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课外阅读训练题2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名校第4单元课内课外阅读拓展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课内+课外阅读拓展训练班级:姓名:建议30分钟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填上合适的词语。
(3分)( )的目光()的目光( )的目光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毛主席。
(2分)3.“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边,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想象毛主席这一夜的情景,并写下来。
(3分)二、课内阅读。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
他们是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
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
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
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1.兵士在“我”身上搜寻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找出选文中的关键词写下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从这个句子中看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传世宝”的意思,并说说选文中的“传世宝”指的是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通过文章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最后的时刻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
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
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床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
①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
但一看到她那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
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
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
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
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布包落在地上。
②同牢房的人忍不住眼泪,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③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
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
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同志们,永别了!”“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一、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这是一篇全方位报道一只名叫“阿福”的可爱小狗儿的文章。
在它小的时候,可以说“阿福”是一个食肉动物。
然而在他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它奇迹般的转变成了一个兼食草动物。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困惑,心中疑惑不已。
没关系,接下来的文章将告诉你这一极不寻常、令人吃惊的故事。
在“阿福”的主人的描述中,它小时候总是各种挑食,比如吃骨头,有什么鱼、肉也吃一些,总之很挑嘴。
然而,就在它两岁的时候,它突然拒食肉类食物,尤其是骨头,而开始选择兔奶和青草这类绿色食物。
可能正是因为大量吃兔奶的缘故,它变得特别爱喝水,每天喝水数公斤之多。
“阿福”主人觉得这种情况实在非常奇怪,他找了很多专业兽医,并进行了各种检查,但都没有发现任何身体上的问题。
而“阿福”自己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不适。
对于这一切,大家都非常困惑,甚至觉得这不大可能是真的。
可事实上,这就是“阿福”独一无二的饮食习惯。
在后来的日子里,“阿福”没有发生任何异常状况,并且它活得特别健康,比同类的狗寿命要长得多,这让它的主人都非常吃惊。
正确√ 错误×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A.一只可爱小狗的成长经历。
B.一只特殊狗的饮食习惯变化。
C.一位主人对小狗的担心和困惑。
D.一只小狗和同类的不同之处。
(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阿福”小时候吃骨头,不挑食。
B.“阿福”两岁之后,开始选择食草。
C.所有兽医都找不出“阿福”的身体问题。
D.“阿福”对于食草的选择可能和它的体质有关。
三、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对于狗的饲养,大家都有自己的办法。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独特的狗狗饲养方法——素食主义。
“素食主义”指的是将素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素食主义者,理由有很多,比如保护环境、爱护动物以及强调健康等。
但将狗狗也纳入到素食主义的行列中,还是第一次听说。
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课外阅读提升卷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课外阅读提升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一棵参天大树的树洞里,住着一只勤劳的松鼠。
它每天清早就跳来跳去,忙着收集各种坚果。
有时,它会趁着下着雨,找来坚果在树洞里煮熟尝味。
其他动物都很佩服它的勤劳,称赞它是树上的小能手。
问题1:松鼠每天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案1:收集坚果。
问题2:松鼠有哪些特质让其他动物佩服?答案2:勤劳和灵巧。
2.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相关问题。
书本是一扇知识的窗户,每当读书的时候,窗户便会慢慢打开。
只要你愿意用心去读,知识便会像刺破布袋的豆子一样涌入心田。
所以要多读书,不求甚解,也会有所收获。
问题1:读书时应该做到哪两点?答案1:用心去读,多读书。
问题2:根据短文内容,书本就如同什么东西?答案2:知识的窗户。
二、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寓意深刻的作文。
题目:勤劳与懒惰人生路上,勤劳和懒惰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他们总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请写一篇文章,描述勤劳和懒惰的区别,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三、词语解释请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1.勤劳2.懒惰四、诗歌欣赏请欣赏以下诗歌,并谈谈你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五、任务排查请描述以下工作的具体步骤,并举例说明。
1.收集坚果2.煮坚果以上是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的课外阅读提升卷,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成语用法正确的是() A. 步步为营 B. 井底之蛙 C. 刚愎自用 D. 井底点灯答案:A2.“么”字所指代的人或物是() A. 小户人家 B. 贫苦人家 C. 有钱人家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大雁南飞,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B. 人们在重建家园时,热血飞扬。
C. 学校里的环境干净整洁。
答案:C4.“操”在古代泛指() A. 种植庄稼 B. 耕田 C. 管理、照料 D. 澳洲答案:C二、填空题1.原句 : 信臣1 非美人2 浮金玉3 九文章4 桃李5参考答案:1.信的臣子,2.非长相美丽的人,3.虚浮的金玉,4.文采出众的文章,5.优秀的学生。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梁实秋先生所写的《一小时的神谕》50多年来中外流传,困扰许多读者。
曾有一位报社记者1从上海专程来到2走访。
在他看来,梁实秋先生选择我做这次长谈,完全是因为3如该问梁实秋先生3如该问梁实秋先生(句号之后补,此题不记分!)参考答案:1.专程,2.竹村,3.孔玉三、综合运用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四口去旅游。
大家自行安排了行程,每人都提出了比较好的建议。
爸爸建议去古镇感受古老文化和建筑,妈妈想去海滩放松一下心情,我和弟弟想去动物园看动物。
最后,我们决定了先去古镇游玩,然后到海滩玩,最后去动物园。
1.这家四口去旅游的行程安排是怎样的?答案:先去古镇,然后去海滩,最后去动物园。
2.每个家庭成员的建议分别是什么?答案:爸爸建议去古镇,妈妈想去海滩,我和弟弟想去动物园。
3.为什么最后决定按这个顺序玩?答案:按照先去古镇感受古老文化和建筑,然后到海滩放松心情,最后去动物园看动物的逻辑顺序。
四、作文请根据你自己喜欢的活动或地方,用150字左右写一篇短文介绍给大家。
(此题自由发挥,不计分。
)五、附加题设想你是一名作家,请用半个月时间,短信向你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温暖的家书。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 人教统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呼兰河传(节选)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
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
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袖口或衣襟下。
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袖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里,你来找吧!”这样的事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么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
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天闲着。
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
我会走了,我会跑了。
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
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
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榇①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
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是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有删改【注释】①榇(chèn):棺材。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
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
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
后来,这首歌词被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
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产生了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
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
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
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8分)(1)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2分)(1)我国的国歌是《》,由作词, 作曲。
(2)我国国歌的开头是“”, 结尾是“”。
3.聂耳是怎样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5分)4.“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最强音”指的是( )(4分)A.这首歌中有许多的强拍。
B.唱这首歌要用最高的音。
C.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坚定有力,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体现出来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1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统编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千仞.(rèn) 绷.带(bēng) 船坞.(wù) 黯.然(yīn) B.涕.泪(dì) 由衷.(zhōnɡ) 革.命(ɡé) 踌躇.(chú)C.不堪.(kān) 矜.持(jīng) 被俘.(fú) 土匪.(fěi)D.裤褂.(guà) 镯.子(zhuó) 彼.此(bǐ) 蓟.北(jì)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5分)(1)那个小伙子头上缠着bēnɡ dài(),shānɡ shì()很重,神志已经不qīnɡ xǐnɡ()了。
(2)你需要在这份nǐ dìnɡ()好的合同上qiān zì()。
三、根据语境,给“令”加偏旁变成新字填空。
(5分)小姑娘长得娇小( )珑,手里( )着一个篮子,篮子里装满了鸡蛋,口齿( )俐地吆喝着“卖鸡蛋啦!本地鸡蛋!”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旁人连忙把她扶起来,她的芳( ),她告诉大家,她多年12岁。
和奶奶相依为命,如今奶奶生病了,所以她出来卖鸡蛋给奶奶治病,可( )的孩子。
四、选词填空。
(6分)断绝拒绝1.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使用麻醉剂。
2.自从那次吵架后,他们两家就()了来往。
倾注倾诉3.他将自己的苦恼()给哥哥,希望得到帮助。
4.岸英是毛泽东最心爱的长子,在他身上()了无限的父爱。
五、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填序号)(6分)A.神态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1.“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兵士说道。
( )2.沃克医生的验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 )3.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几酸酸的,有点几凄凉。
( )六、按要求写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课外阅读训练题(一)失去记忆的老人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条主要街道上,上下班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角站立。
他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像一尊雕塑。
我到瑞典不久,人们就建议我去看看这“街头一景”。
那是立春后的一个早上,我匆匆去上班,果然在那个街角看到了他。
在我驻足的一两分钟里,他向右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做着“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甩过头,保持垂首并脚的立正姿势,“他可能是个退伍军人。
”我脑子里一下子闪过这个念头。
我向路过的几个行人打听,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他们不是摇摇头,就是摊开两只手。
瑞典夏天阵雨多。
有一次我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正赶上下雨。
他既没穿雨衣,也没打雨伞,仍然笔直地站在街角。
雨水顺着他的头发流到面颊上,他好像根本不知道似的。
我立即将伞撑到他的头顶上,直到雨住了,才离开,他没说一句话,甚至也没看我一眼。
后来,我去了丹麦,入冬才返回瑞典。
第二天上班经过那条街,没有碰到他,心里空落落的,下班后,飘起了大雪.我急急地赶到那个街角。
老人正在那儿站着,帽子上落满了雪,胡须上挂着白色的雪花,活像一位圣诞老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他身边抓雪玩.眼光不时飘向老人,我便走过去问那男孩:“你认识这位老人吗?”“他是我爷爷,”我猜中了,便又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我猜你爷爷在给什么人站岗、是吗?”“给国王。
”孩子脱口而出。
我便顺着孩子的思路、故意逗他往下讲:“可是.国王不是住在皇宫里吗?你爷爷怎么在这儿站岗呢?”孩子眨了眨眼睛,像在想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又去抓雪玩。
当时我真想走过去同老人谈一谈,但望着他那庄重的神情,这个念头立刻打消了。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
有一天,因工作需要,我请所在地区的值勤警察吃饭。
无意中,我提到了那位奇怪的老人,警察们听后面面相觑,空气好像一下子凝住了。
我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正想把话题岔开,一位警官缓缓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制服。
神情庄重地说:“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
”我屏住呼吸听着,心像灌了铅一样沉。
那位警官停了停,接着说道:“从此,他失掉了记忆,但他唯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职责。
”我的眼睛湿润了。
1.解释下列词语。
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部分对警官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此时他的内心想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自然段中,为什么“我”“心像灌了铅一样沉”,后来“我的眼睛湿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本德森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写写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章,理解句子含义。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
“谜”指_________,“谜底”____________。
(二)吐鲁番盆地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
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
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
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
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
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
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
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
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
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 ) 长夜漫.漫( ) 漫.无目的(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表现吐鲁番盆地的特点,文章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5.吐鲁番人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____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
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_____。
(三)就义诗敌人把夏明翰关进监狱,先是劝他“投降”,说只要他放弃信仰共产主义,就一定亏待不了他。
夏明翰毫不含糊地回答说:“我宁可牺牲我的生命,也决不放弃我的信仰!”于是敌人又对他来硬的,用尽各种酷刑。
可是,对于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的夏明翰,皮肉的痛苦不能动摇他革命的坚定意志。
敌人对夏明翰实在没有办法,决定杀害他。
在杀害他之前,敌人又对他进行了一次审问。
一个杀气腾腾的反动军官问夏明翰:“你姓什么?”夏明翰镇定地回答:“我姓冬。
”那个反动军官一听,生气地说:“什么,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夏明翰冷冷一笑说:“这是跟你们学来的。
你们从来都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卖国说成爱国。
照你们的做法,我姓夏当然应该说成姓冬。
”那个反动军官气得要死,但他还不死心,又问夏明翰:“你多大年岁?”夏明翰白了他一眼,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那个反动军官又问:“你的家在哪里?”夏明翰的声音越来越高,说:“革命者四海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我再问你,你们的人都在哪里?”夏明翰听了,狠狠地看了那个反动军官一眼,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的人都在我心里。
”说完,把嘴一闭,再也不说一个字。
敌人把夏明翰押到刑场的时候,夏明翰昂着头,挺着胸,一边大步往前迈,一边高唱《国际歌》。
敌人急了,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夏明翰大声说:“给我拿纸笔来!”夏明翰接过纸笔,略一深思,随即昂然一笑,抓起笔就写了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写完后他用力把笔往地下一扔,英勇就义了。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就义”的意思是:。
2.对“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还有大批的革命信仰者来继续打败敌人。
B.所有的中国人都会为了民族的解放斗争。
C.体现了夏明翰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D.表达了夏明翰对革命前途的乐观。
3.题目“就义诗”有什么含义?( )(多选)A.是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
B.体现了夏明翰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
C.点明了事件的写作背景。
D.体现了夏明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4.短文在描写夏明翰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夏明翰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以及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你有什么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不经考虑,随口说出,形容说话不慎重。
文中指孩子未经考虑,就说出“给国王”这句话。
你看我,我看你,形容不知如何是好。
文中指警察们互相看着,不知怎么办。
2.动作神态语言本德森前辈忠于职守,我要让人们了解他的事迹3.为老人的遭遇感到揪心。
“我”被老人极度忠于职守的精神感动了。
4.本德森老人舍己为人,忠于职守,英勇果敢,为了他人的安全不顾自己的安危,即使失忆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
5.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他是皇家卫队军官,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遇险失掉了记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为国王站岗(二)1.③②①2.强烈照射别致3.只要就既又4.火洲风库列数字打比方5.植树造林遮阳蔽日为行人解热止渴智慧和创造力(三)1.为正义事业而被杀害 2 B 3.BD4.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表现了夏明翰的宁死不屈和对革命的忠诚。
5.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