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承载力

合集下载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目录1. 内容概括 (3)1.1 检测目的 (4)1.2 检测背景 (4)1.3 检测意义 (5)2. 检测依据与标准 (6)2.1 国家标准 (6)2.2 地方标准 (7)2.3 行业规范 (8)3. 检测内容 (9)3.1 地质条件分析 (10)3.2 基础类型分析 (11)3.3 承载力分析模型 (11)3.4 承载力极限状态分析 (13)4. 检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14)4.1 常规检测方法 (15)4.2 特殊检测方法 (16)4.3 技术要求与参数 (18)5. 检测设备与工具 (19)5.1 主要检测仪器 (20)5.2 常用工具 (20)5.3 设备校准与维护 (22)6. 检测程序与流程 (23)6.1 准备工作 (24)6.2 现场勘查 (25)6.3 数据采集 (26)6.4 数据分析 (27)7. 承载力评估与报告 (28)7.1 评估方法 (29)7.2 报告内容 (30)7.3 报告格式与提交要求 (32)8. 风险评估与安全措施 (32)8.1 风险识别 (34)8.2 安全措施 (35)8.3 应急预案 (36)9. 实施与监督 (37)9.1 方案实施 (38)9.2 监督与管理 (40)9.3 记录与存档 (41)10. 结论与建议 (42)10.1 检测结论 (44)10.2 改进建议 (44)10.3 展望与未来工作 (46)1. 内容概括复合地基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承载力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

对复合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是必要的工程实践,本检测方案为明确这一需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及项目安全。

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获取准确的承载力数据,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工程风险。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如静载试验、平板载荷试验等。

具体检测步骤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试验后的结果分析和评估等。

地基处理技术: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处理技术: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与加筋体长度、加筋体强度、加筋层数以及加 筋体与土体间的粘聚力和摩擦系数等有关。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破坏具有滑弧破坏、加筋体绷断、承载破坏和薄层挤出 等多种形式,影响因素也很多。
➢ 到目前为止,许多问题尚未完全搞清楚,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计算理论正处 在发展之中,尚不成熟。
1.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2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或增强体静载荷试 验结果和其周边土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进行初步设计时,可 按下列公式估算:
(1)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按下式计算: f spk 1 m(n 1) f sk
式中:
f spk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sk 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n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m ——面积置换率;
1.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2)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按下式计算:
式中
f spk
m Ra
Ap
(1 m) fsk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Ap ——桩的截面积,m2;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
1.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3)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估算:
n
u p——桩的周长,m;
Ra u p qsil p i p q p AP
i 1
n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i q si ——桩周第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qp
——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对于水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测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测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测提要本文讨论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以及复合地基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bearing capacity of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and its testingafter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Key words:composite foundation of CFG pile; bearing capacity; construction testing;thickness of flexible cusion一、引言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颁布,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及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但在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复合地基检测方面,在不同地区基于某些地区性经验,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根据自己一些粗浅体会就上述问题做一些讨论。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9-2002)(简称地基规范)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简称地基处理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可分为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进行讨论。

1、设计阶段在复合地基设计阶段,地基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地基处理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式估算:fspk=mRa/Ap+β(1-m)fsk (1) 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m —面积置换率;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Ap —桩的截面积(m2);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fsk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00桩CFG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400桩CFG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400桩CFG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一、基本假设
1、地基土的弹性模量选取:E=68*103MPa,可以按实际试验值修正。

2、桩刚度选取:K=3.2*105MPa/m,可以按实际试验值修正。

3、桩复合地基土的应力储备系数:Kc=2,暗示桩-土组合体在桩原位
负荷作用下,静止状态下的可靠性比纯桩土单元更高。

4、桩系数和桩基应力的确定可参考联合地质调查机关的建筑基础设
计规范。

二、地基可靠性计算
1、桩复合地基系统的安全系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般设置为3.5
以上,可以按实际情况修正。

2、桩复合地基系统的可靠性计算,要考虑桩-土组合体的桩土和土体
抗力,首先计算桩截面应力τ(和抗剪力N)以及土体应力σ和抗剪力T,然后根据基本假设中的参数确定桩复合地基的可靠性。

三、结果分析
1、桩复合地基系统的承载力可以提高,桩土复合地基系统的可靠性
会更高,但桩的截面面积、深度、刚度以及土的弹性模量、应力储备系数
等参数又会影响桩复合地基系统的可靠性和承载力。

2、根据上述分析,400桩CFG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可以安全提高,桩
复合地基系统的可靠性也会更高。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1. 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说到复合地基,这可是个让不少工程师朋友们操碎了心的事。

简而言之,复合地基就是把几种不同的材料或结构组合在一起,用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这就好比咱们的日常生活,单靠一个人是没法支撑整个家庭的,但如果家里每个人都分担自己的责任,那就能把事情做得稳稳当当!同理,复合地基就是通过不同材料的相互配合,增强地基的稳固性。

想象一下,地基就像个大家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房子屹立不倒。

1.1 复合地基的组成部分复合地基通常包括土、石、混凝土等材料,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性。

土壤就像是那种能包容一切的老大,虽然承载力不高,但适应性强;石材则是个坚硬的性格,承载力高却不太灵活;混凝土就像个“百变小天后”,可以根据需要调配成不同的形状和强度。

你要是把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嘿,承载力就像坐上火箭一样猛增,稳得一逼!1.2 复合地基的优点谈到复合地基的优点,那可是数不胜数。

首先,它能显著提高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

这就像咱们在搬家时,找个好帮手一起抬重东西,轻松多了。

其次,复合地基还可以改善地基的排水性能,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的“积水成灾”。

最后,复合地基的施工相对简单,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成本,真是让人心里乐开了花!2. 承载力特征值的重要性要说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这个可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承载力特征值就像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性格,决定着整个家庭的运作方式。

它是衡量地基能够承受多大负荷的一个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1 影响承载力特征值的因素承载力特征值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土壤的种类、深度、湿度等。

你想啊,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受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土壤的特性也同样决定着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土壤是松软的沙子,那承载力肯定不行;但如果是坚硬的黏土,那就稳当多了。

还有一点,地基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影响承载力特征值,毕竟大象站在细腿的椅子上,肯定是不稳当的嘛!2.2 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在计算承载力特征值时,工程师们常用的可不是一张嘴,而是一系列的公式和实验。

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

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

4.1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情况,基底位于第⑤层细 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为了减 小变形量,宜选第⑾细砂层为桩端持力层。 设计桩径410mm,桩长23.0m,经计算单桩承 载力特征值可以达到900KN。如果按正方形 1.50m×1.50m布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就可以达到560kPa。
度82.65m,筏板厚1.80m;西北东三面为裙房,地上3层,
地下2层,建筑高度22.75m,筏板厚1.20m;南侧为纯地
下室,没有地上结构。两塔间距21.4m,结合部地上19层 全部架空, 荷载全部由两个塔楼的核心筒负担。由于这 种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基底反力特别不均匀,其标准 值最大值达到698.7kPa,而最小值只有24.1kPa。
3 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
( 7.1.5-2 )
7.3.3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3 款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使由桩身材料强度
确定的单桩承载力不小于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 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
(7.3.3)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7.l.6 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桩身强 度应满足式(7.1.6-1)的要求。当复合地 基承载力进行基础埋深的深度修正时,增强 体桩身强度应满足式(7.1.6-2)的要求。
经多次试算,最终确 定 CFG 桩 复 合 地 基 平 面布置:核心筒位置 1.30m×1.30m正方形 布桩;核心筒外围 1.50m×1.50m正方形 布桩;裙房和纯地下 室及两塔结合部中间 不需要布桩。
A塔楼CFG桩平面布置 见右图。(B塔楼与A 塔楼相同。)
经高层建筑地基与基础协同分析后最终确定两塔楼的最 大沉降量4.39cm,两栋主楼与周围裙房、两塔结合部及 纯地下室之间的差异沉降不超过0.001L,建筑物的整体 倾斜不大于0.0025。在变形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计算复 合地基承载力,也能满足设计要求。(实际已经不需要了)

浅谈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浅谈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浅谈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目前,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工作既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

为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认真做好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是桩基检测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复合地基的明显优势在许多情况下,较之桩基础,采用复合地基的处理形式具有许多明显的优越性。

其一,较为经济。

一般复合地基施工设备简单,技术难度低,置换材料较为便宜,单位工程造价可比桩基础低30%-70%。

其二,适应面广。

复合地基的处理形式很多,如砂石桩法、深层搅拌法、石灰土挤密桩法、高压灌浆法等,对于一般常见的软弱土,如淤泥、杂填土、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粉细砂及富含有机质的暗沟暗塘等均有良好的加固作用。

其三,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有些地基土无法进行换土和桩基施工,只能进行复合地基形式的加固。

目前,我国在建项目采用复合地基形式的约占50%以上,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建筑物的层次也从多层向高层发展,有些地方20~30层的高层建筑也开始采用复合地基的处理形式。

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部门的重要任务。

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为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一般有轻便触探、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法、取芯样试块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推算、静载试验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静载试验法。

静载试验法是在处理过的地基土上设置压板,对压板分级施加一定量的垂直荷载,同时测读地基土的变形,通过分析荷载沉降曲线(Q-S曲线)来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这是一种可靠性很高的传统方法,其准确性和直观性远超过其它几种方法。

因此,对于工程前期试桩或未作试桩的工程桩都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l)附录一“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的要求进行静载荷试验,以确定复合地基的实际承载力或验收其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决不能仅仅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参数进行估算。

从实际完成的检测工程报告看,估算值与实测值往往存在较大偏差。

复合地基承载力报告

复合地基承载力报告

复合地基承载力报告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能够承受的压力或荷载。

它是地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复合地基承载力是指通过采用复合地基技术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和原理复合地基承载力是一种改善地基承载力的工程技术。

它通过在原有地基上增加或改变地基材料,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复合地基技术主要有三种形式:加筋土壤、地基处理和地基处理与加筋土壤相结合。

加筋土壤是指在原有地基上加入土工合成材料,如纤维增强土、格室增强土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质,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是指对原有地基进行改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土壤加固、土壤改良和土壤改造等。

这些技术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特性,提高土壤的抗压强度和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与加筋土壤相结合是一种综合应用技术。

它通过对地基进行处理和加筋土壤的应用,以达到改善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地基处理和加筋土壤的优势,提高地基的整体性能。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应用复合地基承载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地基工程中。

它可以用于土质较差的地区、软土地基和沉降较大的地区等。

同时,复合地基承载力技术也适用于各种建筑物和结构,如房屋、桥梁、堤坝和码头等。

复合地基承载力技术在地基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通过采用复合地基技术,可以增加地基的抗压强度和承载能力,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控制地基沉降:复合地基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地基的沉降,减小地基的变形,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 防止地基液化:在地震区域,复合地基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地基液化,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4. 降低工程成本:相比传统的地基加固方法,复合地基承载力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施工风险小等优点,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书
室内低坪绝对标高40.400m
CFG桩顶标高2.00+0.25=2.25m(相对标高)即 40.400-2.25=38.150m(绝对标高)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的计算:
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孔位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Q uk= Q sk+ Q kp
3#孔:
µp=0.45X3.14=1.413m A p=0.225X0.225X3.14=0.158m2
Q uk =µp∑q s i*l i+ q p*A p = 1.413X(2.79X30+4.3X40+1.91X60)+0.158X500
=523+79=602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602/2=301kN
10#孔:
Q uk=µp∑q s i*l i + q p*A p= 1.413X(2.9X30+3.4X40+2.27X60)+0.158X500
=507+79=586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586/2=293kN
20孔:
Q uk=µ∑q s i*l i + q p*A p = 1.413X(2.97X30+3.7X40+0.5X50+1.83X60)+0.158X500
=525+79=604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604/2=302kN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f a pk =m* R a/ A p + ß(1-m) f sk
f a k=120kPa ß = 0.75~0.95 取ß = 0.80
m = d2/d e2d e= 1.05*S
1.中柱:(G、D轴)(近似等边三角形布桩)
S 1= 2.2m S 2=(1.12+1.02)1/2=1.487m S=(2.2+1.487)/2=1.843 m d e= 1.05X1.843= 1.935m
m=0.452/1.9352 =0.054
f spk =0.054 X250 /0.158 +0.80(1-0.054)X90=82+68=150kPa
2.边柱:(A、K轴)(矩形布桩)
d e= 1.13*(s1s2)1/2
S 1= 1.30 m S 2=1.80 m d e= 1.13X(1.3X1.8) 1/2=1.728
m= d2/d e2=0.452/ 1.7282 =0.067
f spk =240 X 0.067/0.158 +0.80(1-0.067)X90=102+67=168 kPa
地基变形计算:
1.中柱(G轴)
Mmax 对应组合号: 33 Mmax= 117.98 N = 334.17 V = 16.82
Mmin 对应组合号: 40 Mmin= -92.27 N = 246.03 V = -16.15
Nmax 对应组合号: 42 M = 63.78 Nmax= 776.65 V = 5.25
Nmin 对应组合号: 50 M = -2.64 Nmin= 82.98 V = -0.20
Vmax 对应组合号: 33 M = 117.98 N = 334.17 Vmax= 16.82
Vmin 对应组合号: 40 M = -92.27 N = 246.03 Vmin= -16.15
P0 = P-rd
P=F+G/A=(860+480)/3.0X3.2=139kPa G=3.2X3.0X2.5X20=480kN
P0 = 139-2.5X20=139-50=89kPa P0 =89kPa≤0.75f a k=0.75X150=112kPa 2.边柱:(K轴)
Mmax 对应组合号: 50 Mmax= 150.38 N = 39.32 V = 17.75
Mmin 对应组合号: 40 Mmin= -242.64 N = 170.76 V = -44.58
Nmax 对应组合号: 42 M = -133.71 Nmax= 362.21 V = -43.40
Nmin 对应组合号: 50 M = 150.38 Nmin= 39.32 V = 17.75
Vmax 对应组合号: 50 M = 150.38 N = 39.32 Vmax= 17.75
Vmin 对应组合号: 40 M = -242.64 N = 170.76 Vmin= -44.58
P0 = P-rd
P=F+G/A=(420+588)/2.8X4.2=135kPa G=2.8X4.2X2.5X20=588kN
P0 = 135-2.5X20=135-50=85kPa P0 =85kPa≤0.75f a k=0.75X150=112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