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设计要求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性能与配合比设计密切相关。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的比例,以达到满足强度、耐久性、变形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从基本要求、组成原则和配合比设计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要求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抗压强度为主要考虑因素。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并按照相应标准或规范中规定的最小抗压强度值选取配合比。
2.耐久性: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水分侵蚀等。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混凝土对这些因素的耐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控制水胶比等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变形: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收缩、膨胀等。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的变形要求,并通过控制材料比例、使用适当的掺合料等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变形。
二、组成原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胶结材料,其品种和品质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很大。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品种和品质的水泥,并控制其用量。
2.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很大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粒径适当、质量稳定的砂,并根据需要进行筛分和洗选等处理。
3.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对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粒径适当、坚硬耐久、无裂纹等质量稳定的石子,并根据需要进行筛分和洗选等处理。
4.水:水是混凝土中的溶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清洁、无污染、适量的水,并控制其用量。
5.掺合料: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辅助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种类和用量的掺合料,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
三、配合比设计方法1.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是一种基于强度理论和极限状态设计原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各材料之间的最佳比例,以达到满足强度、变形等方面要求的目标。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是指1m3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或各组成材料之重量比。
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以下四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2.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4.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为了达到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控制好水灰比(W/C)、单位用量(W0)和砂率(Sp)三个基本参数。
这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原则如下:1.水灰比。
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选用较大水灰比,以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2.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主要根据坍落度要求和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小的单位用水量,以节约水泥。
因为当W/C一定时,用水量越大,所需水泥用量也越大。
3.砂率。
合理砂率的确定原则为:砂子的用量填满石子的空隙略有富余。
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也直接影响水泥用量,故应尽可能选用最优砂率,并根据砂子细度模数、坍落度要求等加以调整,有条件时宜通过试验确定。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重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基本原理如下:1. 体积法基本原理。
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子、石子、水、水泥体积及混凝土中所含的少量空气体积之总和。
若以Vh、Vc、Vw、Vs、Vg、Vk分别表示混凝土、水泥、水、砂、石子、空气的体积,则有:(4-32)若以C0、W0、S0、G0分别表示1m3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子的用量(kg),以分别表示水、水泥的密度和砂、石子的表观密度(g/cm3),10 表示混凝土中空气体积,则上式可改为:(4-33)式中,为混凝土含气量百分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a=1。
(整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置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所采用的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三: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四:除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外,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以下表的规定。
时,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下表的规定,备注:1采用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下表的规定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采用掺量大于30%d C类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以实际使用的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进行安定性检验其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的规定。
七、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
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混凝土含气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7.0%。
备注:含气量为气体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八、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宜掺用适宜粉煤灰或其他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³;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一、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fcu,k+1.645δ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1.15fcu,k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1当具有近1个月到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δ应按下式计算:δ=√∑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fcu,I —第i组的试件强度(MPa)m fcu —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n —试件组数。
C30桩基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关于C30桩基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1、配合比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30(2)、要求坍落度:180~220mm(3)、最大水灰比:0.62、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2)、《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3、原材料情况(1)、水泥:重庆金九水泥P.O42.5R;(2)、细集料:资阳临江砂石厂,细度模数2.76;(3)、粗集料:资阳临江砂石厂;堆积密度为1.65;(4)、水:饮用水;(5)、外加剂:四川柯帅KS缓凝高效减水剂4、配合比计算:(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σ取5.0,fcu.o =30+1.645×5.0=38.2(Mpa)(2)、水灰比计算:W/C=(0.46×42.5)/(38.2+0.46×0.07×42.5)=0.49 按规范规定,该部位混凝土水灰比应不大于0.6,所以满足要求。
(3)、确定用水量:查表后计算得:W=205+(200-90)÷20×5≈232 (Kg/m3)掺减水剂1.0%,减水率为18.0%。
W=232×(1-18.0%)=190(Kg/m3)(4)、水泥用量:C=190÷0.49≈388(Kg/m3)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350Kg/m3)。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小水化热,采用等量代替法添加Ⅰ级粉煤灰来改善其工作性能,掺量约为水泥用量的15%,其用量为:F=(388÷(1+15%)〕×15%≈51(Kg/m3)C=388-51=337(Kg/m3)(5)、粗细集料计算:按砂率表查询并结合本合同段细集料实际情况(细度模数为2.76)取砂率为42%。
假定混凝土容重:ρ=2350 (Kg/m3)细集料用量:S=(2350-337-51-190)×42%≈744粗集料用量:G=2350-337-51-190-744=1028(6)、试拌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经试拌,混凝土坍落度为210mm,混凝土粘聚性良好,工作性能满足施工需要。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 1 坚固性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在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施工条件等。
1) 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大致代表了水泥的活性,即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主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如果对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只能靠在配合比设计中调整比例,掺加外加剂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2) 水灰比: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所用水的重量和水泥的重量比被称为水灰比。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为此,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水量越少越好,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3) 骨料的种类及级配:砂子、石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因此统称骨料。
砂石由石材的品种、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等指标来表示它的质量。
砂石质量越好,配制的混凝土质量越好。
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中时,由于组成了密实骨架,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4) 施工条件:如果施工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反之,如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1. 2 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在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用水量。
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因此,采用使用减水剂的方法成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最经济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1. 3 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它抵抗外来及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新疆(北疆) 地处严寒地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多雪,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很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泥用量都作了规定,但是仅仅执行这些规定还不能完全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要求:
1、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Mpa
2、石灰、粉煤灰与碎石的比为15:85~20:80
二、设计依据:
1、JTJ057-94《公路工程无机料结合稳定材料实验规程》
2、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程》
三、原材料
1、石灰:产地睢宁属于ш级消石灰
2、粉煤灰:产地淮安电厂
3、集料:产地张圩小碎石5-16mm、大碎石16-31.5mm
4、水:地下水
四、确定集料配合比例
根据图解法:大碎石为33%、小碎石为30%、石屑为37%
五、选择三种配料进行击实试验
1、石灰:粉煤灰:碎石=5.5:11:83.5
2、石灰:粉煤灰:碎石=6:12:82.0
3、石灰:粉煤灰:碎石=6.5:13:80.5
根据击实所得的最大密度及最水制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其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试配结果本着即满足施工要求又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原则。
选择石灰剂量为6%的配合为最终配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2. 石油沥青与煤沥青有和不同 3. 沥青的塑性、温度敏感性、粘度等如何测试
4. 沥青的牌号如何确定
5. 沥青的掺配方法及计算公式 6. 沥青的改性
7. 沥青混合料
本章小结
1. 基本概念: 油分、树脂、沥青质、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温度敏感性、溶解度、
碳素结构钢、幼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钢号的 标识,及如何确定 钢材中各化学成分对钢材的强度、韧性、脆性、及可焊接性等的影响 碳素结构钢等的质量等级如何划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何谓钢筋三指标,各自如何测试?各自的结构意义是什么?
本章小结
几个基本概念: 屈服点、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条件屈服点、冷拉强化、时效 处理、硬度、屈强比、疲劳强度、冲击韧性、
2.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有哪些?各自在混凝土中起什
么作用
3.
配制混凝土选择石子最大粒径应从哪几方面考虑
4.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5. 简述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等的对混凝土 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6. 混凝土和易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判断混凝土和易性?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 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 因素有哪些?
本章小结
1.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2. 影响材料吸声与隔声的因素 3. 吸声材料与隔声材料的区别 4. 多孔吸音材料和多孔隔热材料在孔结构上的异同 5. 常见绝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有哪些,其隔热机理如何? 6. 针对空气声与固体声的隔声材料有何区别
的混凝土流动性最好,保水性和粘聚性 也较好。 ②水泥浆数量:水泥浆数量不能太多也 不能太少 ③水灰比(单位用水量) 3 kg/m 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 )
JGJ55-201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0.1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
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
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 应按下式计算(新增)
fcu,0 1.15fcu,k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0.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 采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的方法,与测试 硬化后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方法相比,时间大大缩 短,有利于配合比设计和控制。
• 表3.0.6中的氯离子含量系相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的百分比,与控制氯离子相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 用量的百分比相比,偏于安全。
3 基本规定(最小含气量)
3.0.7 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 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引气剂掺 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掺用引 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表3.0.7的规定, 最大不宜超过7.0%。
3 基本规定(最大水胶比)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控制水胶比是保证耐久性的重要手段,水胶 比是配比设计的首要参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不同环境条件的 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作了规定。
环境类别 一 二(a) (b) 三 最大水灰比 0.65 0.60 0.55 0.50
度经时损失值(mm)。
3 基本规定(新增加)
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 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 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 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 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 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GB/T50082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试验大纲
一、工程的基本情况
**工程位于**市**乡境内、**左岸的一级支流**上,坝址距**市93km,水库总库容0.5446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50MW,属III等工程。
主要建筑物有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发电引水系统、地面式厂房、户内式升压站、尾水渠、进厂、上坝公路等。
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最大坝高69.5m,坝顶宽6m,坝底宽16.0m。
采用坝身泄洪,泄洪建筑物为坝身设置三个表孔,表孔堰顶高程450.00m,堰顶净宽均为11.5m,两个边孔上、下游均悬挑于坝身上,中表孔为滑雪道,均采用挑流消能。
发电引水系统由进水口、引水隧洞、压力钢管、岔洞及支洞等组成,引水隧洞为圆形,洞径7.2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其后的压力管道采用内衬钢板外包砼的衬砌结构,回填素混凝土0.7m。
发电厂房位于右岸、坝址下游0.35km,装2台单机容量为25MW的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0MW,施工总工期为3年,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共计12.0万m3。
二、试验目的
1、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提供满足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且经济的砼配合比;
2、为工程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三、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应提供的技术指标
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技术指标表
其中:1、大坝表孔过水面C30砼须抗冲耐磨;
3、大坝砼垫层90天龄期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
五、试验研究内容
(一)原材料试验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以下原材料方案,最终由业主确定:
1、水泥
(1)取两个旋窑水泥生产厂家(石柱科华水泥厂和恩施华新水泥厂)32.5Mpa和42.5Mpa两种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试验研究。
(2)水泥技术指标测定
比重、标稠用水量、细度、安定性、抗压、抗折强度、凝结时间、水化热、化学成分等。
(3)不同粉煤灰掺量情况下的胶砂强度等。
2、粉煤灰
(1)取重庆、荆门或者襄樊粉煤灰1~2种(由业主确定)
(2)粉煤灰品质指标测定
密度、需水量比、强度比、细度、化学成份、形貌、烧失量、等级。
(3)进行不同粉煤灰掺量情况下的胶砂强度对比试验。
(4)进行粉煤灰不同掺量复掺对比试验。
3、骨料
人工砂石料,砂的细度模数为2.8±0.2。
4、外加剂
(1)外加剂相容性检验
(2)最优掺量确定
(3)凝结时间、胶材用量、减水率、含气量
5、钢纤维
最优掺量确定
6、膨胀剂
最优掺量及膨胀量测定。
7、骨料碱活性检测
(二)砼配合比设计
1、电站厂房水下大体积C20三级配混凝土,板、梁、机墩、进水口C25二级配混凝土,排架柱、吊车梁C25二级配混凝土
设计要求:龄期28d、强度保证率95%。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龄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指标。
2、拱坝基础垫层C20常态混凝土
设计要求;龄期90d,强度保证率85%,三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低热、抗渗、抗裂、抗冻。
指标:抗渗W8、抗冻F100、坍落度50-70mm,绝热温升22℃以下。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7d、28d和90d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28d 前干缩过程线,90d龄期抗渗、抗冻、极限拉伸值、弹模,28d绝热温升过程曲线及最终绝热温升值。
3、拱坝上游防渗层碾压混凝土C9020
设计要求;强度保证率85%,90d龄期线膨胀率大于30 10-6,二级配混凝土,极限拉伸值≥0.85×10-4。
主要技术要求:低热、抗渗、抗裂、抗冻。
指标:抗渗W8、抗冻F100、绝热温升20℃以下。
提供:水胶比、用水量、水泥、粉煤灰、砂率、容重、浆砂比等配合比指标、7d、28d、90d和180d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28d前干缩过程线,90d龄期抗渗、抗冻、极限拉伸值、弹模、弹强比、微膨胀率过程曲线、28d绝热温升过程曲线及最终绝热温升值。
4、拱坝内部碾压混凝土C9020
设计要求;龄期90d,强度保证率85%,三级配混凝土,极限拉伸值≥0.85×10-4。
主要技术要求:低热、抗渗、抗裂、抗冻。
指标:抗渗W6、抗冻F100、绝热温升19℃以下。
提供:水胶比、用水量、水泥、粉煤灰、砂率、容重、浆砂比等配合比指标、7d、28d、90d和180d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28d前干缩过程线,90d龄期抗渗、抗冻、极限拉伸值、弹模、弹强比、微膨胀率过程曲线、28d绝热温升过程曲线及最终绝热温升值。
5、引水隧洞C20混凝土
设计要求:龄期28d、强度保证率95%、二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强度、抗渗。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龄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渗指标。
6、拱坝内部常态C20混凝土
设计要求:龄期90d,强度保证率85%,三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低热、抗裂。
指标:绝热温升22℃以下,抗渗W6,抗冻F100,极限拉伸值≥0.85×10-4,坍落度50-70mm。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及90d龄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28d绝热温升过程线及最终绝热温升值,28d前干缩过程线;90d龄期抗渗、抗冻、极限拉伸值、弹模等指标。
7、溢流面、闸墩C30混凝土
设计要求:28d龄期,强度保证率85%,二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强度、抗渗、抗冻、耐磨。
指标:抗渗W8,抗冻F100,坍落度60-80mm。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龄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冲磨强度,90d龄期的抗渗、抗冻等指标。
8、溢流面、闸墩C20混凝土外掺钢纤维对比试验
9、导流洞封堵C20混凝土
设计要求:28d龄期,强度保证率85%,二级配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强度、抗渗、抗冻、微膨胀。
指标:抗渗W8、抗冻F150、坍落度60-80mm。
提供:配合比及坍落度指标、28d龄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90d龄期的抗渗、抗冻、膨胀量等指标。
试验所需的原材料:
水泥2种:各700kg;建议为42.5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Ⅱ级粉煤灰2种:各300kg;
砂:4500kg;
小石(5~20mm):2000kg;
中石(20~40mm):1500kg;
大石(40~80mm):300kg;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MgO、UEA等)由委托单位指定或由试验单位选择,其中:
高效减水剂15kg,引气剂(粉剂)5kg,轻烧MgO 5kg, UEA 10kg;
钢纤维由委托单位指定或由试验单位选择:3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