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败血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炭疽-动物传染病ppt课件

–实验动物:小鼠和豚鼠最易感 –人也感染 传染源和传播媒介: – 病畜和病畜尸体 – 病尸污染土地、水源、牧地-长久疫源地 – 野生动物如鸟、犬、狼等吞食炭疽病菌的血、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
– 主要是:
• 消化道(常因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引 水)
• 皮肤(吸血昆虫叮咬) • 呼吸道(吸入带菌灰尘)
临诊症状
急性型 :最常见
– 多发动物:马、骡发病较多,猪也发生。 – 症状:病情比急性型稍缓和。病初体温升高到
40℃以上。精神萎顿,寒战,呼吸脉搏加快, 体表可视粘膜呈蓝紫色,间有小出血点,食欲 减退至废绝、初便秘后腹泻,粪内带血。尿呈 黄红色有时带血。有的病初兴奋不安,顶撞人 畜或物体,孕畜发生流产。 临死前体温急速 下降, – 死亡率:80%以上 – 病程:1-2天
临诊症状
亚急性型: – 多发动物:马、猪 – 症状:病情较缓和,常在体表(如喉部、颈部、 胸前、肩胛和乳房)各部皮肤、直肠、口腔粘膜 发生炭疽痈 • 初期其硬固,有热痛,后变冷而无痛,中央部 可发生坏死,有时可形成溃疡。 – 转归: 可经数周痊愈或转为急性 – 病程:数日至一周以上
临诊症状
猪的临诊症状: – 其抵抗力较强,局部症状较为明显主要有 – 咽型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 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严重呼吸 困难,粘膜发绀,窒息死亡。但多数不明显。 – 肠型炭疽:常伴有消化道失常的症状,便秘 和腹泻。 – 败血型:极少见
肺炭疽
– 多羊毛、鬃毛和皮革厂工人,病程急剧,早期 恶寒、发热、咳嗽、咳血、呼吸困难等
肠炭疽
– 常因吃病畜肉类所致,发病急、发热、呕吐腹 泻、血样便、腹痛、腹膜炎等
猪炭疽
围病 有料 明抹 显片 的, 夹可 膜见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
– 主要是:
• 消化道(常因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引 水)
• 皮肤(吸血昆虫叮咬) • 呼吸道(吸入带菌灰尘)
临诊症状
急性型 :最常见
– 多发动物:马、骡发病较多,猪也发生。 – 症状:病情比急性型稍缓和。病初体温升高到
40℃以上。精神萎顿,寒战,呼吸脉搏加快, 体表可视粘膜呈蓝紫色,间有小出血点,食欲 减退至废绝、初便秘后腹泻,粪内带血。尿呈 黄红色有时带血。有的病初兴奋不安,顶撞人 畜或物体,孕畜发生流产。 临死前体温急速 下降, – 死亡率:80%以上 – 病程:1-2天
临诊症状
亚急性型: – 多发动物:马、猪 – 症状:病情较缓和,常在体表(如喉部、颈部、 胸前、肩胛和乳房)各部皮肤、直肠、口腔粘膜 发生炭疽痈 • 初期其硬固,有热痛,后变冷而无痛,中央部 可发生坏死,有时可形成溃疡。 – 转归: 可经数周痊愈或转为急性 – 病程:数日至一周以上
临诊症状
猪的临诊症状: – 其抵抗力较强,局部症状较为明显主要有 – 咽型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 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严重呼吸 困难,粘膜发绀,窒息死亡。但多数不明显。 – 肠型炭疽:常伴有消化道失常的症状,便秘 和腹泻。 – 败血型:极少见
肺炭疽
– 多羊毛、鬃毛和皮革厂工人,病程急剧,早期 恶寒、发热、咳嗽、咳血、呼吸困难等
肠炭疽
– 常因吃病畜肉类所致,发病急、发热、呕吐腹 泻、血样便、腹痛、腹膜炎等
猪炭疽
围病 有料 明抹 显片 的, 夹可 膜见
败血症护理查房

患者为什么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 症?
●答:患者食欲差,前期又输注大量的甘露醇(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时),尿量多,最高可达4800ml,故极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因为人
体内的钾全靠食物提供,所以长期进食不足,造成钾来源不足,而肾
仍然排钾,因此很容易引起低钾血症。
为什么医师这么重视低钾血症?含钾高的食物有 哪些?
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要求;不滥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3)经常到户外活动,借助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体表病菌,提高免 疫力。
●(4)经常洗温水澡,每周2次以上,可以清除皮肤表层的病菌和污 垢,促进血液循环,保护上皮组织细胞,增强皮肤预防能力。
●(5)衣着应柔软、宽松,质料粗糙的过紧的衣裤会使皮肤受到摩擦, 从而引起破损和感染。
●(4)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感染时,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如出现 性格行为改变需警惕药物性精神异常,预防伤人、自伤等意外的发生。
如何预防败血症的发生?患者出院后应注意哪些?
●答:患者出院前护士应做好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导。 ●(1)饮食营养丰富,适当运动,提高抵抗力。 ●(2)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受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各种诊疗
●(4)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创伤性操作。 ●(5)寒战、高热时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并及时正确地采集血培养
标本。 ●(6)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监测体温变化,特别是每日最高体温,并
准确记录。
●(7)加强用药护理。败血症患者需早期应用抗生素,用药期间应及 时观察药物反应,严格按规定使用,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生活护理 ●①皮肤护理:勤翻身、勤擦洗,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
睡气垫床,预防褥疮的发生。 ●②口腔护理:每日至少做口腔清洗2次,口唇涂以甘油预防干燥,若
传染病护理 ppt课件

隔离衣潮湿立即更换,最好使用一次性防水 隔离衣
脱隔离衣时污染面向内,然后放在污衣袋中, 做上隔离标志
ppt课件 35
污染物品、标本、和废物的处理
锐器物品 用后放在专门的容器,不要徒手处 理 血标本 戴手套,带盖的试管,密封容器送检 血渍清理 消毒液浸润后戴手套擦拭 医疗废物 黄色袋装送往指定地点焚烧
ppt课件 27
发疹顺序
麻疹 耳后发际开始,渐及前额,自上而下延至全身,
最后达手足心。
水痘 先见于躯干,逐渐至面部,最后达四肢。
皮疹种类
斑丘疹—麻疹、风疹
出血疹—流脑、败血症
疱疹或脓疱疹—水痘、单纯疱疹 荨麻疹—血清病
ppt课件 28
1.护理评估:
(1)病史:发疹情况、伴随症状、原因及诱因、处理经过。 (2)身体评估:体格检查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8
12层以上 进入此区的医务人员着装齐全,戴 主要针对与病人密切接触或对病人实施特殊 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口罩 的口罩, 4小时更换一次,潮湿后随时更换 二级防护 治疗的医务人员,如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 管的医护人员 接触病人后及时洗手和消毒 每次接触病人后洗手和消毒 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护目镜 除二级防护外,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三级防护
间、热型、伴随症状、原因及诱因。 (2)身体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体格检查等情 况。 (3)实验室检查
2.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3.护理目标
(1)体温得到有效控制,逐渐恢复正常
ppt课件 25
4.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休息、饮食、环境、口腔、皮肤护理 降温措施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猪和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急性全身中毒性损害,主要累及全身毛细血管,引起循环障碍和出血,以及广泛的实 质器官变性、坏死而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受累器官包括:肺、肝、肾、心脏、横纹肌及神 经系统等。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1)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黏液分泌亢进,黏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2)进一步发展形成特征性的假膜性炎,大量纤维素、坏死组织、炎细胞、红细胞及细 菌混合所致,假膜呈糠皮状,随着病变的扩大可融合成片。 (3)大约1周假膜开始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地图状”溃疡,溃疡多较表浅。 (4)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黏液脓血便)。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1)起病急骤,病原体为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内痢疾杆菌。 (2)好发年龄:2~7岁儿童。 (3)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一般为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 (4)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一般为卡他性炎或滤泡性肠炎。
第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
病理学(第9版)
3. 儿童及青壮年患者多见,全年均可发病,夏秋两季最多。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
小肠淋巴组织
MPS吞噬
菌血症
潜伏期(10天)
细菌内毒素 再次入血
败血症、毒血症
回肠末端淋巴组织肿胀(第1周)
细菌随胆汁再次进入小肠
肠壁淋巴组织 坏死和溃疡形成(第2~3周)
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猪和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急性全身中毒性损害,主要累及全身毛细血管,引起循环障碍和出血,以及广泛的实 质器官变性、坏死而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受累器官包括:肺、肝、肾、心脏、横纹肌及神 经系统等。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1)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黏液分泌亢进,黏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2)进一步发展形成特征性的假膜性炎,大量纤维素、坏死组织、炎细胞、红细胞及细 菌混合所致,假膜呈糠皮状,随着病变的扩大可融合成片。 (3)大约1周假膜开始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地图状”溃疡,溃疡多较表浅。 (4)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黏液脓血便)。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1)起病急骤,病原体为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内痢疾杆菌。 (2)好发年龄:2~7岁儿童。 (3)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一般为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 (4)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一般为卡他性炎或滤泡性肠炎。
第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
病理学(第9版)
3. 儿童及青壮年患者多见,全年均可发病,夏秋两季最多。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
小肠淋巴组织
MPS吞噬
菌血症
潜伏期(10天)
细菌内毒素 再次入血
败血症、毒血症
回肠末端淋巴组织肿胀(第1周)
细菌随胆汁再次进入小肠
肠壁淋巴组织 坏死和溃疡形成(第2~3周)
《传染病学败血症》课件

CHAPTER
03
败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
败血症时白细胞计数可能 升高、降低或正常,但通 常有核左移现象。
血培养
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 标准,阳性率可达80%以 上,可检测出病原体的种 类。
其他感染指标
如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等,有 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 严重程度。
病例二:非感染性败血症
总结词
由非感染因素引发,如药物反应、自身免疫 疾病等。
详细描述
非感染性败血症通常由非感染因素引发,如 药物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烧伤等。非感染 性败血症的症状与感染性败血症相似,但可 能伴随其他症状,如皮疹、关节疼痛等。治 疗非感染性败血症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同时控制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疼痛等症状, 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降温、 止痛等。
营养支持
对于病情严重、食欲不振的患者,应 给予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注营养液等 。
预防措施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 ,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避免接触 感染源等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 败血症的发生。
02
败血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性败血症
感染性败血症的病因
败血症通常由严重的细菌感染引发,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细菌通过血液传播,引发全身感染。
感染性败血症的发病机制
感染性败血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细菌在血液中的繁殖和释放毒素,导致机体出 现严重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细菌性传染病病理PPT教学课件

•代谢产物仍具镇痛作用,且作用时间较长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过吗啡和 哌替定。
右丙氧芬 (熟悉) See P403
其他类
N N
HCl CH3
O
盐酸布桂嗪(熟悉)
9 10
8
7
S1
6 5
2
4
3
N
CH3 苯噻啶(熟悉)
H3C N
CH3
H
HO
HCl
OCH3
盐酸曲马多(熟悉)
镇痛药的构效关系(熟悉) See page405
性质
酸碱两性既含有酸性的酚羟基,又有碱性的叔氨基团 易被氧化成伪吗啡(双吗啡)和N-氧化吗啡 酸性条件下稳定,PH 3-5 酸性条件下加热,生成阿扑吗啡 Marquis反应 本品加甲醛硫酸试液,显紫堇色 Fröhde反应 本品与钼硫酸试液反应呈紫色,继而变成兰色,
最后变成绿色
机制 作用与阿片受体,产生镇痛,镇咳,镇静作用。
第二节、 镇咳祛痰药
镇咳药
N CH3
H
1
8
9
2
7
3
H3CO
4
O
5
6H OH
可待因 (熟悉)
祛痰药
NH2
2
Br
3
1N
4 5
6 CH3
HCl
Br
盐酸溴己新
N-甲基-N-环己基-2-氨基-3, 5-二溴苯甲胺盐酸盐
下述哪些与盐酸吗啡不符 A分子中有五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旋光性 B光照下能被空气氧化变质 C其中性水溶液较稳定 D和甲醛硫酸溶液显紫堇色 E 为镇痛药
三、兔巴氏杆菌病
(一)、病理变化(如图)
1、鼻炎 2、肺炎 3、中耳炎 4、子宫内膜炎 5、睾丸炎和副睾炎 6、败血症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过吗啡和 哌替定。
右丙氧芬 (熟悉) See P403
其他类
N N
HCl CH3
O
盐酸布桂嗪(熟悉)
9 10
8
7
S1
6 5
2
4
3
N
CH3 苯噻啶(熟悉)
H3C N
CH3
H
HO
HCl
OCH3
盐酸曲马多(熟悉)
镇痛药的构效关系(熟悉) See page405
性质
酸碱两性既含有酸性的酚羟基,又有碱性的叔氨基团 易被氧化成伪吗啡(双吗啡)和N-氧化吗啡 酸性条件下稳定,PH 3-5 酸性条件下加热,生成阿扑吗啡 Marquis反应 本品加甲醛硫酸试液,显紫堇色 Fröhde反应 本品与钼硫酸试液反应呈紫色,继而变成兰色,
最后变成绿色
机制 作用与阿片受体,产生镇痛,镇咳,镇静作用。
第二节、 镇咳祛痰药
镇咳药
N CH3
H
1
8
9
2
7
3
H3CO
4
O
5
6H OH
可待因 (熟悉)
祛痰药
NH2
2
Br
3
1N
4 5
6 CH3
HCl
Br
盐酸溴己新
N-甲基-N-环己基-2-氨基-3, 5-二溴苯甲胺盐酸盐
下述哪些与盐酸吗啡不符 A分子中有五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旋光性 B光照下能被空气氧化变质 C其中性水溶液较稳定 D和甲醛硫酸溶液显紫堇色 E 为镇痛药
三、兔巴氏杆菌病
(一)、病理变化(如图)
1、鼻炎 2、肺炎 3、中耳炎 4、子宫内膜炎 5、睾丸炎和副睾炎 6、败血症
传染病学PPT课件

存在于体液 中的补体,溶 菌酶, 备解素
(properdin), 血管活性肽 和各种细胞 因子(如TNF) 等都可起清 除病原体作
用
吞噬细胞存在 于各种组织,其 中中性粒细胞 最为重要,这些 细胞内含大量 溶酶体,可杀灭 被吞噬的病原 体.
第22页/共50页
感染过程传染病在个体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第35页/共50页
5.临床类型 按疾病的性质分:急性(acute)、亚急性
(subacute)、慢性(chronic) 按临床表现分:非典型(non-typical)、轻型
(mild)、典型(typical)(普通型)、重型 (serious)、暴发型(fulminant);非典型中包含: 顿挫型(abortive type)、逍遥型((ambulatory form)
临床 资料
详尽的病史;细致的 查体;
综
流行病 学资料
地方性,季节性,既 往 史,接触史,疫苗接种 史,当地的发病情况
第12页/共50页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患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易感人群
(susceptible people)
人人群易 感性指易 感者在人 群中的比 例
第13页/共50页
一般来讲 隐性感染最常见, 病原携带状态次之, 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后者一旦出现易于识别
五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29页/共50页
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
人体
感染建立
2024版年度《传染病知识培训》课件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3
目标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公 众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展。
29
预防措施和方法
个人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环境预防
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做好消毒工作。
疫苗接种
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2024/2/2
30
治疗策略和技术进展
治疗策略
血液传播。
2024/2/2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 播,儿童易感。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通 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儿童易感。
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飞沫 传播,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和
发热。
12
03
细菌性传染病知识介绍
2024/2/2
13
结核杆菌感染与传播途径
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方式将病菌传播给周围人群。
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是防止传染病 传播的关键。
7
02
病毒性传染病知识介绍
2024/2/2
8
流感病毒感染与传播途径
01
02
03
流感病毒类型
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病 毒,特点与传播力度各异。
2024/2/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 品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 儿童、孕妇等高危人群应 特别关注。
2024/2/2
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因种类而异,有些传染病如艾滋病、狂犬病等危害极大,甚至可 致命。
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3
目标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公 众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展。
29
预防措施和方法
个人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环境预防
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做好消毒工作。
疫苗接种
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2024/2/2
30
治疗策略和技术进展
治疗策略
血液传播。
2024/2/2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 播,儿童易感。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通 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儿童易感。
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飞沫 传播,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和
发热。
12
03
细菌性传染病知识介绍
2024/2/2
13
结核杆菌感染与传播途径
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方式将病菌传播给周围人群。
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是防止传染病 传播的关键。
7
02
病毒性传染病知识介绍
2024/2/2
8
流感病毒感染与传播途径
01
02
03
流感病毒类型
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病 毒,特点与传播力度各异。
2024/2/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 品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 儿童、孕妇等高危人群应 特别关注。
2024/2/2
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因种类而异,有些传染病如艾滋病、狂犬病等危害极大,甚至可 致命。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有骤发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
皮疹、肝脾肿大和精神神经改变等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 重者可引起休克、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败血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高趋势。
·
3
有关概念:
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Enterobacter
z·hu_dm@
20
20
抗菌药物与临床耐药细菌出现的相关性MRSA三 Nhomakorabea代
产ESBLs 菌株
2. http://www.who.int/world-health-day/zh/
3. Boucher HW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8:1–12
·
19
19
BAD BUG, NO DRUGS,
ESKAPE
Enterococcus Staphylococcus Klebsiella Acinetobacter Pseudomonas
希波克拉底 组织降解 指腐败或腐蚀的过程,与疾病和死亡相关 局限性感染
Pepsis:
指与新生有关的组织降解,如食物消化,发酵等
·
5
2.脓毒症(sepsis)
是机体对各种感染所引起的SIRS。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 ARDS DIC MODS 或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3.菌血症(bacteremia)
·
12
变形杆菌周鞭毛
大肠埃希杆菌菌落
·
13
肺炎球菌荚膜
绿脓假单胞菌
·
14
3.厌氧菌
脆弱类杆菌占80%~90%
4.真菌
以白假丝酵母菌多见, 其他如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等有增多。
5.其他细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等
·
15
·
16
复数菌败血症:
同一血标本 或3日内同一病人不同血标本 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
发表在JAMA杂志 上
·
7
败血症 Sepsis
·
8
【病原学】
1.革兰阳性球菌
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
②链球菌(streptococcus)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变形杆菌、产碱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
摩拉菌属、爱德华菌属、黄色杆菌属等
人类肠道内常驻菌 条件致病菌
·
11
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
(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
(大肠埃希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MDR-P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孢菌
(multiple-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细菌仅短暂入血,而无临床明显的毒血症状。
4.脓毒败血症(pyemia)
在败血症病程发展中,伴发组织或器官的化脓性 病灶或脓肿。
·
6
Sepsis 3:脓毒症 是感染引发的机体 对自身组织和器官 造成损害而导致的 危及生命的情况
Quick SOFA(qSOFA):神 志改变,收缩压
≤100mmHg,R≥22 次/分。
·
17
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
出现: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产ESBLs 的革兰阴性杆菌 其他耐药菌株。
居前几位的病原菌
金葡菌、CNS、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念珠菌属、 肠球菌属、肠杆菌属。
·
18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在全球范围内,“ESKAPE”耐药已成为导 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
机体对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严重损伤刺激后的一种 全身性病理生理反应。
符合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临床表现者,就可诊断: ①体温>38℃或<36℃; ②心率>90次/分; ③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 ④周围血白细胞>12×109/L或<4×109/L
或幼稚细胞>10%。
·
4
Sepsis:
及非溶血型链球菌3类
③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荚膜中所含的多糖类抗原有关, 常可引起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缺陷者败血症;
④肠球菌( Enterococcus ):粪肠球菌多见,其次为屎肠球菌, 耐药率高
·
9
20世纪90年代:
PRSP--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10
2.革兰阴性杆菌
①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
肠道的常驻菌 最常见的致病菌
②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
医院内感染 耐药菌株
③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
医院内感染 重要耐药菌株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 ④其他一些革兰阴性杆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败血症 septicemia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感染内科 金玲湘
·
1
目标和要求
掌握败血症的定义、临床表现 熟悉败血症的诊断依据及病原治疗 了解败血症的病原学、鉴别诊断及预防
措施
·
2
概述:
❖定义:由各种病原菌(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
中生长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所引起全身毒血症症状 的血液感染。
• “ESKAPE”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但当前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逐渐减缓,未来 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3
新药数量
• 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为”抵御耐药性”2
1983-1987
1993-1997
2003-2007
1988-1992
1998-2002
1. Rice LB et al.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197:1079–81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V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皮疹、肝脾肿大和精神神经改变等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 重者可引起休克、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败血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高趋势。
·
3
有关概念:
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Enterobacter
z·hu_dm@
20
20
抗菌药物与临床耐药细菌出现的相关性MRSA三 Nhomakorabea代
产ESBLs 菌株
2. http://www.who.int/world-health-day/zh/
3. Boucher HW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8:1–12
·
19
19
BAD BUG, NO DRUGS,
ESKAPE
Enterococcus Staphylococcus Klebsiella Acinetobacter Pseudomonas
希波克拉底 组织降解 指腐败或腐蚀的过程,与疾病和死亡相关 局限性感染
Pepsis:
指与新生有关的组织降解,如食物消化,发酵等
·
5
2.脓毒症(sepsis)
是机体对各种感染所引起的SIRS。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 ARDS DIC MODS 或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3.菌血症(bacteremia)
·
12
变形杆菌周鞭毛
大肠埃希杆菌菌落
·
13
肺炎球菌荚膜
绿脓假单胞菌
·
14
3.厌氧菌
脆弱类杆菌占80%~90%
4.真菌
以白假丝酵母菌多见, 其他如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等有增多。
5.其他细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等
·
15
·
16
复数菌败血症:
同一血标本 或3日内同一病人不同血标本 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
发表在JAMA杂志 上
·
7
败血症 Sepsis
·
8
【病原学】
1.革兰阳性球菌
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
②链球菌(streptococcus)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变形杆菌、产碱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
摩拉菌属、爱德华菌属、黄色杆菌属等
人类肠道内常驻菌 条件致病菌
·
11
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
(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
(大肠埃希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MDR-P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孢菌
(multiple-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细菌仅短暂入血,而无临床明显的毒血症状。
4.脓毒败血症(pyemia)
在败血症病程发展中,伴发组织或器官的化脓性 病灶或脓肿。
·
6
Sepsis 3:脓毒症 是感染引发的机体 对自身组织和器官 造成损害而导致的 危及生命的情况
Quick SOFA(qSOFA):神 志改变,收缩压
≤100mmHg,R≥22 次/分。
·
17
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
出现: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产ESBLs 的革兰阴性杆菌 其他耐药菌株。
居前几位的病原菌
金葡菌、CNS、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念珠菌属、 肠球菌属、肠杆菌属。
·
18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在全球范围内,“ESKAPE”耐药已成为导 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
机体对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严重损伤刺激后的一种 全身性病理生理反应。
符合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临床表现者,就可诊断: ①体温>38℃或<36℃; ②心率>90次/分; ③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 ④周围血白细胞>12×109/L或<4×109/L
或幼稚细胞>10%。
·
4
Sepsis:
及非溶血型链球菌3类
③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荚膜中所含的多糖类抗原有关, 常可引起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缺陷者败血症;
④肠球菌( Enterococcus ):粪肠球菌多见,其次为屎肠球菌, 耐药率高
·
9
20世纪90年代:
PRSP--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10
2.革兰阴性杆菌
①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
肠道的常驻菌 最常见的致病菌
②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
医院内感染 耐药菌株
③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
医院内感染 重要耐药菌株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 ④其他一些革兰阴性杆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败血症 septicemia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感染内科 金玲湘
·
1
目标和要求
掌握败血症的定义、临床表现 熟悉败血症的诊断依据及病原治疗 了解败血症的病原学、鉴别诊断及预防
措施
·
2
概述:
❖定义:由各种病原菌(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
中生长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所引起全身毒血症症状 的血液感染。
• “ESKAPE”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但当前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逐渐减缓,未来 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3
新药数量
• 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为”抵御耐药性”2
1983-1987
1993-1997
2003-2007
1988-1992
1998-2002
1. Rice LB et al.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197:1079–81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V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