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二年级下《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二年级下《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二年级下<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在二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语文园地八》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宝库。

而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它的第二课时,去探索其中的奇妙之处。

这一课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字词句运用”部分。

在这里,孩子们会接触到一些有趣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比和分析,来感受语言的魅力。

比如“忽然、突然、立刻、马上”这一组词语,虽然它们都表达了时间上的紧迫性,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的细微差别可不小。

老师会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孩子们明白“忽然”强调事情的出乎意料,“突然”更侧重于情况的急剧变化。

而“立刻”和“马上”则在语气上更加坚决和果断。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老师可能会创设一些情境,像是“小明正在公园里玩耍,_____天空下起了大雨。

”在这个句子中,“忽然”或者“突然”都可以使用,但带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再看句子“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和“李明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这就需要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李明当时的心情和状态,可能是“李明着急极了,匆匆忙忙地跑进了教室。

”也可能是“李明兴奋极了,蹦蹦跳跳地跑进了教室。

”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准确运用词语,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接下来是“日积月累”环节。

这部分通常会选取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或者谚语,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可能有些困难,但通过老师简单的讲解和图片的展示,他们能够对四季的变化和节气的顺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也许他们还不太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但那朗朗上口的韵律和生动的描绘,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课堂上,老师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之美。

还会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节气,为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乐于探究,能发现三种不同的句式。

2、分辨同音字,读、背名言警句。

3、通过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发现的热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这一部分由意思完全相同,表达方式迥异的三个句子组成。

标点和句式的不同,体现了汉语表达灵活多样的特点,启发学生写作与口语表达应采用灵活的正确的方式。

1、课件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体会,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2、组内交流发现,教师巡视点拨。

3、启发:像这样的句子,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二、日积月累这部分含有“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三项内容组成。

“选选认认”安排了四组同音形近字,包含九个采用自己的方式背诵,积累这些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以一个短文的形式,揭示了“生活当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发现的热情。

在本组教材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搜集身边的科学。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交际准备:1、课前布置同学搜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反映身边科学现象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图片或演示多媒体资料,组织学生观察发现。

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内容。

二、组内交流:根据提示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科学现象,讲述给同组的同学们听。

推选出本组表现最佳的同学,向全班汇报。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身边科学的奥秘。

三、启发拓展:课下把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办一期“科学奥秘在身边”的小报。

同学间互相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书报,把学生的活动热情引向课外,提高阅读探究的兴趣。

《语文园地八》二年级教案

《语文园地八》二年级教案

《语文园地八》二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朗读、默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默读、背诵。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本节课的课题:“语文园地八”。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1.老师出示本节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自读,注意读音。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生字词的书写顺序和笔画。

3.老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情感。

2.老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给予评价。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内容1.老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3.老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老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2.学生默写生字词。

(二)默读课文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默读,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交流默读心得,老师进行点评。

(三)背诵课文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背诵。

2.老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背诵展示,给予评价。

(四)观察与思考1.老师出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巩固记忆。

2.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悟。

2.老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分享,给予评价。

(三)作业展示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老师进行点评。

2.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评价学生的朗读、默读、背诵能力。

4.评价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节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和巩固,让学生掌握第八单元所学的生字、词语和句型。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语的掌握,句型的运用,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词语的辨析,句型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件2.词语卡片3.阅读材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事物,从而导入本课的主题。

2.复习老师带领学生复习第八单元的生字、词语,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课堂讲解老师讲解本课的生字、词语和句型,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1)讲解生字老师讲解本课的生字,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记忆等方法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2)讲解词语老师讲解本课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分享等方式,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讲解句型老师讲解本课的句型,让学生通过模仿、练习等方式,掌握句型的结构和用法。

4.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生字、词语默写学生独立完成生字、词语的默写,老师检查并给予反馈。

(2)句型练习学生进行句型练习,老师指导并给予评价。

5.阅读理解老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3)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6.口语表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老师邀请学生上台进行口语表达,给予评价和指导。

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延伸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延伸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写作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园地八》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八》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语文园地八》中的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含义。

3.能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简单的语文题目。

4.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兔乖乖》2.重点词汇:乖乖、捉迷藏、蹲下、跑来跑去等。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课文《小兔乖乖》的教学用书。

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呈现课文《小兔乖乖》的图片。

•向学生展示图片并引导他们猜测图片中的动作和情感。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同时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发音。

•解释课文中生词,如乖乖、捉迷藏、蹲下、跑来跑去等。

•逐段讲解课文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扩展阅读•带学生一起读一读拓展内容,了解兔子乖乖在森林中遇到的朋友和发生的趣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兔子乖乖的冒险经历。

4. 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演绎课文中的情节,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角色扮演。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5. 归纳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中涉及的动作和情感词汇。

6. 练习巩固•布置课后练习册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答案,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的提高。

8.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读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准备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

2.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含义。

教学内容:1. 课文:《小兔乖乖》2. 重点词汇:乖乖、捉迷藏、蹲下、跑来跑去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学习课文3. 扩展阅读4. 创设情境5. 归纳总结6. 练习巩固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介绍课文《小兔乖乖》来让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含义。

二下《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教案

二下《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教案

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本期语文园地重在教导学生感受表意偏旁的作用,学会区分偏旁所表示汉字的意思。

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可以拓展了解李时珍的故事与作品。

二、教学目标1.完成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的内容训练。

2.区分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积累古诗《舟夜书所见》,阅读了解李时珍的故事。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记易混淆的字。

感受表义偏旁的作用。

熟读成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教学难点】积累背诵古诗,体会意境。

指导阅读《李时珍》,了解人物和《本草纲目》。

四、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出示四组生字:神、祖、礼、福——示字旁补、袜、衫、被——衣字旁冰、冷、冻、凉——两点水海、流、洒、滴——三点水(1)说一说,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2)比较“礻”和“礻”,说说有何不同?“礻”是“衣”的变体,衣字旁的字大多与衣服有关。

“礻”是“示”的变体,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祭祀、礼仪有关。

带有“衤”和“礻”的还有哪些字?(3)比较“冫”和“氵”,说说有何不同?“冫”的字大多与水有关。

“氵”的字与冰、冷有关。

带有“冫”和“氵”的还有哪些字?2.根据偏旁所代表的不同意思,正确认记偏旁易混淆的字。

(1)从形上区分。

(2)从义上区分。

(二)日积月累1.朗读《舟夜书所见》。

(注意“查、慎、簇、狼”的读音。

)(1)释题:在船上过夜时见到的景物。

(2)解释字词:查:用作姓氏时读“zhā”。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萤:萤火虫。

簇:聚集、簇拥。

2.带着节奏朗读古诗。

3.讲解古诗诗意。

4.填一填:月黑见____,____一点萤。

微微______,散作______。

(三)我爱阅读1.阅读《李时珍》,提出阅读要求:(1)标出自然段。

(2)李时珍为什么决定要重新编一部完善的药物书?(3)《本草纲目》是怎么编出来的?2.介绍李时珍。

3.出示关于李时珍的小故事:《雨湖传说》4.李时珍为什么决定要重新编一部完整的药物书?5.李时珍在编写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6.读完后,你想分享:。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 (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 (2)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字识词,了解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的用法。

2、积累表示时间的词语。

3、充分发挥想象,创设情境写句子。

4、探索发现汉字偏旁与词意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发现汉字偏旁与字意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一、偏旁部首与字意(一)识字加油站1、出示生字卡,教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

2、开小火车读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把生字带入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一个词语读三遍。

教师指名读词语,校音指导。

4、教师:这五组词都分别与金、木、水、火、土有关。

请你仔细观察字形特点,说说你的发现。

指导:“金”字旁的字都跟金属有关;木字旁的字都与植物木头有关;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火字旁的字都与光亮有关;提土旁的字都与土地有关。

(二)我的发现1、出示第一组字“神、祖、礼、福”,学生字形观察这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这一组字都是“礻”字旁,都与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2、出示其他三组字。

小组讨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指名小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指导:“冰、冷、冻、凉”这四个字都是两点水,都表示气温低。

“补、袜、衫、被”这四个字都是衣字旁,都与布料有关。

“海、流、洒、滴”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

4、方法小结。

二、字词句运用1、出示关于时间的词语,学生自由读词语。

2、理解词意。

教师出示相关语境,让学生来选词填空。

3、教师讲解几个较难理解的词语。

示例:徐徐,表示很慢,不慌不忙。

4、相近词辨析。

区别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在使用中,要变化多样,不要重复使用几个一样的词语。

5、写一写。

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并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6、教师巡视指导,对于使用不当的词语要加以讲解。

7、出示列句: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大海里。

指导:害怕极了才会慌慌张张的。

创设情境:李明杰迟到了会怎么样?(着急)李明杰来学校太早了会如何?(悠闲)8、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把句子补充完整。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 第二课时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古诗《舟夜书所见》2.阅读《李时珍》,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首诗,诗的名字是《舟夜书所见》。

(出示课件12)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并达到当堂成诵。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了自学能力。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13)查慎行: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浙江海宁袁花人。

著有《他山诗钞》。

(3)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14)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二、阅读《李时珍》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

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时珍》这篇文章。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出示课件15)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写一部完整的药物书?(出示课件16)讨论(读句子,抓重点词语,谈体会的方法)点拨:李时珍发现了药物书的缺点,他想,病人吃错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定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看出了什么?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课件17)(李时珍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人。

)这段主要讲了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是怎样收集材料的?从这些句子中,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品质?(出示课件18)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在区别形近字中积累新字新词。

3、读比喻句,积累名言名句。

4、进行口语交际,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练习写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展示科普读物,小组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7、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重点难点: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学新字、新词、好句。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留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

2、能用普通话大方、流利地介绍身边的科学知识。

3、在交际中做到:说清楚、听仔细。

二、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有关身边科学的图片)、收集有关科学知识介绍的书籍。

学具:准备有关科学常识的书。

三、导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

比如人们夏天要穿浅色衣服,是因为它们吸收太阳的热比深色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会感到太热;常吃糖或甜食的小朋友,不但容易把牙齿吃坏,还会使自己变胖呢;电灯、电视开着的时候,我们是不能用湿毛巾去擦它们,因为那样很容易触电,发生危险等等。

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可真不少!你们想把知道的和老师、同学交流交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身边的科学吧!
2、图片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身边的科学(或展示有关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说一说
刚才我们看了身边的科学,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我们身边的科学还有哪些?你能给大家交流交流吗?
4、交流身边的科学。

(要求:说清楚、听仔细。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

(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科学博士”有答得不完整的地方,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加以补充。


5、拓展延伸活动。

(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我们身边的科学可真不少!课前小朋友们收集了有关科学常
识的书,现在赶快向同学推荐自己的科学常识书吧!介绍时要简要地说说书的内容和特点;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看来,我们身边的科学不仅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而且还能从书中获得不少科学知识。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吧,交换时可以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6、课堂小结。

7、实践活动:
小组根据所交流所知道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