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复合应用题及其常见的解题方法
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解答复合应用题

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解答复合应用题所谓的应用题是根据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或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
应用题通常分为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两类,用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解答的应用题就是复合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组合而成的,所以它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解题思路和解题办法也就比较复杂,因此重视和掌握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关键。
下面,笔者就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解答复合应用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综合法”就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从条件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入手,逐步推出所求的问题。
例:某农场有两个果园共30亩,第一个果园收苹果3500箱,第二个果园收苹果2800箱,每箱苹果重100千克。
平均每亩收苹果多少千克?用“综合法”分析:已知第一个果园收的箱数和第二个果园收的箱数,可求出两个果园共收的总箱数;已知每箱的重量和总箱数,可求出总产量;已知总产量和总亩数,可求出亩产量。
“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根据数量关系探求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具备的条件,如果题中没有给出所需的条件,就提出新的问题,再探求解答这个新问题需要具备的条件,直到所找的条件在应用题里都是已知的为止。
上题用“分析法”分析:要求每亩产量,必须知道“总产量”和“总亩数”。
题中总亩数已知而总产量题里没有给;要求出总产量,必须知道每箱的重量和总箱数,又每箱重量已知而总箱数题中没有直接给出;要求总箱数,必须知道第一个果园收的箱数(3500箱)和第二个果园收的箱数(2800箱),这些都是已知条件。
分析完毕。
“综合法”适用于数量关系比较简单、比较直接的较简单的应用题,一般是一步、两步,最多是三步应用题。
综合法是按分析过程从前往后列出算式。
“分析法”适用于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比较隐蔽、步骤较多的题目,一般都是三步以上应用题。
分析法要从后往前,逆向写出算式。
复合应用题的解答,首先要认真审题,紧扣题中的重点句子、关键词语来理解题意。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应用题在数学学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例题以及解题方法等方面对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进行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两类应用题。
一、简单应用题1. 定义和特点简单应用题是指在数学学科中所涉及的运算、几何、代数等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情境中。
它的特点是问题简单、解题思路明确,通常只需要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和运算方法即可解答。
2. 例题例题1:某商场打折促销活动中,原价为200元的商品现在打八折出售,请问现在商品的售价是多少?解答: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原价为200元,打八折就是将原价乘以0.8,因此现在商品的售价为200 × 0.8 = 160元。
例题2:小明参加长跑比赛,他在前1000米用时4分30秒,求他每分钟跑多少米。
解答: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小明用时4分30秒,换算成秒为4 × 60 + 30 = 270秒。
因此,他每秒跑的距离为1000 ÷ 270 ≈ 3.7米,每分钟跑的距离为3.7 × 60 ≈ 222米。
二、一般复合应用题1. 定义和特点一般复合应用题是指在数学学科中所涉及的多种运算、几何、代数等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境中。
它的特点是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2. 例题例题1:甲、乙两个人合作修建一座大楼,甲单独工作10天可以完成该项目的1/5,乙单独工作12天可以完成该项目的1/4。
请问他们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整个项目?解答:设他们合作x天可以完成整个项目,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以列出如下方程:1/10x + 1/12x = 1求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到x ≈ 6.67,即他们合作大约需要6天零16小时。
例题2:某座山峰高度为A,山脚到山顶的距离为B。
复合应用题

(1)某班存放科技书15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 的2倍少50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4)5台粉碎机3小时可粉碎饲料37.5吨。照这 样计算,12台同样的粉碎机每小时可粉碎饲料 多少吨? (5)甲乙两汽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城市相对 开出,甲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汽车每小时 行55千米,两车开出几小时后相遇?
一车间计划用21天加工1365个电风扇配 件,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26个。实 际用了多少天完成任务?
实际用多少天完成任务? 一共加工的个数1365 ÷ 实际每天加工的个数
计划每天加工的个数 + 每天多加工的个数26 一共加工的个数1365 ÷ 计划需要的天数21
一车间计划用21天加工1365个电风扇配 件,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26个。实 际用了多少天完成任务?
执教:CHENLILI
1、复合应用题是需要步或者两步以上 计算才能得到答案的应用题。 2、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应用题组 合而成的,或者说是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 上扩展起来的。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的重 点和难点。 3、复合应用题要求能在口述解题思路的 基础上,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 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养 成检查解答过程是否正确的良好学习习惯。
1、计划每天加工多少个? 1365÷21=65(个)
2、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个? 65+26=91(个)
3、实际用了多少天完成任务?1365÷91=15(天)
列综合算式:1365÷(1365÷21+26)
答:实际用15天完成任务。
某工厂存煤200吨,原来每天烧2.5吨, 烧了20天后,剩下的每天只烧1.2吨,还 可以烧多少天?
收入-支出=结余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小升初培优讲义6 一般复合应用题六年级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达标检测)(教师版)

专题6 一般复合应用题知识梳理1.一般复合应用题。
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有的已知条件是间接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叙述的方式和顺序也比较多样。
因此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可循。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等手段帮助分析。
[提示]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答案。
2.解答一般复合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1)综合法:在分析一般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这种方法叫作综合法。
(2)分析法:在分析一般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要的两个条件,这种方法叫作分析法。
(3)转化法: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中,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
3.和差问题(1)意义: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
(2)解题关键:先把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再求大数(或小数)。
(3)数量关系式:①(和+差)÷2=大数大数-差=小数②(和-差)÷2=小数和-小数=大数4.和倍问题(1)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
(2)解题关键:找准标准量(即1倍数),一般来说,题中说的“谁”的几倍,就把“谁”定为标准量。
(3)数量关系式:两个数的和 ÷(倍数+1)= 标准量(即1倍数)标准量×倍数 = 另一个数5.差倍问题(1)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
(2)解题关键:找准标准量(即1倍数),一般来说,题中说的“谁”的几倍,就把“谁”定为标准量。
复合应用题

第一讲应用题(二)【专题导引】解答复合应用题时一般有如下四个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
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合理,最后写答案。
【典型例题】【C】有18个香蕉,小猴前4天每天吃了3个,剩下的每天吃2个,还可以吃几天?【试一试】1、某人有事从东村到西村去,要走26千米,前2个小时每小时走6千米,后来为了抓紧时间,每小时走7千米,还要走几小时?2、把120千克糖放入大、小两种纸箱里,大纸箱有3个,每个可以放25千克,小纸箱每个可以放15千克,还需要几个小纸箱?【Q】某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大型玩具9个,15天完成任务。
现在要提前6天完成任务,那么每天要生产多少个玩具?【试一试】1、小华写大字,计划每分钟写12个,5分钟可以完成作业。
实际每分钟比计划多写3个,小华几分钟可以完成作业?2、某工厂要生产一批课桌。
原计划每天生产45张,12天可以完工,实际每天多生产9张,多少天可以完成?[B]某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十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试一试】1、某电冰箱厂要生产1560台冰箱,已经生产了8天,每天生产120台,剩下的每天生产150台,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2、某工厂计划生产36500套轴承,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2100套,后来改进操作方法,平均每天可以生产2600套。
这样完成这批轴承共需多少天?[B]师傅和徒弟同时开始加工2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完成任务时,徒弟还要做2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试一试】1、张师傅和李师傅同时开始各做90个玩具,张师傅每天做10个,完成任务时,李师傅还要做1天才能完成任务。
李师傅每天要做多少个?2、小华和小明同时开始写192个大字,小华每天写24个,完成任务时,小明还要写4天才能完成,小明每天写多少个字?[R]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张强从甲地出发,先步行8小时后改乘汽车,还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试一试】1、玩具厂一车间生产900个玩具,如果用手工做要20小时才能完成,用机器只需要4小时,一车间工人先用手工做了5小时,后来改用机器生产,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完成任务?2、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张强从甲地出发,先乘汽车4小时,后改步行,他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多少小时?【A】某筑路队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原计划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完成,实际修筑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试一试】1、羊毛衫厂要生产378件羊毛衫。
一般复合应用题

一般复合应用题
1、化肥厂在一周的前3天平均每天生产化肥250吨,后4天共生产化肥1126吨,这一周平均每天生产化肥多少吨?
2、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50米,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50米,实际提前多少天完成?
3、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800个,25天完成任务。
实际提前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零件?
4、修路队修一条长11.7千米的公路,前3天每天修1.5千米,余下的每天多修0.3千米,还要几天完成?
5、A、B两城相距770千米,甲、乙两车在早上8时同时从A、B两城出发相向而行,在中午12:30两车相遇。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复合应用题
1. 复合应用题是需要两步或者两步以上的计算才能求得答案的应用题。
2. 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1)理解题意。
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要比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
在理解题意的内容和要求上与简单应用题相同。
(2)分析应用题。
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相依关系,把一个复合应用题分解成一系列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弄清解题的思路,找出解题的步骤,以求问题的解决。
这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的一步。
(3)拟订解题计划。
根据分析的结果,说出或写出每步计算的是什么问题。
(4)列式计算。
根据解题计划和相应的条件,用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判断,确定每一步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列出算式,算出最后结果。
(5)检验并写出答案。
根据题意进行检查或验算,验证解答步骤和列式计算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3. 应用题列式计算的形式
(1)分步列式。
把一个复合应用题分若干步骤答出来,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就是一个简单应用题的答案,最后一步得到复合应用题的答案,这样列式的方法叫做分步列式。
(2)综合算式。
把复合应用题的所有的已知条件列在一个算式里,这样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在解答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两步或几步运算合并起来列式。
对全题来说,至少要有两个算式,而每个算式都是有几步运算组成的,或者至少有一个算式是几步运算组成的。
这个几步组成的算式,叫做小综合式。
一般复合应用题

一般复合应用题:常用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解决问题的步骤:1,审题2,分析3,解题4,验算5,写答案.典型应用题:一、平均数问题: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1、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甲乙两班的成绩是:甲班42人,每人的平均分数是86分,乙班53人,每人的平均成绩是76分,甲乙两班同学的平均分数是多少分?2、小华骑车从甲地前往乙地,开始以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走了12分钟,然后用35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走了24分钟,就到达目的地,小华行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小明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去的时候每小时行15千米,回去的时候每小时行10千米,小明来回一趟,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二、行程问题:A反向行程;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相离)时间相遇(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相离)时间B同向行程;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两地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1、甲乙两个车站相距540千米,客,货两车分别从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8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驶1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相遇时甲车已经行了208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108千米,货车每小时行90千米,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72千米,问甲乙两站的路程是多少千米?4、甲乙两地相距253千米,两辆汽车分别由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去2.75小时相遇,如果从乙地开出的汽车先行1.2小时,从甲地开出的汽车再出发,则再经过2小时相遇.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5、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的中点向相反方向行驶,3小时以后甲车到A地,乙车离B地却还有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A村与B村相距10千米,甲乙两人都由A村去B村,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375米,甲走了10分钟后乙才出发,乙出发后经过几分钟可追上甲?追上时距离B村还有多远?7、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地朝西而行,甲在后面骑摩托车,每小时行28千米,乙在前面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经过2.5小时甲追上乙,东西两地距离是多少千米?其它行程问题:1、一列火车全长429米,每秒行驶37.5米,要通过一条长1558.5米的隧道,问全车通过这条隧道要多少时间?2、一列火车通过98米的铁桥要68秒,通过66米的铁桥要60秒,求这列火车的车身长度与速度?3、一列火车通过360米的第一个隧道用去24秒,接着又通过216米的第二个隧道用去16秒,问:(1),这列火车的车长与车速是多少?(2),当这列火车与另一列长度为75米,速度为86.4千米\小时的火车错车而过时要多少分钟?三、植树问题:非封闭线路;A两端都要植树:株数=距离÷间隔+1B两端都不要植:株数=距离÷间隔-1C一端植一端不植:株数=距离÷间隔封闭路线:株数=距离÷间隔1、有一段2500米长的马路,要在它的一旁装上路灯,每隔50米装一盏,两端都要装,共要装多少盏?2、有一段公路长1200米,要求在公路两边都栽上柏树,每隔6米栽1棵,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3、在一段马路上要均匀地立电杆28根,两端都要立,这段马路长1350米,每两根电杆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锯的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锯的次数1、一根木料锯成7段,每锯一下需要4分钟,则一共需要多少分钟?2、一根木料平均锯成4段,用时12分钟,如果平均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四、方阵问题一周总数=每边数量×边数-边数一周总数=(每边数量-1)×边数每边数量=一周总数÷边数+1(一)求一周的总数量1、正方形花坛,每边摆6盆花(每个顶点摆一盆),一周可以摆多少盆?2、一个正五边形花坛,每边摆6盆花(每个顶点摆一盆),一周可以摆多少盆?(二)求每边数量1、正方形花坛一周共摆放12盆花(每个顶点摆一盆),那么每边可以摆多少盆?2、一个正五边形花坛一周共摆放30盆花(每个顶点摆一盆),每边可以摆多少盆?小结:解决植树问题和方阵问题,关键要与图结合,根据题目的特点画出草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复合应用题及其常见的解题方法A.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要求问题的方法。
例1.林红有课外书28本,李强的课外书是林红的一半,王华的课外书比李强多8本,王华有课外书多少本例2.铅笔每支6角钱,日记本的单价比铅笔贵元,小丽买了5支铅笔和5个日记本,付给售货员一张2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例3.星期六,小丽在家发现水龙头发生了故障,不停的滴水,于是做了一个实验,下面是她做实验的记录:(1)请你根据小丽的记录算一算,这个水龙头每分钟滴水约滴水毫升(2)某市有1000万个水龙头,若每1000个水龙头中有3个是有故障的滴水龙头,则这个城市中的滴水龙头一年浪费水多少吨(1毫升水约重1克)例 3.林红骑自行车去某地,计划每小时行15千米,3小时可以到达。
因任务紧急,要在2小时内赶到某地,现在每小时需比计划多行多少千米例4.工厂有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天。
由于改进烧煤的方法,每天可节约吨,这样可以比原计划多烧多少天练习1.林红有弹子15个,李强的弹子数是林红的2倍,王华的弹子数比李强的少5个。
林红、李强、王华共有弹子多少个2.105个学生收番茄,其中有78人平均每人收50千克,其余的人平均每人收60千克,他们一共收了多少千克3.学校开运动会,每人发1瓶饮料。
(1)填表如下:(3)这三个年级买18箱饮料够吗至少要多少箱(每箱饮料20瓶)4.一个人买了两条毛巾和3块香皂,每条毛巾元,每块香皂元,她给了售货员一张10元的人民币,应该找回多少钱/5.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分一盒糖果,甲分得23块,比乙少分得6块,丙分得比甲乙二人的和少16块。
这盒糖果一共有多少块6.出租车的车费标准是;3千米以内(含3千米)按7元计费,超过3千米的部分,每超过1千米按元计费。
星期天小明乘出租车去公园,下车时出租车的路程表显示共行驶了11千米,小明应付出租车费多少钱7.四年级的同学去春游,若租24座中巴车,正好需租7辆,实际租车时,只租到了2辆24座的中巴,其余的租用40座的大巴车,需租大巴车多少辆8.小明上学骑自行车,回家步行路上共需40分钟;若来回都步行,路上就需1小时。
若来回都骑车,路上需多长时间9.一版邮票,横着数有9张,竖着数有6张,每张面值都是50分,这版邮票面值一共多少元10.运输队要运730吨货物,已经运了4天,每天运43吨。
因任务紧急,余下的货物要9天运完,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11.学校小卖铺有练习本3248本,比作业本多516本,两种本子共有多少本12.同学们做操,20人一行,正好排18行。
如果改为24人一行,可以排几行13.林红骑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2小时后,因车出了故障,她又步行了2千米才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4.姐姐送给妹妹5本书后,还比妹妹多5本,原来妹妹比姐姐少几本15.一个班有45个学生,统计借课外书的情况是:全班学生都借有语文或数学课外书。
借语文课外书的有39人,借数学课外书的有32人。
语文、数学两种课外书都借的有多少人16.某运输队要运一批沙子,原计划每天运15吨,20天运完。
如果每天运输量比原计划的2倍少5吨,可以提前几天运完17.某科技小组,8个人4小时可以加工电子零件96个,现在小组增加3个人,如果所有人每小时都比原来多加工5个零件,那么1小时共可加工多少个零件18.修一条公路,原计划15天完成,实际每天修300米,结果提前3天完成。
问: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米19.一筐梨,连筐称共重千克,取出一半以后,连筐还有51。
5千克,求筐重多少千克20.有三个指数小组,第一组植树500棵,第二组植的树比第一组的3倍少460棵,第三组植的树是前两组和的一半。
问:第三组植树多少棵21.王阿姨为一商户做一批服装,计划每件用布米,由于采用科学裁剪方法,每件可节省用布米,计划做70件服装用的布,实际可多做多少件22.自行车配件厂计划一个月(30天)生产轮盘1320个,实际前12天平均每天生产50个,后18天共生产990个。
这个月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个零件23.光明发电厂要运进煤104吨,先用载重吨的卡车6辆运了4次,然后改用载重4吨的卡车运送,要求一次运完。
问:需要几辆这样的卡车24.有两个织布小组,第一组每天织布4096米,这个组6天的工作量恰好是第二组8天的工作量。
问:第一组比第二组每天多织布多少米25.东风小学为美化校园开展植树活动,三年级植树250棵,比四年级少180棵,五年级植的棵数比三年级的3倍少50棵,六年级植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
该校四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26.华丰商场、新茂商场、苹果仓库的位置如下图:现在仓库租来一辆载重量为6吨的卡车来给两个商场运送苹果,计划给华丰商场运72吨,给新茂商场运54吨。
如果这辆卡车每行驶20千米需要1升汽油,那么完成运送任务至少需要多少升汽油27.游泳馆的门票如下表:(1)若小月河她的父母去游泳6次,买那一种票比较便宜(2)小月的爸爸计划全年每星期游泳1次,小月的妈妈计划两星期游泳一次,那么他们俩买那一种票比较便宜(3)今年暑假是7月11日放假,9月1日开学。
小月计划每2天去游泳一次,她买哪一种票比较便宜/ 28.甲乙两个工程队共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乙工程队每天比甲工程队多修100米。
现由甲工程队先修3天,余下的公路由甲乙两队合修,正好6天时间修完。
问:甲乙两个工程队每天各修多少米/29.有两筐苹果,如果从第一筐拿出9个放到第二筐,两筐的苹果个数相等;如果从第二筐拿出12个放到第一筐,则第一筐苹果个数等于第二筐的2倍。
原来每筐各有几个苹果30.王师傅加工1500个零件后,改进技术,使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倍。
后来再加工余下的1500个零件时,比改进技术前哨用了18个小时,改进技术后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B.分析法: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需要的已知条件。
例1. 某学校体操队每行站15人,可以站20行;若每行站12人,可以站多少行例2. 一辆汽车匀速从甲地了、开往乙地,上午行驶了小时,下午行驶了6小时,正好到达乙地,已知下午比上午多行了20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3.某运输队运送一批沙子,原计划每天运吨,8天可以运完。
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运5吨,这样可以提前几天运完例4.甲工程队修一条1116米长的公路要用6天,乙工程队修一条1484米长的公路只用7天。
甲队比乙队平均每天少修路多少米例5.小红积攒了60元零用钱,小强积攒了45元零用钱,小红、小强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为灾区捐款,捐的钱数相同,结果小红剩下的钱数是小强剩下钱数的4倍,他俩各捐了多少钱/练习1.东风农具厂要制造10811部喷雾器,计划2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108部,可以提前几天完成2.解放军某部进行长途行军,路程全长654千米,以每天45千米的速度走了6天后,剩下的路程要在8天内走完,行军速度要提高多少千米3.计算机厂原计划30天生产计算机2700台,结果提前5天完成了任务。
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台4.甲乙两个筑路队,修一条长千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千米,乙队每天修千米,甲队先工作7天后,余下的两队合修。
还需要几天修完5.有10只同一型号的白色袜子和10只同一型号的蓝色袜子放在一个盒子里,闭着眼睛从中至少取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配成一双袜子6.某校一年级有少先队员68人,比二年级少15人,三年级少先队员的人数是二年级的2倍。
三年级有少先队员多少人.7.慢车每小时行56千米,快车每小时行64千米,从甲站到乙站慢车用8小时,快车用几小时8.玩具厂要制作一批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30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的产量是原计划的倍,完成这批任务实际用多少天9.小兵、小明、小文三人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和音乐兴趣小组中的一项。
小文不喜欢足球,小兵不爱音乐,小明参加了航模组。
小文和小兵各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10.王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8天看完这本书的一半,以后她每天多看2页,正好在借期内看完。
这本书的借期是多少天11.某小组8个人一小时可以加工无线电零件96个,现在小组增加3个人,如果所有人每小时都比原来多加工一个零件,那么该小组一小时共可加工零件多少个12.60名同学去旅游,每人想买1瓶饮料,正好赶上饮料购买大赠送,实行“买5送1”的活动,他们只需买多少瓶饮料就可以了13.三年级一班42名同学去春游,怎样租车合算14.甲乙两个工人各要加工240个零件,他们同时加工,当甲完成任务的一半时,乙比甲多做了20个,已知这段时间甲每小时加工30个零件。
问: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15.下表是五年级一班学生课外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1)将上表填完整。
(2)平均每组有多少人16.一名老师带5名同学去公园划船。
大船限坐6人,租金30元;小船限坐4人,租金24元。
(1)怎样租船较合算(2)如果又来了两位老师参加划船,那么怎样租船比较合算17.王明买了4瓶墨水和12支铅笔,一共花了元,已知2瓶墨水的价钱是元,一支铅笔多少钱18.一个学习小组有12个同学,一次数学测验时,李平请了病假,11个同学的平均分是85分。
李平补考的成绩比12个人的平均分还高分,李平考了多少分19.幼儿园买来44本书,分给三个班,大班和中班共分到27本,中班和小班共分到30本,大班、中班、小班各分到多少本20.小星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2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6页,最后一天读了48页,他一共读了多少页21.三年级做早操,共排成14列,每列人数相等。
萍萍站在一列中,从前面数过去是第5位,从后面数过来是第8位。
三年级共有多少人22.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市自来水公司规定: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5吨(含5吨)时,每吨水费为元;超过5吨的部分,每吨按元收费。
王丽家上月共缴水费元,她家上月用水多少吨23.水果商店有5箱质量都相等的苹果,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15千克,5个箱子里剩下的苹果总量正好等于原来的2箱苹果的质量。
原来每个箱子装多少千克苹果24.用5,6,7,8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使它们的乘积最大,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最大的积是多少C.图解法:运用线段或其他图形使抽象的、隐蔽的数量关系集体化、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