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进展

合集下载

0804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0804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C7
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
节段 C8 主要支配肌肉 除蚓状肌和骨间 肌外所有上肢肌 所有上肢肌 脊柱伸肌群 上部肋间肌 腹肌、胸肌 腰方肌伸腰肌群 股四头肌胫前肌 臀肌胫骨后肌 有用主动运动 掌指关节屈内收 外展受限外所有 上肢运动 所有上肢运动 功 能 目 标 除上外可自我牵伸、被动运动、使 用坐厕 独立完成日常活动轮椅活动 完全自立,治疗性步行 但移动主要用轮椅 扶拐行走上下楼梯过人行道 踝足矫形器拐杖功能性步行 少许帮助即能行走
提高肌肉收缩力量 改善关节活动 提高膀胱功能 矫形器应用 清洁导尿 拐 轮椅

代偿适应

– – –


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

康复治疗内容

主动功能训练 理疗



作业治疗 矫形器应用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心理治疗
康复的希望



脊髓损伤存在永久 性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可补偿大 部分功能障碍。 绝大多数患者可以 恢复生活独立、重 返社会。
功能性步行
社区功能性步行: ①终日穿戴支具并能耐受; ②能连续走900m左右; ③能上下楼梯; ④能独立进行ADL。 除②外均能达到者,可列为家庭功能性步行, 即速度和耐力不达条件,但在家中可以胜 任。
脊髓损伤的康复途径

功能训练
– – –
A) Neutral MAFO B) Free DF, 0 PF
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
节段 C1-3 C4 C5 C6 主要支配肌肉 胸锁乳突肌斜方 肌提肩胛肌 膈肌斜方肌下部 三角肌 肱二头肌 胸大肌 桡侧腕伸肌 肱三头肌、桡侧 腕屈肌、指总伸 肌背阔肌 有用主动运动 颈部控制 肩胛骨的提升 同上 肩屈曲外展 肘屈 肩内收前屈 腕背伸 伸肘腕掌屈肩胛下 降 功 能 目 标 气控声控轮椅 环境控制系统 同上 悬吊架转移,自助具进食、梳头、 刷牙,电动轮椅 自助具部分自理、减压、翻身、水 平转移、手动轮椅、 卧 坐转移,职业:打字等 自我护理、翻身、卧坐转移,轮椅 操纵,职业:粗大技能职业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最新进展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最新进展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最新进展一、脊髓损伤概述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通常由外伤引起,如交通事故、跌落、运动损伤等。

这种损伤会导致神经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损伤的级别和范围进行分类,从完全性损伤到不完全性损伤不等。

脊髓损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急性期管理、康复治疗和长期护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1.1 脊髓损伤的分类脊髓损伤可以根据损伤的解剖位置和功能影响进行分类。

损伤可以分为上颈、中颈、下颈和胸腰段损伤。

此外,损伤还可以根据是否完全损伤神经功能来分类,完全性损伤意味着损伤水平以下的所有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而不完全性损伤则保留部分功能。

1.2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丧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具体表现为肢体无力或瘫痪、感觉异常、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等。

1.3 脊髓损伤的诊断脊髓损伤的诊断通常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如MRI可以显示脊髓损伤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而神经功能评估则可以确定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功能影响。

二、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传统方法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旨在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治疗和辅助器具的使用。

2.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脊髓损伤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运动和训练来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2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如自我照顾、家务活动和工作技能。

职业治疗师会教授患者使用特殊的技巧和辅助设备来完成日常任务。

2.3 心理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往往会经历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进展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进展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进展摘要:脊髓损伤是世界医学的难题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目前脊髓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脊髓损伤后继发性病理损伤的预防和逆转;脊髓损伤后受损部位结构完整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脊髓的再生或脊髓移植。

关键词: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131-01现在,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外伤及运动性损伤的增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呈增加的趋势,且SCI 患者多为青壮年, 这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打击,极大的危害着人类健康。

由于SCI后的特殊性神经功能障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持悲观态度,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有了较大的进展。

最新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SCI。

实验研究表明:损伤后6~8小时之内手术恢复的机会较大,椎管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是阻碍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早期手术解除压迫,同时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及康复创造最有力条件。

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前路、后路手术。

前路手术是近年来新的进展,它的优点在于能直视下直接切除压迫物,充分进行椎管减压,并同时进行复位固定和融合。

用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椎间融合器械在椎体间支撑植骨融合,恢复椎体高度并使融合区获得稳定,为SCI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现在前路内固定器械较多如 Z-plate 、TSRH 、ORION、APOFIX器械等。

但前路并发症较多,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由经验丰富的骨科医师来操作。

后路手术操作较容易,对椎管前方的压迫小于50%的胸腰椎骨折,通过后路手术撑开椎间隙,可使骨折块达到满意的间接复位。

椎管后方咬除椎弓根可获得椎管后外侧减压,或行椎体次全切除获得半环状或环状减压。

传统手术通过椎板切除完成椎管减压。

脊髓损伤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常常导致肢体瘫痪和功能障碍。

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化的特点,包括早期紧急处理、药物治疗、手术干预以及康复治疗等多种方法。

首先,早期紧急处理非常关键。

对于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应采取立即性的治疗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脊髓损伤。

当出现脊髓损伤的急性期,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刺激和支持性治疗,包括维持气道通畅、保持体液平衡、控制感染、预防床垫褥疮等。

其次,药物治疗是脊髓损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例如,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可以减轻脊髓损伤的炎症反应和肿胀,从而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此外,一些神经保护剂如乙脑甘氨酸等也可以用于治疗脊髓损伤。

手术干预也是许多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选择。

手术可以帮助修复骨折、减轻压迫脊髓的异常结构、纠正脊柱畸形等,从而恢复脊髓功能。

手术方法包括椎体复位、融合和椎间融合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最后,康复治疗是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环节。

康复治疗内容包括物理和职业治疗,旨在恢复运动、感觉、平衡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定向锻炼、电刺激、按摩、热疗和冷疗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性。

职业治疗主要通过日常活动训练和辅助器具使用,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和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早期紧急处理是关键,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可以促进康复,而康复治疗是脊髓损伤患者最终康复的关键环节。

综合运用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6-2440(2021)02-0135-05[引文格式]姜楠,郭爱松.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 ].交通医学,2021,35(2):135-138,141.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发病率为236~1009/百万人[1]。

由于脊髓受到外伤或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引起受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事故、意外暴力、跌倒和运动伤害。

脊髓损伤分为完全损伤或不完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肢瘫痪患者渴望先恢复手和上肢功能,截瘫患者优先考虑恢复性功能,恢复行走能力对这两类患者并不是最重要的[2-3]。

脊髓损伤后的几个月是康复关键时间,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更敏感,不完全截瘫患者的行走能力在创伤后几周内有很大的恢复潜力,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呼吸衰竭或神经源性膀胱等[4-6]。

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需持续多年,损伤早期予以急性护理和手术干预,情况稳定后作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治疗,最后回归家庭进行终身治疗[7]。

不同脊髓损伤节段的预后有差异,应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康复策略和方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就脊髓损伤近年康复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1脊髓损伤急性和亚急性康复此时期是从患者入院和神经状态稳定开始的6~12周的卧床期,康复总体目标是使患者能回到有生产力和满意的生活中去[3]。

1.1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有利于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恢复[8],每天1次,60分钟,控制好加压和减压时间[9],可以改善脊髓氧张力,减少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改善血管生成和自噬,促进脊髓功能恢复[10-11]。

1.2肺部功能训练由于脊神经支配减弱,患者肺功能指标下降明显,咳嗽无力,极易发生肺部感染。

除了传统的呼吸控制、深呼吸训练和缩唇呼吸训练以外,治疗师还需要运用空气堆积运动法提高患者的咳嗽效果,为了缓解呼吸肌的压力,可以采取舌咽呼吸技术,借助气体活塞丸协助通气[12]。

脊髓损伤最新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最新治疗方案
五、总结
本方案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化治疗,加强多学科协作,确保治疗方案的合法合规,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全文完)
第2篇
脊髓损伤最新治疗方案
一、前言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脊髓损伤的治疗已取得显著成效。本方案旨在结合当前医学研究成果,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一份全面、科学的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3.规避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确保治疗方案合法合规。
三、治疗方案
1.急性期治疗
(1)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损伤部位、程度和范围。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等,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修复。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脊髓损伤患者,如脊髓压迫、骨折脱位等,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解除压迫,稳定脊柱。
(全文完)
二、治疗目标
1.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生理功能。
2.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残疾程度。
3.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4.确保治疗方案合法合规,保障患者权益。
三、治疗方案
1.急性期治疗
(1)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损伤部位、程度和类型。
(2)急诊处理:对严重脊髓损伤患者,立即进行急诊处理,如止血、抗休克、镇痛等。
(4)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运用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治疗方法,调整机体功能,促进康复。
3.后遗症期治疗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
2 康 复 治 疗 方 法
2.1 运 动 训 练 脊 髓 损 伤急 性 期康 复 治疗 中运 动训 练 目的是
防止 关 节挛缩 和 畸 形 的发 生 ,压 疮 及 其 它并 发 症 。 方法 包括 良肢 位 训 练 、正确 体 位 的摆放 、瘫痪 肢 体
作 者 单 位 莆 田学 院 医学 院 (351100)
国 内学 者 研究 也 证 实 了经 早期 系统 康 复治 疗 后观察 组 的 Barthel指数 和 FIM 评 分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且 并 发 症 远 少 于 对 照 组 .3_。 李 坚 通 过 研 究得 出早期 康 复治疗 能有 效提 高患者 的运 动功 能 、 生活 自理 能力及 功 能 独 立性 ,降低 并 发 症 发 生率 。 因此 ,可见 在患 者病 情 稳 定 后 尽早 开 始 康 复 治疗 , 可最大 程度 提高 患者后 期 生存质 量 。
郑 剑 聪 等 .脊 髓 损 伤 的 康 复 治疗 进 展
307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持 续 反 应 性 增 生 ,减 少 胶 质 瘢 痕 形成 。 2.3 干 细 胞 移 植
近 年来 研 究 证 实骨 髓 问充 质 干 细胞 移 植 可 以 治 疗脊髓 损 伤 。骨髓 间 充质 干 细胞 (BMSCs)是一 群来源 于 骨髓 组 织 中的 非 造 血 细 胞 ,是 多 能 干 细 胞 ,易 于分离 培养 ,扩增 能力 强 ,免 疫性低 。骨髓 间 充质 干细胞 在体 内 、外 能 被诱 导分 化 为 神 经 细胞 。 这为脊 髓损 伤提 供 了新 的 治疗方 法 ,并 已初 步应 用 于临 床 。
l 早 期 康 复 治 疗
长 期 以来 ,人 们普遍 认 为脊髓 损伤康 复是 在脊 髓损 伤后 期或 恢 复 期进 行 的 ,是 临 床 治疗 的延 续 。 然 而 ,近 年来研 究 发现脊 髓损 伤患 者功 能的恢 复和 住 院时 问与受 伤 至康复计 划 实施 的时 间呈 负相 关 , 伤后 康 复实施 越 早 ,所需 住 院时 间越 短 ,经 费开 支 越少 ,而 所获取 的功 能恢 复越 多[1]。

脊髓损伤的评定及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的评定及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是指对脊髓发生的损害,可能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的丧失。

脊髓损伤的评定和康复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旨在评估损伤的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功能缺失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脊髓损伤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般原则:评定:1. 评估损伤程度:脊髓损伤的评估通常使用国际标准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

该标准根据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的保留程度,将损伤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2. 确定功能缺失:评估中将确定患者在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和括约肌功能方面的缺失情况。

这有助于确定康复治疗的重点和目标。

康复治疗:1. 药物管理:药物管理可能包括使用抗痉挛药物、镇痛药物等,以减少症状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会开展康复治疗计划,包括肌肉强化、平衡训练、康复技术和辅助器具使用等。

这有助于改善肌肉力量、功能性移动和日常生活技能。

3. 言语治疗:脊髓损伤可能影响呼吸和发音能力,因此有时需要言语治疗师介入,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发音和语言表达。

4.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可以评估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如自理能力、独立进食、穿衣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5. 心理支持:脊髓损伤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支持可以包括心理咨询、支持小组、家庭支持等形式,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问题和适应病情变化。

6. 康复教育和支持:康复教育旨在向患者和家庭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脊髓损伤的挑战,并促进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应该是个体化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应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遵循专业人员的建议,并定期评估康复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进展
发表时间:2019-08-22T16:19:31.93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作者:刘晶
[导读] 治疗脊髓损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脊髓的再生、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

刘晶(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
摘要:脊髓损伤是世界医学的难题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目前脊髓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脊髓损伤后继发性病理损伤的预防和逆转;脊髓损伤后受损部位结构完整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脊髓的再生或脊髓移植。

关键词:脊髓损伤;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131-01
现在,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外伤及运动性损伤的增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呈增加的趋势,且SCI 患者多为青壮年, 这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打击,极大的危害着人类健康。

由于SCI后的特殊性神经功能障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持悲观态度,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有了较大的进展。

最新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SCI。

实验研究表明:损伤后6~8小时之内手术恢复的机会较大,椎管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是阻碍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早期手术解除压迫,同时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及康复创造最有力条件。

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前路、后路手术。

前路手术是近年来新的进展,它的优点在于能直视下直接切除压迫物,充分进行椎管减压,并同时进行复位固定和融合。

用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椎间融合器械在椎体间支撑植骨融合,恢复椎体高度并使融合区获得稳定,为SCI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现在前路内固定器械较多如 Z-plate 、TSRH 、ORION、APOFIX器械等。

但前路并发症较多,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由经验丰富的骨科医师来操作。

后路手术操作较容易,对椎管前方的压迫小于50%的胸腰椎骨折,通过后路手术撑开椎间隙,可使骨折块达到满意的间接复位。

椎管后方咬除椎弓根可获得椎管后外侧减压,或行椎体次全切除获得半环状或环状减压。

传统手术通过椎板切除完成椎管减压。

但椎板切除后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因为脊柱的前、中柱已受到破坏,再将后柱破坏,使术后脊柱后凸畸形加重, 目前后路手术器械非常完善,短节段的钉棒系统,固定节段短,可达到三维复位与固定,对脊柱的影响较小,必要时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但后路手术创伤较大、出血多,且未解除来自椎管前方的直接压迫。

所以若椎管前方压迫超过50 %或有游离骨块,应考虑前路手术。

脊髓损伤后脊髓出血、水肿、受压,手术减压可以改善脊髓的血循环,防止脊髓变性,保留残余的脊髓功能。

马尾神经损伤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残存神经根,可部分改变下肢的运动感觉及排尿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已为临床医师所接受。

康复工程技术的介入,大大的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并提高了生活质量,比如:截瘫步行矫形器,可帮助截瘫患者独立行走;减重步行训练装置可增强不全性截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训练效果;环境控制系统及护理机器人可极大的帮助四肢瘫患者生活自理。

综合应用各种康复手段综合采用各种康复措施为脊髓损伤患者服务,加强临床应用的研究,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大程度的回归家庭和社会。

小结
总而言之,治疗脊髓损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脊髓的再生、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

但总的来讲,还需基础与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屈平义.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探讨[J]. 当代医学, 2016, (4): 94-94.
[2]Jiang WY, Ma WH, Gu YJ, et al. [French door segmented laminectomy decompression for severe 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complicated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 Zhongguo Gu Shang, 2017, 30(9): 844-848.
[3]曾周景, 叶建华, 唐桂阳, 等.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Ⅳ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 11(4): 384-385.
[4]何正兵.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28): 145-147.
[5]Yang F, Tan MS, Yi P, et al. [Clinical study on spinal cord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J]. Zhongguo Gu Shang, 2018, 31(1): 30-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