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5
总结西方史学史

第一章古典史学(希腊史)1、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
他的传世之作《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
因以记述希波战争为中心,故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这部巨著成了后世把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相结合的最早的一个范例。
2、修昔底德:古希腊史学家,被人们称作“政治史之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把编年与记事结合起来,这本书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3、色诺芬:修昔底德之后至“修辞学派”盛行前,最有成就的历史学家。
其代表作是《希腊史》、《长征记》★和《经济论》(西方世界第一部经济专著)。
第二章古典史学(古罗马史)1、恺撒: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著有《高卢战记》,此书以第三人称记述。
记述了高卢地区战争事的历史回忆录。
战争实录,战争史,高史料文学价值。
2、李维:古罗马三大史学家之一(撒路斯提乌斯和塔西佗),西方第一位通史作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
他开创了西方史学中的通史体例,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
3、波里比阿:希腊人,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作《通史》(《罗马史》)。
在他身上体现了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也是希腊与罗马文化最初交流的缩影。
他的史学特色是:历史眼界更为开阔,史学思想深化,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第三章中世纪史学1、圣•奥古斯丁:他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代表作是《上帝之城》和《忏悔录》,其中蕴含的历史哲学思想对整个中世纪史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上帝之城》还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
历史哲学的发端。
2、比德:“英国历史之父”,主要著作是《英吉利教会史》,他重视史料的可靠性,发明和推广以基督出生年份为纪元的计算年代的方法“吾主纪念”。
第四章近代史学(1)1、瓦拉:意大利人,在文献校勘学方面颇有成就,瓦拉认为历史学是一切知识的根基与核心,而且他还认识到将任何事件当作一个主题的演变来看会有助于历史记载的真实。
西方史学史复习知识点

西方史学史复习知识点1.古代史:古代史研究的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时的历史。
古代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靠考古研究和文献记载,主要分为古埃及史、古希腊史和古罗马史。
2.中世纪史:中世纪史研究的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历史。
中世纪史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的影响、十字军东征、黑死病以及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中世纪历史等。
3.近代史:近代史研究的是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近代史的研究内容包括文艺复兴、宗教、大航海时代、启蒙运动等。
4.现代史:现代史研究的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至今的历史。
现代史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世界大战、冷战等。
5.历史理论:在西方史学史的学科发展中,不同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理论主要包括材料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实证主义、历史综合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
每种理论都有它们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历史。
6.史学家与其作品:学习西方史学史时,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史学家及其著作。
例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对古希腊历史的研究有重要影响;蒙台涅的《历史哲学原理》为历史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利克的《法国革命史》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详尽研究。
7.群体与社会历史:社会史和群体史是西方史学史中的重要分支。
社会史研究的是社会结构、社会阶级、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而群体史研究的是人口、城市和民族等群体的历史。
8.原始历史:原始历史是西方史学史中的一个特殊分支,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早期历史和文明起源。
原始历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手段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文化。
以上是关于西方史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可以更好地复习西方史学史。
同时,还需要通过阅读相关的著作和文献来扩展知识面,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西方史学史考研重点笔记

西方史学史考研重点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以西方历史学科为对象研究其发展历程,研究历史的历史。
一般来说,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包括:(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和(史学方法论)等。
2、(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企图用基督教的神学观念改造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
3、(伏尔泰)被称为近代的“文化史之父”,(傅斯年)被称为“中国的兰克”。
二、问答题:1、简述西方史学发展的历程。
答:(1)古典史学,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包括古希腊史学和古罗马史学两个部分。
(2)中世纪史学,这一时期的史学是神本史学,它以《圣经》为指导思想,包括基督教史学、拜占庭史学、神本主义史学和意大利城市史学。
(3)近代史学,这是进入资本主义以后的西方史学,包括: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和实证主义史学等。
(4)现代史学,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年鉴学派。
2、简述中国对西方史学史的研究状况。
答:(1)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最早开始于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新史学》,这是中国人对西方史学史的最早研究。
何炳松在这一时期的贡献最大,此外还有李大钊、傅斯年和陈寅恪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2)从建国至1966年,这一时期是西方史学史研究的曲折和遭遇坎坷时期,贡献较大的有人称“南耿北齐”的耿淡如和齐思和。
(3)从1978年至今是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逐步繁荣和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翻译了不少西方名著。
第二章古典史学(I)古希腊史学一、填空题:1、古希腊神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论”),古希腊神话在多方面反映了整个自然界和古希腊的社会生活。
2、(赫西俄德)在其代表作(《因功农时》)中叙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经历的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
它也是古希腊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诗,风格简洁朴素,清新自然。
此外,他还著有(《神谱》)一书。
西方史学史知识点

西方史学史知识点西方史学史知识点第一章知识点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希罗多德2.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 修昔底德三、简答题1.西方史学史分期、四个进展时期2.西方史学史主线索:五次转折3.希罗多德的史学贡献。
4.《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特点。
5.群诺芬在古希腊史学上的地位四、论述题1.评价历史学家希罗多德2.评价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第二章知识点一、填空题1. 古罗马史学双擘是()和()。
二、名词解释:1.古典史学三、简答题:1. 《高卢战记》的史学成就2. 塔西陀的史学思想3. 评价波里比阿4. 阿庇安《罗马史》史学价值四、论述题1. 评价古罗马史学家李维及其史著2. 论述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第三章知识点一、填空题1. 比昂多在《罗马帝国衰降往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首次提出了中世纪的概念。
2. 教会史学中第一位重要的编年史家是(阿非利加那)。
著有(《编年史》)3. (攸西比乌斯)(约263――339)是基督教史学的奠基人,故有(教会史学之父)的美誉。
他的《编年史》、《教会史》完善了线性时刻观,将他所知的“历史”分为“神圣的历史”(包括犹太人、基督教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的历史),按统一的编年结构分不加以记载,由此开创了基督教写史的传统。
4. 法国第一位典型的历史学家是图尔主教格雷戈里(539-594)——“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历史》(即《法兰克人史》)5. 法兰克史家尼特哈德(795-844?)唯一别是教士的史学家,著作《历史》记载了加洛林王朝解体的历史。
6. 英国历史之父——比德(672-735)著作《英吉利教会史》“主的生年”(Anno Domini,简写为A.D.)以B.C.表示公元前( Before Christ 的缩写)7. “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鄂图(1114-1158?)。
所著《编年史》又称《双城史》世界历史的眼光。
8. 中世纪意大利浮现了“世界第一奇书”——《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1、希罗多德:古代希腊历史学家,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他创造了叙述历史的新方法。
对于历史事件,时而诉诸神的意志和命运,时而认为取决于个别人物的才能,也有时借助于对历史或地理情况的分析。
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2、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
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他生活在雅典的极盛时期。
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思想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求实的精神,理智的批判态度。
(2)从人事活动的角度出发,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3)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4)开创“范例历史学”先河,追求史学垂训功能。
3、斯宾格勒: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历史形态学的开创人。
代表作《西方的没落》(1918)体现着一战的创伤与反省,他否定了近代西方的历史观,批判了近代西方的历史哲学;反对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解释和研究历史,主张内在地去领悟历史。
他的文化形态史观包括:历史和文化是有机体,文化的同时代性,历史的有机性和宿命是与生俱来的。
4、汤因比: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思辨主义历史哲学家,文化形态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历史研究》,提出了历史研究的单位,文明的数量,文明的可比性,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文明生长的尺度,文明衰落的原因,文明的解体等。
并且对西方文明的前景进行了分析,献身于寻求摆脱西方社会困境的人生道路。
反映了当代西方史学的两个趋势:一是19世纪传统的叙述型历史已转向整体型、分析型历史;二是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教学大纲徐松岩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4年3月修订西方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课程简介史学史是历史学科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它以历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历史学科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西方史学史,是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们(主要是历代历史学家)对历史所作出的种种思考,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疏凿源流,辨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取历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学习西方史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可以说,要构建、发展当代中国新史学,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外国史学的优秀研究成果,二是积极开掘、发展祖国的传统史学。
我们需要以科学的眼光与求真的精神,审视包括西方史学在内的一切优秀史学遗产,借以滋润自己,推动国内历史学的发展。
这里主要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源远流长西方史学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古典史学,亦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
从神话和史诗的史学萌芽时代开始,至公元5世纪古典文化的终结,西方古典史学经历了1000多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的许多优良传统。
2.中世史学。
从公元5世纪开始,西方史学又经历了一次重大转折,至14世纪初的文艺复兴运动,其间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了。
脱胎于犹太史学的基督教神学史观,制约和束缚着欧洲史学,史学的发展相对迟缓和落后。
3.近代史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史学自14世纪初开始加快了发展进程,它伴随着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及其后实证主义史学等行程,至19世纪中后期,已经日趋成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现代史学。
大体上,它就相当于20世纪西方新史学的不断成长壮大,它日益冲击着传统史学,并最终居于统治地位的历史过程。
二是学习和研究西方史学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西方史学史5

第三节 两性关系史
• • • • • 一、两性关系史的研究概况: 二、奉行性快乐主义的古典时代: 三、中世纪:性禁忌与性坦率双重变奏曲: 四、新教伦理对两性关系的影响: 五、20世纪的“性革命”:
一、两性关系史的研究概况:
• 1.布洛克与两性关系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 两性关系史的开创者,首推德国医学家伊万· 布洛克,首先运用历史 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两性关系史的演变与现状,被 称为“两性史学之父”。代表作:《对于所有时代的所有民族的奇特 性实践的人类学研究,无论古代现代、东方西方、原始的文明的》、 《我们时代的性生活——它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这两部著作材料之 翔实、立论之高深,使性的历史学无可置疑地确立于国际学术园地, 并很快被翻译成除中文之外的所有主要语言,对学术界影响甚大。结 果,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欧美学术界掀起了两性关系史研究的第 一个高潮:一个是试图创立一种新的性的历史观,最著名的就是弗洛 伊德,他试图从性的角度重新解释整个历史。第二个方向就是从实地 考察动物学、人类学出发,探讨人类的性本源。昆虫生态学家金赛博 士:《人类男性性行为》、《人类女性性行为》,创立了两性关系研 究中的社会学派。第三个研究方向是依据历史文献与资料,研究性在 文明各阶段的演变。迈耶的《古代印第安人的性生活》、利希特 • 《古希腊性生活》、基弗尔的《古罗马性生活》等。至于中世纪和近 代以来的研究著作,更是汗牛充栋。
第一节 妇女史
• 三、妇女史研究的主要课题分析: • 1.妇女史的理论研究: • 2.家庭、性、生育问题: • 3.妇女劳动问题研究: • 4.妇女权利研究的新发展:
1.妇女史的理论研究:
• 新妇女史学者一般都对妇女史 • 汉弗莱斯和戈登认为,妇女史 研究的中心内容首先是女权运 不仅仅是填补历史画面上的某 动史本身这一理论持异议。赫 些空缺,并不是起“修补”作 夫顿(O.Hufton)在《1500至 用的历史,妇女史应当把它的 1800年欧洲社会妇女》中指出: 主题定义为性别的概念史(社 一部妇女史包含三重义务:第 会人而不是自然人的概念), 一个义务是系统了解妇女过去 定义为与性别观念联系在一起 的地位与境况;第二个义务是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经历的历史, 使这一阶段的历史具有“女性 而不是孤立的定义为“妇女” 的内容”;第三个义务是不仅 的历史,而应该是“批判的历 史”。 要研究女性,还要研究男性是 如何看待同一问题的,因为妇 女不是孤立的生活在社会中的。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第一章希腊史学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实际上是特洛伊战争以来数百年希腊民间文学的结晶。
两部史诗的题材都与特洛伊战争有关。
史诗的实际内容反映了迈锡尼时代和前11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代的社会情况。
荷马史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了解荷马时代的重要文献资料,也是这一时期希腊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伟大创造,为日后的希腊文明奠定了重要基石。
2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被西方人尊为历史学之父。
其代表作是9卷本的《历史》,是一部以希波战争为主线的通史著作。
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埃及、巴比伦、波斯等国历史。
其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文笔生动是古代史学前所未有的。
史学方法上,希罗多德追求“有闻必录”的原则,力求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为后世的叙述体通史提供了典范。
3修昔底得:(前460-前400)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
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主要围绕伯罗奔尼撒战争及相关军事政治内容展开,内容详略得当,异彩纷呈,论述精辟严密,是西方史学的楷模。
修昔底得注重作品的真实性,非常注意对史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其作品的科学性是古代其他的历史学家不能比拟的。
4色诺芬:(前431-前354)古希腊历史学家、军事家,他生活于希腊城邦危机时代,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其军政阅历丰富,学识广博,在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教育学、哲学等领域均有所建树。
主要历史作品是有意作为修昔底得作品续篇的《希腊史》和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长征记》。
其作品可读性很强,是古代史学的上乘之作。
5波里比阿:(前201-前120)罗马共和国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通史》,以罗马对外扩张及政治制度演变为中心。
发展了修昔底得的史学思想。
历史眼界比希罗多德时代更为开阔。
史学思想深化,认为历史的任务有两个:记录事情真相;对事实作出解释。
历史方法进步,提出研究历史的三个基本要素:批阅各种资料、求出记载异同;必要的地理知识;丰富的政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