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员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试题讲课稿
2024年度煤矿井下自救互救教案ppt课件

误区二
盲目逃生导致事故扩大。
正确做法
保持与团队成员的联系和沟通, 共同协作应对危险。
2024/2/3
误区三
忽视团队协作和沟通。
正确做法
了解现场情况,判断逃生路线和 方向,避免盲目行动。
6
案例分析:成功自救互救经验分享
案例一
某矿透水事故中,作业人员利用现场 条件和自身技能成功自救并互救多名 同事。
案例二
困人员、救援人员等。
制定演练流程和规则,确保演 练过程有序进行。
使用专业设备和器材,提高演 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024/2/3
20
评估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对每次培训和演练进行评估总结,分 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将评估结果和改进意见反馈给相关部 门和人员,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
2024/2/3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如加 强培训力度、增加演练频次等。
某矿火灾事故中,作业人员通过有效 沟通和协作成功逃生并互救多名被困 人员。
2024/2/3
经验分享
了解透水预兆和避灾路线,掌握透水 自救方法;保持冷静,迅速报警并采 取措施自救;积极帮助他人脱离险境 ,展现团队协作精神。
经验分享
熟悉火灾逃生路线和避灾方法;保持 与团队成员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协作 应对危险;在逃生过程中积极帮助他 人,提高整体逃生效率。
胸外按压
定位准确,用力适度,以每分 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 按压。
判断意识
轻拍重呼,判断伤员是否有意 识。
2024/2/3
判断心跳、呼吸
摸颈动脉,看胸廓起伏,判断 心跳、呼吸情况。
人工呼吸
每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 吸。
25
煤矿井下自救互救与应急处置教案-ppt课件

自救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自救器
过滤式自救器
隔离式自救器
化学氧自救器
co浓度不高 于1.5%和 氧气不低于 18%
压缩氧自救器
隔离式压缩氧自救器
我矿就是使用的该自救器,它是利用压缩氧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 是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每次使用后只需要更换新吸收二氧化 碳的氢氧化钙吸收剂和重新充装氧气即可重复使用。用于有有毒气体或 缺氧的环境条件下。 1.使用方法。 (1)携带时挎在肩膀上。 (2)使用时,先打开外壳封口带扳把。 (3)再打开上盖,然后左手抓住氧气瓶,右手用力向上提上盖,此时氧气 瓶开关即自动打开,随后将主机从下壳中拖出。 (4)摘下帽子,挎上挎带。 (5)拔开口具塞,将口具放入嘴内,牙齿咬住牙垫。 (6)将鼻夹夹在鼻子上,开始呼吸。 (7)在呼吸的同时,按动补给按钮,大约1—2s,气囊充满后立即停止(使 用过程中发现气囊空,供气不足时,按上述方法操作)。 (8)挂上腰钩。 2.注意事项。 (1)高压氧气瓶储装有20MPa的氧气,携带过程中要防止撞击磕碰,或当 座垫使用。 (2)携带过程中严禁开启扳把。 (3)佩用撤离时,严禁摘掉口具、鼻夹或通过口具讲话。
3.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
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 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 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 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 用防护用品和器具;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 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灾区人员撤出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自救的 成败。
矿工避灾、自救与互救培训教案

矿工避灾、自救与互救培训教案一、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1)积极抢险。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险,将事故消灭在初期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险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警惕并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跨落、再次火灾等新事故发生。
•(2)及时报警。
在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分析判断灾情,在积极、安全地消灭或控制事故的同时,及时向矿井调度室汇报,迅速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报警。
•(3)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抢救时可能危机人员的安全时,应由本班的班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装备;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跨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4)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或者选择灾区较安全地点,进行自救和互救,妥善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
•2、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
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用现场的材料修建临时避难硐室。
•(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煤矿井下急救员培训考试复习题讲解学习

煤矿井下急救员培训考试复习题井下急救员培训计算机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或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1.治疗休克的首要措施是__A__。
A.补充血容量B.去除休克病因C.纠正酸中毒D.应用缩血管升压药E.应用心脏兴奋剂3.纠正休克并发的酸中毒,关键在于__B__。
A.及时应用大量纠正酸中毒的药物B.改善组织灌注C.过度通气D.利尿排酸E.提高血压4.休克病人采取何种体位最为合理_D___。
A.侧卧位B.平卧位C.下肢低垂10°~15°D.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E.头低15°,足高25°5.应用血管扩张剂前应注意_D ___。
A.测血压B.了解尿量C.控制输液D.补足血容量E.调整体位7.休克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目的是_D___。
A.提高心脏前负荷B.增加心脏后负荷C.增加心肌收缩力D.提高组织的血液灌流量E.降低组织代谢8.中度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的原则是__D__。
A.等量补液B.超量补液C.等量补液D.超量补液+适量补血E.超量补血11.关于失血性休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_E__。
A.休克的根本问题是组织细胞缺氧B.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C.休克代偿期血压可略高于正常D.中心静脉压可低于0.49kPa(5cmHO)E.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晚于血压下降12.失血性休克病人,在等待血型鉴定和配血期间,补充下列哪一种液体更为合适_D___。
A.5%碳酸氢钠溶液B.乳酸林格液C.5%葡萄糖盐水D.生理盐水E.5%葡萄糖液13.补液试验为取等渗盐水250ml,一般于多少分钟内经静脉注入__A__。
A.5~10分钟B.<5分钟C.30分钟D.60分钟E.45分钟14.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__A__。
A.组织灌注只出不进B.组织灌注只进不出C.组织灌注有进有出D.内脏小血管扩张E.外周皮肤.骨骼肌血管扩张15失血性休克中补充血容量时,最优越的晶体液为__C__。
同煤集团煤矿井下员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试题

同煤集团煤矿井下员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以下哪项不是井下应急避险“三步曲”?A. 紧急避险B. 安全撤离C. 快速逃生D. 临时避难2. 井下遇险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该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姿势,尽量减少_________。
A. 体力消耗B. 食物消耗C. 水分消耗D. 氧气消耗3. 在煤矿井下,遇到火灾时,应该采取哪种措施?A. 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离B. 试图扑灭火源C. 组织人员灭火D. 报告矿井调度室,等待救援4. 井下员工在进行自救互救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 先救自己,再救他人B. 先救他人,再救自己C. 同时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D. 不顾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全力救援5. 在煤矿井下,当发生透水事故时,应该首先采取哪种措施?A.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B. 关闭井下所有电源C. 向井下输送氧气D. 立即组织人员撤离6. 井下员工在进行自救互救时,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_________。
A. 头部B. 胸部C. 腰部D. 腿部7. 在煤矿井下,遇到瓦斯爆炸事故时,应该采取哪种措施?A.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B. 试图扑灭瓦斯火焰C. 向井下输送氧气D. 立即组织人员撤离8. 井下员工在进行自救互救时,应该遵循的顺序是?A. 自己-他人-设备B. 设备-他人-自己C. 他人-自己-设备D. 设备-自己-他人9. 在煤矿井下,遇到冒顶事故时,应该采取哪种措施?A.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B. 试图支撑顶板C. 向井下输送氧气D. 立即组织人员撤离10. 井下员工在进行自救互救时,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_________。
A. 眼睛B. 鼻子C. 嘴巴D. 耳朵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井下应急避险“三步曲”包括紧急避险、安全撤离和快速逃生。
()12. 在煤矿井下,遇到火灾时,可以试图扑灭火源。
()13. 井下员工在进行自救互救时,应该先救他人,再救自己。
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范本

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范本一、培训目的本次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旨在提高煤矿工人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其自救互救意识和避险逃生技能,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确保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与生命安全。
二、培训内容1.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 煤矿的基本构造与矿井的分布情况- 煤矿常见事故类型及其特点- 煤矿事故造成的主要危害- 煤矿特殊环境对人体的影响2. 煤矿事故应急处置流程- 煤矿事故应急响应组织架构- 煤矿事故应急处置流程与程序- 煤矿事故报警与求救方法3. 煤矿工人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煤矿事故中的自救技巧与方法- 对窒息、中毒、电击等急救处理方法- 逃生时的自救与互救技能4. 煤矿工人避险逃生技能培训- 煤矿避险逃生通道与安全出口的认识- 煤矿避险逃生设备与工具使用方法- 煤矿避险逃生的注意事项与应对策略5. 实际操作演练- 煤矿事故场景模拟演练- 急救器械与急救包的使用演练- 煤矿避险逃生设备的装备与使用演练三、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培训通过讲解、演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让煤矿工人全面了解煤矿安全知识、应急响应流程、自救互救技能和避险逃生方法等。
2. 实际操作演练结合实际场景,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他们熟悉急救器械与急救包的使用、避险逃生设备的装备与使用等。
3. 互动讨论培训中通过互动问答、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煤矿工人主动参与,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培训效果。
四、培训时间与地点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地点:煤矿企业内部或统一指定的培训场所五、培训考核与评估1. 培训考核通过理论知识测试、操作技能考核与演练评估等方式对煤矿工人参与本次培训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2. 培训评估根据培训的实际效果,对培训师、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进行评估,以不断提升培训的质量。
六、培训后续措施1. 培训材料发放将本次培训的相关资料、教材、手册等发放给参训人员,供他们日后参考和复习使用。
2. 跟踪督导与巩固学习通过定期的跟踪督导和集中学习,巩固煤矿工人的学习成果,确保培训效果的持久与可持续。
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优选稿

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第一大项: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考核内容: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操作标准:(1)自救器佩戴位置正确,要挂在腰带上。
使用时先将自救器沿腰带转到右侧腹前,左手托底,右手下拉护罩胶片,使护罩挂钩脱离壳体扔掉,再用右手掰锁口带扳手,至封印条断开后,丢开锁口带。
(3)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下扔掉。
(4)将挎带套在脖子上。
(5)拔出启动针,使气囊逐渐鼓起,立即拔掉口具塞,并同时将口具塞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
(6)两手同时抓住两个鼻夹垫的把柄,将弹簧拉开,憋住一口气,使鼻夹垫准确地夹住鼻子。
(7)如果挎带过长,可以拉动挎带上的大圆环,使挎带缩短,长度适宜后,系在小圆环上。
(8)调整呼吸,迅速撤离灾区。
(9)佩戴时间:须在30秒内完成。
第二大项:创伤急救考核内容1: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操作标准:(1)将伤员仰面平放,背部垫起100~150mm。
(2)救护者跪在伤员头部一侧,一只手捏紧伤员鼻子,另一只手掰开伤员的嘴。
(3)救护者先深吸一口气,紧贴伤员的嘴将气吹入,吹气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
(4)吹气完毕救护者立即离开伤员的嘴,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另一只手,压伤员的胸部,帮助伤员呼气。
(5)反复均匀操作,每分钟16~18次。
考核内容2:心脏胸外按压的操作操作标准:(1)位置:位于胸部正中胸骨下半段胸骨切边上两横指。
(2)手法:掌根重合,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使胸骨下按30~40mm),按压次数以每分钟60~80次。
(3)姿势:抬臀、挺腰、直臂。
考核内容3:创伤包扎的操作操作标准:(1)在包扎时,应做到动作迅速敏捷,不可触碰伤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2)不能用井下的污水冲洗伤口。
伤口表面的异物(如煤块、矸石等应去除,但深部异物需运至医院取出,防止重复感染)。
煤矿职工应急救援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自救互救培训资料一、.常用防灾、避灾一般知识第一种:井下火灾的避灾方法首先迅速戴好自救器,同时能帮助受伤人员戴好自救器。
有组织向火焰燃烧的相反方向撤退。
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着新鲜风流绕过火区,进入安全地点。
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不可慌张,不要乱跑,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钢轨和风水管路有秩序的外撤。
如果无法撤出,就要尽快地在附近找一个避难硐室暂时躲避,并把硐室出、入口的门关闭以阻断风流,防止有害气体侵入。
发生火灾后使用避难硐室、移动救生舱时的注意事项避难硐室是当灾害发生,人员无法撤出时,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而设立的避难场所。
矿工自救中,设置避难硐室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自救器有效时间较短,当佩戴自救器后,在其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撤退路线无法通过;若有自救器而有害气体含量又较高时,避难硐室可以发挥作用。
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待避时,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空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
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
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
1、要熟悉避难硐室的位置,以及就近的避难场所,一旦发现所处的位置不安全,应及时转移到就近的避难硐室。
2、躲进避难硐室后,要及时检查其安全情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将硐室入口堵严,防止有害有毒气体进入,进入避难硐室应打开压风管路闸门,形成正压通风。
3、躲入硐室后,要在硐室口外放置矿灯或衣物等标记,以便救护队发现得救。
4、躲进硐室的人员要听从指挥,只留一盏矿灯,水和食物要计划饮食,人人都要静卧在室内,以减少呼吸量。
5、在硐室内躲避时,要时刻注意灾情的变化,特别注意观察避难硐室内的各种气体监测仪器,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增加时,应及时佩戴好压风自救器,避难过程中要静听附近的音信,一旦听到声响或信号,要及时敲击管子,轨道或岩帮进行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井下员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
对出血的病人应该( A)A、先止血后搬运B、先送医院后处置C、先搬运后止血2、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骨折的病人应该(B)A、先搬运后止血B、先固定后搬运C、先送医院后处置3、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病人应该(A)A、先复苏后搬运B、先送医院后处置C、搬运后复苏4、冻僵病人复温最好的方法是(C)A、大量饮热茶、热酒B、肌肉注射兴奋剂C、置于38度——42度温水浸泡5、煤炭自燃时,使现场作业人员感觉头痛等不舒服的主要原因是( C )A、精神高度紧张B、气温升高C、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增加6、对于出血的工伤,必须( A )A、先止血,后搬运B、止血和搬运同时进行C、先搬运、后止血7、对( A )损伤的伤员,要严禁让其站起、坐立和行走。
A、脊柱B、腹部C、头部8、(B)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A、面部B、脊柱C、头部9、对触电后停止呼吸人员,应立即采用( A )进行抢救。
A 、人工呼吸法 B、清洗法 C、心脏按压法10、对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应采用(A )搬运。
A 、硬板担架 B、单人肩负法 C、两个人一人抬头,一人抱脚的方法11、对小腿支脉出血,止血带的部位应在( A )A、大腿的中下1 3B、大腿的中1 3C、大腿上1 3B、作业规程C、安全专篇12、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 B)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A 、闭合 B、切断 C、开关13、对SO2NO2中毒者只能进行( A )人工呼吸。
A 、口对口 B、仰卧压胸 C、俯卧压背14、发现井下人体触电时,要组织抢救,使触电者( C),迅速清除口腔或鼻内的痰涕等分泌物。
A 、侧卧 B、半坐 C、平卧 D、站立15、井下( C )中毒的特征是:开始无感觉,经过6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出现中毒症状。
A 、H2S B、SO2 C、NO216、( C )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A 、请医生急救 B、送往医院 C、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17、尘肺病中的矽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过量( C )造成的。
A 、煤尘 B、煤岩尘 C、岩尘18、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用于对(C)人员的急救较为适合。
A、中毒B、缺氧窒息C、溺水19、矿工自救时,佩戴自救器后,若感到吸入的空气干热应( A)。
A、不得取掉口具,坚持使用,脱离灾区B、可以取掉口具,均匀行走,脱离灾区C、可以取掉口具,等待救援,脱离灾区20、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抢救事故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B )。
A、及时报告B、安全撤离C、妥善避灾21、对煤矿井下发生重伤事故时,在场人员对受伤者应立即( A )。
A、就地抢救B、送出地面C、打急救电话22、过滤式自救器主要供煤矿井下人员在( A )危险环境中防毒自救之用。
A、一氧化碳B、硫化氢C、二氧化氮23、能造成人缺氧窒息死亡的气体是( A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氮气D、硫化氢24、在井下发现伤员突然停止呼吸时,应( A )。
A、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再转送医院B、立即送井上医院C、立即报告矿调度室25、骨折现场急救正确的是( C )。
A、骨折都应初步复位后再临时固定B、对骨端外露者应先复位后固定C、一般应将骨折肢体在原位固定26、将伤员转运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 B ),救护人员要时刻注意伤员的面色、呼吸、脉搏,必要时要及时挽救。
A、前面B、后面C、前面、后面无所谓27、井下发现气体中毒或窒息人员的处理程序是( C )。
A、先报调度B、立即救人C、先自保后立即救人28、进行心脏复苏时,病人的正确体位为( A)。
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29、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如发生人员骨折,其他人员应采用( C )的急救原则。
A、等待救护人员到来B、立即送往医院C、先固定后搬运30、现场创伤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止血、包扎、固定( B )。
A、呼救B、搬运C、手术D、其它二、判断题1、CO中毒不属于煤矿常见职业病。
( X )2、搬运伤员时要做到轻、快、稳。
(√)3、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压迫法,加压包扎法,加垫屈肢法,止血带法。
其中止血带法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的止血。
(√)4、处理高瓦斯工作面冒顶时,首先应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其次是抢救遇险人员(X )5、处理高瓦斯矿井独头巷道火灾时,不能停风,要在保持正常通风或加大风量的条件下处理火灾。
(√)6、当煤矿井下发生大面积的垮落、冒顶事故,现场人员被堵在独头巷道或工作面时,被堵人员应赶快往外扒通出口。
( X )7、当直接灭火无效或不可能时,应封闭火区,而且要先堵回风,后堵进风。
( X )8、对伤员搬运的“三先三后”原则是:对窒息伤员要先复苏;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
(√)9、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救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的地方。
(√)10、发生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应及时佩戴过滤式自救器。
( X )11、发现有人触电,应赶紧拉他脱离电源。
( X )12、隔离式自救器不受外界气体的限制,可以在含有各种有毒气体及缺氧的环境中使用。
(√)13、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必须首先进入预先构筑好避难峒室,再看事故如何发展( X )14、井下发现气体中毒或窒息人员的处理程序是先自保后立即救人。
(√)15、井下火灾不能直接扑灭时效地火源或发火区迅速封闭,隔绝空气的供给,使火源缺氧而熄灭,这种方法叫隔绝灭火法。
(√)16、井下伤员进行包扎前应先用水冲伤口,再用干净毛巾或布料包扎伤口。
( X )17、井下险区人员在得到火灾报告后,应在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顺着新鲜风流撤至地面不受烟气侵袭的安全地点。
( X )18、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后,应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和加速排水,防止整个矿进被淹。
(√)19、煤矿井下出现重伤时,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伤员送出地面。
( X )20、煤矿井下发生水灾时,被堵在巷道的人员应妥善避灾静卧,等待救援。
(√)21、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22、有充足的水量是井下灭火的好条件,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水直接扑灭火灾。
( X )23、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如发现火区内及其回风侧瓦斯浓度升高,则应增风,使瓦斯浓度降至1%以下。
(√)24、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避灾人员在撤离灾区时佩戴的自救器可根据需要随时取下。
( X )25、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在上岗作业时应注意自身安全。
( X )26、在积极抢救灾害事故中,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
(√)27、短时间内停止呼吸者,不能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X )28、现场作业人员在打眼时,发现钻孔中意外出水,要立即停止钻进,并且不要将钻杆拔出,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29、在突水迅猛的情况下,现场作业人员应避开出水口和水流,迅速躲避到附近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
(√)30、在透水时水流急速来不及躲避的情况下,现场作业人员应抓住棚子或其他固定物件,以防被水流冲倒、带跑;附近没有棚子或其他固定物件时,现场作业人员应互相手拉手、肩并肩地抵住水流。
(√)31、如果矿井透水的水源为采空区积水,使灾区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
(√)32、当发现作业现场即冒顶时,最好的应急自救互救措施就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避免因冒顶使现场作业人员发生伤亡。
(√)33、烟火带入井下使用会引爆瓦斯,引燃易燃物发生火灾。
(√)34、在井下,如果灯矿不亮了,可以到进风巷中打开灯矿更换灯泡或进行维修。
( X )35、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自救器应尽量防止撞击,不能当坐垫使用,无事故时不要拉开封口带。
(√)36、井下安全标志按其功能分为禁止、警告标志、指令标志、路标、铭牌、提示标志、指导标志。
(√)37、避难硐室是供遇难矿工在事故时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
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两种。
(√)38、人员进入没有通风的独巷道缺氧,容易发生窒息事故,因此不能进入独头没有供风的巷道。
(√)39、井下发生的窒息事故主要原因是缺水。
( X )40、佩带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
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进话。
为了减轻牙齿的负荷可以用手托住罐体。
(√)三、多选题1、搬运伤员要做到(ABC)A、轻B、快C、急D、稳2、拔打急救电话时,应说清(ABC)A、受伤的人数B、患者的伤情C、患者的姓名3、采煤工作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有(ABC)A、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B、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C、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D、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4、对溺水人员应迅速采取(ABCD)措施。
A、转送B、检查C、控水D、人工呼吸E、包扎5、关于搬运的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E)A、必须在原地检伤B、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复苏术,然后再搬运C、对昏迷或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肩要垫高,头后仰,面部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
D、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等搬运E、搬运过程中严密观察伤员的面色,呼吸及脉搏等,必要时及时抢救。
6、关于对烧伤人员的急救正确的是(ABCDE)A、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缩短烧伤时间B、立即检查伤员伤情,检查呼吸、心跳C、防止休克,窒息,疮面污染D、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E、把严重伤员尽快送往医院,搬运时,动作要轻、稳7、井下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ABCD)。
A、甲烷B、氮气C、氢气D、一氧化碳8、矿工烧伤的急救要点可概括为(ABCD)和送等几个字。
A、灭B、查C、防D、包9、判断伤员是否有呼吸的方法有(ABD)。
A、耳听B、眼视C、晃动伤员D、皮肤感觉10、人体的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决于(ABCD)A、一氧化碳浓度B、接触一氧化碳的时间C、呼吸频率D、呼吸深度11、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ABD)。
A、CO2B、、HS2C、CH4D、N212、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ABCD)。
A、人工呼吸、心脏复苏B、止血、创伤包扎C、骨折临时固定D、伤员搬运13、现场人员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ACDE)。
A、威胁人员安全的现场危险迫在眼前B、出现微弱自主呼吸C、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D、由医师或其他人员接手并开始急救E、医师已判断病人死亡14、烧伤的急救原则是(ABC)A、消除致病原因B、使创面不受污染C、防止进一步损伤D、大量使用抗生素E、及时使用破伤风15、人工呼吸包括(ABDE)方式。
A、口对口人工呼吸B、口对鼻人工呼吸C、侧卧对压法D、仰卧压胸法E、俯卧压背法16、以下关于急性中毒现场抢救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