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归纳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合集下载

新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四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新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四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常见金属元素(如Na 、Mg 、Al 、Fe 、Cu 等)和非金属元素(如Cl 、N 、S 、Si )。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Ⅰ.客观题(1)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2)以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鉴别与分离等。

Ⅰ.主观题(1)以“铁三角”“铝三角”的转化关系为载体,考查分析图像能力和计算能力。

(2)以化工流程的形式,考查金属矿物的冶炼和工业废液的提纯。

一、常见金属及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钠及其化合物(1)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被氧化成Na 2O 和Na 2O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2)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3)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 2-3+H +===HCO -3、HCO -3+H +===H 2O+CO 2↑。

2.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发生反应:2Mg+O 2=====点燃22MgO ,此外还发生反应:3Mg+N 2=====点燃2Mg 3N 2、2Mg+CO 2====△2MgO+C 。

(2)铝与NaOH 溶液、非氧化性强酸反应生成H 2。

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使铝发生钝化。

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 四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3)Al2O3、Al(OH)3仅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如在氨水和碳酸中不溶)。

(4)Al3+、AlO-2只能分别存在于酸性、碱性溶液中。

Al3+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OH-、CO2-3、HCO-3、SO2-3、S2-、ClO-、AlO-2,其中OH-是因为直接反应,其余均是因为发生了剧烈的双水解反应。

AlO-2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H+、HCO-3、Al3+、Fe2+、Fe3+,其中H+和HCO-3是因为与AlO-2直接反应(AlO-2+HCO-3 +H2O===Al(OH)3↓+CO2-3),其余也是因为发生了剧烈的双水解反应。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一、元素的化学性质1.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的构成等;2.元素的化学活性:元素的化合价、化合能力等;3.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原理等;4.元素的电性和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原子半径等;5.元素的地壳丰度和存在形式: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存在的化合物等。

二、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1.金属元素:铁、铜、锌、锡、铝等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2.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硫、磷等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3.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规律、周期表的各种分类和用途等;4.难溶于水的元素:炭、硫、硅、铝等元素的溶解性和存在形式等;5.稀有元素:稀有气体、稀土元素、过渡金属等的特性、应用等。

三、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2.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3.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醇、醚、酮、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4.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反应类型的定义及示例;2.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等;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平衡方程式的给定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位置的调节等;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试错法、代数法等;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摩尔计算等。

六、化学分析方法1.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2.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3.光度法:光度法的原理、操作和应用等;4.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的原理和应用等。

普通化学第3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普通化学第3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 化合物
2010-3-17
三课时
讲授内容
• 一、钠及其化合物 • 二、铝及其化合物 • 三、铁及其化合物 • 四、硬水的软化
• IA族的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可溶 于水的碱,所以称作碱金属。
• 碱金属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 以钠为代表,学习钠的有关知识。
一、钠及其化合物
Al
熔点/℃
660
Al2O3 2050
(2)铝的化学性质
4Al+3O2=2Al2O3
与硫、卤素的反应(学生自己写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H+
Al2O3+6HCl=2AlCl3+3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OH-
Al2O3+2NaOH=2NaAlO2+H2O
剂。
腐植酸钠
腐植酸钠是一种高分子非均一 的芳香族,是多羟基、羧酸的 钠盐,外观为黑色粉状、晶状 固体。溶于水,呈碱性。具有 离子交换、吸附、络合、螯合、 絮凝、粘结等多种功能。
主要规格:
腐植酸 (干基计) ≥60.0% 水不溶物(干基计) ≤15.0%
水 份 ≤15.0% PH 8.0-10.0
•主要用途: 工业方面:用于陶瓷增效剂,钻井泥浆降失水剂, 混凝土早强减水剂,废水处理剂、软水染色剂,离子交换剂、 锅炉水处理剂等。 其他方面:主要用于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养殖池水 处理剂、饲料添加剂及兽药制剂等。
• C. 宝石:红宝石——铬元素

蓝宝石——铁、钛等元素
(2)氢氧化铝Al(OH)3
• 为白色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 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偏 铝酸盐。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 +NaOH=NaAlO2+2H2O

高中化学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元素知识点(1)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导电、导热。

但不同金属在密度、硬度、熔沸点等方面差别较大。

这也是金属单质的一大特点。

2.金属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可表示为M – ne -→M n+,金属的还原性主要表现在金属能与非金属、水、酸、某些盐发生反应。

4Na + O 2 == 2Na 2O 2Na + O 2 Na 2O 2 2Na + Cl 2 == 2NaCl 二、知识点归纳 (一)钠的化合物 ⑴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Na 2O ) 过氧化钠(Na 2O 2) 化合价 氧的化合价为-2价氧的化合价为-1价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颜色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与H 2O 反应 Na 2O + H 2O == 2NaOH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与CO 2反应 Na 2O + CO 2 == Na 2CO 3 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与酸反应 Na 2O + 2HCl ==2NaCl + H 2O2Na 2O 2 + 4HCl == 4NaCl + 2H 2O +O 2↑漂白作用 无 有用途 制NaOH 作生氧剂,氧化剂保存 密封密封转化Na 2O → Na 2O 2Na 2CO 3 NaHCO 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但溶解度比Na 2CO 3小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晶体热稳定性 加热难分解2NaHCO 3 Na 2CO 3 + CO 2↑+ H 2O与酸反应CO 32- + 2H + == CO 2↑+ H 2OH + + HCO 3- == CO 2↑+ H 2O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 Na 2O :白色固体,溶于水生成NaOH ,不稳定,继续跟O 2反应生成淡黄色的Na 2O 2Na 2O 2:淡黄色固体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漂白剂)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供氧剂) 碱NaOH :白色固体,易潮解,俗名苛性钠,烧碱 盐类 NaCl (食盐):存在于海水中 Na 2CO 3:俗名苏打,纯碱,稳定,加热难分解,晶体Na 2CO 3•10H 2O 易风化NaHCO 3:俗名小苏打,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在水中溶解度小于Na 2CO 3,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CO 2可见沉淀析出与CaCl 2反应 Ca 2+ + CO 32- == CaCO 3↓不反应与NaOH 反应 不反应HCO 3- + OH - == CO 32- + H 2O 与Ca(OH)2反应Ca2++ CO 32- == CaCO 3↓2HCO 3-(过量)+ 2OH - + Ca 2+ == CO 32- +2H 2O + CaCO 3↓相互转化CO 32- + CO 2 + H 2O == 2HCO 3-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2NaHCO 3 Na 2CO 3 + CO 2↑+ H 2O(二)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⑴ 位置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3周期 第ⅢA 族。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CuSO4=Cu(OH)2↓+Na2SO4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2Na+2HCl=2NaCl+H2↑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它是所有金属之中最丰富且最廉价的金属,其化合物用于各种工业用途,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过去的大约三十年里,铁化合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总结铁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基本性质、应用及相关知识。

一、铁及其原子构造铁是一种稀土元素,质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在常温下为固体,颜色为淡灰色,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性;它的原子构造由26个质子和26个电子组成,由2s2 2p6 3s2 3p6 4s2 3d6组成,具有6种不同配位形式,形成6种不同的铁化合物。

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铁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比其他金属熔点和沸点都高;(2)铁熔点为1538℃,沸点1811℃,它的密度在所有金属中是最大的;(3)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和磁性,可以用于制造各种机械设备;(4)铁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不容易产生化学反应,是制造永久性金属制品的重要材料。

三、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铁及其化合物主要用于机械制造,可以用于制造电机、火车、汽车、家具等;(2)铁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冶金等领域,用于装配零部件、组装大型设备等;(3)铁及其化合物也可以用于环保、防护、电力等领域;(4)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

四、铁及其化合物的安全防护(1)使用铁及其化合物时,应按照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等;(2)运输铁及其化合物应采取安全措施,如将化合物封装好,避免发生灼伤或污染环境;(3)制造铁及其化合物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保证工厂安全,并确保排放的污染物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管控。

本文总结的铁及其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应用及相关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铁及其化合物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正确使用该类物质,减少造成污染和伤害的可能性。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金属元素是化学元素中的一类,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金属元素的一般性质、常见化合物及其应用。

一、金属元素的一般性质1. 密度大:金属元素的原子通常比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大,因此金属元素的密度较大。

2. 导电性好:金属元素的电子排列松散,因此电子容易自由移动,并在外界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流。

3. 导热性好:金属元素的电子容易自由移动,在受热后能迅速传递热量。

4. 可塑性高:金属元素由于具有金属键,使得金属元素之间的结构松散,因此可以轻松改变形状。

5. 有延展性:金属元素的原子间有较强的金属键,因此可以拉成线、锻成薄片或制成其它形状。

二、常见金属元素和其性质1. 铁(Fe):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常见的铁化合物有氧化铁(Fe2O3)、碳酸铁(FeCO3)等。

2. 铜(Cu):是一种优良的导电金属,广泛用于电缆、电器等。

常见的铜化合物有氧化铜(CuO)、硫酸铜(CuSO4)等。

3. 铝(Al):具有较轻的质量和良好的导电性,被广泛用于制造包装材料、航空器件等。

常见的铝化合物有氧化铝(Al2O3)、硫酸铝(Al2(SO4)3)等。

4. 锌(Zn):是一种常见的防腐金属,广泛用于防腐涂层和电池。

常见的锌化合物有氧化锌(ZnO)、硫酸锌(ZnSO4)等。

5. 镍(Ni):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广泛用于不锈钢和电池。

常见的镍化合物有氧化镍(NiO)、硫酸镍(NiSO4)等。

三、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应用1.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广泛应用于陶瓷、建筑材料、磁性材料等。

例如,氧化铁(Fe2O3)被用于制造磁铁。

2. 金属盐类:金属盐类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例如,硫酸铜(CuSO4)被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处理剂。

3.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例如,不锈钢中加入了镍(Ni),提高了抗腐蚀能力。

化学高二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知识点

化学高二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知识点

化学高二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知识点
1、Al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NaAlO2+3H2↑
(4)常温下与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
2、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Fe2+→Fe(OH)2→Fe(OH)3→Fe2O3?X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烤蓝、油漆等)
②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

(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1、钠、铝及常见金属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1)、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几个重要的反应
① Na 与O 2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加热条件 2Na + O 2 Na 2O 2
常温条件 4Na + O 2 = 2Na 2O
② Na 2O 2的性质 Na 2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强氧化性。

O -2O -1
――→失e -
O 0
a 、有关Na 2O 2与CO 2、H 2O 反应的重要关系
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
2H 2O +2Na 2O 2===4NaOH +O 2↑
一定量的Na 2O 2与一定量的CO 2和H 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作Na 2O 2先与CO 2反应,待CO 2反应完全后,Na 2O 2再与H 2O 发生反应。

b 、常见表现强氧化性的反应:
注意:因为Na 2O 2的强氧化性,使其也表现出一定的漂白性,Na 2O 2投入品红溶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Na 2O 2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c 、Na 2CO 3和NaHCO 3性质的应用
(2)、铝、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反应
①.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非氧化性强酸反应生成H 2;常温浓硝酸或浓硫酸使铝钝化。

②. Al2O3、Al(OH)3仅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如在碳酸和氨水中不溶)。

③. Al3+、AlO2-只能存在于酸性、碱性溶液中。

Al3+ 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OH-、S2-、SO32-、HCO3-、CO32-、ClO-、AlO2-,其中OH-是因为直接反应,其余均是因为发生剧烈的双水解反应;
AlO2-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H+、HCO3-、Al3+、Fe2+、Fe3+,其中H+与HCO3-是因为与AlO2-直接反应(AlO2-+ HCO3-+ H2O === Al(OH)3↓+ CO32-),其余也是因为发生了剧烈的双水解反应。

④. 明矾KAl(SO4)2·12H2O的净水原理:Al3+ + 3H2O === Al(OH)3(胶体)+ 3H+
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之沉降以达到净水目的。

⑤. 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
2Mg + O22MgO、3Mg + N2Mg3N2、2Mg + CO22MgO + C。

⑥. Mg3N2与水反应:Mg3N2 + 6H2O=== 3Mg(OH)2 + 2NH3↑。

⑦. 加热Mg(HCO3)2溶液生成的是Mg(OH)2沉淀,而不是MgCO3沉淀,因为Mg(OH)2比MgCO3更难溶于水。

Mg(HCO3)2Mg(OH)2↓+ 2CO2↑
2、铁、铜及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注意:几个特性反应
①.Fe生成Fe3O4的两个重要反应
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3O4和H2;在纯O2中燃烧生成Fe3O4
②.白色沉淀Fe(OH)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红褐色沉淀Fe(OH)3
Fe与Cl2反应只能生成FeCl3,与S、I2反应分别生成的是FeS、FeI2,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

③. Fe3+遇到KSCN溶液变成红色,用于检验Fe3+
Fe3++SCN-===[Fe(SCN)]2+(红色)
④. Fe2+与Fe3+相互转化的几个反应
2Fe2++Cl2===2Fe3++2Cl-,
2Fe2++H2O2+2H+===2Fe3++2H2O
2Fe3++Fe===3Fe2+,
2Fe3++Cu===2Fe2++Cu2+
⑤新制Cu(OH)2可检验葡萄糖的存在,碱性条件下,新制Cu(OH)2与葡萄糖共热可生成红色沉淀(Cu2O)
⑥颜色:Cu:红色,CuO:黑色,Cu(OH)2:蓝色,CuSO4:白色,CuSO4·5H2O:蓝色(可用于检验H2O的存在),Cu2O:砖红色,Cu2(OH)2CO3:绿色
3、Fe2+、Fe3+的鉴别归纳
(1)观察颜色:溶液为浅绿色的是Fe2+溶液,显黄色的是Fe3+的溶液
(2)分别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是Fe2+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Fe3+的溶液
(3)分别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溶液变血红色是Fe2+溶液,显红色的是Fe3+的溶液
(4)利用Fe3+的氧化性
a.加入铜片无明显变化的是Fe2+溶液,铜片被腐蚀,溶液变为蓝色的是Fe3+的溶液
b.淀粉-KI试纸试纸不变蓝的是Fe2+溶液,试纸不变蓝的是Fe3+溶液
(5)利用Fe2+的还原性
a.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的是Fe2+溶液,紫红色不褪去是Fe3+的溶液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5 Fe2+ + MnO42- + 8H+ ===5 Fe3+ + Mn2+ + 4H2O
b.溴水能使溴水褪色的是Fe2+溶液,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Fe3+溶液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2 Fe2+ + Br2 ===2 Fe3+ +2B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