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样机仿真实验报告样本
虚拟仿真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建筑行业,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真实施工环境,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施工流程,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本次实训通过睿格致建筑岗位仿真演练系统,让我深刻体验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背景本次实训以睿格致建筑岗位仿真演练系统为平台,以“xx建设单位”为案例背景,模拟了一个实际工程项目。
该工程于2019年规划,计划于2023年1月初至10月底完成,并对业主方进行交付。
施工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需要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并在工程项目成本上留有较大浮动空间。
此外,施工单位还需预留至少1个月的时间开展项目周边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及园林绿化。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1.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项目背景及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信息,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2)学习施工图纸: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项目的结构、布局、尺寸等信息。
(3)掌握施工技术规范: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4)熟悉施工设备:了解各类施工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学习施工工艺:掌握各类施工工艺的流程、方法和要求。
2.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现场施工管理:熟悉施工现场管理流程,掌握现场施工协调、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施工过程监控: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施工资源调配:合理调配施工资源,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施工进度控制:根据施工计划,合理调整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资料整理: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资料,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2)工程验收:对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验收。
虚拟仿真验实验报告

虚拟仿真验实验报告1. 引言虚拟仿真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对特定情景下的物理现象进行模拟,并进行验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背景、目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以及对虚拟仿真技术的评估。
2. 实验背景虚拟仿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世界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通过操作和观察来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工程设计中,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设计者提供全新的设计空间。
本次实验选择了一个典型的机械传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来验证其性能和优化方案。
3.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1. 学习掌握虚拟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机械传动系统,验证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3. 对比不同参数配置下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差异,提出优化方案。
4. 实施过程4.1 虚拟仿真软件选择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市场上广泛应用的SolidWorks软件作为虚拟仿真工具。
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可实现多种物理现象的模拟和分析。
4.2 系统建模和参数设定我们将机械传动系统进行建模,并设定了一组基本参数供模拟。
在模拟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参数进行调整。
4.3 模拟和数据收集通过SolidWorks软件进行模拟,并记录下每个工况下的性能参数。
例如,转速、载荷、功耗等。
4.4 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将数据导入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不同工况和参数配置下的性能进行比较和验证。
根据结果进行优化方案的提出。
5. 结果分析经过模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载荷增加,转速下降,并且功耗增加;2. 不同参数配置下,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不同;3. 通过优化参数配置,可以改善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
6. 虚拟仿真技术评估虚拟仿真技术在本次实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与传统实验相比,虚拟仿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节省时间和成本:虚拟仿真可以快速模拟和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并进行参数优化;2. 安全可靠:虚拟仿真免去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了操作安全性;3. 数据准确性:虚拟仿真工具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避免了实验误差的影响;4. 设计空间扩展:虚拟仿真技术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可以在虚拟环境下尝试各种方案。
虚拟样机实验报告-精品

4.掌握ADAMS软件运动学仿真操作;
5.掌握ADAMS软件后处理分析。
二、实验环境
1.计算机
2.安装ADAMS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建立二种凸轮-气门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和虚拟样机;
2.显示所建立的模型、建模过程、模型信息;
3.结果曲线;
4.对比分析二种建模。
四、实验体会
实验报告(四)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闩锁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ADAMS软件的操作界面;
2.掌握常见约束和驱动约束的分析与建立;
3.掌握ADAMS软件参数化建模过程与操作;
4.掌握ADAMS软件参数化仿真操作;
5.掌握ADAMS软件后处理分析。
二、实验环境1.计算机Fra bibliotek2.安装ADAMS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建立闩锁机构的虚拟样机;
2.显示所建立的模型、建模过程、模型信息;
3.结果曲线;
四、实验体会
3.掌握ADAMS软件动力学建模操作;
4.掌握ADAMS软件动力学仿真操作;
5.掌握ADAMS软件后处理分析。
二、实验环境
1.计算机
2.安装ADAMS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建立二种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和虚拟样机;
2.显示所建立的模型、建模过程、模型信息;
3.结果曲线;
4.对比分析二种建模。
四、实验体会
虚拟样机实验报告-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成绩、分析、指导
实验一XXXXXXXX
班级:
姓名:
学号:
ADAMS虚拟样机建模与分析实验报告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虚拟仪器,模拟真实的仪器实验,以探索实验原理,并获取实验数据,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实验仪器与装置:1. 虚拟仪器软件:使用Simulink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2. 计算机:用于运行虚拟仪器软件和获取实验数据。
3. 相应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相应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确认计算机和虚拟仪器软件正常运行。
2. 搭建电路(以电阻的测量为例):根据实验设计,搭建所需的电路。
3. 连接传感器:将传感器正确连接到电路中。
4. 设置实验参数:在虚拟仪器软件中设置实验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等。
5. 运行实验:点击软件中的"开始"按钮,运行实验。
6. 数据采集:观察软件界面上的数据显示,记录实验数据,如电阻值。
7.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比如绘制曲线图、计算相关参数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模拟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电路中某一电阻的电阻值。
我们根据设置的实验参数,在虚拟仪器软件中观察到了电阻值,并成功地记录了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的比较:比较实验测得的电阻值与理论计算值,我们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可能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确度、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等原因所导致的。
2. 实验数据的稳定性: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我们发现实验数据的稳定性较好。
重复实验结果的接近程度表明虚拟仪器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较高。
3. 数据分析与应用: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电阻值与其他因素(如电流、电压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可以探究电阻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虚拟仪器实验,我们掌握了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的过程和步骤。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电阻的电阻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模板

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模板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模板是一个用于记录和总结虚拟仿真分析结果的工具。
虚拟仿真分析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仿真软件模拟实际场景,以便评估和优化设计、决策或系统的性能。
一份完整的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模板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引言:在引言部分,需要简要介绍为什么要进行该项虚拟仿真分析,描述分析的目的和背景。
同时,需要概述所使用的仿真软件和基本假设。
2. 模型描述: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所建立的仿真模型。
说明模型的结构和参数设置,并解释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还需要描述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类型和范围。
3. 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部分,需要明确定义实验条件和参数。
选择有代表性的输入值,并解释为什么选取这些值。
同时,还需要说明仿真的时间段和步长。
4. 结果分析:在结果分析部分,需要展示和解释仿真结果。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可视化工具来展示结果。
同时,需要对结果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5. 结论和建议:在结论部分,需要总结仿真分析的结果,并提供对系统或设计的建议。
根据仿真结果,评估系统的短处和潜在风险,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方案。
6. 讨论和展望:在讨论和展望部分,可以对仿真分析中的局限性和假设进行讨论。
同时,可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可能性。
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模板可以帮助用户系统地整理和记录分析过程和结果,使得分析过程更加规范和可追溯。
同时,报告模板也可以作为沟通和交流工具,方便与其他人分享和讨论分析的成果和发现。
总之,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模板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记录、总结和分享虚拟仿真分析的结果。
通过按照模板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报告,可以提高分析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从而更好地支持决策和优化设计。
虚拟样机实验报告(精选多篇)

虚拟样机实验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虚拟样机实验报告机械原理课程虚拟样机仿真实验报告课题:双滑块机构虚拟样机仿真实验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2012年5月1日0 自主设计双滑块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摘要本实验在学习的机械原理基础课程上,通过自己构思,设计机构,用Adams软件进行机构建模,并对机构的运动进行一些列的模拟和分析,以验证所设计机构的运动规律及其可行性,并通过进一步思考,提出该机构可能的应用构想。
关键词:双滑块、虚拟样机、ADAMS应用、仿真目录1、问题的分析 (3)2、双滑块机构虚拟样机建模.....................................................................................3 2.1设置工作环境..............................................................................................3 2.2双滑块机构的模型创建.. (3)3、机构的相关运动量的分析.....................................................................................5 3.1滑块6的运动量分析....................................................................................5 3.2滑块7的运动量分析....................................................................................6 3.3滑块7压力角的补充分析.............................................................................7 3.4对滑块6和滑块7的运动性质进行对比.. (7)4、基于机构分析的机构应用探讨 (8)5、实验感想.............................................................................................................8 参考文献. (8)1、问题的分析通过本学期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使我对机械机构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我对于机械机构运动的极大兴趣,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对机械机构中的最为简单的杆和滑块构件进行组合,设计出一种简单的结构,以期通过对它的模型创建和运动分析找到其应用途径。
虚拟仿真实验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虚拟仿真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虚拟仿真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在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虚拟仿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3. 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数据,评估实验效果。
三、实验内容本次虚拟仿真实验以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酸碱滴定实验为例,通过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酸碱滴定实验。
四、实验方法1. 实验软件:采用国内某知名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进行实验。
2. 实验步骤:a. 创建实验环境:设置实验仪器、试剂等。
b. 实验操作:进行酸碱滴定实验,包括滴定液的准备、滴定操作、数据记录等。
c. 数据分析:分析实验数据,计算滴定终点、误差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表1:酸碱滴定实验数据| 序号 | 样品浓度(mol/L) | 标准液体积(mL) | 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变化 || ---- | ----------------- | ----------------- | ---------------------- || 1 | 0.1000 | 22.40 | 红色变蓝色|| 2 | 0.1000 | 22.30 | 红色变蓝色|| 3 | 0.1000 | 22.20 | 红色变蓝色|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滴定终点体积的平均值为22.23 mL,标准偏差为0.07 mL。
通过计算,得到滴定终点误差为±0.2%,表明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六、实验讨论1. 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a. 安全性:虚拟仿真实验避免了传统实验中的危险操作,降低了实验风险。
b. 成本低:虚拟仿真实验无需购买大量实验器材,降低了实验成本。
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模板

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模板一、引言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旨在通过对特定问题进行虚拟仿真试验,获得数据并进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是基于虚拟仿真分析的结果,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问题描述在本次虚拟仿真分析试验中,我们选择了某公司的生产线进行探究。
该生产线在最近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生产效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等。
我们将通过虚拟仿真来模拟该生产线的运行状况,并分析问题的原因。
三、试验设计我们建立了一个虚拟仿真模型,模拟了该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检验等。
通过对模型的运行进行屡次试验,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 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某个关键环节出现了瓶颈,导致生产线无法充分利用资源。
2. 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导致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停工现象。
3. 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生产线上某些设备的老化和维护不准时所致。
五、问题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 对生产线进行优化,提高关键环节的生产效率,消除瓶颈。
2. 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干系,并优化供应链,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3. 加大对设备维护的投入,准时更换老化设备,提高产品质量。
六、结论通过虚拟仿真分析,我们成功地找出了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信任,通过实施这些解决方案,该公司的生产线将能够恢复正常运行,并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产品质量提高的目标。
七、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虚拟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1. 收集更多的实际数据,以提高模型的真实性。
2. 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优化,增加更多的变量和因素。
3. 加强与实际生产线的联系,准时调整模型以适应实际状况。
八、参考本报告的分析结果仅基于虚拟仿真试验,没有参考其他文献。
以上是虚拟仿真分析报告模板的内容,通过虚拟仿真试验和数据分析,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解决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相关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虚拟样机仿真实验
课题:六足步行机器人的虚拟样机仿真
姓名:XXX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XXX
2012年5月1日
六足步行机器人的虚拟样机仿真
摘要
以前我做过的一个设计题目是五足步行机器人的步态优化,当时由于还不会使用Adams软件,因此每次对步态做一些调整之后都要直接在样机上进行试验才能验证方案是否合理。
由于样机硬件设备并不完善,因此很多时候试验会出现各种硬件问题,这占用了我很多时间。
现在虽然我暂时不做这个项目了,然而借着本次虚拟样机仿真实验的机会,我决定运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建立步行机器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然而若是对五足机器人进行仿真,由于其步态比较复杂,因此大部分时间会用于计算步行过程中的关节变量数据。
因此本文从简化问题和对所学知识实践两方面来考虑,改为对六足步行机器人进行建模仿真,并将关节型串联机构步行腿改为并联机构中的缩放结构型步行腿以简化计算。
关键词:六足步行机器人、缩放机构、虚拟样机、ADAMS应用、仿真
目录
1 问题的分析 (1)
2 六足步行机器人虚拟样机建模 (2)
2.1 设置工作环境 (2)
2.2 单腿建模与验证 (2)
2.2.1 创建平面缩放机构连杆模型 (2)
2.2.2 创建机器人单腿模型 (4)
2.3 创建整机模型 (5)
3 计算步行过程中的关节变量 (7)
4 六足步行机器人仿真分析 (8)
4.1 导入数据 (8)
4.2 修改驱动函数 (9)
4.3 仿真 (9)
4.4 测量和分析 (10)
课程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1)
附录A.............................................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问题的分析
本问题来源于本科时的毕业设计。
由于五足步行机器人样机搭建的较为粗糙,硬件可靠性不高,容易出现问题。
且各足足尖定位精度较差,因此对新的步态方案进行试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试验结果也不可靠。
为此通过简单的步行机器人虚拟样机模型即可对步态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仿真分析。
由于原课题的五足机器人步态较为复杂,计算一个步态方案中各足足尖的坐标比较复杂,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而本次作业时间精力有限,因此本文改为对六足步行机器人建立虚拟样机模型,计算较为简单的“3+3”步态。
同时,原课题中机器人各足采用的都是串联式关节型机构,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反解关节角度比较复杂,因此本文改为使用如图1-1所示的缩放机构作为步行腿机构。
图1-1 缩放机构原理图
图中AC/ /ED,EB / /CF,E点只能沿着x轴运动,A点只能沿着y轴运动。
A点的运动将以K1=FD/DC的比例放大到F点;;E点的运动将以K=K1+1的比例放大到F点。
因此可以用A点和E点的独立控制来实现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分离驱动, 这就是该机构的运动解耦性。
该机构有3个自由度,即A点的沿y 轴方向的移动、E点的沿x轴方向的移动以及整个机构绕y轴的转动。
如此一来,就能够很容易地根据末端F点的坐标计算A、E的位置以及整个机构绕y轴转动的角度。
2 六足步行机器人虚拟样机建模
新建一个ADAMS模型,将其命名为model_1。
2.1 设置工作环境
在建立虚拟样机之前,一般都需要进行必要的工作环境设置,如选择坐标系、单位、工作栅格、重力方向等。
由于本文只是简略地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工作环境没有特殊要求,因此使用默认设置即可。
2.2 单腿建模与验证
本文的建模对象是六足步行机器人,其各足构造完全相同,且沿机身均匀分布。
因此可先建立单腿模型,对缩放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验证。
2.2.1 创建平面缩放机构连杆模型
1、创建连杆并添加关节运动副
图2-1 创建各连杆图2-2 添加运动副图中各杆杆长为AC=CF=300mm、EB=50mm、ED=250mm。
初始状态下EB
和ED两杆与x轴的夹角分别为45°和-45°,E点坐标为(200,0,0)。
2、创建两个直线驱动块并添加运动副
创建两个直线驱动块,并在驱动块和连杆之间连接的A、E两点添加转动副。
如图2-3。
图2-3 创建直线驱动块
在两个直线驱动块和机架(地面)之间添加直线运动副。
如图2-4。
图2-4 添加直线运动副
添加直线运动驱动,验证缩放机构工作情况。
如图2-5。
经仿真验证,上面创建的缩放机构模型能实现末端F点在x-y平面内的定位,且在x和y方向的运动具有解耦性。
图2-5 添加直线驱动
2.2.2 创建机器人单腿模型
实际的缩放机构是一个三维运动机构,整个机构可以绕着机架旋转。
因此需要对上文创建的平面缩放机构进行改动。
1、创建和机架连接的部件
缩放机构需要一个和机架连接的转轴,以使整个机构能相对机架旋转。
如图2-6。
图2-6 创建单腿转轴
2、修改运动副
将上文创建的两个直线驱动块和机架之间的直线运动副修改为直线驱动块和单腿转轴之间的直线运动副。
然后在单腿转轴和机架之间创建转动副,验证缩放机构的三维运动性能。
经验证,机构能够正常工作。
待最后建立机身部件后,将刚创建的单腿转轴和机架之间添加的转动副修改为单腿转轴和机身之间的转动副即可。
这一步完成的单腿模型如图2-7。
图2-7 单腿模型
2.3 创建整机模型
1、复制单腿模型
复制五个上文创建的单腿模型,并将总共六个单腿模型以y轴为中心均匀分布。
图2-8 复制模型
2、创建机身和地面部件
创建机身部件,并在六条腿的转轴和机身之间添加转动副和旋转驱动。
如图2-9。
创建地面,并在六条腿的末段连杆和地面之间定义接触(CONTACT)。
如图2-10,2-11。
图2-9 创建机身图2-10 创建地面
图2-11 定义CONTACT
3 计算步行过程中的关节变量
机器人采用的是“3+3”步态,每次抬起三条腿向前迈步,机身也随着向前运动,如此交替往复。
计算过程是在MATLAB中完成的,最后将24s内各关节变量每隔0.05s的取值作为数组,和均分时间的道德数组一起储存在txt文件中,以便导入Adams中作为spline函数的参数使用,如图3-1。
这些与本课程关系不
大,这里不再赘述。
程序源代码详见附录A。
图3-1 某关节变量与时间变量对应数据
4 六足步行机器人仿真分析
4.1 导入数据
将上文生成的18个txt文件导入Adams中生成spline。
如图4-1和图4-2。
图4-1 导入数据
图4-2 导入后生成的spline
4.2 修改驱动函数
将各关节变量的驱动函数修改为spline定义的曲线,如图4-3。
图4-3 修改驱动函数
4.3 仿真
开始仿真,观察六足机器人的步行状态,如图4-4。
图4-4 仿真
4.4 测量和分析
1、测量各关节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各驱动块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5。
(a) 一号腿竖直驱动块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
(b) 一号腿竖直驱动块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c) 一号腿竖直驱动块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4-5 一号腿竖直驱动块关节变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2、分析
由于时间有限,在计算关节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时,使用的各足足尖运动轨迹是由直线组成的,虽然导入Adams时这些数据被拟合成了多义线,然而毕竟原始数据并不好,因此仿真得到的曲线有很多尖点,运动过程中足尖和地面之间也有很多冲击,这些都是正常的。
本文建立虚拟样机的目的只是验证步态方案的稳定性,从仿真结果来看,六足机器人能够稳定步行,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参考文献
[1] 郭卫东.机械原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郭卫东. 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应用实例教程.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