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神奇数字

合集下载

【一知】让你无法解释的九个神秘数字

【一知】让你无法解释的九个神秘数字

【一知】让你无法解释的九个神秘数字编者按据说在一次网络调查中有70%的人支持将数学移出高考。

网友神回复:“别傻了,高考不就是为了把70%的人区分开来的考试吗”。

数学并没有那么讨厌。

以下神秘数字或许可以帮助学渣们去逆袭学霸。

它们说出来如此简单,可迄今没有人能完全解释他们……495随便写一个三位数。

不能是111,222这种的,至少要有一个数字不同。

然后把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再从小到大排列,用前者减去后者,得到一个新的数。

重复以上操作,7步之内,必得到数字495比如,你写个300。

300-003=297972-279=693963-369=594954-459=495……6174跟上面的法则一样,如果你一开始写的是四位数,那么你经过7步以内的计算,最后一定能得到数字6174这个神奇的数字被称为“卡普雷卡尔”常数。

也是最著名的数字黑洞。

无论你怎么设值,只要按规定法则处理,最终都将得到一个固定值,跳也跳不出去。

153随便写个3的倍数。

然后把它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求和,得到一个新数。

反复这样做,最后一定会得到153。

比如8208,8*8*8+2*2*2+0+8*8*8=10321*1*1+0+3*3*3+2*2*2=363*3*3+6*6*6=2432*2*2+4*4*4+3*3*3=999*9*9+9*9*9=14581*1*1+4*4*4+5*5*5+8*8*8=7027*7*7+0+2*2*2=3513*3*3+5*5*5+1*1*1=153这个数被称为水仙花数。

387654729有道经典数学谜题。

用1到9组成一个九位数,使得这个数的第一位能被1整除,前两位组成的两位数能被2整除,前三位组成的三位数能被3整除,以此类推,一直到整个九位数能被9整除。

没错,真的有这样猛的数:381654729。

其中3能被1整除,38能被2整除,381能被3整除,一直到整个数能被9整除。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381654729是唯一一个满足要求的九位数!27你随便写个自然数,然后开始按小学生都会的计算步骤一步步算下去。

神奇的数字

神奇的数字

利用神奇数字预测自然界事物自身及与外界相互牵动制约形成的周期波动规律,历来是国内外经济预测学中必不可少的预测手段。

目前国内一些预测股市的人大多用《梅花易数》,《螺旋历法》,《江恩理论》推测。

因其中一些方法推算过程复杂,不易掌握。

而利用神奇数字与神奇数字之间的关系由于直观性很强,在预测中准确率也很高,更易于学习使用。

神奇数字的数列顺序:1·1·2·3·5·8·13·21·34·55·89·144······至无限大,一般太长了就不考虑了。

其规律为:后面的数字为前面的两数之和(3=1+2,5=3+2 类推)。

人类经过总结发现:事务的发展,衰亡的转折点往往同这些数字的规律发生重叠。

偶然和必然的巧合渐渐地被人们称为神奇数字。

神奇数字对股市提前预示和警示周期:1,神奇数字在日循环周期中最大上升天数为55天,34天,21天。

2,神奇数字在周循环周期中最大上升周数为34周,21周,13周。

3,神奇数字在月循环周期中最大上升月数为13月,8月,5月,3月。

小结:1,神奇数字的重叠+24节气三重叠,变盘时间准确率高。

时间之窗不要苛求非得要与农历24节气相符。

24节气如果距离神奇数字较远就要放弃,不能迁就。

应以神奇数字为准!2,涨跌幅度与空间的高低快慢对波段走势时间长短有制约作用。

3,推测出的变盘日期如果与周的日期重叠,应视为重要的时间之窗。

再与月的相吻合市场就会发生重大转折!神奇数字与黄金分割率之间的关系:神奇数字是后一个数+前一个数,然后得出再下面的数字。

那么黄金分割位数字的计算是:1,相邻的两个数互除,得出:得数约等于0.618(记住是相邻的)。

2,相隔的两个数互除,得出:得数约等于0.382和2.618(记住是相隔的)。

3,高位数除相邻的地位数,得数约等于1.618。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看似平凡的数字,为什么说他最神奇呢?我们把它从1乘到6看看142857 X 1 = 142857142857 X 2 = 285714142857 X 3 = 428571142857 X 4 = 571428142857 X 5 = 714285142857 X 6 = 857142同样的数字,只是调换了位置,反复的出现。

那么把它乘与7是多少呢?我们会惊人的发现是999999而142 + 857 = 99914 + 28 + 57 = 99最后,我们用142857 乘与142857答案是:20408122449 前五位+上后五位的得数是多少呢?20408 + 122449 = 142857关于其中神奇的解答“142857”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它是一组神奇数字,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依顺序轮值一次,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每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你不需要计算机,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如果您发现了它的真正神奇秘密┅┅请与大家分享!142857×1=142857(原数字)142857×2=285714(轮值)142857×3=428571(轮值)142857×4=571428(轮值)142857×5=714285(轮值)142857×6=857142(轮值)142857×7=999999(放假由9代班)142857×8=1142856(7分身,即分为头一个数字1与尾数6,数列内少了7)142857×9=1285713(4分身)142857×10=1428570(1分身)142857×11=1571427(8分身)142857×12=1714284(5分身)142857×13=1857141(2分身)142857×14=1999998(9也需要分身变大)继续算下去……以上各数的单数和都是“9”。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金字塔记载数字诞生出奇妙的规律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金字塔记载数字诞生出奇妙的规律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金字塔记载数字诞生出奇妙的规律数学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最基础的学科,不过是哪个行业都需要运用到数学。

所以人类的科技发展离不开数学,而且数学中有着许多奇妙的数字,比如说圆周率邓,今天我们要说说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这组数字发现于埃及金字塔中,他有着各种神秘的变化。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不得不说古埃及人真的是一个神奇的文明,不仅留下了奇迹建筑金字塔,而且还在金字塔里面留下了许多神奇的数字组合。

而其中142857就是考古学家在金字塔内,发现的一组神奇的数字组合。

142857数字有着非常神奇的特性,只要掌握这组数据的规律,你就可以知道所有的答案,而且到了第七次的时候就会出现999999的数字,并且过了7轮之后,142857其中一个数字分身一次就可以组成新的答案了。

而且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里面的数字单数纸盒加起来都是9,而数字里面的双数和为3的三次方,而把142857相邻数字随意组合都是9的倍数。

142857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其实聪明的古埃及人对数字是非常敏感的,建造埃及金字塔的时候,就运用了各种数学上的知识。

而这个142857其实是由1÷7的出来,1÷7=0.142857142857142857142857.....无限循环!由142857这个数据可以得出,7这个数字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但是经过现代科学家的研究,其实并不仅仅只有7才有着这种神奇的效果,其它数字也有着这种巧合般的效果。

结语:看了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大家会发现枯燥的数学中,还有有不少奇特的知识点,不管是多么繁杂的数字你都能够通过研究找到其中的规律,让我们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吧!。

自然界中的神奇数学

自然界中的神奇数学

自然界中的神奇数学自然界是一个充满了奥秘和神奇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

而其中一种角度是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深深地植根于自然界中。

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和描述。

本文将带您探索自然界中的神奇数学,揭示数学在自然界中的妙用。

1.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斐波那契数列是自然界中最著名的数学现象之一。

它的特点是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之和。

例如,从0和1开始的斐波那契数列为0、1、1、2、3、5、8、13、21、34,依此类推。

很多物种的生长模式都符合斐波那契数列,例如植物的叶子排列、鱼类的繁殖规律等。

这种规律背后的数学原理对于理解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和物种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 黄金分割(Golden Ratio)黄金分割是数学中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比例关系。

它定义为两个数量之和与较大数量之比等于较大数量与较小数量之比的比值。

这个比值约等于1.618,常被表示为φ(phi)。

黄金分割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植物的枝干分布、贝壳的螺旋形状、动物的身体比例等。

黄金分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欣赏自然界中的美,也被广泛运用在建筑、艺术和设计中。

3. 汉诺塔(Tower of Hanoi)汉诺塔是一种经典的数学谜题,它反映了数学中的递归思想。

汉诺塔由三个柱子和一些盘子组成,盘子大小各不相同,从小到大依次叠放在某个柱子上。

游戏的目标是将所有盘子从一个柱子移动到另一个柱子上,但是规则是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且较大的盘子不能放在较小的盘子上面。

汉诺塔问题可以用递归算法求解,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例如大气环流、物种繁衍等,都存在着递归的规律。

4. 黑洞(Black Hole)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和奇特的现象之一,同时也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黑洞的形成是由恒星在引力作用下塌缩而成,形成一个非常密集的物体。

然而,黑洞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具有无穷大的密度和极强的引力场,使其吞噬周围的物质。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142857,涨知识了,原来它有这些神奇之处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142857,涨知识了,原来它有这些神奇之处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142857,涨知识了,原来它有这些神奇之处142857,这是一组神奇的数字。

到底是谁最先发现了这么一组神奇的数字,尚不可知。

有人说142857是古埃及人发现的,因为这组数字最早出现古埃及金字塔内。

但是,古埃及金字塔内真的存在这组数字?当然没有,“金字塔发现数字142857”这件事只是早年间国内陆摊文学为博眼球,而编撰出来的一个谣言,并非是事实,国际上从未有过金字塔内发现142857这组数字的报道。

当然,金字塔虽不存在142857这组数字,但却真正存在着其他一些让今天的我们都叹为观止的数字奥秘。

19世纪80年代,英国有一位名叫约翰·泰勒的编辑,他是天文学和数学的业余爱好者,更是埃及金字塔的狂热爱好者。

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他在观察现有的胡夫金字塔的数据资料时,意外的发现胡夫金字塔存在着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奥秘。

首先,约翰·泰勒发现胡夫金字塔的底角不是60度,而是51度,从而发现胡夫金字塔每壁三角形的面积等与其高度的平方。

其次,约翰·泰勒又发现胡夫金字塔的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就是地球半径于周长的比(底周长*塔高=圆周:半径),而若以金字塔底边的2倍来除塔高,即可求得圆周率π(以金字塔底正方形的边长*2÷金字塔的高,恰好约等于3.14)。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1864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皮奇斯密斯教授在听闻约翰·泰勒的考证后,决定亲自前往埃及,实地考察胡夫金字塔。

考察结束后,斯密斯声称发现了更多关于胡夫金字塔的数字奥秘:胡夫塔高乘10的9次方就约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金字塔的高×10×10的9次方≈1.5亿千米=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塔基的周长按照某种单位计算的数据约为一年的天数(胡夫塔底边长230.36米,为361.31库比特(埃及度量单位),大约是1年的天数);胡夫的重量乘10的15次方约等于地球的重量(胡夫的重量×10×10的15次方=地球的重量)等等。

规律探究之神奇数字

规律探究之神奇数字

规律探究之神奇数字数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无处不在,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数学家们一直对数字进行深入研究,并发现了许多有趣且神奇的规律和特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一些令人惊叹的数字规律,并深入了解它们的背后原理。

1.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第三位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数列的前几项为0、1、1、2、3、5、8、13...以此类推。

斐波那契数列的特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植物的叶子排列、螺旋状的海贝壳等。

这个数列也被广泛运用在金融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2. 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一种数学常数,通常用希腊字母φ(phi)表示,它的近似值为1.618。

黄金比例在建筑和艺术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因为人眼认为黄金比例最为美观。

黄金比例可以通过将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较长部分与整体的比值等于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的比值来定义。

这种比例被认为具有和谐、平衡和美感,被广泛应用于摄影、绘画以及建筑设计中。

3. 回文数回文数是从前往后读和从后往前读相同的数字。

例如,121、12321和1234321都是回文数。

回文数在数学中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可以通过一些数学运算和变换来探究这些性质。

回文数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数字上,它还被应用在文学、音乐等领域中。

4. 完全数完全数是指除了自身之外所有的因子之和恰好等于该数本身的正整数。

例如,6是一个完全数,因为6的因子为1、2和3,而1+2+3=6。

完全数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数学家欧几里德将完全数归类为“完全而和谐的”。

虽然完全数的个数非常稀少,但它们仍然激发了数学家们对数论的深入研究。

5. 无理数和π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间的比例的数。

最著名的无理数之一就是π(pi),它的近似值约为3.14159。

π被广泛运用在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它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也是三角函数中的关键参数。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十进制表示永远不会终止或重复。

揭示自然界中的数字秘密

揭示自然界中的数字秘密

揭示自然界中的数字秘密自然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字秘密,通过观察和研究,人们逐渐揭示了这些秘密背后的奥秘。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自然界中的数字秘密。

1. 斐波那契数列:自然界的序列之谜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系列数字的排列,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这个序列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数黄花的瓣数来发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踪迹。

一些植物的花朵有3、5、8、13或21瓣,正好对应着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

这种规律也可以在贝壳、果实的排列以及螺旋形态中观察到。

2. 黄金比例:自然界中的完美比例黄金比例(即约等于1.618)被认为是一种美学上的完美比例。

我们可以在自然界中的许多地方找到黄金比例的身影。

例如,在数学上,黄金矩形是一个宽高比接近黄金比例的矩形,可以在古代建筑中找到。

此外,很多植物的枝干和叶子排列也符合黄金比例。

3. 对称性:自然中的对称之美对称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几何形态。

例如,蝴蝶的翅膀呈现出完美的对称性,许多动物的身体结构也具备对称性。

自然界中的对称不仅使生物看起来更美观,还有利于它们的生存。

这种对称性还可以在植物叶子的排布和花朵的对称性中观察到。

4. 菲涅耳效应:光线的奇妙折射菲涅耳效应是指光线遇到边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的现象。

这种效应在大自然中经常出现,例如在彩虹的形成中。

当阳光穿过水滴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并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形成美丽的彩虹。

这种现象也可以在宝石、冰晶和水面的折射中观察到。

5. 聚集效应:数字背后的整体行为自然界中有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特定的模式或组织结构。

这种聚集效应在鱼群、鸟群和昆虫群体中尤为明显。

通过研究这种聚集现象,我们可以揭示出背后的数字秘密。

例如,数学家发现这些聚集的个体数量往往符合某种数学模型,如幂律分布或指数分布。

6. 离散分布:自然中不规则的数字分布尽管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规律和模式,但也存在着一些看似不规则的数字分布。

例如,地震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并不服从常规的分布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中的神奇数字
作者:郭德才
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8年第03期
科学证实: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有规律的世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演变乃至繁衍生息,无不体现着大小周期中的发展与规律。

而惟一能够代表规律性的符号,就是数字。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字,它们当中有些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并在科学实践和工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而更多神秘的数字人类至今还没有彻底破译。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如果想用不同长度的琴弦奏出和谐的音乐,就需要这些琴弦的长度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

另外,许多植物叶片之间的角度也存在一个比例的关系。

他们在做正五角图形时,发现形内对角交叉的各点比例与上述比值完全相同。

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正五角形是一种神秘的形状,而五角形内各相交点就成为人们所共知的“黄金比”或称“黄金分割”,其比值是0.618和0.382。

毕达哥拉斯学派还发现,凡是比例符合或接近黄金分割的形体都悦目,而且在结构上也最合理,如照片、桌面、电视机、金字塔等。

他们认为万物都是以数字和数的比例来体现,并很早就猜测到生命现象同某些比例息息相关。

以后人们通过长期观察终于发现,人体肚脐就位于整体的0.618处。

当人们精神愉快时,脑电波的频率是8赫兹,它与上限12.9赫兹之比正好也是0.618。

人的正常体温是37℃,当外界温度为23℃时会感到最舒适,而它们的比值还是
0.618。

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值近似于黄金分割的比值;发生在金字塔中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也是在距塔高三分之一的黄金分割点上。

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4克,地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5.5克,它们之比正好是0.618。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金星的公转周期是225天,两星公转之比也是0.618。

根据计算得知:我们的太阳系,也正好在银河系半径的0.618处……0.618这个奇特的数字,终于在冲破了原来只有在几何学中出现运用的范围之后,又在很多领域体现出古希腊人寓意深远的种种神秘。

我们知道,太阳系内目前共有八大行星,不知您是否知道各行星间的距离还有一个有趣的规律。

早在18世纪中叶,德国的自然科学家提丢斯偶然发现,如将0、3、6、12、24、48、96数列中的每个数加4,而得数用10来除,其结果就是各行星距太阳的实际距离。

1772年,柏林天文台长彼得注意到了这个奇特的规律,并将它编写到《星空研究指南》一书中进行介绍,这就是后人经常提到的提丢斯——彼得定则。

然而为什么是0、3、6、12……这样的数列加4再用10除而不是别的其它数?里面究竟都包含着什么奥秘?他们俩人都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月球的直径只是地球的四分之一;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刚好又是地球到太阳的四百分之一,因此从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阳大小差不多。

当月球运行到正好发生
日食的位置时,就可以准确无误地与太阳完全重合。

以上这些奇妙的巧合,科学家称之为“天文学中的事故”。

那么这些数字究竟是纯属巧合?还是宇宙中的必然规律呢?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进行不停地自转。

巧的是其公转与自转的周期时间竟完全相同,都是27.3216日,而这个数字基本又是太阳上一天的自转时间,所以说我们在地球上永远也不会看见月球的背面。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奇特现象几乎是所有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字是世界的本质,而宇宙中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数的演算系统。

圆周率π,早在我国公元前一百多年的《周髀算经》一书中就有“周三经一”的记载,而最辉煌的成就要算我国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了。

他将π精确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西方数学家早了一千多年。

数字反映了宇宙的秩序,比例则体现了宇宙的和谐。

剑桥大学的地理学家汉斯教授发现:从河的源头到河出口之间,河流的实际长度与它们的直接距离之比近似等于3.14,特别是在平原穿越的河流尤其如此。

大自然就是如此奇妙,但大家肯定不会想到河流的长度之比,竟也和圆周率有一定的关系。

“宇宙法则”是指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数字比例,其比值是78:22。

如地球上空气成分中氮气和氧气的比例是78:22,人体中水分与其它物质比正好也是78:22。

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犹太人视这个比例为神秘的数字,他们认为宇宙与生活是相依生息、相容无悖的。

如世界上78%的财富永远是在22%的少数富人手里,而78%的普通人只占有整个财富的22%。

因此犹太人在谋生、经商等方面,都会用这个法则去指导自己,并在生意中获得了常胜不败的结果。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求得生存,就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体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环境。

我们平时常能看到:不论是植物的茎、还是动物的骨骼及羽毛的干,它们一般都是空心或近似于空心。

但奇怪的是,它们不管粗细、大小如何,其内径和外径之比都是8:11。

科学家经过许多年研究后发现,原来只有这个比例才能在最节省材料的同时,又可达到最坚固的目的。

所以在后来人类也效仿自然,将自行车架和电线杆等管材物品做成这个比例。

我们知道,蜜蜂的窝都是以六角形的方式整齐排列。

但它们为什么非要选择六角形,而不是五角形、三角形或四角形呢?有人说六角形的构造是一种自然法则,从力学角度讲六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形状。

其实这个答案,准确地讲只是对了一半。

数学家们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计算得知,只有当六角形的钝角等于109°8'、锐角等于70°2'时,这种结构的容器才可做到用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坚固及容量最大的目的。

而蜂窝的角度经仔细测量竟与计算完全一致!
小蜜蜂的神奇创造不但令人赞叹不已,而且还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

在制造飞机的结构工艺设计中,科学家为减轻飞机自身的重量,创造出了中空式的“蜂窝夹层”结构。

这种仿生设计不但强度极高而且重量也轻,另外它还可起到隔热和隔音的重要作用。

一般男女比例是在102~107:100之间浮动。

而由于男人在社会活动中危险性要略大于女人,故男性的比例在各个国家中相对都高于女性。

这种男女性别比例的平衡是在无社会行为干涉下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自然界恒定的规律。

但奇怪的是,谁又能够在世界如此大范围的区
域去调整平衡并掌握这个规律呢?据说当某个国家由于战争造成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以后,生男孩的数量就会直线上升,直到若干年后达到新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