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初中语文优质课件 北冥有鱼2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优秀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优秀课件
修辞手法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水击三千里”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鲲鹏的巨大形象和飞翔的壮观景象。
文章内容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描绘鲲鹏的形象和飞翔的壮观 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高远境界的
向往和追求。
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逍遥游” 的思想,即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精神
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可以提供丰富的旅游资 源、渔业资源和生物资源等,为经济发展提 供动力。
05
思考题解析与课堂互动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01
02
03
问题一
《北冥有鱼》中的“北冥” 指的是什么?它象征着什 么?
问题二
文章中提到的“鲲鹏”是 怎样的生物?它代表了什 么意义?
问题三
作者通过描绘“北冥”和 “鲲鹏”,想要表达什么 样的主题或思想?
应用一
学习《北冥有鱼》可以让我们更 加珍惜生命中的自由和无限可能,
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应用二
文章中的“鲲鹏”精神可以激励 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挑战自我、超 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应用三
通过对文章主题和思想的深入思 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 理解人生,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
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分享个人阅读体验和感悟
分享一
在阅读《北冥有鱼》时,我感受 到了作者对自由和无限的向往,
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分享二
文章中的“鲲鹏”形象让我联想到 了人生的奋斗和追求,它象征着不 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
分享三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对人生的意 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北冥之鱼的形态和意 境。

《北冥有鱼》x课件及教案完美版

《北冥有鱼》x课件及教案完美版
动性和趣味性。
动态演示
利用动画和视频展示文学技巧和故 事情节,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实时反馈
提供即时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了 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 。
03 《北冥有鱼》教案编写
CHAPTER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北冥有鱼 》的基本概念、背景、
作者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 分析和评价《北冥有鱼 》的能力,提高文学鉴
整的教学过程。
学生互动与参与
课堂提问与回答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促进师生
互动。
小组讨论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各自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 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 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境,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
课堂测验与反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其阅 读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 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庄子的人文 关怀和审美追求,培养其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和尊重。
课程大纲
第一章:《北冥有鱼 》的背景与作者介绍
分析庄子所处的时代 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 响
介绍庄子的生平与思 想背景
课程大纲
CHAPTER
教学实施过程
01
02
03
04
教学目标确立
明确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教学内容整合
梳理《北冥有鱼》的文本内容 ,结合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
进行整合。
教学方法选择
采用讲授、讨论、情境模拟等 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 下册共26页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 下册共26页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PPT课件 部编
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 下册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2024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北冥有鱼》课件(共29张PPT)

2024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北冥有鱼》课件(共29张PPT)

鲲鹏外形 鲲鹏变化
形体宏大 神奇莫测
夸张 比喻
2.思考:中间四句通过描写大鹏的什么活动,塑 造了怎样的形象特点?
鹏的迁徙
根据文章的三层意思梳理归纳“鹏”的特点, 初步感受“鹏”的形象内涵。
(1)遮天蔽日,硕大无比。(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 垂天之云) (2)气势磅礴,力大无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志向远大,心向远方。(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善假长风,借力高飞。(“去以六月息者也”)
他做过蒙城漆园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 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候借过粮食。楚威王闹 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 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 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 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 到太庙杀了做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 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今天我们学习《北冥有鱼》,这是 一条很有生命力的“鱼”,从战国 一直“游”到了同学们的课桌上; 也是一条有故事的“鱼”。这节课 我们就来揭开这条有故事的“鱼” 的神秘面纱,借此走进《庄子》、 走近庄子。
北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学习 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学习用讲故事的方式理解本篇寓言说明的道理。 3.赏析庄子想象雄奇瑰丽的语言特色。 4.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①从庄子的生平经历看,庄子追求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无 牵无绊无任何掣肘的精神境界,并要用这种大幸福、大自 在、大自由的精神境界来与现实之束缚、局限、沉重、艰 难的人生相抗衡。 ②从庄子塑造的鲲鹏形象看,庄子满怀激情描写了鲲鹏宏 大的生存与运动空间、旺盛健美的内在生命力、高远的奋 进目标。鲲鹏形象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类必须不断地追求 高远的精神境界和新的更广阔的生存与奋斗空间,这样才 不至于老是局限束缚在原先卑微的地步、狹隘的空间、猥 琐的心态、渺小的境界中。庄子是以独特的寓言形式,以 宏阔、壮美、提升的方式,来引导人类精神向高远、新生、 未知之境,雄壮而坚实地迈进。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北冥有鱼》课件PPT(共26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北冥有鱼》课件PPT(共26页)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们)
初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不要读出声音。遇到难读字词,做上标 记。读完课文后,借助字典、多媒体平台上老师的课件 扫除读音障碍。
北冥(mínɡ) 鲲(kūn) 徙(xǐ)
抟(tuán) 齐谐(xié) 尘埃(āi)
正色邪(yé)
疏通大意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研读课文
3、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文章充满浪漫 主义色彩。请结合本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文章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鲲化为鹏,想象鲲鹏 体型庞大,想象鹏的翅膀大如垂天的云。这些想象极尽夸张之能 事,创造出声势浩大、广阔无边的境界。文章还想象鹏俯视地球 所见情景,这犹如当今航天员俯视地球所见,令人拍案叫绝。
正色:真正的颜色。
邪:同“耶”。
其…其…:是…还是… 极:尽。
若:像。
则已:罢了。
翻译: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大鹏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 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通读课文 朗读课文后思考问题: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垂天之云”。介绍鲲鹏形体及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写鲲鹏飞南冥。引用《齐谐》
第一 第二 第三
教学目标 理解文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研读课文重点语句,认识鲲鹏的形象特征。 探究文本寓意,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走近作者
笔记或在课本注释上勾画下列内容。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 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 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 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代表作《庄子》, 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北冥有鱼 (2)PPT课件

北冥有鱼 (2)PPT课件
人不知而不愠(却,表转折)
学而时习之(然后,表顺承)
2020年10月5日
9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
“……者,……也”表判。
2020年10月5日
10
(五)成语积累 1.扶摇直上:指乘着风势快速上升。形容地位、 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2.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
2020年10月5日
13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北冥有鱼》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2020年10月5日
14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7
(三)一词多义
1.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2.其:不知其几千里也(代词,指代鲲)
其恕乎(大概,副词)
奈何忧其坏(代词,指地)
2020年10月5日
8
3.而:化而为鸟(表顺承关系)
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示 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
2020年10月5日
3
2020年10月5日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 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政 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庄子 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 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迅 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 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是:这样。

《北冥有鱼》课件完美版

《北冥有鱼》课件完美版

04
《北冥有鱼》的文学价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语言特色
总结词
简练明快、节奏感强
详细描述
《北冥有鱼》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语言节奏感强烈, 读来朗朗上口。
文化内涵
总结词
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详细描述
《北冥有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理解。
作品地位
和宇宙的奥秘。
文化符号
《北冥有鱼》逐渐成为一种文化 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髓,被广泛用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名人评价
1 2
文学大家
多位文学大家对《北冥有鱼》给予高度评价,认 为其思想深邃、文笔优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 峰之作。
知名学者
知名学者们也纷纷发表论文和专著,深入剖析《 北冥有鱼》的文学价值、哲学意义和艺术特色。
人生哲理
总结词
传达了关于人生意义、价值追求等方面 的深刻哲理。
VS
详细描述
在《北冥有鱼》中,作者通过描绘不同人 物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展现了人生的 多样性和复杂性。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 物形象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引导 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面 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这些哲理不仅具 有普遍意义,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北冥有鱼》ppt课件完美版
contents
目录
• 《北冥有鱼》的背景介绍 • 《北冥有鱼》的内容解析 • 《北冥有鱼》的主题探讨 • 《北冥有鱼》的文学价值 • 《北冥有鱼》的影响与评价
01
《北冥有鱼》的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庄周:战国时期道家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 家、哲学家、文学家 。

《北冥有鱼》(2)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北冥有鱼》(2)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8.《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 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翻译:《齐谐》上记载旳言论说:“鹏鸟迁往 南方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有三千里之远。它 盘旋在暴风上面对上飞,飞到九万里旳高空, 凭借着六月旳大风离开了。”
• 知识点:
• 水击:在水面拍击。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 抟:盘旋。扶摇:自下而上旳暴风。上:向上飞
•3.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翻译:鲲变化成为鸟,它旳名字叫做鹏。 •知识点:而:连词,表顺承。 •为:成为;是,叫做。 •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翻译:鹏旳脊背,不懂得有几千里长。 •其:表达推测语气。
•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当大鹏奋发起飞旳时候,它旳 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旳云。
• (7)其正色邪?:真正旳颜色
• (8)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达揣测语气
• (9)亦若是则已矣 :这么
特殊句式
1.判断句:...者...也。“南冥者,天池也。”
2.倒装句:“去以六月息”:介词构造后置, 正常语序,“以六月息去”。
要点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2.倾听朗诵,掌握节奏
3.结合课下注释,读课文,初步疏通文意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翻译:北方旳大海有一条鱼,它旳名字叫 鲲。
•知识点: •通假字:“冥”同“溟”,海。 鲲:大鱼之名。
•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翻译:鲲旳身体巨大,不懂得有几千里长。 •知识点: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表达推测语气。
6.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旨归纳
“逍遥游”的含义是无依无靠,无所羁绊, 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在本文中,作者借大鹏 乘风翱翔,雾气、尘埃等漂浮的现象,说明作 为形体的生命,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也不可能 有;而人的精神,是应该绝对自由的,表达了 作者对精神自由地追求。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 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现实意义
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 都是由所凭依的,是不自由的。就连宏大的 鲲鹏也不例外,这就让我们意识到,自由是
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遵守
法纪,懂得自律的人,才会有自由的空间和
生活。
写作特点
①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 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 象中,如文中的鲲、鹏、蜩蝉、学鸠、 斥鴳等。 ②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 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 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③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 辞手法。
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 月的 大风离开。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 息吹拂的结果。
7.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 一样罢了。
文章结构
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 第2层: 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明确: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 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待,依靠),都是没 有绝对自由。
文本探究
1. 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 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2.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 它们有什么作用? 3.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4. 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1.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鹏。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 边的云。
3.《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当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振翅拍水,(激起 的)水浪花远达三千里。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要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简要的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 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 就像范仲淹、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 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 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 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重点词语解释
①冥:同“溟”,海。下文“南溟”指南 海。 ②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③海运:海水运动。 ④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⑤志:记载。 ⑥抟(tuán):盘旋飞翔。 ⑦去:离开。 ⑧息:气息,这里指风。 ⑩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重点句子翻译
1.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齐谐》者,志怪者也。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7.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庄子》二则
学习目标
①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 言句式。 ②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 的方法。 ③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 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莫万 能方其 先,文 也晚汪 。周洋 诸辟 子阖 之, 鲁作仪 迅,态 —
庄子,名周,后人称之 为“南华真人”。 战国时宋国著名的思想 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 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 “老庄”,他们的哲学为 “老庄哲学”。
3.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解析】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待的道理。借 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 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答案】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 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4. 鲲鹏( kūn )
抟( tuá n ) 迁徙( xǐ )
读准停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 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 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 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 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 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 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
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 系?
答: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 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 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2.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 有什么作用? 答:“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 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 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 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 ”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
有关庄子的典故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 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 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 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 内篇· 齐物论》)
写作背景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 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 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 空前残酷。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 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 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 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 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 观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