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量测定操作规程
风量仪操作规程

2、如需保存设置,请在完成设置后切换到其他界面,请勿直接关机。
4.4运行
在主界面按开始键(注:实际测量时,使用手柄上的测量按钮十分便捷)界面会切换至图11所示的测量界面,并且秒表开始倒计时(测量周期可人为设置,默认是10秒),当倒计完成,自定弹出单次测量结果(图12),显示10秒内各变量的算术平均值。在结果界面,点击任意位置,都可以退回到开机界面。
开机后可看到欢迎界面如图1,表示仪器正在做开机准备,可点击屏幕任意位置进入主界面(图2),约5秒无动作也会自动进入。
图1欢迎界面
图2主界面
在所有界面的上方可以看到“日期和时间”、“现有记录数目”和“剩余电量”,其中“日期和时间”的显示格式为“YY:MM::DD HH:MM:SS”,比如“2013:12:25 13:34”。“现有记录数”紧跟在软盘符号后面,表示现有内存中历史记录的条数。“剩余电量”则以图标的形式指示当前剩余电量,有4个档(如图3),当图标显示为第1种情况时,请务必连接充电器进行充电,以免影响测量。
打印结果包括日期时间、地址号、温度、差压与风量。正数差压对应送风,负数差压对应回风。
注:在查询界面(图13)下,若想手动打印查询的结果,也需要将此位置设为ON,以建立与打印机的蓝牙连接。
4、点击“环境补偿”的ON/OFF切换键(图10)。若为状态ON,则输出的压差和风量输出为标准状态(101Kpa,0℃)的值;若为状态OFF,则压差和风量输出为当前环境大气压和温度下的值。
5.注意事项
无
6.相关记录
《检验仪器和设备使用登记表》
《检验仪器和设备降级、封存、报废申请》
《检验设备检修申请单》
《检验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
测风员操作规程(6篇范文)

测风员操作规程(6篇范文)第1篇测风员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第一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的测风员。
第二条测风员应完成下列工作:1、定期测定矿井风量、风压、漏风量。
2、测定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及时提出风量调整方案。
3、测定矿井各用风地点的温度、湿度、所需检测气体的浓度。
4、及时准确填报通风报表和各种记录。
5、计算矿井通风参数:有效风量率、外部漏风率、等积孔等。
6、监测各用风地点的配风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7、在进行瓦斯等级鉴定、反风演习等工作时,测定有关参数和做好资料汇总工作。
8、协助开展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和风机性能测定等工作。
9、通风构筑物的漏风测定。
10、协助进行局部通风机风压的测定。
二、上岗条件第三条测风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第四条测风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风量、气体浓度、温度以及对测风的规定。
2、所用风表和其他仪器的性能、参数。
3、熟悉矿井通风系统,掌握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
4、熟悉测风方法、过程、注意事项。
5、掌握测定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方法。
6、掌握测定局部通风机风量、风压的方法。
7、掌握测定井下某一工作区域的气候条件(即温度、湿度、风速等)的方法。
8、掌握测量井巷的点压力(静压、速压和全压)和一段巷道的通风阻力(压差)的方法。
9、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10、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11、了解有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
三、安全规定第五条矿井每10天至少进行1次全面测风,测风地点、位置、测风周期应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第六条测风应在专门的测风站进行。
在无测风站的地点测风时,要选择巷道断面规整、无片帮空顶、无障碍物、无淋水和前后l0m内无拐弯的直线巷道内进行。
第七条测风操作时要遵守下列规定:1、回采工作面的风量一般应在工作面的进、回风巷分别测定,测定周期应由矿技术负责人确定,但不能大于10天。
洁净区风量和风速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目的:建立洁净区检测风量和风速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范围:洁净区风量和风速检测。
三、责任人:质量部管理人员、化验室工作人员。
四、管理内容:1、测定条件1.1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净化空调各项效果必须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条件下获得。
1.2风量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如过滤器有无被堵、挡),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并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2、测量仪器2.1测量仪器为智能风速计精密度为0.01以上,校准仪器后进行检测。
2.2FLY-1型的风量仪。
3、测定方法3.1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送风量,其中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距地面0.8m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取距送风面0.5m的垂直截面。
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m,测点数应不少于10个,均匀布置。
3.2乱流洁净室: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测试时去掉高效过滤器散流罩,将探头调整好方位,贴近高效过滤器滤纸下方,距高效滤纸约15cm,结果稳定后读数,每只高效取四角和中心五个点,取四角点时,取样点距左右边框10~15cm。
3.3对没有安装过滤器的风口,将矩形风管按测定截面分割若干个相等的截面,每个小截面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应大于200㎜,测点位于截面中心,测点不少于3个,测定风速。
3.4对按有扩散板的风口,采用风量罩直接测试风口风量,直接将罩子套住风口读数,风量值为m3/h。
4、换气次数计算高效过滤器平均风速=各测点风速之和/测量点数高效过滤器风量(m3/h)L=平均风速v(m/s)×高效过滤器的送风面积S(m2)×3600根据测得的送风量、房间容积计算换气次数的目的是确认洁净室换气次数能否达到标准要求的换气次数。
计算方法:n(次/h)= L1+ L2+……+LnA×H式中:n——换气次数(次/h);L l ,L2,……Ln——房间各送风口的送风量;A——房间面积;H——房间高度。
风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洁净室风量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洁净室风量和换气次数的检测。
3. 职责洁净区风量检测人员执行本规程。
4. 工作程序(1)风量检测必须首先进行,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下获得。
(2)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
(3)万级和十万级洁净室检测风量和换气次数。
4.1 检测方法与仪器操作4.1.1洁净室风量的检测每一洁净室装有过滤器的送风口进行风量测试。
如果洁净室有多个送风口,每个送风口单独测试,将每个送风口的风量相加,计算出总风量。
(洁净室风口数及面积见表1)。
风口数为n,第1个送风口风量为A1,第2个送风口风量为A2,第n个送风口风量为An。
总风量(m3/h)= A1+A2+…+An4.1.2换气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容积的比值。
换气次数(次/h)= 总风量/房间容积4.2检测仪器组成与安装4.2.1风量罩组成加野MODEL6705风量罩由风罩(标配610×610 mm)、玻璃纤维支杆、便携把手、底座(含16个测量点)及测量仪主机组成。
4.2.2支杆安装将一根支杆的一端插入到支杆安装槽内如下图①,将另一端插入到框架角如下图②(框架角的位置参考下图③)。
剩余3根支杆安装位置参考下图③,安装步骤同上。
支杆要交叉安装,支杆拆卸顺序与之相反。
版本V1.0 文件名称风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页码4.2.3便携把手安装便携把手安装顺序参考下图,其拆卸顺序与之相反。
4.3检测仪器操作4.3.1开机前准备:确认风量罩已按要求安装好。
测量仪主机确认有电,用4节AA型电池供电。
4.3.2开机:按住“ POWER”键 2 秒钟,进入测试主界面。
4.3.3风量检测:按键操作包括测量仪主机上的按键操作及底座按键操作。
底座左键,此按键用于控制风量测试的开始、停止。
底座右键,此按键用于控制风量测试值的保存。
在测试设置中确认测试模式为“ Single”,实际、标准风量设置为“Std”。
测风工操作规程

报告审核与提交
报告审核
01
由专业人员对测风报告进行审核,检查报告内容是否
完整、准确、合规,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问题处理
02 对于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报告提交
03
将审核通过的测风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以便
后续决策和使用。
05
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措施
及时上报
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给相关负责人或管理部门,以便进一步分析处 理。
协助调查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异常情况的调查分析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 助。
06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
明确测风工作的质量管理方向,设定可量化的目标 。
确立质量管理组织
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指定质量管理人员,负 责质量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
在确认异常情况后,应立即暂停测量工作,避免错误数据的产生 。
安全保障
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采取必要措施,如撤离危险区域、对设备 进行安全防护等。
启用备用设备
如有备用测风设备,应及时启用,确保测量工作能够继续进行。
记录并上报异常情况
详细记录
对异常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发生时间、现象描述、初步判断 等。
进行实地测量并记录数据
仪器检查
在测量前对测风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故障处理
遇到设备故障或数据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 并记录相关情况。
数据记录
按照设定的数据记录频率,实时记录风速、 风向等数据。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测量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04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
风口风速、风量、换气次数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4.4.3.换气次数:
该房间各送风口风量值之和除以房间体积得出该房间的换气次数。
5.计算
风口平均风速(V):
式中:V1+V2…V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各测点风速(m/s);
n——测点总数(个)。
风口风量L的计算:
L = 3600×F×V
式中:F——风口通风面积(m2);
题 目
风口风速、风量、换气次数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制 定
部门审核
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部
1.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净化系统送风口风速、风量、换气次数的测试方法和基本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风口风速、风量、换气次数的测试。
3.职责
QA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4.1.风速
4.4.1.1.风速仪通过物料口按相关规定进入被测区域。
4.4.1.2.用风速计贴近风口处测量。按定点测量法要求,根据风口截面大小将其划分为若干面积相等小块,在其中心处测量。对距形风口,一般测
5个点即可;对尺寸较大者,可分为相等大小的小格进行测量。如下图:
一般定点尺寸较大者定点
4.4.1.3.也可用辅助风管罩上风口,然后按定点测量法要求在风管出风口处测试。
监测员:严格执行本规程。
4.内容
4.1.原理
风速是指送风口截面上的气流速度,送风口的风量是由测定截面积与流经该截面上的气流平均速度相乘得到。截面积可用尺子量出后计算得出。
4.2.仪器
热球式电风速计、辅助风管(能刚好罩住风口,高度约为1.2米)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 (2)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以及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测风管理流程第二条为了对工作场所的风量进行调节和管理,制定以下管理流程:一、测风准备1. 确定测风的目的和范围,明确所要调节的区域。
2. 准备测风仪器和相关设备,并进行校准和检验。
3. 组织人员进行测风前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和安全地使用测风仪器。
二、测风实施1. 根据测风的目的和范围,确定测风的时间和地点。
2. 按照测风计划,在测风点进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
3. 进行现场调试和调整,确保测风数据的准确性。
三、测风报告1. 对测风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测风报告。
2. 测风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测风的目的和范围;b. 测风的结果和分析;c. 针对测风结果提出的调节建议。
3. 将测风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调节措施能够及时采取。
四、调节措施的实施1. 根据测风报告提出的调节建议,制定相应的调节措施。
2. 确定责任人,组织实施调节措施。
3. 对调节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调节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章测风仪器使用规范第四条测风仪器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规范:一、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操作测风仪器的技能。
二、测风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使用测风仪器时,应遵守操作说明,确保仪器的安全使用。
四、测风仪器的存储和保养应按照规定进行,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第四章测风记录和报告第五条在进行风量调节测风时,应记录相关数据,并生成测风报告。
第六条测风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测风的目的和范围。
二、测风的时间和地点。
三、测风的仪器和设备。
四、测风数据的记录。
五、现场调试和调整的记录。
第七条测风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测风的目的和范围。
二、测风的结果和分析。
三、针对测风结果的调节建议。
第五章相关责任和要求第八条相关责任和要求如下:一、相关部门负责测风的组织和实施。
测风工操作规程范文

测风工操作规程范文为了确保测风工作的安全和准确性,制定了以下的测风工操作规程。
所有从事测风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程,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安全准备1.通过相应的培训,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了解测风工作的风险和安全事项;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耳塞、手套等;3.检查所使用的测风仪器和设备的正常状况,确保其稳定运行;4.熟悉现场的地形、气象条件和紧急出口位置,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5.与其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确保工作的协调进行。
二、现场勘测1.根据项目需求和预定位置,选择适当的测风点;2.清理测风点周围障碍物,确保测风仪器和设备的放置位置平稳安全;3.确认测风点的测风高度,并进行标识,以便后续的测量和数据分析;4.进行现场巡视,检查是否有任何潜在的安全风险,如松散的电线、倾斜的杆塔等;5.与现场工作人员、农民等进行沟通,向他们介绍测风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确保其理解和配合。
三、测风仪器操作1.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手册,正确设置和激活测风仪器;2.在风速和风向传感器周围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3.根据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风速和风向的测量,记录数据;4.确保测风仪器和相应设备的稳定运行,及时处理和修复任何故障;5.每次测风工作完成后,对测风仪器和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保存相关数据和文件。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1.将测得的风速和风向数据导入电脑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中;2.根据测风仪器和设备的规格和硬件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3.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校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4.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图表,以供项目相关人员使用;5.将数据的统计结果和相关问题报告给项目负责人,进行讨论和进一步的决策。
五、工作总结和改进1.每次测风工作完成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问题和不足之处;2.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反馈;3.与相关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共享,促进工作的不断提升;4.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了解最新的测风技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量测定操作规程
风量测定操作规程
一、概述
风量测定是对风机或通风系统的风量进行定量测量的过程。
准确测定风量对于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和调整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操作规程主要针对风量测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说明,以确保风量测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操作步骤
1. 确定测定方法和仪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测定方法和合适的测量仪器。
常用的方法有风速流量法、静压差法等,常用的仪器有风速仪、静压差仪等。
2. 安装测量仪器:根据测定方法的要求,将测量仪器正确安装在通风系统中。
对于风速仪,应将其探头放置在需要测定风速的位置,并确保探头正对风向;对于静压差仪,应将其两个差压吸引管分别连接到通风系统两个具有差压的位置。
3. 开始测量:打开风机或通风系统,并等待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根据测定方法的要求,取样测量风速和静压差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取样时应避免被其他设备或障碍物遮挡,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 记录测量结果:将测量到的风速和静压差的数值记录下来,并进行适当的单位换算。
5. 分析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风量,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判断风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正。
6. 清理仪器和恢复系统: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测量仪器,并将其正确归位。
关闭风机或通风系统,并恢复系统到正常运行状态。
三、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测量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运行的通风系统。
3. 仪器的安装和取样的位置应严格遵循测定方法的要求,并保持稳定不变。
4.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室内温度、湿度等。
5. 测量结果应记录准确,充分考虑小数点位数和单位换算。
6. 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仪器,以保证下次使用的准确性。
四、异常情况处理
1. 如果测量过程中发现仪器故障或异常,请及时停止测量,并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检查和修理。
2. 如果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存在较大差异,请重新进行测量,并检查仪器的正确性和使用方法。
3. 如果在测量过程中发现风机或通风系统存在明显问题,请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调整和修理。
五、总结
风量测定是对通风系统运行情况的重要评估和调整手段。
正确进行风量测定的操作规程,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而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调整工程设计的可行性。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达到有效测量和评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