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步行街设计要点

办公、酒店建筑群:
地下商业街:
商店街:
商业步行街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独立商业建筑:
商业步行街
第1页/共6页
商业街设计要点
商业街空间尺寸处理
街道空间不但应是人们进行必要性活动的场所,也应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平台,能够引导人们之间的美好的交往行为的发生。所以,怎样处理街道的空间尺度,对增加人们对街道空间领域的认知感,营造轻松愉悦的购物氛围至关重要。商业街道的高宽比(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度H/街道宽度D)对于商业街的空间感受起着决定性作用。
D/H <1时有压迫感
D/H =1时、高度与间距的关系匀称
D/H 越大越有远离感
H
D
0.125H
0.25H
0.5H
H
2H
3H
在商业街,人的行走路线为“之”字型,很少走到一端再回来,街道过窄使顾客有种压迫感,过宽会导致顾客疲劳。
第2页/共6页
商业街设计要点
底层边界处理
建筑底层边界区域是人能掌控的区域,任何建筑的底层边界区域都需要被关注,对商业空间来说尤其重要。开放底层表现出欢迎的态度,进入商业空间前就能感受到热闹的氛围,何乐而不为呢!
第5页/共6页
商业街设计要点
商业步行街的平面(1)长度:步行街的长度以280~350米为宜。(2)柱网:一般以8.4×8.4米为宜。(3)步行街两侧店面之间的宽度:首层9~10米,二、三层15~17米(3)“桥”及步行街走道的净宽:桥宜3.5米,走道宜3.5~4米,在中庭周围走道净宽可适当加宽至5~6米店铺:精品店基本单元进深宜8米~12米,个别店铺可加大。
第3页/共6页
商业街设计要点
商业街道路断面处理
商业街两侧商铺规划高度为两层,而基地规划道路略宽;为营造舒适的购物氛围,在道路两侧植入特色的景观小品和休闲设施,以及休闲广场,打造成一个具有独特景观的商业街区。
商业街城市设计方案

商业街城市设计方案
商业街是一个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一个繁忙的区域,吸引着来自各个各行各业的人。
商业街的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商家、消费者和居民。
首先,商业街应该有丰富多样的商业环境。
不同类型的商店和服务设施应该齐全,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街道上可以有大型连锁店、特色小店和当地手工艺品店。
另外,餐厅、咖啡馆和酒吧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多样化的商业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光顾商业街,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商业街应该有良好的交通设施和步行环境。
商业街通常是人员密集的区域,因此需要有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商业街应该有宽敞的人行道,供行人安全地步行。
商业街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需求,例如提供坡道和无障碍设施。
再次,商业街的设计应该注重绿化和景观美化。
花园、公园和广场可以提供休闲和放松的场所,吸引人们驻足和停留更长的时间。
植物和花卉的栽种可以给商业街带来更多的生机和美感。
此外,商业街的设计还可以考虑到艺术和文化元素,例如雕塑和艺术装置,以增加人们对商业街的兴趣和吸引力。
最后,商业街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社区参与和文化交流。
商业街可以定期举办街头市集、音乐会和文艺表演等公共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并加强社区凝聚力。
商业街还可以设立公共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中心,以促进艺术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总之,商业街的设计方案应该综合考虑商业、交通、绿化和社区参与等因素。
一个成功的商业街设计方案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光顾,并为城市的经济和社区发展做出贡献。
商业街区如何规划设计

商业街区如何规划设计?一、尺度近人商业街区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
商业街区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
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
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
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
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
着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
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
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
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
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
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
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
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
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
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
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
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
现代化商业街设计方案

现代化商业街设计方案现代化商业街设计方案现代化商业街设计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设计1. 外观设计:商业街整体建筑风格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采用现代简约风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立面的造型设计。
2. 空间布局:商业街的空间布局应合理,考虑到人流量的分布,设置广场、步行街和开放空间,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3. 内部设施:商业街内部应设置便利设施,如咖啡馆、餐厅、公共洗手间、无障碍设施等,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二、交通规划1. 步行街:商业街应设置专门的步行街区,方便人们步行购物和休闲娱乐,同时通过设置休息座椅、景观装饰等,提高人们的购物体验。
2. 骑行道:商业街应设置骑行道,提供骑行者的通行空间,鼓励环保出行。
3. 交通引导:商业街周边交通拥堵时,应通过设计导向标志和路线指示牌,引导交通流向,减少交通压力。
三、绿化景观1. 绿化搭配:商业街应设置适量的绿化景观,如花坛、绿草地、树木等,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2. 环保景观:商业街应引入环保设计理念,如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景观装饰:商业街中可以设置艺术品、雕塑等景观装饰,提升整体的艺术美感和文化氛围。
四、商业设施1. 商业种类:商业街应设置多种商业类型,如服装店、超市、电子产品店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 餐饮娱乐:商业街应设置各类餐厅、咖啡馆、电影院等娱乐设施,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3. 活动广场:商业街中应设置活动广场,可进行各类文化活动和表演,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总结:现代化商业街设计方案不仅要考虑到建筑设计和交通规划,还要注重绿化景观和商业设施的合理布局,以及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消费环境。
通过综合考虑,商业街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商务街道设计方案

商务街道设计方案背景商务街道是城市中繁华的商业街道,是各种品牌、商铺、餐饮、服务业、文化娱乐等设施聚集的地方。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商务街道的设计方案也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商务街道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商业区的质量,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流和商家,增加商业活力。
设计目标商务街道设计方案的目标是为城市商业区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商业区的发展和繁荣。
具体目标如下:1.增强商业区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通过设计,凸显商业区的主题、气质和文化内涵,增加商业区的美感、独特性和吸引力。
2.优化商业区的空间结构和交通流线。
商业区的空间结构和交通流线的合理性,对于商业活力的增长直接影响很大,因此需要通过设计优化商业区的空间结构和交通流线,使商业区的人流和车流更加便捷和流畅。
3.增加商业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商业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设计方案,增加商业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以提高商业区的整体服务水平。
4.提高商业区的安全和环保水平。
商业区的安全和环保水平直接关系到商业区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要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商业区的安全和环保问题,提高商业区的整体安全和环保水平。
设计要点商业区的设计需要从不同视角全面考虑,下面是商业区设计的要点。
商业区的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是商业区设计的基础,包括商业区的空间布局、交通流线、公共设施等。
商业区的整体规划要紧密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考虑商业区的未来发展,使商业区的空间布局、交通流线、公共设施等都能够实现最佳化。
商业区的访问和交通商业区的访问和交通是商业区设计的重要部分,商业区的访问和交通能够直接决定商业区的运营和服务能力。
因此需要通过设计,建立起与城市交通网的有效连接,同时考虑商业区内的步行、自行车等出行方式,使商业区的交通系统能够完善和充足。
商业区的立面设计商业区的立面设计是商业区形象塑造的关键,立面设计不仅要与商业区主题相契合,而且需要考虑到商业区的商铺面积、功能设计、人行通道等方面的需求,使商业区拥有独特的形象和特色。
街区式商业街策划

街区式商业街策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街在城市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街道两旁整洁的商铺、熙熙攘攘的行人,使得商业街成为了人们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然而,对于商业街的策划和规划,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商业街的定位是策划的关键。
一个成功的商业街需要有明确的定位,能够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
以街区式为基础,根据商业目标和人群特点,确定商业街的主题和风格。
例如,可以打造专业化的商业街,如电子产品专业街、书店文具专业街等,吸引对特定商品有需求的人群。
此外,还可以考虑以艺术、时尚为主题的商业街,提供各类艺术品、设计师品牌等,吸引热衷文化艺术的人群。
定位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商业街的运营和发展。
其次,商业街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交通与布局。
作为一个流动的购物消费场所,商业街的交通布局对于顾客的便利至关重要。
要确保商业街与周边的道路、交通枢纽相连,便于顾客的进出。
在商业街内部,步行街设置和车辆进出管理也需得到充分考虑。
此外,商业街的布局也应合理,可根据商业街的尺度和定位,将商铺按照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进行设置。
例如,可以按商品种类、店铺类型进行划分,便于顾客的购物体验。
再次,商业街的经营方式也需要慎重考虑。
在商业街的策划中,需要明确商业街的经营主体是个体经营还是集团化运作。
个体经营可以保持商业街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但也需要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保障。
而集团化运作则意味着更加规范和凝聚的管理,可以强化商业街的品牌效应和整体形象。
其中,商业街的经营者应根据商业街的定位和风格,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以提升商业街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此外,商业街的活动策划也是商业街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如促销活动、文化艺术展览、主题庆典等,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流和顾客,提升商业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与当地的社区和组织合作,商业街可以打造自己的特色活动,吸引人群共聚于此,增加商业街的社交功能。
活动策划需要结合商业街的主题和风格,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具有吸引力和参与性的活动形式。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法、理念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步骤/方法1.尺度近人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
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
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
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
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
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
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
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
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
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
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
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
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
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
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2.空间的限定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
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
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
现代商业街区建筑的商业氛围营造

现代商业街区建筑的商业氛围营造商业街区作为城市中心的核心商业区,起着关键的经济和文化作用。
现代商业街区建筑不仅要满足商业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商业氛围的营造,以提供理想的购物和休闲体验。
本文将探讨现代商业街区建筑中商业氛围的重要性以及营造商业氛围的方法。
首先,商业氛围对于商业街区的成功非常重要。
商业街区是吸引顾客和客户的重要场所,而商业氛围则直接影响着顾客的购物决策。
一个好的商业氛围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并建立品牌忠诚度。
因此,商业氛围的营造是现代商业街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商业街区建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建筑外观设计:商业街区建筑的外观设计应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并传达出商业活力和吸引力。
现代商业街区注重建筑的创意和个性化设计,以吸引顾客的目光并激发兴趣。
色彩的运用、立面设计的创新以及艺术元素的融入都可以为商业街区建筑带来独特的商业氛围。
2. 室内空间布局:商业街区建筑的室内空间布局需要灵活多样,以适应不同商业需求。
合理的商业区划分、充足的通道宽度和明亮的照明系统都是提供良好购物体验的重要因素。
此外,商业街区建筑还可以考虑引入休闲设施,如咖啡厅、休息区等,为顾客提供额外的舒适和便利。
3. 商业街区策划:商业街区建筑要根据目标市场和顾客需求进行策划。
商业街区可以有不同的主题,如时尚街区、文化街区等,以吸引特定的顾客群体。
此外,商业街区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和展览,增加互动性,加强商业氛围的营造。
4. 商业租户的选择:商业街区建筑的商业租户选择是商业氛围营造的关键。
每个商业租户都应与商业街区的整体定位相一致,避免重复竞争,形成互补优势。
同时,商业租户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商业街区的商业氛围,因此应选择有吸引力和专业性的租户。
5. 设施和服务:为了提供完善的商业体验,商业街区建筑应设有充足的停车设施、舒适的卫生间和便利的购物导览系统等。
更进一步,现代商业街区可以考虑引入智能科技,提供便捷的支付、在线购物和个性化推荐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业态流线分类 1. 线性型
14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业态流线分类 1. 线性型 一条主要的路径贯穿街区,可以是直线型、L型、U型、折线型或者是弧线,街区大多 数商铺位于主路径上,主路径集中主要消费者。 支路径之间相对独立,从主路径进入支路径需回到主路径才能进到下一个节点或者支 路径。
3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发展历史 现代步行街系统最早出现在欧洲,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基于前工业紧凑的城市结构, 人口居住密度高,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将其建为林萌大街,使商 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4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发展历史 20世纪六十年代初,战后经济增长和机动车的普及造成了旧城中心衰落,商业步行街 区成为应对郊区化,复兴老城中心区的主要手段,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美国 诞生了200多条商业步行街,这种模式给商业带来了新的繁荣,如波士顿的Market Place。
上海南京路
30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道路型
洛杉矶环球影视步行街
31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道路型
洛杉矶第三街
32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建筑型 要素:标志建筑+主力店 特点:标准建筑特点或主力店号召力突显街区品质特性
北京三里屯
33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3. 广域型商业街区(业态规模可在市域内有重要影响力,以全国或国际知名的连锁品牌、
旗舰店、主力店或百货超市)700到1000m,一般800m左右为宜。 4. 超广域型(业态规模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出现国际型品牌作为核心店铺,旗舰店较 多汇集、亦有国内知名品牌连锁店、百货店)1000m到1500m及以上。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设计要素 商业街区主力店布置位置
环形型
39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设计要素 2. 入口广场围合过渡空间
40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设计要素 3. 入口景观呼应文化内核
41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设计要素 4. 入口标志物明确引导方向
42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路径尺度比例分析 长度 据测试正常人行走2600m到2700m时腿会感到酸,走到4000m会累,6000m会筋疲 力尽,人们在城市商业街区游逛时,游逛的路径是呈之字型,游逛者要完整的逛完商业街 区的行走长度至少是主动线长度的4倍,所以舒适性的动线长度在600m以下为宜。
5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发展历史 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使城市成为全球经济和本土经济链接的结合点,同时 随着电商的迅速崛起,商业街区更加强化其主题性与体验性以保持其传统商业形态的生命 力。
6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的文化内核 商业街区各自特有的文化内核是提高街区商业体验性的重要决定因素。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建筑型
成都太古里
34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建筑型
南京1912
35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设计要素 1. 主力店塑造街区形象
36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设计要素 商业街区主力店布置位置
线性型
37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设计要素 商业街区主力店布置位置
L 型
38
外部公共空间
店
店
店
店
店
店
店
店
入口
节点
节点
节点
入口
店
店
店
店
店
店
店
店
23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广场型 要素:主广场+景观 特点:与街区规模匹配,景观可塑造其形象特征。
成都太古里
24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广场型
成都宽窄巷子
25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广场型
成都太古里
52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节点空间模式分类 聚散空间
成都宽窄巷子
53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节点空间模式分类 聚散空间
上海新天地
54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节点空间模式分类 聚散空间
北京三里屯
55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节点空间模式分类 通过空间 路径交界处设置满足交通作业的节点空间,尺度相对较小,配合聚散空间和活动空间形成 节点系统。
43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路径尺度比例分析 据商业数据显示: 1. 近邻型商业街区(业态以日常生活配套服务为主,核心店铺一般以地方性连锁店超市 为主)长度一般100到200m,200m左右最常见,最长不超过300m。 2. 地域型商业街区(业态主力店较多,以全国知名品牌店、地方百货、超市为主)一般 为300到600m,常见长度在500m左右,一般建议不超过600m。
44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路径尺度比例分析 宽度 美国人类学家编写的《潜在的尺度》一书中提出了四个级别的距离空间感受: • • • 0.15-0.45m之间是亲密的尺度,这种间距可以安慰,爱抚等。 0.45-1.2m之间是私人的尺度,这种间距可以互相交流。 1.2-3.6m之间是社会的尺度,这种间距可以进行社会交往。
7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的文化内核
8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的文化内核
9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空间组织的三重维度
10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空间单元模式 独幢型 街区中建筑尺度变化不大,布局相对匀质,尺度单一没有核心商铺。 优点:尺度宜人契合传统,能营造良好街区体验氛围。 缺点:受建筑单体尺度的限制对现代商业的某些业来自需求不能适应。上海田子坊
56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节点空间模式分类 通过空间
北京三里屯
57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节点主题序列 宽窄巷子街巷空间为了扭转线性空间的单调,每隔30到50米之间,结合景观空间及院 落单元,以历史文化题材为基础设置了19个空间节点,每个节点空间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 的体验。
成都宽窄巷子
58
11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空间单元模式 院落型 以院子为建筑空间组织要素构成商业街区,形成一种传统情景消费体验的商业街区 优点:体现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丰富且可以扩展,主题体验性好。 缺点:非沿街部分效益不佳且不能满足现代体验经济下多商业业态的需求。
12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空间单元模式 混合型 街区中沿街或者核心出设置大尺度的建筑,成为街区的核心商铺,其余仍保持小尺度 建筑肌理。 优点:丰富空间格局满足现代商业业态的需求,提升商业效益。 缺点:大尺度肌理的建筑对整体街区历史文化空间的干扰影响。
16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业态流线分类 2. 环路型
17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业态流线分类 2. 环路型 环路型动线路径为一单向换线或是回字形、八字形等,有较好的连续性,消费者沿着 主动线即可逛完整个街区,而且可以环游,街区个方位都可以覆盖,增加商业行为发生概 率,最大化的实现商业价值。
18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南京1912
26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门楼型 要素:标志门楼 特点:突显街区特有历史文化内核,强化文化吸引力。
成都宽窄巷子
27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门楼型
上海田子坊
28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门楼型
上海新天地
29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 道路型 要素:入口标志物+景观 特点:多用于城市道路改为步行街区,简单明了。
缺点:
1. 商业动线没有明确的导向性,缺乏秩序感,容易迷失。 2. 需在街区中心设置核心广场空间及强化主要路径增强识别性。 适用范围: 新建的大尺度城市商业街区及改造更新的传统商业街区,尤其是一些旧城历史地段中分期 开发建设,商铺独立性强的项目类似传统街坊式的网格形式与传统城市肌理的契合度高。
22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业态流线分类 优点: 1. 环形动线秩序清晰,方向性明确,路径连续,可以形成不间断的商业氛围。 2. 环线覆盖整个街区,商铺效益均衡。 缺点:
1. 街区形状尺度限制多。
2. 联系内环与外环的次路径设置存在矛盾,存在流失消费人流的可能性。 适用范围: 城市文化型商业街区动线形态的最优选择;环路上的业态差异化吸引消费者环游;动线的 长度不宜过长,避免疲劳。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1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发展历史 公元前184年,罗马执政官伽图就曾在巴西利卡内建造了历史上最早的商业步行街。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贸易的扩展,城市街道成为市民生活的中心。
2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商业街区发展历史 中国传统的商业步行街区起源于宋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当时生活场景 的写照,从那以后城市商业街区充斥着各种市民活动。
如果商业街高宽比取1,那两侧建筑也就大概是7.5米到15米之间,层数也就是二至三
46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路径尺度比例分析 高度
上海田子坊
北京三里屯
47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路径尺度比例分析 高度
成都宽窄巷子
南京1912
48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
路径尺度比例分析 高度
成都太古里
上海新天地
49
如何进行商业街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