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的临床应用
膀胱癌患者接受磁共振(MRI)常规检查以及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检查的临床效果分析

膀胱癌患者接受磁共振(MRI)常规检查以及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检查的临床效果分析周连军【摘要】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接受磁共振(MRI)常规检查、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检查实际价值.方法 60例膀胱癌患者均使用常规平扫增强以及MRU检查,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60例手术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确诊膀胱癌,MRU膀胱定位准确率54例(90.00%),术前MR/诊断与TNM分期符合率为53例(88.33%).结论膀胱癌患者的MPd表现存在特异性,MRU对肾积水以及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应用于膀胱癌的分期辅助诊断.【期刊名称】《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9(008)003【总页数】1页(P144)【关键词】膀胱癌;MRU;MRI;影像学诊断;图像分析【作者】周连军【作者单位】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内蒙古赤峰 024200【正文语种】中文泌尿系肿瘤在目前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应用单一影像学检查,例如超声和腹部平片等方式无法有效明确患者的病症状况[1]。
磁共振尿路成像是一种临床上的新型诊断方案,这种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无创性和安全性,而将其结合常规MRI检查对于泌尿系肿瘤的定位和定性均具有较好的效果[2]。
本次研究中,探究将MRI、MRU应用于膀胱癌患者的诊断中的效果,对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探究诊断准确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数据库中抽选2017年8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所有膀胱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研究需求,将其中一般资料相似度较高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作为实验样本,年龄36岁-6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信息数据为(49.3±4.1)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MRI诊断方案:采用3.0T PHILIPS ingenia诊断仪器对患者的疑似病灶部位进行全面扫面,并做好患者的冠状面和横断面加权图像设置,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症表现状况进行全面扫描。
MRU、CTU成像技术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对照研究

MRU、CTU成像技术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对照研究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尿路成像(MRU)、CT尿路造影(CTU)成像技术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臨床价值。
方法以120例因腹痛、血尿、肾绞痛等症状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先行CTU检查、后行MRU检查,统计检查结果,并以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检查方案单用检出效果。
结果金标准检出输尿管恶性病变14例、良性病变38例、结石及结石相关病变51例,总阳性率85.8%(103/120);CTU诊断敏感度0.806(83/103),特异度0.824(14/17),准确率80.8%(97/120);MRU诊断敏感度0.786(81/103),特异度0.706(12/17),准确率77.5%(93/120)。
CTU、MRU单用或联用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单行MRU与单行CTU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准确率接近,且无创、无射线损害。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CT尿路造影;磁共振尿路成像影像学检查为泌尿系统疾病重要辅助检查方案,早期多行X线静脉尿路造影(IVU),但抗肠气干扰能力差、显示率低,因此迅速被多层螺旋CTU取代[1]。
其可通过三维重建显示输尿管解剖结构,检查效果得到大量临床研究证明。
然其可形成射线损害,因此应用局限性较高,尤其不适用于孕妇及儿童[2]。
MRU则可有效避免上述缺陷,但其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尚需临床研究证实。
基于此,本研究拟对120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先后行CTU及MRU诊断,通过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价二者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20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自述腹痛、血尿、阵发肾绞痛等症状就诊,知情同意后参与本研究。
其中男97例,女23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2.8±9.2)岁。
本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检查方法1. 2. 1 CTU检查仪器型号Aqullion16层螺旋CT机,日本东芝公司生产。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病变的价值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病变的价值谢敏
【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024)008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MRU)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2例泌尿系统病变的MRU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检出肾及输尿管结石47例,输尿管先天性畸形6例,输尿管炎性狭窄13例,输尿管结核1例,肾癌2例,邻近器官病变累及输尿管致输尿管梗阻4例.以上病例均得到手术或输尿管镜检查证实.结论:MRU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的检查手段.
【总页数】2页(P943-944)
【作者】谢敏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海5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
【相关文献】
1.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病变的价值 [J], 谢敏;
2.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J], 周旭洋;李维;张文武;傅伟琪
3.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在小儿泌尿系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J], 木合塔尔•巴吐汗;卜晶慧
4.膀胱癌患者接受磁共振(MRI)常规检查以及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检查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周连军
5.磁共振尿路成像和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J], 陈灿;张雄健;刘晓;廖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E 1.5T MR MRU规范化扫描方案

MR355 光纤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GE 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肾盂输尿管水成像MRU使用限制和提醒: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1.扫描前,禁食禁水四小时,扫描前不要排尿。
扫描前饮水加速排尿已经来不及,否则小肠内充满液体信号,干扰MRU成像,必要时注射速尿。
2.仰卧位,脚先进,身体左右居中,两前臂交叉抱头(注意,不是两手交叉在一起)。
3.观察腹部呼吸最明显位置,外加呼吸门控,磁体上的呼吸显示上下波动幅度要超过全长的三分之一。
呼吸门控软管上下缘放置软垫,防止线圈直接压迫呼吸门控软管。
4.线圈下缘要靠近膀胱,定位中心点对准脐与箭突连线的中点,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扫描范围上要包括双肾,下缘包括膀胱。
5.嘱患者练习规律呼吸和呼气末屏气。
呼吸门控的摆放与设置:呼吸门控说明:•呼吸门控软管置于胸前壁肋下,松紧适度,轻拉后将两端粘贴在一起。
•观察呼吸门控指示标识的显示敏感性,上下浮动范围超过全长的三分之一。
•正常规律的呼吸是影响呼吸门控序列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进行检查之前,嘱病人手部放在腹前调节规律呼吸。
•屏气时,观察呼吸末水平线处于水平直线,这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检查前煅炼。
查看呼吸波及更新呼吸频率:Respiratory使用说明:•点击Waveforms可查看呼吸波及呼吸频率。
•点击Update Rate可更新呼吸频率,呼吸频率觉得有效TR及最大扫描层数。
MRU在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MRU在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高辉【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14【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5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的MRU及IVU影像学资料.结果 1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病例,MRU全部显影,均明确诊断;IVU 显示13例,可明确诊断,显影不良2例及未显影3例,均未明确诊断.1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5例输尿管口囊肿及4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MRU及IVU显示清晰,均明确诊断.7例重复肾输尿管,MRU均明确诊断;IVU显示5例,明确诊断,2例显影不良,未明确诊断.2例神经源性膀胱,MRU均明确诊断;IVU显示1例,明确诊断,1例显影不良,未明确诊断.结论 MRU已成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重要检查方法,尤其对IVU不显影或显影不良时,MRU可作为首选检查.【总页数】2页(P1882-1883)【作者】高辉【作者单位】天津市公安局安康医院放射科,30024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64层螺旋 CT 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 [J], 莫少武;陈松;黄泽和;陈广2.64层容积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J], 唐翠松;汤光宇;李伟;李宝平;刘勇;沈永菊3.IVU与MRU在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J], 李亮;白玫;韩悦4.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的MRU与ce-MRU评价 [J], 李顶夫;雷益;侯严振;王蕾5.MSCTU诊断泌尿系统先天性疾病的价值:与IVU、MRU对比研究 [J], 周硕; 林美福; 陈彩龙; 周庆伟; 陈国宝; 王尔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附54例报告

磁共振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附54例报告
董光;董芳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1999(039)020
【摘要】应用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54例尿路梗阻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检查前静注速尿20-40mg。
MRU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程度,是一种方便,快速亲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董光;董芳
【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医院;解放军第54960部队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6.04
【相关文献】
1.低场强磁共振三维时飞法脑血流成像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附52例报告) [J], 蔡宗尧
2.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附17例报告) [J], 王长义;王双根;陈林英;张占五;甄跃清;倪志敏
3.缩宫冲剂临床应用研究(摘要)——附352例临床应用报告 [J], 胡廷溢;张珠兰;尧巍;陈桂英;涂孟桢;汤辉;胡小玲;姚玉平;高丽华;丁勇;熊金花
4.婴幼儿肾输尿管积水的磁共振尿路成像(附214例分析) [J], 郑邦豪;叶春涛;嵇鸣;唐平;滑炎卿
5.磁共振尿路成像诊断上尿路梗阻价值分析(附15例报告) [J], 曹旭;邹杰;闻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探讨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刘绍伟崔延安(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MR室210029)【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51例疑有泌尿系疾病的患者行冠状位重T2快速自旋回波3D扫描,对采集的图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进行分析。
结果:51例中,有47例MRU图像显示较满意,能满足诊断要求。
4例由于患者呼吸很不规律使图像显示不佳,结合原始断层图像,基本能作出诊断。
结论:认为MRU 是一种有前景的泌尿系检查手段,特别是不适合作IVP的, MRU可清楚显示泌尿系的影像,对于小孩、老年人及体弱者不能接受IVP检查时, MRU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水成像,临床应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是近年来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的泌尿系影像检查新方法。
是一种非损伤且不需要造影剂即可显示肾收集系统、输尿管、膀胱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MRU与常规MRI相结合将对泌尿系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现收集本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的51例MRU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MRU的优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1例患者中,男36例,女15例,年龄32~90岁,平均年龄44岁。
1.2 摆位患者采用仰卧体位,头先进方式,双手自然放置身体两侧。
两个体部相控阵线圈联合使用。
上端包括双肾、肾上腺,下端包括膀胱。
1. 3 扫描及后处理检查前禁水3-6小时,以减少泌尿道以外的含水脏器内水分高信号引起的伪影。
采用西门子公司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检查。
图像后处理采用西门子公司LEONARDO工作站进行处理。
MRU序列采用冠状位重T2快速自旋回波3D扫描,让患者处于自然呼吸状态,使用呼吸门控。
扫描完毕后,采集到的原始图像经工作站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即重建出MRU 图像,并可从不同角度旋转,多方位观察。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在梗阻性尿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肾盂造影检查的临床对比分析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在梗阻性尿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肾孟造影检查的临床对比分析吴小强,庄雄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福建厦门361003)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在梗阻性尿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肾孟造影(IVP)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于本院诊治的梗阻性尿路疾病患者138例,均行MRU检查和IVP检查。
结果MRU输尿管结石检出率(98.04%)、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检出率(92.31%)、输尿管肿瘤检出率(96.77%)、输尿管炎性病变检出率(96.15%)、输尿管外源性压迫或侵犯检出率(94.12%)、疾病检出准确性(96.38%)、定位诊断准确性(95.65%)、定性诊断准确性(92.03%)均高于IVP检查(80.39%、30.77%、70.97%、50.00%、29.41%、61.59%、60.14%、5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RU是梗阻性尿路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IVP。
关键词: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梗阻性尿路疾病;逆行肾孟造影Application value of MRU in the diagnosis of 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 and its comparativestudy with IVPWu Xiaoqiang,Zhuang Xiongjie(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value of MRU in the diagnosis of 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 and its comparative effect with IVP. Methods138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2012to October2014who treated MRU examination and IVP examination.Results Detection rate of ureteral calculi(98.04%),detection rate of pelvis-ureter transitional stenosis(92.31%),detection rate of ureteral tumor(96.77%),detection rate of ureteral inflammatory lesions(96.15%),detection rate of ureteral extrinsic compression or invasion(94.12%), disease detection accuracy(96.38%),positioning diagnosis accuracy(95.65%),qualitative diagnosis accuracy(92.03%)in MRU examination were higher than IVP examination(80.39%,30.77%,70.97%,50.00%,29.41%,61.59%,60.14%,53.62%),the differences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MRU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while its diagnostic valu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VP.Key words: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Intravenous pyelogram梗阻性尿路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具有较高发病率,且高发于中老年人,如果未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病情进一步发展,会造成机体肾功能不全,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的临床应用
MR泌尿系造影与胆道造影原理基本相同,是利用重T2加权的水成像技术,来显示泌尿系管腔的解剖形态及其病变情况。
与传统的X线泌尿系造影(IVP)相比,MRU除可观察泌尿系
管腔的形态外,还可利用常规MR技术直接显示管腔周围及管壁的结构,特别是肾实质及其
集合系统的情况。
由此可对肾脏和输尿管结构改变的部位及原因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利用
MR的功能测定还可观察肾功能。
由于MRU不需要接受任何造影剂,因此特别适合于肾功能
衰竭的患者。
同时MRU不需接受X射线的照射,更适合于妊娠期间尿路的影像学检查。
Aerts等报道在对尿路积水的诊断方面,MRU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
但是MR泌尿系造影也有一定的限度,如影像分辨率较常规X线泌尿系造影明显低。
对
于不扩张的输尿管显示较差等。
MRU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其检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1 扫描技术
常规MRI扫描序列与腹部其他器官所采用的技术基本相同。
T2加权像首先采用中等长
度回波时间的TSE扫描序列,其中HASTE技术具有采集时间短,图像对比度好的优点。
在此
图像上,可以将肾皮髓质大体分开,同时还可将肾窦脂肪与肾盂及肾实质区分开来。
采用脂
肪抑制HASTE T2加权扫描,可更进一步突出病变。
True FISP T2*加权梯度回波扫描技术则可
清晰显示肾脏及膀胱的轮廓。
同时在此序列的影像上血管为高信号,有利于显示病变对血管
的影响,如肾癌引起的下腔静脉癌栓等。
T1加权像采用FLASH 2D梯度回波。
脂肪抑制T1加
权像也可显示肾皮质及髓质。
Gd-DTPA增强动态T1加权扫描可反映肾脏及病变的血供情况。
MR泌尿系造影技术如同MR胆道造影一样可有两种方法:(1)采用长TE时间的HASTE
重T2加权扫描序列:此法可提供良好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
有2D及3D成像两种,获得
的原始图像经过MIP后处理而得到可进行360度旋转的立体影像。
该技术可在一次屏气十数
秒或数十秒内完成。
(2)单次激发的RARE技术(SSFSE,SSTSE):此技术不需要图像的后处理,
获得的影像为整个扫描体积的投影图,类似于常规X线泌尿系造影。
该技术扫描时间极短,
可在数秒内(2~7s)获得一个泌尿系的影像,特别适合于屏气困难的患者。
但该技术图像的信
噪比及对比噪声比较上述技术差。
还有一种MR泌尿系造影方法是通过经静脉注射Gd-DTPA行延迟扫描成像。
此技术的原
理是由于造影剂进入尿路后缩短尿液的T1弛豫时间,在T1加权扫描时尿液显示为高信号。
采用与三维对比增强血管造影相同的扫描序列如FLASH 3D或FISP 3D技术。
获得的原始图像
经过MIP重建便可得到可360度旋转的立体影像。
这种影像除可观察泌尿系的形态学改变外,还可了解肾脏的分泌功能。
但如IVP一样,在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肾盂肾盏内将无
造影剂充盈。
2 泌尿系正常MRU解剖
在正常的MRU影像上,肾集合系统和输尿管由于有尿液存在而呈充盈状态。
肾小盏边
界呈轻度杯口状。
但在没加压的情况下,肾盏不显影。
在尿路加压的情况下,如解除加压状态,或使用利尿剂后,由于尿液的快速流动可能会产生流动伪影。
也可能出现尿路下段不显影。
3 疾病的诊断
3.1肾脏肿瘤
肾脏肿瘤包括多种,但以肾细胞癌最常见。
肾盂癌占全部肾脏恶性肿瘤的8%。
如果肾
脏肿瘤引起肾盂肾盏受压变窄、移位,甚至破坏,MRU可准确显示肾盂肾盏受压或受侵的情况。
结合MRI可直接显示肿块的形态及肿瘤对周围结构的侵犯,并进行定性诊断[1]。
3.2肾结石
MRU可显示局部肾盂肾盏扩张,及其远端的充盈缺损或狭窄。
结合MRI可见位于肾盂
肾盏的结石,通常为低信号[2]。
3.3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肿瘤是指发生于输尿管壁各种组织中的肿瘤,包括良性及恶性病变。
以乳头状瘤
及乳头状癌多见。
由于易引起梗阻性肾积水,造成肾功能减退,X线泌尿系造影经常因不显
影而无法诊断。
而MRU可不需要任何造影剂,成像也不受肾功能的影响,因此是一个安全
有效的检查方法。
MRU影像上,梗阻以上的泌尿系统不同程度扩张,病变处输尿管腔可表现
为乳头状充盈缺损、狭窄或中断。
常规MRI可见局部软组织肿块或结节影。
3.4输尿管结石
大多数尿路结石来源于肾脏,常见于三个生理狭窄处。
95%的结石可在X线平片显示。
当结石引起泌尿系梗阻时,MRU显示病侧肾盂肾盏扩张,输尿管在结石的上方部分也有扩张。
而结石则表现为低信号的充盈缺损。
3.5输尿管囊肿
输尿管囊肿也称膀胱内输尿管囊肿。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口狭窄、梗阻,加上尿流
不断冲击形成。
病变形态可是圆形、椭圆形、或扁平状,病变大小可从1cm到超过膀胱。
囊
肿内还可有结石存在。
X线泌尿系造影可见囊肿与膀胱之间有一条透亮线为囊肿的壁。
MR除可显示泌尿系腔内改变外,还可利用常规MRI直接观察病变形态。
3.6膀胱肿瘤
膀胱癌为膀胱最常见的肿瘤。
如其发生在膀胱三角区,或病变范围大侵犯了输尿管人口
甚至输尿管本身而引起病变侧泌尿系积水时MRU可清晰显示梗阻的形态。
此时MR的最大优势是可同时进行断层检查,以直接显示肿块的形态及肿瘤对周围结构的侵犯。
据此可对膀胱
癌讲行准确分期。
参考文献
[1]刘起旺,张锁旺,梁力,孙少杰;磁共振尿路成像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02期.
[2]卢延;张雪哲;;关注MR泌尿造影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