙胺基,或为含氮杂环如哌嗪和哌啶的衍生物等。
临床上使用的本类药物多为其盐酸盐。
(二)主要化学性质1.具有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本类药物的紫外特征吸收,主要由母核三环的π系统所产生。
一般具有三个峰值,即在204nm~209nm(205nm附近)、250nm~265nm(254nm附近)、和300nm~325nm(300nm附近)。
最强峰多在250nm~265nm (ε为2.5×104~3×104);两个最小吸收峰则在220nm及280nm附近。
2位上的取代基(R‘)不同,会引起吸收峰发生位移。
例如2位上卤素的取代(-Cl及-CF3)可使吸收峰向红移2nm~4nm,同时会使250nm~265nm区段的峰强度增大。
R’引起吸收峰位移,可能是通过对位效应影响三环π系统的S,而间位效应又影响三环π系统的N所发生的。
因此,利用其紫外特征吸收可进行本类药物的鉴别。
本类药物母核的硫为二价,易氧化,其氧化产物为亚砜及砜,与未取代的吩噻嗪母核的吸收光谱有明显不同,它们具有四个峰值。
因此,可以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的这些特征测定药物中杂质氧化物存在的量;同时也可在药物含量测定时对氧化产物的干扰进行校正。
吩噻嗪类药物取代基R和R‘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国内外药典已用于本类药物较多品种的鉴别。
2.易氧化呈色吩噻嗪类药物遇不同氧化剂例如硫酸、硝酸、三氯化铁试液及过氧化氢等,其母核易被氧化成自由基型产物和非离子型产物(砜、亚砜、3-羟基吩噻嗪)等不同产物,随着取代基的不同,而呈不同的颜色。
药物化学抗精神失常药考点归纳

药物化学抗精神失常药考点归纳第十一章抗精神失常药本章药物代表药多达30个,而且有19个是考纲新增加的,新增加量很大,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章分抗精神病和抗抑郁两大类第一节抗精神病药按化学结构分五类: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苯二氮(卓艹)类及其衍生物和苯酰胺类。
一、吩噻嗪类本考点的学习方法:以氯丙嗪为重点,掌握吩噻嗪类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稳定性、代谢、构效关系、毒性及使用特点,其它比照氯丙嗪掌握不同考点。
(一)盐酸氯丙嗪1、基本结构:噻嗪环(5S、10N),2氯,10二甲基丙氨基2、性质:易被氧化,在空气或日光中放置,渐变为红色。
注射液加抗氧剂(共性)。
3、光毒化反应,吩噻嗪类特有的毒副反应,避免日光照射(共性)。
4、作用机制: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副作用也与此机制有关(锥体外系副作用)(共性)。
5、用途:强安定剂,精神分裂、镇吐、人工冬眠等。
6、吩噻嗪类的代谢(共性)(1)代谢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产物几十种以上。
(2)代谢过程主要是氧化,均无活性(5位S、苯环的氧化)(3)侧链N的脱烷基反应,单脱甲基氯丙嗪及双脱甲基氯丙嗪,均可与多巴胺D2受体作用,为活性代谢物。
(二)奋乃静考点:氯丙嗪10位丙基侧链的二甲氨基换成羟乙基哌嗪,其它相同。
(三)氟奋乃静(癸氟奋乃静)考点:(1)奋乃静2位氯被三氟甲基取代(2)代谢:活性代谢产物为亚砜基、N-羟基衍生物(3)毒性: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血循环,及分泌入乳汁(4)前药:作用时间只能维持一天,伯醇基成酯的前药(氟奋乃静庚酸酯或癸酸酯)延长作用时间。
(四)三氟拉嗪考点:(1)氟奋乃静的羟乙基哌嗪用甲基替代。
(2)活性代谢产物为硫氧化物、N-去甲基和7-羟基代谢物,半衰期长。
(3)与抗高血压药合用,致体位性低血压。
与舒托必利合用增加室性心律紊乱危险。
与其他阿托品类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相加。
小结:吩噻嗪类药物的构效关系以氯丙嗪为先导化合物,对吩噻嗪类进行结构改造。
三方面:①吩噻嗪环上的取代基;②10位N上的取代基;③三环的生物电子等排体。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预防和措施

预防措施
定期复诊 -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医生
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复诊有助于发现早期 不良反应和剂量调整的需要
预防措施
遵守禁忌 - 患者在用药期间需遵守禁
忌,如不饮酒、不服用其他药 物等
- 禁忌的违反可能会增加药 物中毒的风险
预防措施
患者教育 - 医生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
切监护,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症状变化
- 密切监护有助于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安全
中毒应对措施
对症治疗 - 根据患者具体的中毒症状
,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症治 疗措施
- 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促进中毒患者的康复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吩噻嗪类抗精 神病药物中毒
预防和措施
目录 背景介绍 预防措神病药物被广泛应用 于精神疾病的治疗 但过量使用或滥用可能导致中毒情 况的发生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正确用药指导 - 医生应给予患者详细的用
药指导,包括用药剂量、频率 等信息
- 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 进行用药,并不得擅自更改剂 量或停药
教育,增强其使用药物的自我管理 能力
- 患者需了解药物的功效、副作 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中毒症状等
中毒应对措 施
中毒应对措施
及时就医 - 一旦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
,患者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 生所使用的药物信息
- 及早就医可以获得及时的 治疗,减少中毒的严重程度
中毒应对措施
密切监护 - 医生应对中毒患者进行密
2024年吩噻嗪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吩噻嗪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吩噻嗪(phenothiazi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和化学工业的类似菲噻啶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其多样的化学结构和功能,吩噻嗪及其衍生物在医疗、农业、染料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吩噻嗪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概况吩噻嗪市场目前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吩噻嗪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治疗精神疾病、抗过敏、止吐和抗癌等。
此外,吩噻嗪还在农药制造、化学染料和人造材料等行业中使用。
吩噻嗪的多样性和可调节性使其成为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化合物。
市场应用医药领域在医药领域中,吩噻嗪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
这些化合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信号传递,以及影响多种神经递质受体的功能,发挥其药理学作用。
此外,吩噻嗪衍生物也用于抗过敏、止吐和抗癌等医疗用途。
随着人们对吩噻嗪及其衍生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吩噻嗪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
农药制造吩噻嗪化合物在农药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化合物可用于合成多种农药,如除草剂和杀虫剂。
吩噻嗪的结构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农药原料。
随着对农药对环境影响的关注度增加,吩噻嗪在绿色农药制造中的应用潜力也在不断提高。
化学染料吩噻嗪及其衍生物在化学染料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被广泛地用作染料溶剂、媒染剂和染料中间体。
吩噻嗪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染色性能,因此在染料制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造材料吩噻嗪及其衍生物在人造材料科学中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用作合成导电聚合物和光电材料的起始物质。
吩噻嗪衍生物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光学特性,使其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制造中成为一种理想的材料。
发展趋势吩噻嗪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方面:1.新药研发:随着人们对吩噻嗪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制和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新的药物研发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医药应用。
2.绿色化学:在农药制造和化学染料领域,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技术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吩噻嗪的合成也将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药物中的吩噻嗪化学分析方法

药物中的吩噻嗪药物〔二〕气相色谱法A试剂和仪器〔全部CHCl3溶液必须避光,而且试验必须在8h内完成〕A.a吩噻嗪标准溶液加热将吩噻嗪溶解于10倍的甲苯中。
每4g吩噻嗪加0.1g活性炭。
在回流下沸腾10min,并趁热通过已加热的过滤器过滤。
将滤液冷却,于瓷漏斗或烧结玻璃漏斗收集吩噻嗪的晶体。
将晶体先在100℃下,然后置含石蜡碎片的真空干燥器中干燥。
必要时重结晶,直至熔点为184-185℃。
在50ml容量瓶中用CHCl3溶解100.0mg纯化的吩噻嗪,并稀释至体积。
A.b内标溶液溶解125g盐酸普罗麦嗪于内含CHCl3的25ml容量瓶中,并用CHCl3稀释至体积。
A.c色谱柱将20gGas-ChromQ〔100-120目〕,置于500ml圆底烧瓶中,用100mlCHCl3制成浆状。
在搅拌下加入溶有1.0gApiezonL的50mlCHCl3溶液。
在70℃水浴上使用旋转真空蒸发器蒸发至干。
在长1.2m,内径4mm的玻璃柱的一端抽真空〔约50cmHg),轻敲下,将涂渍的载体填充于柱中。
在240℃及约10ml/min的N2气流下加热48h,使柱老化。
A.d气相色谱仪能用于上述填充柱的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
B测定研磨有代表性的样品,过60号筛。
精确称量含约200mg吩噻嗪的样品,并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再加入80mlCHCl3,用力振摇直至吩噻嗪完全溶解〔约20min〕。
用CHCl3稀释至体积,充分混合,放置15min。
用移液管移取5ml上层清液,5ml吩噻嗪标准溶液,将其分别放入25ml玻塞锥形瓶中。
再移取4ml盐酸普罗麦嗪内标溶液至每一瓶中。
$$在进样前约1h调节仪器至下列温度:柱215℃;检测器230℃;注射器230℃。
调整N2载气流速,使吩噻嗪的保留时间约为8min〔柱出口压力约为20lb/in2〕。
内标的保留时间约为17min。
注射相似体积的样品及含约10μg吩噻嗪的标准溶液,调节灵敏度使指针偏转为满刻度的70-90%。
吩噻嗪类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指导教师:姜艳丽所属院系:理学院年级:09级班级:化学一班姓名:刘鑫泽学号:090521112012.04.24吩噻嗪类药物一、基本结构与化学性质(一)结构特点与典型药物吩噻嗪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具有共同的硫氮杂蒽母核,结构差异:母核2位上的R‘取代基,通常为-H、-Cl、-CF3、-COCH3、-SCH2CH3等;10位上的R取代基,则为具有2-3个碳链的二甲或二乙胺基,或为含氮杂环如哌嗪和哌啶的衍生物等。
临床上使用的本类药物多为其盐酸盐。
(二)主要化学性质1.具有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本类药物的紫外特征吸收,主要由母核三环的π系统所产生。
一般具有三个峰值,即在204nm~209nm(205nm附近)、250nm~265nm(254nm附近)、和300nm~325nm(300nm附近)。
最强峰多在250nm~265nm (ε为2.5×104~3×104);两个最小吸收峰则在220nm及280nm附近。
2位上的取代基(R‘)不同,会引起吸收峰发生位移。
例如2位上卤素的取代(-Cl及-CF3)可使吸收峰向红移2nm~4nm,同时会使250nm~265nm区段的峰强度增大。
R’引起吸收峰位移,可能是通过对位效应影响三环π系统的S,而间位效应又影响三环π系统的N所发生的。
因此,利用其紫外特征吸收可进行本类药物的鉴别。
本类药物母核的硫为二价,易氧化,其氧化产物为亚砜及砜,与未取代的吩噻嗪母核的吸收光谱有明显不同,它们具有四个峰值。
因此,可以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的这些特征测定药物中杂质氧化物存在的量;同时也可在药物含量测定时对氧化产物的干扰进行校正。
吩噻嗪类药物取代基R和R‘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国内外药典已用于本类药物较多品种的鉴别。
2.易氧化呈色吩噻嗪类药物遇不同氧化剂例如硫酸、硝酸、三氯化铁试液及过氧化氢等,其母核易被氧化成自由基型产物和非离子型产物(砜、亚砜、3-羟基吩噻嗪)等不同产物,随着取代基的不同,而呈不同的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由于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的功 能亢进,使脑部多巴胺过量或者是由于多巴胺受体超 敏所致。 而吩噻嗪类药物能够阻断多巴胺受体,在保持意识 清醒的情况下控制幻觉及妄想等症状,主要用于治疗I 型精神分裂症,属于抗精神病药。 按化学结构分类主要有:吩噻嗪类、噻吨(硫杂蒽) 类、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苯并氮杂卓类、二苯丁 基哌啶类等。
吩噻嗪类抗精神药物的分析
学习要求
1.掌握 吩噻嗪类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分析测定方法. 2.熟悉 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别试验及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 3.了解 吩噻嗪类药物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认知、情感、思维、智能、行为和意志 等精神障碍的一类疾病。
精神失常治疗药按作用特点和临床用途可分为四类:
(三)与钯离子配合呈色反应
硫氮杂蒽母核与钯离子配合呈色的反应被ChP2010用于 吩噻嗪类药物及其制剂的鉴别,该反应不受氧化产物亚砜和砜的 干扰,专属性强.
(四)含卤素取代基的反应
1.焰色反应 JP15采用焰色反应鉴别奋乃静2位的氯 元素. 2.显色反应 吩噻嗪类药物2位的含氟取代基,可经有 机破坏使共价结合的氟元素分解成氟化物,在酸性条 件下与茜素锆试液反应显色,用于本类药物及其制剂 的鉴别.
CHP2010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
盐酸异丙嗪 盐酸氯丙嗪 奋乃静 盐酸氟奋乃静 氟奋乃静 盐酸三氟拉嗪
见书 P-292
8
二、主要理化性质
1.弱碱性
脂肪烃氨基、哌嗪及 哌啶等衍生物所含氮 原子碱性较强,可用 于鉴别含量测定.
具有弱碱性.
2.易氧化性 易被硫酸、硝酸、过氧化氢、 三氯化铁试液等氧化剂氧化, 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反应的 过程与产物较为复杂,随着取代 基与氧化剂的不同,产物呈现不 同的颜色.
薄层色谱法(TLC)
谢谢观看
由于本类药物光照时易 氧化变色,应避光保存.
3.与金属离子配合呈色
可与钯离子配合,生成有色化合物,可 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氧化产物亚砜和 砜无此反应.
吩噻嗪母核易氧化,在空气中放置渐变为棕红色,日光及 重金属离子催化氧化作用。部分病人口服或注射氯丙嗪在 日光强烈照射下发生光毒化反应,可能机理是:
抗精神病药: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
碍的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的活性,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使病 人恢复正常理智.
抗抑郁药:治疗情绪过分低落的情感障碍性疾病。抑制神经末梢生
物胺的再吸收及抑制单胺氧化酶,以提高单胺的活性,可治疗抑郁症,改善患者
抗躁狂药:主要治疗情绪过分高涨的情感障碍性疾病。 抗焦虑药:缓解不安、消除神经官能症的焦虑状态及改善睡眠。
常用吩噻嗪类药物的氧化显色反应 药物 盐酸异丙嗪 硫酸 硝酸 过氧化氢 三氯化铁 硫酸铈铵 显樱桃色 ; 放置后 , 生成红色沉淀;加热 色渐变深 ,沉淀即溶解,溶液 由红色变为橙黄色 显红色,渐变淡黄色 -
盐酸氯丙嗪 奋乃静
显红色
-
显红色 , 加热 , 变为 深紫红色 显淡红色加热后 变成红褐色 -
显深红色 ; 放置后 , 红 色渐褪去 -
盐酸氟奋乃静 氟奋乃静
-
盐酸三氟拉嗪
与重铬酸钾的硫 酸溶液供热 , 产生 类似油垢物. 加溴水 , 振摇 ; 滴加 硫酸 , 剧烈搅动 , 显 红色.
显蓝色
生成微带红色的白 色沉淀;放置后,红 色变深,加热后变为 黄色.
-
-
盐酸硫利达嗪
-
-
-
显蓝色 ; 继续 加入试剂 , 蓝 色消失
(五)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国内外药典均要求对吩噻嗪类药物的盐 制剂进行氯化物的鉴别. 与硝酸银的沉淀反应 鉴别反应 与二氧化锰等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酸盐及其
注意:采用与硝酸银的沉淀反应进行鉴别时,由于硫氮杂蒽母核具 有还原性,稀 硝酸的加入使吩噻嗪类药物发生氧化显色反应.可在供试品溶液中加氨试液使 成碱性,吩噻嗪类药物析出,滤除沉淀,取滤液进行试验.
R N S 日光 R N Cl + S Cl R N S H2O 蛋白质 过敏反应
H2O 日光
OH + HCl
12
4.紫外光吸收特性
硫氮杂蒽母核为共轭体系 , 能吸收紫外光 , 在 205nm 、 254nm 和 300nm三个波长处有最大吸收。通常,在254nm波长处的吸收最强.
ChP2010收载的吩噻嗪类药物的紫外光吸收特性 药物 盐酸异丙嗪 盐酸氯丙嗪 奋乃静 盐酸氟奋乃静 氟奋乃静 盐酸三氟拉嗪 盐酸硫利达嗪 溶剂 盐酸(0.01mol/l) 盐酸(9→1000) 甲醇 盐酸(9→1000) 乙醇 盐酸(9→20) 乙醇 入max(nm) 249 254,306 258,313 255 260 256 264,315 630 950(264nm) 553~593 E 883~937 915(254nm)
3
吩噻嗪类药物的发展
S N H
S
CH3 N CH3 CH3
N
Cl N CH3 CH3
异丙嗪(抗组胺药) 1944年
氯丙嗪 1952年
4
第一节 吩噻嗪类药物基本结构与主要性质
一、基本结构
吩噻嗪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母核上2位和10位 被不同的基团取代,得 到一系列吩噻嗪类抗 精神病药物 .2 位的 R2 为电负性较大的基团, 如 -H,-Cl,-CF3,SCH3;10 位的 R1 为碱 性侧链 , 如二甲氨基 , 哌嗪或哌啶的衍生基 团.临床上常用本类药 物的盐酸盐.
一、化学法 (一)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 吩噻嗪类药物10位的含氮取代基有碱性,与 生物碱沉淀剂(三硝基苯酚)形成衍生物,测 定熔点. (二)氧化反应 硫氮杂蒽母核的氧化显色反应按国内外药 典用于吩噻嗪类药物及其制剂的鉴别.常用 的氧化剂为:硫酸,硝酸,过氧化氢和三氯化 铁试液.反应所显颜色随药物的取代基及氧 化剂不同而不同.
二、光谱法
光谱法 紫外分光光 度法
红外光谱法
盐酸氯丙嗪
标准对照品
硫氮杂蒽
205nm 254nm 300nm
三、色谱法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供试品 斑点
对照品 斑点
供试品
对照品
Rf
tR
四、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
通过熔点测定进 行鉴别
第三节 有关物质检查
残留的原料及中间产物
吩噻嗪类有关 副产物 物质主要包括 药物的氧化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检查方法
硫氮杂蒽母核:
1.含S,N的三环共轭的大Π体 系,S,N与苯环形成P-Π共轭. 2.S原子具有还原性,易氧化 呈色. 3.S原子有两对孤对电子,易 与金属离子络合呈色.
氯丙嗪
如图,氯丙嗪具有硫氮杂蒽母核,硫氮杂蒽母核 为共轭体系,有S离子,具有还原性,易被硫酸,硝 酸等氧化剂氧化,与金属离子配合呈色;有脂肪 烃氨基,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呈弱碱性;紫外 光吸收特性(最强峰多在250~265nm),红外吸收 特性.
5.红外光吸收特性
吩噻嗪类药物红外光吸收图谱的指纹特征随取代基不 同而不同,可用于鉴别.
盐酸氯丙嗪的红外吸收图谱.
第二节 鉴别试验
吩噻嗪类药物可依据其不同性质采用化学法、光谱法、 色谱法及其他方法进行鉴别.各国药典一般选用2~4种不同原理 的分析方法组成一组鉴别试验,对所收载的吩噻嗪类药物进行鉴 别. 氧化显色反应 盐酸异丙嗪片 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ChP2010) 薄层色谱法(TLC)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提取后红外分光光度计(IR) 盐酸氯丙嗪 红外分光光度度法(IR) (USP32-NF27) 薄层色谱法(TLC) 氯化物的鉴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