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斜视的早期用药方法

合集下载

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专家主任

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专家主任

第二十章斜视与弱视一、选择题:A1型:(25道)1.关于眼外肌的数目,正确的是(B) 1.11A,共有4条B.共有6条C.共有8条D.共有5条E.共有7条2.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D) 1.11A.上转B.下转C.外转D.内旋E.外旋3.动眼神经支配(E) 1.11A.外直肌B.内直肌C.内斜肌D.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E.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4.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发生在生后(C) 3.12A.1岁以内B.2岁以内C.6个月以内D.1,3岁E.3岁5.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特点是(B) 3.22A.见于轻度远视眼B.当远视矫正后眼位可正位或内隐斜C.斜视角大D.看远与看近斜视角不等E.治疗以手术为主6.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表现(E) 3.22 A.多数有甲亢病史B.CT示眼外肌梭型肥大C.视力减退D.如不伴有甲亢,称为眼型Graves病E.常以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7.下列哪项不符合眶下壁骨折的表现(B) 3.33 A.下斜肌可嵌入骨折处B.患眼上睑下垂C.被动牵拉试验阳性D.眼球上转受限8.用角膜映光(Hirschberg)法检查眼位,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时,其偏斜度大约是(B) 3.11 A.25°B.15°C.20°D.5°E.以上均不是9.下列哪种眼病不出现代偿头位(D) 3.33A.上斜肌麻痹B.散光眼C.下直肌麻痹D.共同性外斜视E.内直肌麻痹10.诊断内斜A征,眼球向上、下各转25°时的斜度差应是(A) 5.11A.≥10ΔB.≥15ΔC.25°D.15°E.10°11.下列那条肌肉不受第Ⅲ颅神经支配(E) 1.22A.上直肌B.下直肌C.下斜肌D.内直肌E.上斜肌12.在判断A、V型斜视时,需检查眼球向上、下各转多少度时的斜视角(C) 5.11A.20°B.30°C.25°D.15°E.10°13.鉴别眼性斜颈与外科斜颈的简便方法是(B) 5.23A.同视机检查B.遮盖一眼C.散瞳检查D.斜视角检查E.胸锁乳突肌检查14.在眼外肌手术中,为避免眼前节缺血,同一眼行直肌手术,一次不能超过几条肌肉(C) 6.11 A.3条B.4条C.2条D.1条E.无限制15.在眼外肌中,哪条肌肉的起始点不在Zinn总腱环(D) 1.11A.内直肌B.L直肌D.下斜肌E.下直肌16.AC/A比率的正常值平均为(E) 1.23A.3B.4C.5D.6E.3~617.麻痹性斜视的第一斜视角<第二斜视角,其遵循(B) 3.34 A.Sherrington法则B.Hering法则C.Donders法则D.Listing法则E.以上均不是18.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B) 1.11A.5.0mmB.5.5mmC.6.5mmD.6.9mmE.7.7mm19.外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D) 1.11A.5.0mmB.5.5mmC.6.5mmD.6.9mmE.7.7mm20.下列哪项不是眶上裂综合征的表现(D) 1.23A.眼球运动障B.瞳孔散大C.角膜知觉消失D.视力障碍E.调节麻痹21.低视力是指双眼最佳矫正视力(C) 1.11A.低于0.2B.低于0.5C.低于0.3D.低于0.4E.低于0.122.左眼内直肌麻痹时复视像分离的最大方向在(C) 3.34 A.左下方B.右下方C.右侧方D.右上方E.正上方23.在各种眼外伤中,不易合并眼外肌损伤的外伤是(A) 3.12B.眼球顿挫伤C.爆炸伤D.严重的结膜撕裂伤E.角膜穿通伤24.直肌附着处的巩膜厚度为(C) 1.33A.0.1mmB.0.8mmC.0.3mmD.0.5mmE.0.4mm25.肌腱长度最短的眼外肌是(D) 1.22A.外直肌B.内直肌C.上直肌D.下斜肌E.上斜肌A2型题:(10道)1.一病例的散瞳结果为:右:+5.00DS+1.00DC×90°→0.9,左:+8.00DS+2.00DC×85°→0.3,应诊断为(E) 5.11A.屈光不正B.斜视性弱视C.形觉剥夺性弱视D.屈光不正性弱视E.屈光参差性弱视2.患儿内斜视,眼球外转明显受限,试图内转时睑裂变窄,最可能的诊断是(B) 5.33A.外展神经麻痹B.Duane's眼球后退综合征C.共同性内斜视D.固定性内斜视E.内斜视合并上睑下垂3.患儿双眼上睑下垂并有复视,朝轻暮重,最可能的诊断是(C) 5.33A.先天性上睑下垂B.共同性斜视C.重症肌无力D.动眼神经麻痹E.上直肌麻痹4.患儿5岁,外眼及眼底未发现异常,眼位正,裸眼视力:右:0.3,左:0.1,矫正视力:右:0.8(+3.00D+1.00C ×90°),左:0.3(+7.00D+1.75C×90°),主要治疗方法为(D) 6.11A.注视器训练B.激光治疗C.不戴眼镜,只做弱视训练D.配戴矫正眼镜联合健眼遮盖E.药物治疗5.一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病人,中间带(nullpoint)在右侧,双眼配戴三棱镜时,其三棱镜底的方向A.底均向右B.底均向左C.一眼底向右,一眼底向左D.底均向内E.底均向上6.一交替性外斜视患者,视力:右:1.0,左:1.0,当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处于偏斜位时,其偏斜眼可出现(D) 3.11A固定性抑制B.旁中心注视C.复视D.机动性抑制E.视觉混淆7.男,50岁,以复视就诊,复视像检查:左下方复像分离最大,周边物象是右眼,最可能的诊断是(C) 5.12A.左上直肌麻痹B.右上直肌麻痹C.右上斜肌麻痹D.右外直肌麻痹E.左外直肌麻痹8.女,7岁,右眼+20°,矫正视力:右0.1,左1.0,眼前节及眼底未发现异常,不可能的诊断是(D)5.11 A.弱视B.屈光不正C.内斜视D.先天性白内障E.屈光参差9.一麻痹性斜视病人的复视像检查:其左下方复像分离最大,周边物象是左眼.应考虑哪条眼外肌麻痹(D) 5.11A.右上直肌B.右下直肌C.左上斜肌D.左下直肌E.右上斜肌10.一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后复视,可能由于(D) 3.11A.玻璃体混浊B.术中神经损伤C.两眼视力差别较大D.粘连E.视网膜病变A3型题:(16道)女,73岁,有高血压病史,主诉复视3天.检查:眼位:33cm:+5°L/R6°,眼球运动:双眼向右下方注视时左眼落后最明显,Bielschowsb检查:左(+),同视机检查:1. 诊断为(C) 5.22A .左上直肌不全麻痹B .右上直肌不全麻痹C .左上斜肌不全麻痹D .右外直肌不全麻痹E .左外直肌不全麻痹2.为寻找病因应进一步做(A) 4.11A .神经科及内科检查B .眼部CTC .试验性用药D .眼外肌肌电图E .ERG3.如保守治疗效果无效,患者仍症状明显,何时可采取手术方法矫正斜视(B) 6.11A .病情稳定1个月后B .病情稳定6个月后C .病情稳定3个月后D .病情稳定2个月后E .病情稳定半个月后女,60岁,双眼复视一周,有高血压病史。

交替性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及护理

交替性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及护理
演讲人
交替性间歇 性外斜视的 治疗及护理
目录
01 治疗方法 02 护理措施 03 生活调整
1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 东莨菪碱等,可缓解眼肌痉 挛,减轻外斜视症状。
02
肌肉松弛药物:如筒箭毒碱、 卡巴胆碱等,可松弛眼肌, 减轻外斜视症状。
03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 维生素B12等,可营养视神经, 促进眼肌功能恢复。

03
保持良好的坐姿 和站姿,避免长 时间低头或仰头
04
定期进行眼部按 摩,促进眼部血 液循环,缓解眼
部疲劳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避免过度 焦虑和紧张
学会放松,避免 过度疲劳和压力
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保证充足 的睡眠和休息
01
02
03
04
谢谢
04
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 泼尼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 缓解外斜视症状。
05
中药治疗:如针灸、推拿等, 可调节眼部气血,改善眼肌 功能,减轻外斜视症状。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矫正眼位,改善视力
02
手术方式: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内直肌后徙术、外直肌缩短术等
03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和患者年龄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2
护理措施
保持眼部卫生
定期清洁眼 部,避免细
菌感染
使用温和的 眼部清洁产 品,避免刺
激眼睛
避免用手揉 眼睛,防止
细菌传播
保持眼部湿 润,可以使 用人工泪液
或眼药水
定期检查视力
01
定期检查视力可以及时发现视力 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麻痹性斜视 病情说明指导书

麻痹性斜视 病情说明指导书

麻痹性斜视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麻痹性斜视概述麻痹性斜视(paralytic strabismus)是由于神经核、神经干或肌肉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类斜视,可以是单根或多根眼外肌的部分或完全性麻痹。

患者多发病急骤,发病时立刻感觉复视。

多数是由于中毒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般预后较好。

英文名称:paralytic strabismu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风牵偏视、目偏视、坠睛、坠睛眼。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无关。

发病部位:头部,眼。

常见症状:眼位偏斜、复视、眼球运动功能异常、眼性斜颈、投射失误。

主要病因:麻痹性斜视的病因有很多,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CT。

重要提醒:先天性斜视一般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临床分类:麻痹性斜视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类: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先天性者在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发生,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所致。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后天性麻痹性斜视者可在各种年龄发生,多为急性发病,多继发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其他疾病和损伤。

二、麻痹性斜视的发病特点三、麻痹性斜视的病因病因总述:麻痹性斜视病因一般因年龄而异,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主要发生于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则可在各个年龄发生。

两者起因有所区别,前者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后者多继发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其他疾病和损伤。

基本病因: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在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即可发生,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因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所致。

可累及单眼的一条眼外肌(上斜肌部分麻痹最为多见)或多条眼外肌(双上转肌或双下转肌),又可累及双眼同名肌(双上直肌或双上斜肌)。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后天性者多为急性发病。

肉毒素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近期效果观察

肉毒素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近期效果观察

-370-宁夏医学杂志2021年4月第43卷第4期Ningxia Med J,Apr.2021,Vol.43,No.4显示二者联合应用在判断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良恶性程度上灵敏度最高。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癌肿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AUC比值,Grad、TtoPk值均高于癌肿直径W3cm患者(P<0.05);说明不同癌肿直径原发性肝癌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参数存在差异,其一定程度可作为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的预测评估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癌肿直径W3cm的患者,超声血流信号分级以i~n级为主、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以1-2分为主;癌肿直径>3cm者超声血流信号分级以n~皿级为主、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以3~5分为主,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这可能是因为原发性肝癌血流丰富,癌肿体积越大,其内部纤维结缔组织或间质玻璃样硬化更显著,对肝脏组织的病理损害也越严重。

另外,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为80.00%、82.50%,81.25%,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分别为83.75%,83.75%、82.50%,均低于二者联合应用的93.75%、95.00%和9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0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利用多通道成像技术,对软组织扫描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原发性肝癌病灶内部结构、血流分布,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区分不同病灶组织的硬度差异;二者联合应用能提供更标准、更准确的鉴别依据,从而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10]。

[参考文献][1]邱永娟,张莉,沈智勇•肝癌TACE术后CDFI血流信号分级与CT增强扫描表现及生存时间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0,18(1):1-53.[2]刘瑜,刘月,赵冰玉,等•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3):160-161.[3]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J]•实用肝脏病杂志,009,12(5):321-328.[4]薛爱喜,卢川,司云鹏,等•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10):982-985.[]熊虎,高小瞻•超声量化评分法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医师杂志,2019,21(12):1833-1836.[]曹学冬,孙明瑜,张海阳,等•原发性肝癌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19,27(2):153-156.[7]强江丽,孙成瑜,雷凯荣•超声超微细彩色血管成像技术用于原发性肝癌病灶血供的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3):284-287.[]樊文•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CUES)对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40-41.[]毛韧,周素贞,徐云霞,等•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彩色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价值[]•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27(9):1186-1189.[0]沈翠,纪亚梅•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彩超血流成像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鉴别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020,15(4):139-142.[收稿日期J2020-11-02[责任编辑]李洁Doi:10.13621/j.1001-5949.2021.04.0370•经验交流•肉毒素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近期效果观察崔茜玮,王政来,马鸿娟[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内直肌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近期临床疗效。

斜视的种类及治疗(图)

斜视的种类及治疗(图)

斜视的种类及治疗斜视一般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与上下斜视。

1,内斜视:俗称对眼儿、斗鸡眼。

眼位向内偏斜。

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斜视。

2,外斜视:俗称斜白眼儿,即眼位向外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持续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持续性外斜视。

3,上、下斜视:即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一般较少见,上下斜视常常并有头部歪斜的情形。

斜视的治疗方法,因斜视的类别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

1,手术疗法乃以手术的方法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

先天性内斜视与上下斜视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非调节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视通常亦需要借着手术的方法来矫正。

2,非手术疗法:并非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远视眼镜或双光镜就可以矫正。

如果并有中高屈光异常,亦常需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可借着轴矫正训练的方法来帮助两眼单视能的恢复与增加融像能力。

例如以视轴矫正训练机来训练,或者配戴棱镜镜片等。

如果并有弱视,则弱视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

斜视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1、术后洗脸、洗头、洗澡避免眼内进水,预防术后感染。

2、术后2周内尽量减少眼球转动,不得揉眼。

3、术后忌辛辣食物一个月。

4、避免用眼疲劳,适度休息。

5、术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以减轻疼痛及出血。

术后当天口服或肌注抗菌素,门诊手术后第二天换药,换药后局部点滴抗菌素眼药水与眼膏。

术后7天拆线,拆线后继续局部用药至术后3-4周。

6、一般白天用典必舒眼药水和贝复舒眼药水点手术眼,一日4-6次;晚上睡前用迪可罗眼膏。

注意贝复舒眼药水需冷藏保存,两种眼药水之间间隔10-15分钟。

7、术后会出现眼部酸胀、眼球转动困难、眼内异物感等不适,有些可能感到不同程度的眼痛或难以入睡,以上现象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其轻重程度和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2-5天可缓解,不必过于担忧。

8、如出现复视现象或感到眼部疼痛剧烈等其他特殊情况,请立即告知医生,并按照医嘱治疗。

阿托品使用方法

阿托品使用方法

阿托品使用方法阿托品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眼科疾病等。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阿托品的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阿托品通常是以片剂、注射剂或眼用药剂的形式出现。

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

对于口服片剂,一般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剂量一般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来确定,严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频率。

另外,服药时应该配合足够的水,以确保药物能够顺利吞咽并在胃肠道中被吸收。

对于注射剂,一般由专业医务人员在医院或诊所内进行注射。

在注射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等,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接受注射治疗。

对于眼用药剂,一般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如青光眼等。

在使用前,应先清洁双手,并配备棉签或眼药水吸取器等工具。

将眼用药剂滴入眼部时,应将头部仰向后方,用手指轻轻按压内眼角,以防止药液流出。

滴药后应闭眼片刻,避免眼药液流出,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渗透到眼部组织中。

在使用阿托品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皮肤瘙痒等。

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阿托品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严禁自行更改剂量和用药频率。

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以便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希望大家在使用阿托品时能够严格遵守医嘱,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效果比较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效果比较
维普资讯
中国乡村 医药杂 志 2 0 年 9月第 l 07 4卷第 9期
2 方法与结果

3 ・ 5
以看出 , 治疗组 无论是在治疗 的第 3 天还是第5 , 天 其痊愈率 ‘ ’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清冼患处后,用温开水调和思密达后涂于 均高于对照组 ,但卡方检验 ,差异均无 显著性 。 . 患处, 日3 4 对照组清冼患处后交替涂抹红霉素软膏、艾 3 讨论 每 - 次; 洛松软膏。两组分别于用药第3 第5 天、 天观察结果。 肤恢 复正常 ;好转 :丘、疱 疹明显减少 ,糜烂面 明显减轻 ; 无效 :丘 、疱疹或糜烂面 与治疗前相 比 ,无明显好转。 近年来尿不湿的广泛使用, 使本病的发生率呈 E 升趋势。因为 区域长期处于湿热状态,则细菌分解湿尿布中的尿素产生氨,导致 小儿尿布皮炎。思密达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散, 具有层纹状结构及 有收敛和保护皮肤黏膜屏障的作用, 从而促进病变组织再生和修复。 用思密达外敷治疗小儿尿布皮炎,方法简单,目 笔者未见刺激 I 生,
阿托品0 0mg k 术前3 ri肌 注。A幺 丙泊酚 2 / g, 看 出,麻醉前两组 各项监测指标大体一致;麻醉后 B组心率、 . 1 / 2 g k , 0 / g 在维库溴铵 0 1 / g 诱导下行气管 内 血压均 较A组明显升高 , . mg k 快 而A、 B两组 在牵拉 眼肌时 , 心率 、 血
小 儿用后安静舒适 ; 其痊 愈率高于红霉 素软 膏与艾 洛松软膏
2 2 疗 效判 断标 准 痊愈 :丘 、疱疹消失 ,糜烂面愈合 ,皮 新生儿表皮和真皮之间结构不致密、表皮角化不全,如果尿布接触 .
2 3结果 两组治疗第3 、 天效果 比较( . 天 第5 见表 1。由表 1 ) 可 非均匀『电茼 生 分布, 对病菌及其产生的 毒素有固 定抑制作 用, 时, 同

斜视手术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斜视手术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斜视手术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斜视属于一种常见眼科疾病,其不仅影响视力,还影响美观。

因此,大多数斜视病人选择手术治疗,以矫正斜视。

但斜视手术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为即使手术再成功,若术后未做好护理,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还会引起更加糟糕的事情。

为此,下面为您讲讲斜视术后的护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积极提升手术治疗效果,让眼睛早日恢复健康。

一、斜视手术后——正确上眼药医务人员或者家属为斜视患者上眼药时,患者要仰卧位躺好,且眼睛向上看,而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则用食指、拇指分开患者的上下眼睑,然后滴眼药。

而滴完眼药患者要闭眼,且转动眼球1分钟或者2分钟,随后用纸巾将流出的眼药水擦拭干净。

注意,眼药要滴在下穹隆位置。

于此同时,眼药瓶口和患者眼睑相距1厘米或者2厘米,勿接触到患者眼睫毛。

此外,若同时要滴2种眼药水,则滴完第一种眼药水后,停留3min~5min再滴第二种眼药水,每次滴注1滴或者2滴。

若眼药是氟美龙等混悬药液,则使用前要摇一摇,让药液均匀。

二、斜视手术后——复视处理斜视手术是借助调整眼外肌张力、眼外肌的附着点而恢复眼球运动,让其逐渐协调,进而消除或者改善斜视。

若斜视手术后早期发生复视,即看东西出现重影现象,则可能是正常现象,即眼睛突然调整到正常位置的同时,脑部未反应过来,对于新的局面还未来及处理,而出现看东西重影现象。

积极做好术后护理,例如正确用眼、睡眠充足等,则复视可自行恢复。

但复视持续3~6个月仍然没有消除,则要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处理,以改善复视,和小编看下文吧!(1)佩戴眼镜:斜视术后出现复视时,可通过佩戴眼镜方法纠正,例如棱镜眼镜,其较适合小角度斜视患者,通过改变视线与光线的角度纠正斜视,进而消除或者改善复视症状。

但注意,斜视术后复视患者要根据医生指导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

(2)视觉训练:斜视术后积极进行视觉训练,不仅有利于视力恢复,还能改善眼部的肌肉力量,进而促进眼部康复。

一般情况下,斜视术后可进行同视机训练,其有利于患者双眼同时视物,并进行融合视训练,其能让患者看的东西形成一幅图像,还要进行高级视功能训练,其也是立体视,坚持锻炼,能让患者分辨立体的距离,进而利于眼部恢复,消除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斜视的早期用药方法
斜视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的危害是给患者的外观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患者治疗尤其重要。

治疗斜视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斜视的早期用药,希望能帮到你。

斜视的早期用药
1.散瞳剂和缩瞳剂:用阿托品散瞳可以矫正或部分矫正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点缩瞳剂可以形成药物性近视,减弱中枢性调节,对矫正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有效。

2.A型肉毒素:A型肉毒素具有化学去神经作用。

在肌电图监视下将其注射于麻痹肌的拮抗肌内,在药物作用期间,由于药物的神经毒性作用,使肌肉暂时性麻痹,重建了麻痹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能够达到减小或消除斜视的效果。

该药已通过美国FDA认证,主要应用于中小度数内外斜视(<40PD)、术后残余斜视,急性麻痹性斜视(特别是第Ⅵ颅神经麻痹),周期性内斜视,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

以上药物可用于治疗斜视,但斜视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建议患者到医院治疗,不要随意吃药。

专家提醒,如果发现小朋友看电视、走路时要么斜着眼,要么歪着头;看人的眼神不对劲;在太阳光下一只眼睛会眯起来等症状,就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家长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否则孩子经常不用的“斜眼”会最终演变为“废眼”。

预防办法
预防1、消除抑制:斜视主要是发生于视觉发育期间,极大抑制视觉功能的形成。

所以,治疗基本的任务就是消除抑制。

在解决屈光不正的基础上进行遮盖治疗,其原理就是遮盖健眼强迫使用患眼,消除单眼抑制、复视和混淆视,以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预防2、提高视力:提高视力是斜视治疗的根本目的。

精细目力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视觉发育,达到增视效果。

精细目力训练有穿针,描图绘画、穿珠子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预防3、矫正眼位:矫正眼位是消除斜视患者复视,预防单眼抑制、
斜视的重要举措。

眼位矫正,应根据其性质选择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以便给双眼单视创造恢复的条件,使双眼视得到正常的发育。

眼位矫正后还要继续视功能训练,并密切观察视力及眼位变化情况。

预防4、训练黄斑固视:斜视眼多有固视异常,并出现注视点偏移及中心盲点。

斜视患者测定是否有固视异常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在治疗时选择适当方法以训练防止旁中心注视、视网膜异常对应,达到增视的目的。

食疗方法
1、芝麻枸杞粥
黑芝麻10克,粳米50克,枸杞子10克,蜂蜜,清水适量。

将粳米,芝麻用清水洗净,加枸杞子和清水煮开后转小火,熬成粥状,待温凉些调入蜂蜜,即可食用。

补肝肾,养血和血,增强斜视视力。

2、红杞蒸鸡
鸡肉200-400克,枸杞子20-50克,加适量油盐、水,隔水蒸熟食用。

有滋补肝肾,生精明目作用。

适用于头晕眼花、斜视、视力减退、肾虚腰疼、神经衰弱等症。

3、猪肝鸡蛋汤
猪肝100克切片。

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汤,煮熟后打入鸡蛋二个,加少许豆鼓、香葱、食盐调味。

经常食用,可治斜视、远视、夜盲等症。

4、枸杞酒
枸杞10克,桑葚10克,山药20克,红枣10个。

将上述四种材料水煎,分两次饮用,中间间隔3~4小时。

斜视儿童长期服用,能消除眼疲劳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