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原理

合集下载

第一章 针织概述(1)

第一章 针织概述(1)



Tt-纱线线密度(tex)
52
(四)单位面积干燥重量




1.单位面积干燥重量(Q)用每平方米干燥针织物的重量 克(g)来表示,又称平方米克重。 2.计算公式 Q=0.0004PAPBlTt(1-y%) /(1+W) Q-单位面积干燥重量(g/m2) PA-横密(纵行数/50mm) PB-纵密(横列数/50mm) L-线圈长度(mm) Tt-纱线线密度(tex) y-织物加工时的纱线损耗 W-针织物的回潮率(%) 3.测量:用圆剪刀剪出一定大小的圆形试样,在烘箱中烘 干后称重

50
(三)未充满系数和编织密度系数

1.未充满系数δ :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 粗细对针织物稀密程度的影响。用线圈长度与 纱线直径的比值来表示。 δ =l/f 式中:δ -未充满系数 l-线圈长度(mm)


f-纱线直径(mm)
51

2.紧度系数TF: 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线 密度对针织物稀密程度的影响。用线圈长度与 纱线线密度(Tt)平方根的比值来表示。 TF=√Tt/l 式中:TF-紧度系数 l-线圈长度(mm)
2500 2000 1500 ¹ Ò ×² Ö ¤µ Ü ú µ Ï Ê Ê È ú Û Õ ë
Ú ª Ò Ô
1000 500 0
Ä ê
Ä ê
Ä ê
Ä ê
Ä ê 04 20 20
00
01
02
03
20
20
20
20
05
Ä ê
14
2000年—2005年 规模以上针织企业利润总额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针织工艺介绍

针织工艺介绍

针织工艺培训教材第一章针织学的基本概念及常识1.针织织物利用织针(Needle),将一根或几根由纬向喂入的纱线依次弯曲成一系列的线圈(Loop),再将此次生成的新线圈与前次生成的旧线圈相互串套(Looping),就构成针织织物(Knitting Fabric),纬编舌针的成圈编织过程请参见上图.2.线圈线圈是由圈干1-2-3-4-5和延展线5-6-7组成(见右下图),其中圈干的直线部段1-2与4-5称为圈柱,弧线部段2-3-4称为针编弧,延展线5-6-7又称为沉降弧,由它来连接相邻的两只线圈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在工艺上,通常把显示线圈圈柱的那一面作为工艺正面(或为针织物正面),而显示出针编弧和沉降弧的那一面作为工艺的反面(针织物的反面).3.基本线圈结构及其形成过程:1)基本线圈结构:成圈线圈、集圈线圈和浮线是构成所有针织物的最基本结构单元.2)基本线圈的形成过程:成圈线圈(Knitting Stitch)织针在织完旧线圈后,上升到最高点,喂入纱线,针下降,形成新线圈。

具体过程如下:a)织针刚完成前一个线圈的编织,新形成的线圈正处于针头内;b)织针上升到退圈位置,线圈把针舌打开而滑到针杆上;c)织针下降,新纱经导纱器进入针钩内;d)织针继续下降,旧线圈沿针杆上滑而关闭针舌;e)织针将新纱线从旧线圈中拉出一个新线圈。

这个位置称为脱圈位置;f)织针处于脱圈位,准备下一个成圈过程。

集圈线圈(Tuck Stitch):见上图a)织针刚完成前一个线圈的编织,新形成的线圈正处于针头内;b)织针上升到集圈位置。

对比成圈过程,可以发现织针比退圈上升得低一些,线圈仍保留在针舌内,但是也能钩到新纱线;c)织针下降,由于针舌下面没有线圈,无法关闭,新纱线和旧线圈仍处于针钩内,所以没有形成线圈;d)织针再次上升,开始下一编织过程,新纱线和旧线圈被退至针杆上;e)织针将再一次将新纱线从原来的旧线圈与纱线中拉出;f)织针下降于脱圈位,新线圈形成。

针织学 第四章 圆纬机的选针与选沉降片原理及应用

针织学 第四章 圆纬机的选针与选沉降片原理及应用

纺织与材料学院
(二)最大花高H max:
在多针道机上,每一路的每一个针道都有3种选针的可能, 即编织、集圈、浮线。4针道机的每一个成圈系统具有4 档三角,各档三角的变换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变换三角排 列的可能性为3×3×3×3 -1=80。
实际上,可编织的最大花高Hmax既要考虑三角变换的组 合,还要考虑到机器的总路数M和提花组织的色纱数e。 可用下式计算: Hmax = M
纺织与材料学院
(三)舌针选针踵的排列方式
以单面四针道机为例来说明。单面四针道针织机的舌针有 四个不同高度的选针踵位,每枚舌针只有其中一个高度的 选针踵,因此总共有四种舌针。变换针踵的排列方式可以 改变花纹的宽度。常用的针踵的排列方式有如下几种。
1.不对称型:当所设计的花纹为不对称型时,舌针采用步 步高或步步低的排列方式,若所设计的花纹中有重复的纵 行时,重复的纵行可以采用相同踵位的舌针,利用这种方 法可以扩大花纹的宽度。
纺织与材料学院
2.对称型:当所设计的花纹为对称型时,舌针可以采用 “V”型或倒“V”型排列,这种排列可以使花纹的宽度扩大 一倍。
3.无规则排列:当所设计的花纹没有一定的规律时,则舌 针可以采用无规则排列方式,这时所能编织的花纹宽度可 以不受限制。
纺织与材料学院
二、花纹的大小
单面多针道机上编织花纹时,完全组织的宽度和高度, 即花宽B和花高H与针织机的针道数、织针选针踵的排列 方式、成圈系统数、提花的色纱数等有关。
纺织与材料学院
(二)余数r≠0
1.织针与提花轮槽的啮合关系 当余数r≠0时, N不能被T整除,这样在针筒第1转时,提
花轮的起始槽与针筒的第一针啮合,但针筒第2转时,起 始槽就不会与第1针啮合了。 假设某机的总针数N=170针,提花轮槽数T=50槽,则 N/T=170/50=3还余20针,即r=20针,此时N、T、r之间 的最大公约数为10。则织针与提花轮槽啮合关系及花纹 叠加情况如下图所示。

针织原理

针织原理

第一章概述1、针织是利用织针及其他成圈机件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并将其相互串套起来形成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

2、纬编:纱线沿纬向喂入织针进行编织形成织物。

3、经编:纱线沿经向垫放在织针上进行编织形成织物。

4、经编针织物:每一横列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组成,一根纱线在一个横列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圈。

5、线圈: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由圈干和沉降弧组成。

圈干包括针编弧和圈柱。

6、线圈长度:组成一个线圈所需要的纱线长度,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

7、百针纱长:100个线圈所用的纱线长度。

8、横密PA: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内的线圈纵行数,PA=规定长度/A9、纵密PB: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内的线圈横列数,PB=规定长度/B10、未充满系数δ: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粗细对针织物稀密程度的影响。

用线圈长度(mm)与纱线直径(mm)的比值来表示。

11、针织机的分类1、按工艺类别分:纬编机、经编机2、按针床数分:单针床针织机、双针床针织机3、按针床形式分:平型针织机、圆型针织机4、按用针类型分:钩针机、舌针机和复合针机12、针织机的主要机构:1.给纱(送经)机构 2.编织机构 3.针床横移机构(经编机) 4.提花(选针)机构(纬编机) 5.牵拉卷取机构 6.传动机构7.辅助机构13、机号:用于表明针的粗细和针与针之间距离大小的指标。

用针床上规定长度内的针数表示。

14、分段整经:将经轴上的全部经纱分成几份,卷绕成狭幅的分段经轴,再将分段经轴组装成经编机上用的经轴。

15、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1.)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以便能够弯纱成圈2.)捻度均匀且偏低捻度大:(1)纱线扭结,不易成圈;(2)纱线硬,线圈易歪斜;捻度小:强度低3.)线密度均匀,纱疵少否则:(1)易断纱;(2)布面线圈不均匀4.)抗弯刚度低,柔软性好否则:(1)不易成圈,(2)线圈易变形5.)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否则:(1)纱线张力大,(2)机件易磨损,(3)易断头第二章针织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1、罗纹组织: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的组合相间配置而成的双面纬编基本组织。

6、第六讲针织学概述

6、第六讲针织学概述

工艺正面
工艺反面
三、 针织物的主要参数与性 能指标
一)针织物的主要参数 1. 线圈长度:指组成每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 2. 密度:表示一定纱支条件下,针织物的稀密程度。
横密WPI: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1英寸) 内的线圈数。
纵密CPI: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50mm) 内的线圈数。
二)、针织物特性
六、针织生产工艺流程
纬编针织:原料进厂----络纱(或直接上机加工 ----织造----染整----成衣
经编针织:原料进厂----络纱(或直接上机加工) 或整经----织造----染整----成衣
❖ 计算机在针织上的应用(针织设备的电 脑控制 、计算机辅助花型准备系统 电子 横移机构等)
❖ 全成型与整体编织 (Stoll和Shima Seiki 公司都已研制出了“织可穿” 电脑横机 ,
纬编成圈过程动画1
纬编成圈过程动画2
经编——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经向喂入平 行排列的工作织针,同时成圈的工艺过程。
纬编成圈过程.asf
经编成圈过程.asf
经 纬


线圈结构
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线圈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针编弧、圈柱和沉降弧。
一般称线圈圈柱覆盖于圈弧的一面为针织物 正面;线圈圈弧覆盖于圈柱的一面为针织物反 面。
经编针织物是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经纱于经 向同时喂入针织机的所有工作针上进行成圈而形成的针 织物,每根纱线在各个线圈横列中形成一个线圈。
线圈是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线圈的结构不同,线圈 的组合方式不同,构成了各种不同的针织物组织,包括 基本组织、变化组织和花色组织三大类。
纬编——将纱线沿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织针,顺 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穿套而形成针织物的一种工艺。

针织学

针织学

%
欧盟消费针织产业用布数量最大的几个领域
农业:年消费量>2.9万吨,主要为各种经编网眼 产品,包括各类防护网和农产品收集网。原料为 抗紫外的聚乙稀单丝。 医疗:主要包括矫形铸模绷带、弹性绷带、各种 人造管道和支架、侧膜移植等。 汽车:主要为内装饰材料,包括座椅布、车顶布、 行李箱、车门板等,采用各类经编或纬编毛圈织 物。 包装:各种针织包装袋
我国针织生产基地
❖ 山东即墨——中国针织名城 ❖ 浙江海宁——中国经编名城 ❖ 浙江绍兴杨汛镇——中国经编名镇 ❖ 浙江诸暨大唐镇——中国袜子名镇 ❖ 广东佛山张槎镇——中国针织名镇 ❖ 浙江象山县——中国针织名城 ❖ 福建晋江市深沪镇——中国内衣名镇 ❖ 广东汕头谷饶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
针织品 针织 棉针织 化纤针 服装 服装 织服装
出口金额 20.07 140.3 58.29 54.6
(亿美圆)
9
同比增长 47.7 17.4 21.0 26.9 (%)
1999年以来,大型零售市场针织品年销售每年增 长均超过10%。
2002年销售额在 500万元以上 针织企业情况
金额(亿元) 同比增长(%)
工业总产值 566.8
14.0
工业增加值 140.4
14.0
销售收入 520.3
13.0
行业平均销 3.51
0.34
售利润率
2003年行业进口情况
数量 针织设备(台) 40064
同比增长 (%) -11.68
针织物(亿美 元)
服装及附件 (亿美元)
21.96 5.56
14.55 6.34
2.针织工业发展趋势 新原料的应用 产品档次和加工深度提高 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针织机械原理

针织机械原理

第一节舌针成圈原理纱线在舌针上的成圈过程有8个阶段(见图2-1中①~⑧)图2-1舌针成圈过程1.持圈。

经牵拉成圈后的线圈挂在针钩上。

2.退圈。

舌针被起针三角和主三角向前推动挺针,织物随之前移,但由于受到织物压板的阻挡不能随舌针继续前移,而舌针继续前移时针舌在线圈的作用下把针舌打开。

3.舌针继续前移,线圈越过针舌滑到舌后针杆上,退圈完成。

4.垫纱(喂线)。

纱线由喂线嘴喂入针钩内。

5.闭口。

舌针受到另一侧主三角的作用向后退针。

6.由于舌针的回退,织物上的线圈推动针舌闭合。

7.套圈。

舌针继续后退,针舌在旧线圈的推动下使其完全闭合在针钩上,纱线被封闭在舌下针钩内。

8.脱圈、成圈。

舌针后退至初始位置时,旧线圈在沉降柱的作用下越过针舌从针头上滑脱下来,形成一个新的线圈。

牵拉、持圈是在重锤重力或压脚的作用下,线圈被拉向针钩内的针背一侧,以防止下次成圈过程中退圈时己成形的线圈重新套回针上。

至此,一个新的线圈形成,等待下一次成圈循环过程。

上述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工作不正常,都会使成圈不能正常进行。

为了保证成圈过程的可靠性,除了对舌针质量有严格要求外,还设置了织物压板、压布轮、开舌磁钢、清舌刷、针舌导板、挑线簧及重锤等装置。

当出现成圈不良故障时,上述部位和环节是检查的重点对象。

第二节花型编织及选针方式这里所说的“花型编织”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花样图案的编织,而是指各种织物基本组织的编织方法,或者说是各类花型的编织方法。

尽管编织的花样图案干变万化层出不穷,但归结起来都是由几种基本的织物组织构成的,掌握了基本组织的编织方法和规律,也就掌握了各种花型的编织技术,并可以不断创新,标新立异,为其所爱。

在家用编织机中,就单面织物而言,最常用的基本组织有平针、集圈、滑针(架空)、提花、镶线(浮雕)、添纱、空花、嵌花(无虚线提花)等;就双面织物而言,常用的基本组织有1x1罗纹、2x2罗纹、四平针、畦编(双元宝针)、半畦编(单元宝针)、扳花及各种变化组织。

针织学第六章 横机织物的编织工艺

针织学第六章 横机织物的编织工艺
休止针复位三角
休止针
压针三角
压针三角
编织针 三角运动方向
• 当要使休止的针进入工作
时,复位三角进入工作,
机头运行方向前部的导向
三角退出工作。
导向三角
复位三角
休止针
编织针 三角运动方向
二、给纱机构与针床横移
1、给纱机构的特点: • 机头换向时吸收多余的纱线,使张力恒定。 • 机头换向时可以变换导纱器,以采用不同原 料和花色的纱线进行编织。
1、四平空转织物编织方法及特点: (1)编织方法: 由一个横列的满针罗纹(四平)
和一个横列的前后针床轮流编 织的平针(空转)组成。
(2)特点: 织物厚实、挺括、横向延伸性小, 尺寸稳定性好,表面有横向隐条。Βιβλιοθήκη • 编织四平空转组织的三角状态
3关 2 4 1关
32 4 1关
3关 2 41
2
4
6
➢ 二级花式横机的三角的特点: 除能编织平式三角的各种组织外,还可通
过起针、挺针三角的进出位置和织针排列而形 成花式效应。
序号 1 2 3
三角名称 起针三角
挺针三角 起针三角 挺针三角 起针三角 挺针三角
工作状态 退出1/2
进入工作 退出1/2 全部退出 进入工作 退出1/2
长踵针 成圈 集圈 成圈
1
3
5
32 41
编织四平空转时起针三角的工作状态
序号
1 2 3 4 5 6
机头方向
起针三角工作状态
1号
2号
3号
4号




不动 不动 不动 不动
不动 不动

不动
不动 不动 不动 不动
开 不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针织工业发展趋势
新原料的应用产品档次和加工深度提高 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品 应用范围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第二节 线圈与针织物
一、基本概念
1. 线圈——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它是一条三度弯曲的空间曲线,其几何形状如下图。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第三节 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机械性 能指标
(1)线圈长度 L
针织物的线圈长度长度内的线圈数。 横密PA:50mm内的线圈纵行数; 纵密PB:50mm内的线圈横列数。 影响横密的主要因素是机号; 影响纵密的主要针的运动动程 ,提高针织机的速度,增加针织机的成圈系 统数 ; 2.线圈结构较均匀 。 2.针织机的一般结构
纬编机 给纱机构; 编织机构; 选针机构; 牵拉卷取机构; 传动机构;辅助装
置等。 经编机
送经机构; 编织机构; 梳栉横移机构; 牵拉卷取机构; 传动机构; 辅助 装置等。
(10)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 针织物在连续增加的负荷作用下,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为
断裂强力,用公斤表示;布样断裂时的伸长与原长之比,称为针织物 断裂伸长率,用百分率表示。
(11)缩率Y 加工或使用过程中长度和宽度的变化。
Y=(H1-H2)/H1X100% (12)钩丝与起毛起球
影响因,线圈沿织物横向组成的一行称为线圈横列。 3. 纵行——针织物中,线圈沿纵向相互串套而成的一列称为线圈纵 行。 4. 圈距——在线圈横列方向上,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水平距 离。 5. 圈高——在线圈纵行方向上,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6. 单面针织物——由一个针床编织而成的针织物。其线圈的圈弧或圈 柱集中分布在织物的一面。 7. 双面针织物——由二个针床编织而成的针织物。织物的两面均有正 面线圈。 8. 工艺正面——针织物中,圈柱覆盖于圈弧之上的一面。 9. 工艺反面——针织物中,未充满系数δ 表示针织物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支数对其稀密程度的影响。 δ=l/f
(4)单位面积干燥重量Q 用每平方米干燥针织物的克数来表示(g/m2)
(5)厚度 一般以织物厚度方向上有几根纱线直径来表示。
(6)脱散性 针织物的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后,线圈与线圈分离的现象。分为个 别线圈脱散和整列脱散。
(7)卷边性 某些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它的布边发生翻卷现象。 1+1罗纹,2+2罗纹不卷边,2+1,2+3卷边。
(8)延伸度 织物受到外力的作用后,向纵向或横向伸长的特性。延伸度引起针织物变形的外力去除流程短; 生产效率高; 占地面积小; 噪音小,劳工编织 早期的手工编织品是用竹制的棒针或骨制棒针,钩针将 纱线编织成一个个相互串套的线圈,最后形成针织物 针织工业 1589年 英国 威廉.李发明第一台手摇袜机; 1758年 英国 J.斯特拉特制成手工针织罗纹机; 1775年 英国 J·克雷恩发明经编机; 1816年 法国 M.I.布吕内尔制成圆形针织机; 1896年 中国第一家针织内衣厂成立 20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针织工业大发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针织及其发展
• 一、针织及其特点 1. 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成线圈,然 后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入针织机的工 作织针,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穿套而形 成针织物的一种工艺。
经编——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 经向喂入平行排列的工作织针,同时成圈 的工艺过程。
②纱线与织物结构;
③染整加工的工艺;
④成品的服用条件。
传统采用树脂整理,现在大多数改变纱线结构,构与机号
(一)针织机的分类与一般结构
1.分类 按工艺类别分 纬编机 经编机 按针床数 单针床针织机 双针床针织机
我国针织工业的现状 针织品生产企业在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 针织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
500人以下占95% 企业结构:国有为12.3%,三资为23.1%,其他64.6%;原料和产品 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生产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为明显 的提高。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按针床形式 平型针织机 圆型针织机 按用针类型分 钩针(bearded needle, spring needle)机 舌针(latch needle)机 复合针(com发展趋势 1. 现状
Ø与机织非织造布行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Ø高新技术在针织业获得广泛应用,生产技术更趋完善,产品 水平显著提高; Ø针织品应用领域更为宽广 衣着用织物:内外衣、围巾、袜子、手套、蚊帐、 毛巾等 装饰用织 物:窗帘、帷幔、床罩、台布、沙发布、 地毯等产业用织物:车用内 装饰、帘子布、农用、篷盖布、土工布 、医用、航天航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