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个统计总体( 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 、调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一、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B 20个城市C 全国的高中生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 24B 25C 26D 274.两组数据相比较( )。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
A 产量指数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C 生产工时指数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是估计量评价的()标准A 无偏性B 有效性C 一致性D 等值性2. 统计检验的t值属于()A 参数B统计量C未知常数 D 随机变量3. 比较两药的疗效时,哪种情况应做单侧检验()A 已知甲乙两药均有效B 不知甲乙两药哪种好C 已知甲药不会优于乙药D 不知甲乙两药是否有效4. 一个等距数列最后一组为开口组,已知其下限为400,该组组中值为425,则该数列中各组的组距为()A 125B 25C 100D 505. 对某企业产品的用户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已知满意程度的中位数为基本满意,现欲了解此中位数对用户满意程度的代表性,应当选用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A 四分位差B异众比率 C 标准差D离散系数6 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C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 正方形面积和它边长之间的关系7 累计频数一般不适合对()整理A 顺序数据B 数值型数据C分类数据 D 实验数据8. 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B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C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D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9. 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进行分组应采用()A单变量值分组B 等距分组C 不等距分组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10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 ,8% 和7% ,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 (102%*105%*108%*107%)-100%B 102%*105%*108%*107%C 2%*5% *8%*7%D (2%*5%*8%*7%)-100%11 对于分组数据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用直方图来显示B 主要用茎叶图和箱线图来显示C 主要用雷达图来显示D 主要用折线图来显示12 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抽样称为()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13 在回归方程y =a+bx中,回归系数b表示()A 当x=0时,y的期望值B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总额C y 变动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变动量D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14 标准差越大,则反映变量值()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5. 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p0q1/p0q0说明了()A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二,判断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一个统计总体( 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 、调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统计学试卷三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三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卷一、单选题1.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变量是( )A、可变的质量指标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D、可变的数量标志.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代表性误差()。
A、只有非全面调查中才有B、只有全面调查中才有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有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750和2500B、800和2250C、800和2500D、750和2250.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划分各组界限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组数D、确定组距.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688亿元,这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总体总量指标D、平均指标.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多少,超额完成多少()。
A、133.33%、33.33%B、101.44%、1.44%C、101.60%、1.60%D、98.43%、–1.57%0.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1.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2.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 )A .n a a ∑=B .∑∑=faf a C .na a a aa n 2/2/210++++=ΛD .∑⨯+++⨯++⨯+=-ff a a f a a f a a a nn n 2221221110Λ3.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
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参数和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B、样本统计量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C、对一个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统计量的表达式是唯一的D、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2、2009年6月新浪网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把调查问卷刊登在网站上,然后由感兴趣的网民自行填写。
在回答问题的人员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对于此项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简单随机抽样B、这是方便抽样C、这是雪球抽样D、这是全面调查3、根据第2题中的调查,有媒体得出结论认为“全国居民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这一结论()。
A、完全正确B、不准确,因为没有给出置信区间C、不准确,因为样本缺乏对目标总体的代表性D、不准确,因为不知道调查的样本量,只有样本量足够大才可靠4、一名研究人员希望用图形说明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你认为适合的图形是()。
A、饼图B、箱线图C、线图D、茎叶图5、在第4题中,如果要描述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统计分布情况,则最不适当的图形是()。
A、直方图B、散点图C、箱线图D、茎叶图6、和开放式问题相比,封闭式问题的特点是()。
A、问题的答案将会被严格保密B、所有可能的答案都被列在问卷上C、不属于目标总体的人员不得填写问卷D、调查结果不利于计算机处理7、在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一项会造成非抽样误差?()。
A、数据录入错误B、被调查者拒答C、调查员编造数据D、以上都对8、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有限总体校正系数的使用()。
A.增大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B.不会影响样本均值的标准误C .缩小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D .缩小了样本标准差9、调查了一个企业10名员工上个月的缺勤天数,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 )A.中位数为2 B 中位数为2.5 C 中位数为4 D 众数为410、2009年6月19日,国务院决定在境内股市实施国有股转持,股改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首发上市的公司须按首发时实际发行股份数的10%将部分国有股转社保基金持有。
统计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2.5分)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答案】B2.(2.5分)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 )A. 平均水平的高低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答案】B3.(2.5分)把两个地区同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对比所得的指标是( )。
A. 比较相对指标B. 动态相对指标C. 结构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A4.(2.5分)增长量指标就是(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C. 动态相对指标D. 发展速度-1【答案】A5.(2.5分)动态相对指标是指( )。
A.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B. 同一现象在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C.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D. 不同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答案】C6.(2.5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q1p1B. q0p1C. q1p0D. q0p0【答案】D7.(2.5分)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D8.(2.5分)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钢产量B. 价格C. 劳动生产率D. 平均工资【答案】A9.(2.5分)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 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B. 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C. 不受权数的影响D. 不能确定其移动方向【答案】B10.(2.5分)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答案】C11.(2.5分)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答案】A12.(2.5分)相关系数( )A. 只适用于直线相关B. 只适用于曲线相关C. 既适用于直线相关,又适用于曲线相关D. 既不适于直线相关,又不适于曲线相关【答案】A13.(2.5分)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统计学原理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A.每一家工业企业 B。
200家工业企业C。
每一件产品 D。
2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2。
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6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600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C.600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 D。
6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3。
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指标 B。
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能有一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标志4。
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
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
变量值 B。
变量 C。
指标值 D。
指标6。
年龄是( )。
A.变量值 B。
连续型变量 C.离散型变量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登记的方便B.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C。
确定调查的范围 D。
确定调查的单位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职工调查 B。
工业普查 C.工业设备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9。
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典型调查 B。
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10。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
登记期限 C.调查期限 D。
标准时间11。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C.确定组距和组数 D。
确定全距和组距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一、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B 20个城市C 全国的高中生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 24B 25C 26D 27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C 生产工时指数D 销售量指数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B 2.5%C 20%D 18%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B 3倍C 4倍D 5倍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B 完全相关关系C 高度相关关系D 完全不相关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B 相关关系C 没有关系D 正比例关系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B 回归模型C 估计的回归方程D 理论回归方程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A 相关程度B 离散程度C 集中程度D 离差程度13.在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在1-α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可以写为( )。
A n z x 22σα± B n t x σα2± C nz x σα2± D n s z x 22α±1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估计的置信水平,其估计的置信区间将( )。
A 变宽 B 变窄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15.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误差和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
A 两者相等 B 前者大于后者 C 前者小于后者 D 无法判断 三、多项选择题1.按计量尺度不同,统计数据可分为三类即( ) A 时间序列数据 B 实验数据 C 分类数据 D 顺序数据 E 数值型数据2.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
A 确定调查目的B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 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 调查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E 调查时间及调查组织和实施的具体细则 3.反映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 )。
A 条形图B 直方图C 圆饼图D 累积频数分布图E 茎叶图 4.具有相关关系的有( )。
A 工号和工作效率B 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C 子女身高和父母身高D 收入水平与消费量E 人口与物价水平 5.下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 某商店各月库存数B 某商店各月的销售额C 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D 某企业某年内各季度产值E 某企业某年各月末人数 四、简答题1.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这几个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8分)2.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7分)五、计算分析题1.从一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8的样本,各样本值分别为:10,8,12,15,6,13,5,11。
求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已知365.2)18(025.0=-t)。
(12分)2.已知某企业连续5年钢产量资料如下: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1钢产量(千吨)200 240 360 540 756发展速度(%)环比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定基试根据上表资料填出表中数字。
(注意没有的数字划“—”,不准有空格)(10分)3.某商场出售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14分)商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q价格p(元)销售额(元)基期q0报告期q1基期p0报告期p1p0q0 p1q1 p0q1甲乙丙台件吨100250400120300600801840822050合计————试计算:(1)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2)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3)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指数;(4)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数和相对数。
(注: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4.某地区1991—1995年个人消费支出和收入资料如下:(14分)年份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个人收入(万元)64 70 77 82 92消费支出(万元)56 60 66 75 88要求:(1)计算个人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2)用个人收入作自变量,消费支出作因变量,求出估计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3)当个人收入为100万元时预测该地区的消费支出为多少?(注:计算结果保留4位小数)答案:统计学试卷 标准答案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里正确划“√”、错误划“×”,每题1分,共计10分) 1.√ 2.√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15分) 1.D 2.C 3.B 4.C 5.B 6.C 7.A 8.C 9.B 10.B 11.B 12.C 13.C 14.B 15.B 三、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2分,共计10分)1.CDE2. ABCDE3.AC4.BCD5.BCD 四、简答题(共计15分)1.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这几个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8分)答:区别:总体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构成的集合;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的度量;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联系: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的特征的;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的特征的。
例如:河南省的所有工业企业构成一个总体,从中抽取100个企业就构成一个样本,对这100个企业构成的样本计算的企业平均工资、企业平均产值等就是统计量,而河南省所有工业企业的平均工资、平均产值则是参数。
2.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有场合?(7分)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一种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具有不唯一性,也可能没有众数,主要用于分类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在中点位置的变量值,也是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主要用于排序型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均值是根据数值型数据计算的,利用全部的数据信息,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是实际中最广泛的集中趋势的测度值。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共50分)1.解:已知n=8,总体服从正态分布,σ未知,样本抽样分布服从t 分布 365.2)18(025.0=-t1080800===∑nx x46.31)(2=--=∑nxxs89.2846.3365.22=⨯==nstEα置信下限=10-2.89=7.11置信上限=10+2.89=12.89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7.11,12.89]2.已知某企业连续五年钢产量资料如下: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1钢产量(千吨)200 240 360 540 756发展速度(%)环比(—)(120)(150)(150)(140)定基(100)(120)(180)(270)(378)增长速度(%)环比(—)(20)(50)(50)(40)定基(0 )(20)(80)(170)(278)3.某企业三种产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商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价格(元)销售额(元)2000年q02002年q12000年p02002年p1p0q0 p1q1 p0q1甲乙丙台件吨100250400120300600801840822050(8000)(4500)(16000)(9840)(6000)(30000)(9600)(5400)(24000)合计—————(28500)(45840)(39000)解:(1)三种产品销售额增长情况:相对数:商品销售额指数%84.160285004584011===∑∑qpqpKpq绝对数:元)(17340285004584011=-=-∑∑q pqp(2)价格综合指数%54.1173900045840111===∑∑qpqp元)(68403900045840111=-=-∑∑q pqp(3)相销售量综合指数%84.13628500390001===∑∑pqpq元)(1050028500390001=-=-∑∑p qpq(4)综合分析160.84%=136.84%*117.54%17340(元)=10500(元)+3840(元)从相对数上看:三种商品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提高了60.84%,是由于销售价格的提高是销售额提高了17.54%和由于销售量的增加使销售额提高了36.84%两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从绝对值上看,报告期比基期多销售17340元,由于销售价格的提高而使销售额增加6840元和由于销售量的提高是销售额增加10500元两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4.某地区1991-1995年个人消费支出和收入资料如下:年份个人收入(万元)x消费支出(万元)y2x2y xy1991 64 56 4096 3136 3584 1992 70 60 4900 3600 4200 1993 77 66 5929 4356 5082 1994 82 75 6724 5625 6150 1995 92 88 8464 7744 8096合计385 345 30113 24461 2712 (1)9872.0)345244615)(385301135(345385271125])(][)([222222=-⨯-⨯⨯-⨯=---=∑∑∑∑∑∑∑yynxxnyxxynr8.09872.0>=r,所以两个变量之间为高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