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

合集下载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谢小姐---136---6236--5104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部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土壤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监测评估;●重点企业隐患排查●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环境风险评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VOCs减排及监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固体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危险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企业碳排放测算及评价●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分析●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模型分析与评估●地球物理勘探●协助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工作内容企业“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项目的评估应依照以下流程(图1)开展。

图1 LDAR项目评估流程LDAR现场检测流程图一、技术评估依据和过程1.1. 评估依据1.2. 评估过程二、评估范围和内容2.1. 评估范围2.2. 评估内容三、评估结论3.1. LDAR项目建立3.1.1 实施范围完整性3.1.2组件标识及描述规范性3.2. 检测与维修情况3.2.1 仪器校准和示值漂移数据3.2.2检测数据有效性3.1.3检测数据准确性3.1.4维修与延迟维修合规性3.3. LDAR运行和管理情况3.3.1组件信息管理和维护3.3.2 LDAR管理系统平台服务范围:广东省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广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深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佛山市LDAR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东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中山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惠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茂名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江门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湛江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珠海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汕头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肇庆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揭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清远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韶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阳江市LDAR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梅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潮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河源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汕尾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云浮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部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土壤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监测评估;●重点企业隐患排查●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环境风险评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VOCs减排及监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固体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危险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企业碳排放测算及评价●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分析●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模型分析与评估●地球物理勘探●协助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工作内容企业“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项目的评估应依照以下流程(图1)开展。

图1 LDAR项目评估流程LDAR现场检测流程图一、技术评估依据和过程1.1. 评估依据1.2. 评估过程二、评估范围和内容2.1. 评估范围2.2. 评估内容三、评估结论3.1. LDAR项目建立3.1.1 实施范围完整性3.1.2组件标识及描述规范性3.2. 检测与维修情况3.2.1 仪器校准和示值漂移数据3.2.2检测数据有效性3.1.3检测数据准确性3.1.4维修与延迟维修合规性3.3. LDAR运行和管理情况3.3.1组件信息管理和维护3.3.2 LDAR管理系统平台服务范围:广东省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广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深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佛山市LDAR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东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中山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惠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茂名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江门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湛江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珠海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汕头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肇庆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揭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清远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韶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阳江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梅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潮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河源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汕尾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云浮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

附件1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深入推进我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石油炼制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及其他涉及挥发性有机物物料生产、使用、运输或存储,化工装置或设备密封点数量不小于5000 点的各类企业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和环境监督管理,亦适用于相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中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31570-2015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石油化学工也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8170 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HJ 733 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3 术语和定义3.1 石油化学工业以石油馏分、天然气等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的工业。

3.2 石油炼制工业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馏分、柴油馏分、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工业。

3.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有机化合物:(1)在太阳光紫外线存在下,可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产生光化学氧化物;(2)20℃下蒸汽压大于10Pa;(3)标准大气压下(101.3kPa)下沸点不高于260℃。

3.4有机毒性大气污染物(OHAPs)已知或疑似引起癌症或其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生殖影响和生理缺陷及严重恶化环境的有机空气污染物,参见附录 A。

3.5 轻液体在工艺条件下呈液态,且蒸气压大于0.3 kPa(20℃时)的VOCs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不低于20%的物料。

3.6 重液体除气体和轻液体以外的含VOCs物料。

3.7 密封点采用密封措施,阻止设备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或开口处向外泄漏的点位。

3.8 泄漏排放源原料中间体存放区、生产车间、输送管道、生产装置、中间罐、灌装线、危险废物暂存库、产品等存储库、污水池、废气处理设施、投料口、采样口以及任何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以及阀门、法兰及其他管道连接设备、泵、压缩机及压缩机密封系统放气管、卸压装置、开口阀门、搅拌器密封口、通道门密封等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设备的泄漏排放。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1.12.21
•【文号】生态环境部公告2021年第75号
•【施行日期】2022.04.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标准
正文
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1年第75号
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
测与修复技术指南》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规范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现批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HJ 1230—2021)
本标准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查询。

生态环境部
2021年12月21日。

浙江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要求(试行)

浙江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要求(试行)

浙江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要求(试行)1、总则1.1 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LDAR相关工作,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企业自行开展LDAR作为内部管理的,参照执行。

1.2本要求适用于: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511)、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14)、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710)、合成材料(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0)、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1)、合成橡胶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2)和合成纤维单(聚合)体的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3)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全部或局部装置采用连续性生产工艺、涉及VOCs排放的企业,采用LDAR技术进行泄漏与修复管理。

1.3间歇性生产的制药、农药等精细化工企业及油品和化学品码头、罐区,以及其他有VOCs无组织排放的企业可参照《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HJ 733-2014)和本要求开展LDAR工作。

1.4 LDAR技术的管理和实施除应符合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各设区市环保主管部门可根据地方特点,另行制定本辖区内的技术要求,但各项技术要求原则上应严于本要求。

2、编制依据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4)《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5)《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国办发〔2014〕21号);(6)《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2012〕130号);(7)《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1号);(8)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环发〔2014〕177号)。

挥发性有机物泄露检测与修复技术要点及发展建议

挥发性有机物泄露检测与修复技术要点及发展建议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LDARi n Ch i n a we r e g i v e no u t .
【 关键词] V O C s ; L D A R ; 泄露检 测与修 复; 技术要点: 发展 建议
【 K e y w o r d 】 V O C s ; L D A R ; l e a k d e t e c t i o n n a d r e p a i r ; t e c h n i c a l p o i n t s ;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p o s a l s
L D AR技术在实 际操 作中的相 关要求 ,总结该技术 的发 展现
沸点不高于 2 6 0  ̄ C。现阶段 , 有效控制 VO C s 排放已成大气环
状、 存在 问题及建议 , 以促进 V O C s 总量减排和环境 空气质量 境治理领域 的热点。除 了基本 的有组织排放控制外 , VO C s 的
【 中图分类号] X5 0 2 ; X1 3 1 . 1 【 文献标志码I B 【 文章编号】 1 0 0 7 — 9 4 6 7 ( 2 0 1 7 ) 0 8 . 0 1 3 8 . 0 4
[ DO I I 1 0 . 1 3 6 1 6 / j . c n k i . g c j s y s j . 2 0 1 7 . 0 8 . 0 4 3
po i n t s o f LDAR i n pe t r o c h e mi c a l nd a c he mi c a l i n d us t r i e s we r e di s c u s s e d ; a n d t h e b e n e i f t s o f c a r r y i n g o u t L DAR we r e a l s o na a l y z e d . Th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L DAR o n k e y i n d us t r i e s f r o m d o me s t i c nd a f o r e i g n we r e s u mm a r i z e d ,a nd d e ve l o p me n t p r o p o s a l s o n t h e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规程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规程

---------------------------------------------------------------最新资料推荐------------------------------------------------------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一、目的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深入推进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的全过程。

三、责任1. EHS 部:负责联系第三方检测单位统计本公司监测点位数量并进行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2. 各车间:负责配合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各车间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

四、术语 1.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在表征 VOCs 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 TVOC 表示)、非甲烷总烃(以 NMHC 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

2. 无组织排放 fugitive emission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

3. 泄漏检测与修复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泄漏检测与修1/ 8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物料逸散、泄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

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检测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从而控制 VOCs 逸散、泄漏排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泄漏检测与修复实施技术指南

泄漏检测与修复实施技术指南

附件1xx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深入推进我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石油炼制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及其他涉及挥发性有机物物料生产、使用、运输或存储,化工装置或设备xx点数量不小于5000 点的各类企业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和环境监督管理,亦适用于相关xx、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中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31570-2015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石油化学工也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8170 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HJ 733 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3 术语和定义3.1 石油化学工业以石油馏分、天然气等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的工业。

3.2 石油炼制工业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馏分、柴油馏分、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工业。

3.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有机化合物:(1)在xx紫外线存在下,可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产生光化学氧化物;(2)下蒸汽压大于10Pa;(3)标准大气压下(101.3kPa)下沸点不高于。

3.4有机毒性大气污染物(OHAPs)已知或疑似引起癌症或其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生殖影响和生理缺陷及严重恶化环境的有机空气污染物,参见附录 A。

3.5 轻液体在工艺条件下呈液态,且蒸气压大于0.3 kPa(时)的VOCs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不低于20%的物料。

3.6 重液体除气体和轻液体以外的含VOCs物料。

3.7 xx点采用xx措施,阻止设备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或开口处向外泄漏的点位。

3.8 泄漏排放源原料中间体存放区、生产车间、输送管道、生产装置、中间罐、灌装线、危险废物暂存库、产品等存储库、污水池、废气处理设施、投料口、采样口以及任何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以及阀门、xx及其他管道连接设备、泵、压缩机及压缩机xx系统放气管、卸压装置、开口阀门、搅拌器xx口、通道门xx等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设备的泄漏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挥发、可以通过空气污染及传播的一类
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家庭内的消费品、建筑材料、电子电气装备等制品及相关生产过程中。

VOCs主要有苯、二甲苯、甲苯、乙苯、甲醛和一氧化碳等。

它们常有剧毒、致癌或引起头痛、疲劳、皮肤症状等,因此属于“危害物质”。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一般从办公室、厂房及其它通风系统处抽取样本,对挥发性
有机物含量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应按照当地所实施的环保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定,安装
检测设备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检测仪器数量及位置。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修复,根据调查检测结果,采取成熟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挥发性
有机物泄漏修复,强化物料控制效果,有效控制污染源的总量及污染物的排放量。

维护和
改善空气质量。

修复措施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分为隔离控制法、修补控制法和回收利用法。

1、隔离控制法是将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源的隔离,采用密闭式容器、设备或系统,
构成污染物完全封闭,阻隔空气中的污染物。

而且当产生小量污染物时,可以采用夹套结
构与环境空气隔绝,将局部空气回流进行活性炭吸附处理。

2、修补控制法是指采取表面密封和内部阻隔,修补墙壁、窗户、围栏等部位,利用
不同粘贴剂实现密封,将污染物和环境空气完全隔绝,使污染物无法逸散扩散。

3、回收利用法是将挥发性有机物收集,采取强有力的静电尘收技术及其活性碳吸附
回收,再经过活性炭处理,实现污染物回收及排放控制。

完成VOCs检测与修复,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维护公众安全的目的,有助于提升企
业形象并实现环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