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损手术治疗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3), 244-251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0.103039Advances in Surgical Treatmentof Cervical Spondylotic DiseaseJincheng Liu, Zhibin Liu*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 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Yan’an ShaanxiReceived: Feb. 23rd, 2020; accepted: Mar. 9th, 2020; published: Mar. 16th, 2020AbstractCervical spondylosis has 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egenerative diseases of the spine and tends to occur in a younger age.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of human beings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In clinical work, there have been many treatment methods for various type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new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such as cervical endoscope, 3D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micro-scope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diseases, providing a new choice and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diseases.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progres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disease in recent years.KeywordsCervical Spondylosis, Treatment, Surgery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刘金成,刘志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陕西延安收稿日期:2020年2月23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9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16日摘要颈椎病已发展为最常见脊柱退行性病变之一,并且有年轻化的发病趋势。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2000字颈椎病是一种高发性疾病,常见于在企事业单位工作、长期坐姿、低头玩手机等工作方式下。

它的症状有颈部疼痛、颈肩部僵硬、头痛、肩背疼痛等,严重的会导致上肢无力、手指发麻等,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因此,颈椎病的治疗受到了广泛关注,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颈椎病。

保守治疗是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无创、安全、经济等。

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按摩、理疗等。

其中物理治疗是最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包括热敷、冷敷、牵引等。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冷敷可以减轻炎症、肿胀等;牵引可以扩大椎间隙,缓解神经根受压等。

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缓解肌肉紧张等。

按摩和理疗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纠正错误姿势等。

手术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另一种选择,尤其适用于严重或难以控制的病例。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神经根受压、恢复椎间隙等。

手术方法有多种,如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微创手术等,根据患者的个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综合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最佳选择,可以同时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少手术风险;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恢复功能等效果。

综合治疗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病程、年龄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是治疗颈椎病的长期措施之一,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更为重要的。

一般建议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长时间坐姿,定期进行颈部锻炼等。

综合以上分析,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同时注意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以保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外科术式选择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34 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压缩型骨折脱位13 例,颈椎爆裂性骨折脱位9 例,单侧小关节脱位2 例,双侧小关节脱位10 例。

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6 例,B级8 例,C 级12 例,D级5 例,E级3 例。

其中单纯颈椎前路钢板固定28 例,单纯后路侧块钢板固定3 例,前后路联合固定3 例。

结果随访4~25个月,平均11.2个月,植骨于术后3~4个月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和骨不连发生。

94.1%患者术后获得完全复位,术后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无丢失,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无恢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恢复,平均Frankel分级提高1~2级。

结论采用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大部份的病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根据颈椎损伤机制、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创伤性下颈椎不稳手术治疗颈椎不稳主要由创伤、退变、肿瘤、炎症、畸形及医源性等因素引起,创伤引起的下颈椎不稳在临床上最为多见。

下颈椎不稳是一种影响脊髓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工业、交通、军事训练和体育活动中颈椎骨折脱位造成的颈椎不稳日益增多。

随着内固定材料和技术的发展,手术广泛应用于下颈椎不稳的治疗,目的在于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重建颈椎的曲度和高度,维持颈椎的稳定,保护脊髓的功能[1~3]。

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创伤性下颈椎不稳34 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4 例,男26 例,女8 例;年龄23~60 岁,平均38 岁。

伤后至手术时间1~10 d,平均3.2 d。

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首先从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入手,介绍了上颈椎损伤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讨论了上颈椎损伤的分类、现有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

重点关注了保守治疗研究和新技术在治疗上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在总结了当前临床治疗研究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整理和分析,有助于促进上颈椎损伤的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上颈椎损伤、临床治疗、分类、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新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总结、展望、未来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颈椎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颈部创伤,通常由于剧烈的车祸、摔倒或运动活动导致。

上颈椎由第一颈椎(寰枢椎)和第二颈椎(轴椎)组成,是颈部最重要的部位之一。

上颈椎损伤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颈部疼痛、神经损伤甚至瘫痪。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新技术在上颈椎损伤的治疗中也逐渐得到应用。

本文将对上颈椎损伤的分类、现有临床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进展、保守治疗研究以及新技术在治疗上颈椎损伤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上颈椎损伤的治疗现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探讨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现有治疗方法的回顾和分析,进一步探讨新技术在治疗上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上颈椎损伤治疗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医学界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2. 正文2.1 上颈椎损伤的分类上颈椎损伤的分类是指根据损伤程度和类型将上颈椎损伤进行分类,这有助于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浅谈颈椎病损手术技术的发展

浅谈颈椎病损手术技术的发展

浅谈颈椎病损手术技术的发展摘要】整理、理解颈椎手术的发展,探讨各项技术的特点,提高并发现新的研究方向。

通过临床实践、电子资料阅览、科室经验交流、翻阅近年来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护理资料,总结颈椎技术的艰难历程,不同技术的产生条件和其临床意义。

在即可恢复颈椎稳定性、保护神经、为进一步治疗及康复训练争取时间的指导思想下综合、个体选择这一矛盾手术抉择理念应该引起注意,且不断完善金属固定材料的性质及可塑性应该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颈椎;手术方式;技术;理念【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331-01颈椎病已成为常见多发疾病,并由于现代交通方式的改变,外伤性颈椎病损疾病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其致死率也逐年增高。

发病机制多为颈椎不稳导致的伴或不伴神经损伤,从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

其中外伤性颈椎滑脱是常见类型,上位颈椎的外伤性滑脱可能是致命的,下位颈椎滑脱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四肢麻木、单侧疼痛等)。

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快速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性,为神经功能恢复和后续康复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的有效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和认可的术式,分为颈前入路和颈后入路两大类,各有优劣。

下面就两者的各自发展和优劣、适应症做一简单讨论。

1.颈前入路术式自1955年Robinson首先提出颈前入路及自体植骨以来,广泛应用于颈椎创伤、肿瘤、炎症和脊髓型颈椎病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取得一系列的成果,但其早期并发症突出,发生率约为13%~30%。

1.1 皮质骨螺钉及松质骨螺钉技术单纯的螺钉技术可使滑脱、骨折的颈椎获得较强的稳定性,操作比较简单,对于连续多节段适用,但对于颈椎的生理弯曲和保持椎间盘间的生理高度没有很好的效果,术中容易损伤或加重受损神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康复训练不能及时的进行、自体植骨融合不好。

1.2 颈椎钢板系统技术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师临床的不断探索,针对相关并发症(螺钉松动、滑脱、断裂、食管瘘)的发生原因(操作者技术经验、材料的质量问题、术中的操作及暴露、螺钉的进入角度等),提出了新的、不同的解决方案。

颈椎病医学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

颈椎病医学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

颈椎病医学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颈椎病医学中的临床治疗长时间姿势不当是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常见发病原因,长期保持相同的姿势会压迫颈部神经系统,同时影响颈部、肩部以及脑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会导致颈部肌肉僵硬、痉挛,并对椎体造成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脊柱扭曲、侧弯等变形,引发关节紊乱。

手法推拿与颈部按摩能够明显矫正脊柱的变形状况,并帮助颈部紧张、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还会纠正错位逆乱的组织和关节,以达到舒筋活络,气血通畅,理筋整复的功效;另外还会提高颈部的血液循环功能,改善头晕、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

通过牵引治疗能够减轻变形的脊椎对神经与脊髓的压迫与刺激,而且通过加大椎间隙与椎间孔空间有助于颈椎关节滑膜复位。

中药熏蒸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段,通过熏蒸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经患者的颈部皮肤直达病灶,能够保证药效的持久,而且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松弛颈部组织粘连,从根本上改善颈、肩部的血运状况,同时还可以改善局部充血水肿,缓解疼痛与酸胀的感觉。

针灸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通过对患处进行针刺可以使阳气在患处聚集,疏通经脉,益气活血,以达”针引阳气”的功效;同时,针刺可以改变颈椎病变部位的微循环,刺激体内类吗啡样物质的释放,加快患处炎性渗出物及致痛物质的吸收,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增加耐受力,有效改善临床症状[6-7]。

另外,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其日常生活习惯对颈椎病治疗与转归的重要性,每天坚持进行适当的的体育运动[8]。

本组研究中,经治疗,观察组中痊愈7例,有效3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证候总积分为(±)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疗法联合推拿、热敷、牵引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颈前路手术损伤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

颈前路手术损伤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

颈前路手术损伤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49-01【摘要】随着颈椎前路手术的广泛开展,与之相关的损伤越来越受到众多临床医师的关注。

导致颈前路手术损伤的原因很多,如患者病变导致的解剖改变、术者操作水平、器械配置适当等。

一旦损伤发生将对手术疗效和术后康复带来很大影响甚至手术治疗失败。

因此,总结损伤的原因,探讨其防治策略,可以减少或避免手术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颈前路手术;损伤;防治随着颈椎外科的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颈椎前路手术的开展越来越普遍,其病例适应范围以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为主,但颈段手术属于集高风险、高难度和高科技于一体的术式,一旦出现手术损伤多较为严重。

因此,分析颈前路手术损伤的原因,有助于提高手术技巧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颈前路手术损伤有以下几种。

1. 脊髓损伤颈椎前路手术出现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一般不超过1%[1],这是颈椎手术时容易发生、且后果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具体原因:1.1 术中过度仰伸。

由于颈椎病者,多伴有椎管狭窄,前方有占位性致压物,后方再有肥厚的黄韧带使代偿性间隙已消失易致脊髓过伸性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终身四肢瘫痪。

防治措施:该并发症关键是预防,术中不宜过度仰伸,椎体前方显露的关键是对颈深筋膜的松解,头颈无需过伸1.2 过度牵引。

主要是在术中对颈椎过度牵引所致,尤其是椎节严重不稳定和颈椎骨折脱位者,防治措施:术前明确患者颈部病理解剖状态,术中切忌过重牵引。

一般1-2kg足够维持颈椎的稳定。

1.3 器械的刺激损伤。

手术器械对脊髓的直接压迫、减压时环钻的震动对脊髓的冲击等都可以加重脊髓水肿,因此器械操作失误或反复触压硬脊膜、枪式咬骨钳过厚(>1mm)环钻心偏斜等都会造成对脊髓的损伤。

防治措施:对于采用刮匙或枪式咬骨钳扩大减压时应选择尺寸适中的器械,在器械进入骨赘后方有阻力是不应强行操作,须使用神经剥离子耐心剥离后用刮匙小心刮除骨赘[2]。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现代疾病,医学专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本篇文章将分析现代医学中关于颈椎病治疗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颈椎病治疗方法1. 传统治疗方法传统的颈椎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主要以止痛消炎为主,例如:退烧镇痛药、消炎药等等。

康复训练则主要是进行针对颈椎病患者的锻炼和理疗,促进患者颈椎的康复和恢复。

传统的颈椎病治疗方法优点是治疗费用低,对患者的伤害小。

但其缺点是治疗周期较长,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对于重度患者更加缓慢。

2. 微创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微创手术治疗渐渐被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中。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微创手术治疗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椎板切除术、内窥镜下椎间孔扩大术等等。

其中内窥镜下椎间孔扩大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3. 脊柱外科手术治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更为严格和复杂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严重或长期病情的患者。

这种治疗方法优点是治疗效果好,能够彻底解决颈椎病的问题。

同时其缺点是手术费用高昂,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颈椎病治疗技术分析1. 钩吻连结术钩吻连结术是一种通过钩子和吊环来连接相邻椎体,使其不再相对移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实现椎体的固定,从而达到稳定颈椎病的效果。

但是其缺点在于必须戴护颈固定器3-4个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2. 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术是一种简单的手术方法,类似于开窗取出内部物体。

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

但是其缺点是仅适用于患者的颈椎病比较低级且椎板所在的位置比较中心的情况。

3. 内窥镜下椎间孔扩大术内窥镜下椎间孔扩大术是通过内窥镜技术观察和进行手术,进入患者的颈椎骨骼结构内部进行操作。

这种方法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

但是其缺点是其适用范围比较小。

结论从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微创手术治疗显著提高了颈椎病治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损手术治疗研究论文颈椎病损手术治疗研究论文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病变或损伤等原因,导致神经根、脊髓及椎动脉等结构受压或受损,从而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非手术治疗如理疗、药物治疗等可缓解症状,但对于严重的病变及不适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需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颈椎病损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原则,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手术风险。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收集了近几年相关的临床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和总结。

同时,参考了手术操作规范及手术视频资料。

二、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手术方式有多种选择。

以下是常见的手术方式:
1. 前路手术:在患者颈部前面作切口,直接将椎间盘切除,减轻神经根压迫。

2. 后路手术:在患者颈部后面作切口,通过清除后路硬
膜囊和突出物,减轻神经根压迫。

3.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将椎间盘置换为人工椎间盘,达到类似于天然椎间盘的缓冲作用,提高颈椎的稳定性。

以上手术方式都具有其优劣之处,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手术方式。

三、手术注意事项
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定病变位置、程度及手术适应症。

2. 术中操作规范:手术中要根据手术方式进行严格的操作规范,尽量避免手术创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3. 术后护理:对于手术后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休息和护理,减轻术后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四、疗效评估
手术后疗效的评估主要包括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恢复、椎间隙高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研究表明,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得到恢复,椎间隙高度和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五、风险评估
颈椎病损手术治疗并不是无风险的,术前必须对病情、手术方式和手术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了解患者的患病史、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对患者的麻醉、术前准备进行充分的评估。

2. 手术过程: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血、损伤周围神经和椎动脉,防止出现并发症。

3. 术后恢复:手术后要对患者进行用药、休息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六、结论
颈椎病损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基于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方式的优劣,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疗效。

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在术中要遵守严格的操作规范,在术后要给予适当的休息和护理。

同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疼痛、神经功能、椎间隙高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