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自卸车型侧翻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浅析自卸车倾卸稳定性及改善措施

浅析自卸车倾卸稳定性及改善措施

浅析自卸车倾卸稳定性及改善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自卸汽车工作过程中的侧翻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自卸车举升工作环境因素、举升机构受力分析及举升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等方面分析车辆在举升工作中造成侧翻的原因。

进而提出一些防止自卸汽车侧翻的技术方案,提高自卸汽车作业稳定性。

关键词:自卸汽车;稳定性;改善措施近年来,在自卸车迅速发展的同时,自卸车卸货时发生侧翻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据官方数据表明,在车辆事故中,侧翻的危害程度仅次于碰撞事故居第2位。

汽车侧倾稳定性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自卸汽车的作业稳定性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就自卸车在举升过程中的侧翻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措施。

1.自卸车工作环境分析1.1 地面倾斜时自卸汽车举升稳定性的分析自卸汽车作为工程用车,它的工作场地常常凹凸不平或带有坡度,当在斜度为α的路面上举升工作时,汽车重力的方向与汽车垂直中轴线形成一个α角。

当举升机构工作时(参见图1),整车质心升高至H并且重力方向的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不断远离汽车垂直中轴线与地面的交点。

当倾斜角α确定时,汽车的侧倾斜稳定性随整车质心C(XC,YC)升高而变化。

假设整车是一刚体,其数学表达式:α<arc tg(B/(2×H))(1)其中:B为轮胎平均着地宽度;H为整车的瞬时质心高度。

上述公式显示,倾斜角α的正切与车轮轮距成正比,与车辆重心高度成反比,说明底盘越低越稳,轮距越宽越稳。

车辆的侧倾稳定角是车辆的固有特性值。

车辆的设计参数B、H一旦确立,车辆的侧倾稳定角也就相对固定了,如果车辆经过超过这一最高限值的横向坡道,车辆在重力作用方向就会超出轮距范围,重力就会因为失去地面支承力的制衡而使车辆向外侧翻。

1.2 货物偏载对自卸汽车举升稳定性的影响由于自卸车运输货物形态各异、装载的随意性等原因,造成偏载,使货物质心相对汽车纵向轴心线有一个初始偏移Xx,货物的偏载使汽车左右板簧承载不同而发生不一致的变形,使车架左右产生高度差(hy,hz)(参见图2),车厢及货物随车架平面相对于车桥轴线产生角位移β。

卡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卡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卡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卡车案例分析报告是一种专业文档,它通常用于分析特定卡车事故或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以识别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为未来避免类似事件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个卡车案例分析报告的范文示例:案例背景2023年4月15日,一辆重型卡车在XX市的XX路段发生侧翻事故,导致交通堵塞和货物损失。

该卡车装载的是建筑材料,事故发生时正从XX建筑工地运输至XX仓库。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封锁和清理。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上午10点30分,卡车在通过一个急转弯时失去控制,导致侧翻。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卡车在进入弯道前并未明显减速,且转弯角度过大。

事故发生后,司机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

货物散落一地,部分建材损坏。

现场勘查事故发生后,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详细勘查。

发现卡车的刹车系统存在磨损,刹车力度不足,未能在进入弯道时提供足够的减速效果。

同时,路面湿滑,增加了刹车距离。

此外,卡车的载重超过了核定标准,增加了车辆的不稳定性。

事故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司机可能由于疲劳驾驶或对路况判断失误,未能在进入弯道前采取适当的减速措施。

2. 车辆因素:卡车的刹车系统存在缺陷,未能在关键时刻提供足够的制动力。

同时,超载问题也增加了车辆失控的风险。

3. 环境因素:事故发生时路面湿滑,增加了车辆失控的可能性。

解决方案与建议1. 加强司机培训:对所有卡车司机进行安全驾驶培训,特别是对于复杂路况的应对能力。

2. 车辆维护:定期对卡车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刹车系统和其他关键部件处于良好状态。

3. 遵守载重规定:严格执行货物载重规定,禁止超载行为,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4. 路面管理:在湿滑路面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司机减速慢行,同时加强路面的维护工作,提高路面的抗滑性。

事故预防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2. 加强监控:在关键路段设置监控设备,对过往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侧翻事故情况汇报

侧翻事故情况汇报

侧翻事故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和事故调查报告,我将向您汇报最近发生的侧翻事故情况。

首先,侧翻事故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车辆失去平衡,最终翻倒在路面上的一种交通事故。

侧翻事故不仅会造成车辆损坏,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对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近期,我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侧翻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

数据显示,侧翻事故的发生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首先,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驾驶经验是影响侧翻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缺乏驾驶技术和经验的驾驶员在操控车辆时容易出现失误,导致车辆侧翻事故的发生。

其次,车辆的装载情况也是导致侧翻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载、不平衡的装载会增加车辆侧翻的风险,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或转弯时更容易发生侧翻事故。

此外,道路环境和气候条件也会对侧翻事故的发生产生影响。

例如,路面湿滑、坑洼不平的道路、弯道急转等因素都会增加车辆侧翻的风险。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减少因驾驶员原因导致的侧翻事故。

其次,加强对车辆装载的监管,确保车辆在装载时符合相关标准,减少因装载原因导致的侧翻事故。

此外,加强对道路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处理路面问题,提高道路安全性,减少因道路环境和气候条件导致的侧翻事故。

最后,我们将继续加强事故调查和统计分析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努力降低侧翻事故的发生率,确保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

通过以上汇报,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指导,共同努力,有效防范和减少侧翻事故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此致。

敬礼!。

自卸车侧翻计算与分析

自卸车侧翻计算与分析
=2136(mml
鄂=盎=若急
口=26.60
式中,口为横向斜坡角度。
2.2静止状态考虑悬架因
素时的侧翻计算(见图3)
当整车停在横向角度为
卢的斜坡上时,由于重力分 力的作用,使得左、右悬架
受力不均,产生的弹性变形
也不一样,从而使得上装围
绕上装的侧倾中心0-偏转
一个角度中,此时的整车力 图3
矩平衡近似方程为
下面结合某具体车型(结构简图见图1,主要参数见表)进 行计算分析。
图l

底盘整备质量% 上装及货物质量职 底盘质心高度岛 上装质心高度飓 整车质心高度日 轮距曰 外轮中心距岛 板簧中心距b 板簧刚度K
7450蛞
40000 kg 800 into 2385 nlnl 2136 nlm 1820 rnm 2146 mm 1006 innl 200 kg/mm
自缶I】车
计 11r算鼻与与分分析肌
口文/胡超张世杰
1 引言 影响汽车侧翻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如驾驶员对汽车的
操纵、道路条件、悬架形式及重心高度等。目前,由于超载现象 严重,自卸车倾卸货物时翻车事故屡有发生。本文就自卸车的 静态侧翻进行计算,分析翻车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2分析计算
底盘车架的高度、副车架、车厢副纵梁、中间垫块、货厢等 尺寸参数决定了自卸车的重心高度,其中副车架、车厢副纵梁、 中间垫块的累加高度一般为480~550ram,再加上高栏板货箱 内高一般为1400~180(knm,这样整车的重心高度一般在 2000—2200mm之间。自卸车的重心较一般载货车要高。
翻角度是有影响的,转矩M与函的近似方程为

丝:一b.垂
一2


②K
将具体数据代人方程①、②得

渣土车侧翻受力分析

渣土车侧翻受力分析

渣土车侧翻受力分析
近年来,渣土车的侧翻己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据统计,渣土车侧翻事故己成为仅次于汽车正面碰撞的严重车辆事故,侧翻稳定性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而渣土车由于自身结构因素决定了其整车的质心高度较一般载货车要高,其失稳的危险性也较一般载货车要高。

渣土车特殊的、危害最大的失效形式是卸载时作业失稳自卸汽车按货厢倾卸方向分为后倾卸式和三面倾卸式两种。

倾卸机构是自卸汽车的关键装置,它直接关系到自卸汽车的使用性能及整体布置。

倾卸机构要有很好的动力性,卸料过程平衡、协调,满足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的要求由于自卸汽车通常采用的是车架和车厢相分离的结构以
及开式车厢,致使自卸汽车车厢在卸货时的刚度较弱,再加上运载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气候、道路、工作场地的影响,有时在卸载时会出现侧翻现象,发生严重的事故。

根据事故的分析统计,影响汽车侧翻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

其中导致事故发生的两个关键因素有:(1)、驾驶员对汽车的操纵或者货物装载不良。

(2)、道路条件不良。

(3)车辆设计问题。

(4)、高速转向。

汽车起重机侧翻事故案例分析

汽车起重机侧翻事故案例分析

you're uinique, nothing can replace you.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汽车起重机侧翻事故案例分析1.事故过程简述2004年,一台LTMl170型汽车式起重机在装卸货物时,由于支腿销子未固定且水平支腿只伸出一半,司机从正后方吊起货物,向侧向回转时,起重机侧翻,造成起重臂严重损伤。

2.事故原因分析经现场勘察和测量得知:起重机所吊重物并未超过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

但当时由于施工现场的条件限制,操作人员在打支腿时只打了半腿且未固定销子。

在支腿没有完全伸开的情况下使用了起重机的原性能表,在吊重从正后方回转到侧向时,由于实际起重力矩超过起重机的额定起重力矩(在支腿没有完全伸开的情况下,实际的额定起重力矩小于原性能表中的额定起重力矩)造成起重机侧翻、起重臂受损。

3.事故应汲取的教训这是一起在支腿未完全伸开情况下按原起重性能表进行吊重操作引发的汽车起重机超载倾翻事故。

从事故中应汲取以下教训:(1)汽车式起重机的性能曲线是在支腿全伸状态下的额定起重能力。

在支腿未完全伸开的情况下,其起重能力小于性能曲线上标示的数值。

因此,在进行起重作业时,必须将支腿全部伸开, 支座盘应牢靠地连接在支腿上,支腿应可靠地支承起重机。

(2)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在工作场所达不到规定的条件时,应该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协调、改善和创造条件,使起重机能够在规程允许的工作条件下运行, 而不能凭主观、凭经验或长官意志,想当然地变更操作要领,违章操作。

4.违反何种标准、规定、规程的有关条款本事故是由于违反如下条款而造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之5.1.2.2司机操作时,应遵守下述要求:h.流动式起重机,工作前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平整停机场地, 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

(2)《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之第四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自卸翻斗车事故检讨书

自卸翻斗车事故检讨书

尊敬的领导: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就近期发生的一起自卸翻斗车事故,向组织作出深刻的检讨。

这起事故不仅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它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安全生产形象,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在此,我深感愧疚,特此检讨如下:一、事故经过2023年3月15日,我司一辆自卸翻斗车在执行运输任务过程中,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在行驶至某路段时发生侧翻,导致车上装载的货物散落,驾驶员受伤,所幸无生命危险。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并将驾驶员送往医院救治。

二、事故原因分析1. 驾驶员操作不当: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疲劳驾驶,操作失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 车辆维护保养不到位:事故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如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存在磨损、松动等问题,未能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

3. 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公司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对车辆性能、操作规程掌握不熟练。

4.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对驾驶员、车辆的安全管理不够严格,未能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三、事故教训1. 驾驶员操作不当:此次事故再次警示我们,驾驶员的操作技能和素质至关重要。

我们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驾驶员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

2. 车辆维护保养:我们要严格执行车辆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车辆安全性能良好。

3. 安全教育培训:我们要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4. 安全管理制度:我们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驾驶员、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四、整改措施1. 加强驾驶员培训:公司将对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驾驶员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

2. 严格执行车辆维护保养制度:加强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车辆安全性能良好。

装载机事故案例分析

装载机事故案例分析

装载机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装载机事故频发,给工程施工和人员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装载机是一种用于土方工程和矿山开采的重型机械设备,其作业环境复杂,操作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装载机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以期提高工程施工中装载机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案例描述:某工地进行土方工程,一台装载机正常作业中突然发生侧翻事故,造成一名操作员严重受伤,机器设备受损严重。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操作员正在对装载机进行转向操作,由于地面不平整,装载机失去平衡,最终导致侧翻事故。

分析:1. 操作员技术不过关。

装载机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设备,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才能熟练操作。

操作员可能缺乏对装载机的深入了解和操作经验,对于复杂的作业环境和突发状况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事故的发生。

2. 地面环境不符合要求。

在土方工程中,地面的平整度对于装载机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地面不平整,装载机在作业中容易失去平衡,从而发生侧翻等事故。

3. 设备维护不到位。

装载机作为重型机械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果设备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机器故障,从而引发事故。

预防措施:1. 提高操作员技术水平。

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对装载机操作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2. 加强地面平整度管理。

在土方工程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面环境进行检查和整理,保证地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减少因地面不平整导致的装载机事故。

3.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

对于装载机等重型机械设备,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机器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

结论:装载机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操作员技术水平、地面环境和设备维护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加强对装载机操作的安全管理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提高工程施工中装载机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希望工程施工单位能够重视装载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型自卸车型侧翻分析报告张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汽车厂技术中心CAE分析室长沙410129近年来,自卸车的侧翻己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据统计,自卸车侧翻事故己成为仅次于汽车正面碰撞的严重车辆事故,侧翻稳定性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而自卸车由于自身结构因素决定了其整车的质心高度较一般载货车要高,其失稳的危险性也较一般载货车要高。

自卸车特殊的、危害最大的失效形式是卸载时作业失稳自卸汽车按货厢倾卸方向分为后倾卸式和三面倾卸式两种。

倾卸机构是自卸汽车的关键装置,它直接关系到自卸汽车的使用性能及整体布置。

倾卸机构要有很好的动力性,卸料过程平衡、协调,满足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的要求由于自卸汽车通常采用的是车架和车厢相分离的结构以及开式车厢,致使自卸汽车车厢在卸货时的刚度较弱,再加上运载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气候、道路、工作场地的影响,有时在卸载时会出现侧翻现象,发生严重的事故。

根据事故的分析统计,影响汽车侧翻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

其中导致事故发生的两个关键因素有:(1)驾驶员对汽车的操纵或者货物装载不良。

(2)道路条件不良。

(3)车辆设计问题。

(4)高速转向因此,自卸汽车的倾翻稳定性是自卸汽车设计及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研究热点问题。

有必要对侧翻的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和试验,以提高自卸车抗侧翻的能力但是,由于自卸车的应用领域限制了其设计研究的范围和规模。

而传统设计大都采用类比法或经验取值法,也限制了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往往自卸车的作业稳定性试验并不够,己不能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和对产品安全高性能的要求。

下面就将某自卸车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利用CAD,CAE等手段。

1、 某整车参数。

表1 某车型参数2、 静止状态整车为刚性时的侧翻计算2.1 理论分析在不考虑悬架及轮胎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即将整车视为“刚性汽车”的模型。

假设重型汽车在侧翻时尚未发生侧滑,当发生侧翻时其中一个轮胎不受力,轮胎与地面的相对距离迅速增加。

根据相关资料计算方法:预设汽车在角度为β的斜坡上静止不动,此时刚好其中一个轮胎不受力,即翻车的临界状态。

如图1所示。

改前 改后 簧下质量kg 600 上装及货物质量kg 26.5 底盘质量kg 1200轮胎直径mm 1018(负载下静半径485) 轮距mm 1777/1725 1791/1725 外轮中心距mm 2049 2035 板簧中心距mm 750/950750/969板簧刚度kg /mm 主789±78N/mm 副720±70N/mm 主807±80N/mm 副1430±143N/mm 货箱尺寸mm 4200×2200×800+400 副车架高度mm 140 货箱纵梁高度mm 18#槽钢 板簧测倾刚度kg /mm 轮胎垂向刚度kg /mm 9.00-20轴距3600 货箱翻转支座到前轮中心线距离4621ββ此时整车重心高度为212211W W W H W H H +⨯+⨯=·······················①HB 2tan =β·············································② 式中:H1是簧下质量重心高度 W1是簧下质量H2是簧上质量重心高度 W2是簧上质量将3092PEJ24108Lj36-2参数代入式①②中可以求得β=28.4°。

2.2 建立动力学模型仿真验证 根据侧翻试验方法如图2图2 国外侧翻试验方法图根据该试验方法,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如图3图3 整车多体动力学简化模型该模型将整车放置在一块平板上,然后平板沿边线以1°/s 的速度旋转,设置轮胎在平板上无滑移,在整车右前轮上建立一个位移传感器,记录位移传感器的数据如图4图4 位移传感器的数据由该数据可以看出,在28°左右,右前轮的离地间隙开始急剧增加,说明此时已经开始翻车了如图5。

图5 侧翻示意图3、静止状态轮胎刚度对侧翻的影响。

经验公式,10.-20的轮胎充气后刚度为600N/mm,将轮胎刚度加入计算,假设车轮与地面无滑移。

分析入图6图6 输入轮胎实际刚度后传感器检测数据由图6可以看出轮胎的刚度对汽车的侧翻有着很大的关系,加入刚度后侧翻发生时间在28°左右。

可见,该车型充足气压后轮胎刚度没有对侧翻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轮胎与地面有一个储备系数S , 该储备系数 S=B/(2hs)-μ,······························③ 式中:B 为轮距,hs 为簧载质量高度,μ为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

假设汽车左侧车轮载荷全部转移至右车轮(图3),如果右车轮侧偏力F y 与垂直载荷F z的合力矢量在质心和右车轮与地面接触点连线的下面,汽车发生倾翻,SM 为负值;当此合力矢量在连线的上面时,则汽车处于稳定状态,SM 为正值。

可见轮胎与地面侧向附着系数越大,汽车越易发生倾翻。

侧偏刚度是决定汽车侧倾稳定性的重要轮胎参数。

轮胎侧偏刚度Ky 随车轮垂直载荷Fz 的变化,并不是一个单调的增函数(图7).极值点载荷Fy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轮胎胎体的侧弯刚度。

胎体侧弯刚度大的轮胎,Fy 点较高。

车轮垂直载荷增大时侧偏角会明显增大,同时在车轮翻转力矩的作用下,胎体侧弯刚度小的轮胎,会产生较大的胎体侧向平移,使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到质心的垂直距离B/2减小,使汽车的倾翻阈值减小。

载重汽车满载时后轴载荷增加很大,后轮胎的侧偏角比前轮胎侧偏角大得多,特别是在侧向加速度较大时, 汽车会出现严重的过度转向倾向, 使汽车转向特性恶化直至倾翻。

所以轮胎应有高的侧偏刚度, 以保证汽车良好的侧倾稳定性。

图74、 静止状态板簧刚度对侧翻的影响。

引入板簧后,当整车停在横向角度为口的斜坡上时,如图8由于重力分力的作用,使得左、右悬架受力不均,产生的弹性变形也不一样,从而使得上装围绕上装的侧倾中心O 偏转一个角度Ф,是由于在上装重力分力的作用下,围绕O 点产生一个转矩M ,从而使得一侧的板簧受压,另一侧的板簧受拉,因此,钢板弹簧刚度的大小对整车的侧翻角度是有影响的。

设车辆静止在角度为β的斜坡上,则上装的侧倾角度Ф根据近似方程得出。

kb hw 2sin 40tan β=Φ··············································④式中:b 为板簧簧距mm ,k 为板簧刚度N/mm ,h 为上装重心到转矩中心的高度mm ,w 为簧上质量,图8 斜坡上上装偏转示意图根据汽车侧翻平衡原理,利用作图法可以求出以下近似等式。

βtan tan 2H h B=Φ-··············································⑤ 式中H 为整车重心的高度结合方程④、⑤即可求出Ф、β,将参数代入后求得: Ф=0.56°、β=28°, 由此可以推断该车型匹配的板簧刚度没有对侧翻造成太大影响。

板簧对侧翻灵敏度测试如图表9。

图9 板簧刚度对汽车侧翻影响由图9的曲线趋势可以看出,板簧的刚度对汽车的侧翻有很大影响,当板簧刚度低于某一值的时候,侧翻角度迅速下降。

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公式④⑤中看出,等式左边的大小主要受到tan Ф,来控制,而Ф的大小由板簧刚度决定,当Ф值很小是,tan Ф的值也很小,但大约Ф超过2°左右,tan Ф值迅速增加,从而使等式⑤中的左边值迅速下降。

符合三角函数规律。

将板簧参数代入ADMAS里面求解,最后的出如下结果,如图10图10 多体动力学软件计算结果利用多体动力学计算的结果趋势与理论分析一致,但侧翻角度降低到了25°左右,引起该值有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在此处板簧刚度利用BUSH单元模拟,侧向刚度及垂向刚度共同起作用,与实际工况更一致一些,但由于很多板簧具体参数没法得到及用BUSH单元简化后无法模拟,所以该值的准确数据还需要与试验相结合。

5、举升不同角度式对侧翻角度的影响举升可以分为2个阶段来计算,首先是货箱后门为开启前举升阶段,然后是货箱后门开启后举升阶段。

该车型货箱开启时为举升8°左右,举升超过8°后货物开始卸下。

5.1举升8°前过程举升8°前过程如图11所示图11 举升8°时刻举升8°前的过程整车重心H 可以由图12可以看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