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实训大纲
商品学实训(来伊份)

【来伊份品牌】 主要经营休闲食品开发和销售,主要有:蜜饯、 炒 货、 肉制、 糖果、 海鲜、 礼盒,种类齐全、口味 出众、老少皆宜。
品种很丰富,能自由搭配,择性强,口感好味道鲜美,深 品种很丰富,能自由搭配,择性强,口感好味道鲜美, 受消费者的喜爱! 受消费者的喜爱! 来伊份一直以良好的品质和口碑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来伊份一直以良好的品质和口碑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同时不断创新, 同时不断创新,严格要求自己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高品质 的服务! 的服务!
【品名】来伊份牛奶花生牛轧糖 品名】 配料】葡萄糖浆,花生,海藻糖,奶粉,无水奶油,鸡蛋清, 【配料】葡萄糖浆,花生,海藻糖,奶粉,无水奶油,鸡蛋清, 食用盐,食品添加剂(香兰素,明胶,食用香精) 食用盐,食品添加剂(香兰素,明胶,食用香精) 保质期】180天 食用方法】 【保质期】180天【食用方法】开袋即食用
来伊份始终坚持“关注食品安全、加强品质管理”产品管 来伊份始终坚持“关注食品安全、加强品质管理” 理理念,严把质量关,不断求新求变,累计推出9 理理念,严把质量关,不断求新求变,累计推出9大品类 600余种品项的商品 秉承品质好、味道好、服务好、 余种品项的商品。 600余种品项的商品。秉承品质好、味道好、服务好、价 格公道的“三好一公道” 格公道的“三好一公道”经营理念
商品学实训1

•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食品经高温煅烧而 残留的灰分中所含的各种元素。调节人体 生理功能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成分之一。
.食品质量主要有以下三项基本要求:
• (1)食品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质 量要求; • (2)有营养价值;
• (3)有较好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
调研对象:方便面
方便面虽有不好的一面, 但符合视频质量的基本 要求。方便面是有营养 价值的,只是不够丰富 , 不过色香味俱全。除了 假冒伪劣方便之外,方 便面企业能够达到相关 的卫生规定和标准。
产品标识的基本要求:
• 食品标签的内容必须真实,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 相应产品(标签)标准的要求,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料 表、净含量、生产日期或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和顺序号等。裸装 食品在其出厂的大包装上使用的标签,也应当符合上述规定。 • 出厂的食品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 证》编号并加印(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
THANKYOU
•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他是一 种高分子化合物,由C/H/O/N/S等元素组成。
• 脂肪:也是一种高能量的营养成分,也是 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即维持生命的元素, 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所必须的 一类营养物质,是活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 能所必需而又极微的天然低分子有机物。 • 水:人体重要组成成分,虽无营养,但人 的一切活动离不开水,是人的生命之源, 占人体重量的70%的水分。
食品——方便面
组员:郭海英、谭丽萍、张婧琳、许茹艳
食品的含义:
• 食品指提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给人 提供营养或满足人们的某种食用嗜好。
营养成分:
• 糖类: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热量的主要来 源,也是取得热量的最经济来源,同时还 是构成食品甜味的主要物质。糖类的分子 是由C/H/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元素组成,且H:O=2:1, 与水的组成相同,故又称碳水化合物。
商品学大纲

《商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教材采用的是江卫华主编的《商品学原理与实务》。
它是高等职业院校商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目的讲授这门课,要向学生完整介绍商品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
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现代商品知识,从而在实践中能发掘商品的多种用途。
科学客观地介绍商品,准确评介商品质量实现对商品的科学分类管理,促进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要求1.要求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现代商品学的基本原理,对原理的阐述要多联系实际,使之既忠于科学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比重,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践,给学生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分析以及作业讲解。
四、教学方法、手段建议1.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2.让学生参与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训。
五、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具体安排见下表(仅供参考)。
六、大纲内容:项目一了解商品相关理论本章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知商品,能对日常商品进行分解;掌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明确商品学的研究任务;能够运用商品使用价值理论,指导以后的学习和商务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商品的概念以及构成,商品学的概念及特性,树立商品观念。
教学内容:任务一识记商品及商品学的概念及特性一、商品的概念和属性(一)、商品的概念1、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商品的基本特征:(1)具有使用价值(2)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3)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3、商品的种类(二)、商品的构成1、核心部分2、形式部分3、延伸部分二、商品学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二)、商品学研究内容(三)、商品学研究任务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3、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四)、商品学研究方法1、科学实验法。
2、现场实验法。
2011-2012(1)商品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商品学基础》实训指导书学时:30学时适用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一、实训性质与目的商品学实训是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主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密切结合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实训课程之一。
商品学实训的教学性质是,适应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商管理等专业的需求,突出特色和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特点是基础适度,应用能力强,内容对口。
它的主要实训目的是:通过讲授有关商品组成、商品质量、商品检训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相应的商品质量检训的实际手段,培养学生一定的商品质量检训方法和商品鉴别技能,为生产、服务和建设第一线输送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与要求实训一:茶叶的感官审评1、实训目的:学习茶叶的审评方法、步骤,了解各类典型茶叶的质量状况和标准。
2、实训内容:(1)茶叶的外形审评通过检查、观察各种茶叶的外形、嫩度、净度和干茶色泽,看茶叶是否合乎标准规格的要求。
(2)茶叶的内质审评通过检查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看茶叶的内在质量是否合乎质量指标。
实训二:酒类的感官审评1、实训目的:学习酒类的感官审评方法、步骤,了解五种香型白酒的感官质量指标及鉴定方法。
2、实训内容:根据白酒的感官质量指标,对五种香型的白酒进行色泽、香气和滋味评研,看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实训三:纺织纤维的鉴别1、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了解各种纺织纤维的特点及三种常用的鉴别纤维方法;同时了解普通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实训内容:(1)、手感目测法:根据纺织纤维外观、形态、色泽、手感、手拉强度等感官特性,鉴别出纺织纤维的类别。
(2)、显微镜观察法:利用生物显微镜的放大作用,通过观察各种纤维的纵向及横断面形态结构特征来鉴别纤维的种类。
(3)、燃烧法:根据各种纤维在燃烧时产生不同的焰色、燃速、气味、灰烬等现象,确定纤维的大类。
实训四:塑料制品的感官鉴别1、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了解各种塑料制品的性能特性征,掌握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两种鉴别塑料制品的方法。
商品学实训

矿泉水行业的商品编码:
2、商品品种
矿泉水的八种类型:偏硅酸矿泉 水、碳酸矿泉水、锶矿泉水、锌 矿泉水、硒矿泉水、锂矿泉水、 碘矿泉水、溴矿泉水等。
常用矿泉水可以补充人体内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 身体起到调节机能的保健作用。如偏硅酸可促进骨骼生长 发育;游离二氧化碳可改善肠胃消化功能;锶可降低心血管 发病率等。矿泉水是一种较好的微量元素补充来源,国家 标准其含量的安全性有严格规定,常饮可促进人体健康。
11、商品与环境:
矿泉水对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矿泉水瓶的使用对环境 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塑料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目前我 国每年产生的废旧塑料约占塑料产量的70%。而PET瓶 的使用量也占了较大的比例。 矿泉水的一些塑料瓶,会溶出增塑剂,增塑剂是慢性毒药, 危害极大。增塑剂使用范围之广,污染面积之大,影响人数 之多,比农药、DDT等有过之而无不及。 科研人员发现,增 塑剂的急性毒性很低,人体摄人后几乎没有急性中毒的表现, 比如呕吐、发烧、拉稀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安全,相反其 慢性毒性对人类的危害相当大。国外的动物研究结果表明, 增塑剂可导致动物存活率降低、体重减轻、肝肾功能下降、 血中红细胞减少,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国内外对矿泉水 的生产消费量都在饮料行业内占较大比重,且呈增长趋势, 如此大的需求量必回导致如下问题:生产塑料瓶要耗费大量 能源、回收压力增大、要投入大笔资金用来运输和处理就塑 料瓶等。
(3)按矿泉水的酸碱性分类 酸碱度称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值,即pH=-1g[H+],是酸碱性的一种代表值。 根据GB/T14157-1993<<水文地质术语>>的 定义, 可分为以下三类 : PH值 <6.5 类型 酸性水 6.5-7.3 >7.3-10 中性水 碱性水
商品学实训报告 正式稿共42页文档

结束篇
我们在一起
谢谢!
的科学分类为政 府各部门、行业和企业 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 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 科学基础。
3、商品的科学分类 便于商品经营管理 和顾客选购、消费 商品。
2、商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 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
4、商品的科学
质量标准的制定。
分类有利于开
展商品研究和
教学工作。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quality
商品特征(3)
3、商品是为交换而生 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 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
琳琅满目
分类方式
面线分类法
是将分类对象按照 选定的若干分类标 志,逐次的分成若 干层级,每个层级 又分成若干类目, 排列成一个有层次 的、逐级展开的分 类体系。
分类方式
条形码
条形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 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 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
包等。 商品包装具有从属性和商品性等两
种特性。
充气包装
商无品菌包包装装 真空包装
塑料包装
商玻品璃包包装装 纸质包装
各种包装集锦
包 装 标 识
实践心得
实践心得
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实训活动给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提供了广
泛接触实际的机会。
使我们有机会用理论指导实践,让我们能够更好的 了解书上的知识。自己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被评为南 昌市职业 道德先进 单位。
位于南昌 市市中心, 经营品种 达六万余 种。
江西省"双争" 立功先进单位、 全国"三无"商 场之首。
五年高职、中专《商品学》课内实践、实操主题

中专、五年高职《商品学》、《商品学基础》课内实践、实操主题第一次:商品分类实操•第一节课: 商品分类实操的导入:商品分类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第二节课: 学生实操:实物商品分类练习,学生可以带来一些商品或图片,进行分类•第三节课: 分类方法和商品编码方法的复习和实操•第四节课: 分组讨论:分享分类经验,讨论商品分类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二次:商品质量评价实操•第一节课: 商品质量评价实操的导入: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第二节课: 学生实操:采用不同的质量分析和评价方法,对实物商品或案例进行评价•第三节课: 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复习和实操•第四节课: 分组讨论:分享评价经验,讨论商品质量评价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三次:商品标准实操•第一节课: 商品标准实操的导入:商品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第二节课: 学生实操:设定商品标准,通过查阅资料,理解和建立一个商品的标准•第三节课: 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复习和实操•第四节课: 分组讨论:分享建立商品标准的经验,讨论商品标准设定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四次:商品质量检验实操•第一节课: 商品质量检验实操的导入:商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第二节课: 学生实操:根据商品标准进行商品质量检验,理解并执行质量检验方法•第三节课: 商品质量监管的复习和实操•第四节课: 分组讨论:分享质量检验经验,讨论商品质量检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五次:商品包装设计实操•第一节课: 商品包装设计实操的导入:商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第二节课: 学生实操:设计一个商品的包装,包括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设计包装形式和标识等•第三节课: 商品科学养护的复习和实操•第四节课: 分组讨论:分享商品包装设计经验,讨论商品包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每个实操的第二节课,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实操,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每个实操的第四节课,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实操经验,讨论他们在实操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商品学课程大纲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商品学课程编码:总学时数:50-54 课内实验时数:0学分:3开课单位:管理系企业管理教研室适用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适用对象:高职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商品学课程是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提高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学生关于商品理论和实际业务水平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这就决定了商品学在研究时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也需要社会科学理论知识。
因此,商品学既是一门边缘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商品经营和管理者天天从事商品购、销、运、存活动,每天都在跟商品打交道,时时刻刻也离不开商品理论知识。
要想把企业的商品经营搞好,光凭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业务技术,即要学习商品学。
因此,可以说,商品学是商品经营与管理人才培养不可缺的一门课程。
通过商品学概论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商品基本知识,比较全面的了解消费需求,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恰当评价商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科学进行包装和储运,使商品质量得到保护;搞好商品信息反馈,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科学进行商品分类,利于经济管理现代化;正确指导消费,充分发挥商品更大作用。
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宜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市场营销和统计学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商品和商品学第一节商品的概念和构成商品的概念[3];商品的构成[3];重点:商品的概念;商品的构成难点:商品的构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2题思考题:3题第二节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商品学理论的研究方向[1];重点:商品学理论的研究方向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三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商品学的研究对象[2];商品学的研究内容[2];重点:商品学的研究内容难点:商品学的研究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2题思考题:2题第四节商品学研究的任务及研究方法商品学研究任务[3];商品学研究方法[1];重点:商品学研究任务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二章商品分类第一节商品分类的概念、原则和意义商品分类的概念[3];商品分类的原则[3];商品分类的意义[1];重点:商品分类的概念;商品分类的原则难点:商品分类的概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2题第二节商品分类的方法和主要标志商品分类体系的概念[3];建立商品分类体系的基本方法[3];商品分类的主要标志[2];重点:商品分类体系的概念;建立商品分类体系的基本方法难点:建立商品分类体系的基本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2题第三节商品编码和商品目录商品编码[3];商品目录[2];国际贸易商品目录△;我国的商品分类[3];重点:商品编码;我国的商品分类难点:商品目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2题第三章商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的概念及其发展质量的概念[3];质量概念的发展[2]重点:质量的概念难点:质量概念的发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4题思考题:1题第二节商品质量及基本要求商品质量的概念[3];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2];重点:商品质量的概念难点:商品质量的概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4题思考题:1题第三节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影响工业产品质量的因素[2];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2];流通过程对商品质量的影响○;商品消费过程对商品质量的影响△;重点:影响工业产品质量的因素;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4题思考题:1题第四节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概念及质量管理活动要素[3];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全面质量管理[3];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技术[3];重点:质量管理的概念及质量管理活动要素;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技术难点:质量管理的概念及质量管理活动要素;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技术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4题思考题:1题第四章商品标准和标准化第一节商品标准概述商品标准的概念[3];商品标准的作用[2];商品标准的分类[2];商品标准的分级[3];商品标准的内容△重点:商品标准的概念;商品标准的分级难点:商品标准的概念;商品标准的分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4题思考题:1题第二节商品标准化商品标准化概念[3];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的产生和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依稀及我国的标准化工作[1];第五章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第一节商品质量认证商品质量认证及其种类[2];商品质量认证制度的发展和意义[1];商品质量认证的类型、程序及认证标志[2];重点:商品质量认证及其种类;商品质量认证的类型、程序及认证标志难点:商品质量认证的类型、程序及认证标志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1题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概念[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发展和作用[1];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商品质量安全QS认证和GMP认证[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安全认证[2];重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概念;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安全认证难点: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1题第三节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概念和标志[2];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作用[2];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体制[3];重点: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体制难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概念和标志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1题第四节商品质量监督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形式[2];商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1];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制度△;重点: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和作用;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形式难点: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和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1题第六章商品包装和装潢第一节商品包装概述商品包装的概念[3];商品包装的功能[3];商品包装合理化[3];商品包装的分类[2];重点:商品包装的概念;商品包装的功能;商品包装合理化难点:商品包装合理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第二节商品包装材料和技法商品包装材料[2];商品包装技法[2];重点:商品包装材料;商品包装技法难点:商品包装技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1题第三节商品包装标志商品使用说明[2];商品包装标志[3];重点:商品使用说明;商品包装标志难点:商品包装标志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1题第四节商品包装装潢商品包装的装潢设计[2];色彩在装潢中的作用[1];商品包装装潢设计的原则[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3题思考题:1题第七章商品检验第一节商品检验的概念和作用商品检验的概念[3];商品检验的作用[2];重点:商品检验的概念;商品检验的作用难点:商品检验的概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2题第二节抽样检验商品抽样检验的概念[3];抽样检验方法△重点:商品抽样检验的概念难点:商品抽样检验的概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三节商品检验的内容和依据商品检验的内容[3];商品检验的依据[2];重点:商品检验的内容难点:商品检验的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思考题:2题第四节商品检验的方法感官检验○;化学分析检验○;仪器分析检验○;物理检验○;生物学检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2题第八章几大类商品的特征第一节食品商品的特征食品的分类和营养卫生[1];糖酒类食品[1];茶叶和水果类[1];重点:食品的分类和营养卫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二节纺织品商品的特征纺织品商品的构成成分[1];纺织品商品的结构[1];纺织品商品的形成[1];重点:难点:纺织品商品的形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三节几种主要日用化学品商品的特征合成洗涤剂[1];化妆品[1];塑料制品[1];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四节家用电子电器商品的特征组合音响[1];电视机[1];洗衣机[1];空调[1];电冰箱[1];重点:各种家用电器的型号表示难点:家用电器的故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第九章商品储运和养护第一节商品储运期间的质量变化商品的物理机械变化[3];商品的化学变化[3];商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3];重点:商品的物理机械变化;商品的化学变化;商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难点:商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商品的化学变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2题第二节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及其控制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2];仓库温湿度的变化规律[3];仓库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3];重点: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仓库温湿度的变化规律;仓库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难点:仓库温湿度的变化规律;仓库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2题第三节商品养护的技术方法储存商品的霉变腐烂的防治技术[2];金属商品的锈蚀防治技术[2];储存商品的虫害防治技术[2];储存商品的老化防治技术[2];重点:储存商品的霉变腐烂的防治技术;储存商品的虫害防治技术;储存商品的老化防治技术难点:储存商品的霉变腐烂的防治技术;储存商品的老化防治技术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2题第十章商品信息自动识别技术第一节条码技术概述条码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发展[2];条码的分类和特点[2];应用条码技术的意义[1];重点:条码的概念;条码的分类和特点难点:条码的分类和特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二节商品条码的种类及编码原则厂家条码[3];店内条码[3];物流条码[1];厂家条码[3];重点:厂家条码结构;厂家条码难点:厂家条码结构;厂家条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三节RFID电子标签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概述△;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十一章商品的绿色革命第一节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3];有机食品[3];现代食品安全问题[1];重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难点:现代食品安全问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二节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概念[3];绿色包装途径[3];重点:绿色包装概念;绿色包装途径难点:绿色包装概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第三节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含义[3];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3];清洁生产工具[2];重点:清洁生产的含义;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难点: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作业:2题思考题:1题四、学时分配表五、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方法:笔试;3.成绩评定:总评成绩100分=平时30分+期末考试70分平时成绩:考勤考纪:10分作业:10分——每次作业占2分;课堂提问:10分——每次5分;六、选用教材及参考书(资料)教材:《商品学》,徐沁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版参考书目:1.《商品学基础》,马德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2.《新编假冒伪劣商品鉴别手册》,工商出版社3.《标准化管理基础》,辽宁技术监督局4.《商品学概论》,窦志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5.《商品学概论》,万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执笔人:徐沁审核人:徐沁审批人:成凤艳编写日期:二〇〇七年十月执行日期:二〇〇七年十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学》实训大纲《商品学》实训大纲前言实训教学任务和目的:《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大纲是按《商品学》教学大纲和《商品学》课程教材的基本要求编写的,是作为与《商品学》理论教学相配合使用的实训大纲。
可供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
《商品学》实训大纲是根据《商品学》课程的教学时数安排和学院现有基本条件的情况,提供了与课堂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实训内容,各专业可根据开课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其中涉及商品分类、商品质量、食品、纺织品与服装、包装材料与包装容器、商品检验技术和方法、商品养护技术等有关理论的12个具体实训项目。
每个实训项目不仅完整地叙述了实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且对实训教学的内容,操作程序,场所或者用具的选择等都作了详尽的介绍,以达到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目的。
实训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商品学实训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对商品质量的意识,提高学生识别商品、鉴定商品和管理商品的能力。
实训课是商品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训,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识别商品和鉴定商品的技能。
一、实训设计《商品学》实训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商品分类知识的学习,条形码的搜集与验证,识别常见伪劣商品,讨论商品标准的作用及其在工作中的使用,糖果的感官检验并依感官项目评定等级,熟悉食品、家用电器、服装等类商品标签,商品包装的设计与装潢,食品保鲜方法的选择,白酒的品评与鉴定,啤酒的品评与鉴定,茶叶品质的感官品评,纺织品燃烧法鉴别等12项内容。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调查、讨论和实际操作等寓教于乐的措施,加深他们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实现同时提高他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实训教学的内容(一)商品分类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调查熟悉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线分类法与面分类法的优缺点等原理,掌握超市商品陈列过程中对分类标志的选择。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与分类。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将学生分为两队(每对若干组)分别去南二环天客隆超市和红旗大街祥龙泰超市进行调查,搜集两个超市商品分类的情况,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每个超市的商品分类优缺点,每一组针对自己所调查的情况对超市商品分类方式提出整改建议。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南二环天客隆超市和红旗大街祥龙泰超市(二)条形码理论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搜集相关商品的条形码,掌握条形码的结构,种类,校验方法和应用等基本原理。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条形码的结构,种类,校验方法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搜集相关商品包装上标志的自代码,运用校验方法来进行计算。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校内或校外超市均可。
(三)商品质量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总结常见商品识别伪劣商品的方法,从而掌握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商品质量因素,伪劣商品及其特征的基本原理。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商品质量因素,伪劣商品及其特征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亲自去各个超市或商场进行访问调查,总结伪劣商品的特征和常见伪劣商品的识别方法,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超市或商场杜绝伪劣商品的建议。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校内或校外超市,各大商场实训项目教学的考核方法:检查学生的调查报告并给出成绩(四)商品标准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讨论商品标准的作用及在工作中使用它的意义。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商品标准的作用,在工作使用商品标准的意义,把握其与商品质量维护和监管之间的关系。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课堂分小组讨论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课堂(五)糖果感官检验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对糖果的感官检验,熟悉感官检验的分类和特点,熟记百分记分法的概念。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感官检验法的分类: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听觉检验;感官检验常用方法:差别检验、使用标度和类别的检验、分析和描述性检验;商品分级方法百分记分法。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自己进行糖果的感官检验,在针对检验产品运用百分记分法作出商品分级,再与标准的糖果感官检验指标作比较。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课堂进行实训项目教学的用具:各种品牌的糖果若干(六)商品使用说明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一些食品如方便面、面包、薯片、咖啡等的商品标签和服装的洗涤标识,从而熟悉食品说明性标签的内容和纺织品、服装的使用说明。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销售包装上的商品包装标志及商品的使用说明:食品标签内容和纺织品服装使用说明。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课下观察记录一些食品如方便面、面包、薯片、咖啡等的商品标签和服装的洗涤标识,总结食品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建议标注的内容和纺织品洗涤熨烫标志。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课堂食品如方便面、面包、薯片、咖啡等的商品标签和服装的洗涤标识(七)商品包装的设计与装潢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脑设计几件商品的包装,掌握商品包装技法和商品包装装潢的技巧。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商品包装技法的选择和商品表面装潢。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学习完商品包装技法的内容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上时间设计8个鸡蛋的外包装,一件玻璃容器的外包装,一台家用电器的外包装(要求文字说明包装技法和包装材料的选择)。
课下完成一件食品的外包装设计(要求考虑包装表面装潢,色彩协调,吸引眼球)。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课堂实训项目教学的考核方法:学生的设计记入平时成绩。
(八)食品保鲜方法的选择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总结不同的食品(面食、奶制品、豆制品、蛋类、蔬菜类、肉类、面包糕点类、水产品)在商场超市陈列中的保鲜要求,熟悉食品商品的防腐与保鲜技法。
食品商品的防腐与保鲜的原理: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抑制食品生命活动;运用发酵产物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
食品防腐保鲜的技法:低温贮藏;冻藏;干藏;化学防腐保鲜;气调保藏等。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学生通过调查,总结不同的食品(面食、奶制品、豆制品、蛋类、蔬菜类、肉类、面包糕点类、水产品)在商场超市陈列中的保鲜要求,写出调查报告。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各大超市或商场实训项目教学的考核方法:学生调查报告记入平时成绩(九)白酒的品评与鉴定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学习辨别白酒优劣的方法,品评不同香型白酒的风味。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⑴白酒香型的鉴赏:①酱香型②浓香型③清香型④米香型⑤兼香型⑵劣质白酒的鉴别:①色泽异常②气味异常③包装鉴别(3)假冒酒包装手段①真瓶假酒②劣酒真标签③假酒假标签④劣酒假标签(4)假冒酒包装鉴别瓶身瓶盖:真品,瓶身瓶盖有统一的标记;防盗盖完好无损,盖上图案、字迹牢固、清晰,皇冠盖外的胶帽封闭良好;用鼻闻嗅,无外溢酒香;瓶身玻璃质量好,无气泡,无色。
标签:真品,标签背面全印有批号,为蓝或红色;商标一般采用压鼓板印的烫金图案,摸上云有突凸感,字迹清晰,套印准确,色彩鲜明;商标上清洁,无污物,崭新;标签上还印有酒名、酒度、厂名厂址等。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按照白酒的品评方法对白酒进行品评。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次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
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
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
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
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
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
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
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
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为了鉴别酒中的特殊香气,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⑴用一小块过滤纸,吸入适量酒液,放在鼻孔处细闻,然后将过滤纸旋转半个小时左右,继续闻其香,确定放香的时间和大小。
⑵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它的香气,以此验证香气是否正确。
⑶将少许酒置于手背上,借用体温,使酒样挥发,嗅闻其香气,判断酒香的真伪、留香长短和好坏。
对酒的口尝方法: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
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
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
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
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
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
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
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
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
用茶水漱口。
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
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
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写下评语。
对风格的评价: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各类型酒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主要香型。
典型性是品评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对多种酒进行品评时,常常是将属于不同类型的酒分别编组品评,以便比较。
判断某一种酒是否具有应有典型风格并准确给分,首先必须掌握本类酒的特点和要求,并对所评酒的色、香、味有一个综合的确切的认识,通过思考,对比和判断,才能确定。
为了对各个酒的优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评价,除了写出评语之外,常常采用评分法。
目前我国白酒评分制有100分制。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实训室实训项目教学的用具:各种香型的白酒适量对指导实训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熟悉所选酒的香型特点,鉴别真假酒的方法,掌控好学生的品评酒的数量。
(十)啤酒的品评与鉴定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学习辨别啤酒优劣的方法,品评不同品种啤酒的风味特点。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啤酒质量的鉴定方法:色泽10分,泡沫20分(起泡性、泡持性、挂杯性),香气20分,滋味50分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啤酒的品评:首先倒出啤酒使得酒液和泡沫的比例在1 :1或2:1 ,并要使得泡沫顶端与杯口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