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训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为本溪市“地标性”建筑——衍水大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辆在桥上行驶时,相对于大桥两侧的围栏是静止的B.桥头两侧有隔音板,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下桥时有监控摄像头抓拍,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夜间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衍水大桥”这四个发光的字,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2、如图是利用台式放大镜看书的情景,该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C.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3、光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期四川多次出现日晕现象(太阳周围的彩色光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D.小明用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不能显示物体完整的像4、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5、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这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项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1O的连线为法线。

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A.①B.②C.③D.④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

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4、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是()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从后视镜观看车后景物C.手影游戏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C.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D.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是电影放映机及其成像原理图。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

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cm、②9cm、③12cm、④16cm,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①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cm②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④把蜡烛移至45cm处,透镜保持不动,右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3、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

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位置在()A.C点右侧B.BC之间C.AB之间D.A点左侧4、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项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

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

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5cm h=10cm B.f=10cm h=12cmC.f=5cm h=12cm D.f=10cm h=6cm2、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3、2021年5月26日,天空先后出现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的少见天象,与月全食成因相同的是()A.墙上“兔”B.水中“塔”C.空中“桥” D.镜中“字”4、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

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

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5、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B.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一定是缩小的像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光屏一定要向左调整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O是透镜的光心,来自物体AB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项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游泳池中的水面下方的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池底产生光斑P1折射光线在天花板上产生光斑P2。

如水面下降一小段距离,则()A.反射角增大B.折射角增大C.光斑P1右移D.光斑P2右移2、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倒立的“烛焰”B.变幻的“手影”C.“折断”的铅笔D.金色的“日环”3、为了模拟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小明在白纸上画上红色箭头,放在高约为15mm的透明塑料盒下方,在盒的上方滴上一滴水,如图甲所示,通过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红色箭头放大的像;将一个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放在水滴正上方,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水平,调整凸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会看到箭头更大的像。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滴模拟显微镜的目镜B.箭头通过水滴成放大的实像C.水滴上方的凸透镜模拟显微镜的物镜D.水滴上方的凸透镜和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4、生活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映明月”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一叶障目”是光的折射造成的5、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_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

2022-2023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2022-2023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猫在镜中的像B.水中的筷子弯折C.水杯的影子D.手机相机拍照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B.街角处凸面镜扩大视野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D.墙上的手影3、唐代著名诗人储光義的名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潭清疑水浅”是说从平静清澈的水面向下看到的潭底比实际深度要浅些。

图中的光路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A.B.C.D.4、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使用的的凸透镜焦距为16cmB.物体放在A点对应的位置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物体放在C点对应的位置,放大倒立的实像D.物体从A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5、如图,在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抽干井水后,青蛙仍在P点,与抽水前相比,它的“观天范围”将A.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______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______产生的现象。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测评试题(解析卷)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测评试题(解析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项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6×108m/sB.光从空气进人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糖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①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cm②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④把蜡烛移至45cm处,透镜保持不动,右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3、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

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

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5cm h=10cm B.f=10cm h=12cmC.f=5cm h=12cm D.f=10cm h=6cm4、小华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他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B.C.D.5、小凯学习完《光现象》之后,兴致勃勃地回家给妹妹表演了一个小魔术。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漫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B.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D.凸透镜能成正立的实像2、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3、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间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B.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方,需佩戴凹透镜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D.雨后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暗处是积水,主要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4、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第一次也是今年唯一能看到“超级红月”和“月全食”这一天文景象。

下列关于“月全食”的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B.地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C.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D.太阳光经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5、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佩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白光是由红光和绿光混合而成的2、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3、光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期四川多次出现日晕现象(太阳周围的彩色光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D.小明用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不能显示物体完整的像4、如图为本溪市“地标性”建筑——衍水大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辆在桥上行驶时,相对于大桥两侧的围栏是静止的B.桥头两侧有隔音板,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下桥时有监控摄像头抓拍,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夜间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衍水大桥”这四个发光的字,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①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cm②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④把蜡烛移至45cm处,透镜保持不动,右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

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在自己的西边,则此时是______(填“上午”“下午”)。

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到一只鸟在湖面3m的上空飞行。

鸟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鸟______m,他们看到鸟的“倒影”紧贴湖底,则湖底的实际深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3m。

(3)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的风景,主要是因为眼球中的晶状体会变______(填“薄”或“厚”),使像落在______上。

但是小明看远处的树木时,所成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是______眼,应戴______(凸/凹)透镜进行矫正。

2、水下飞天洛神舞《祈》深受观众好评,如图所示,位于水面上方的人看到水中的演员和实际位置相比,会偏______(选填“浅”或“深”);用照相机拍下了舞蹈演员的美妙身姿,则相机镜头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选填“u>2f”“f<u<2f”或“u<f”)。

3、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4、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图中眼睛应配戴_______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5、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选填“①”或“②”),分界面的____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如图所示是医用笔形手电筒的小灯泡,它的玻璃泡前部中央厚,边缘薄,请你解释这样做的物理道理:______。

2、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分别离透镜18cm、12 cm 和4 cm 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焦距f满足什么取值范围?3、如图甲所示,渔民在平静的海面上叉鱼时,鱼叉要对准所看到的“鱼”的正下方才可能叉到鱼,请分析说明其原因。

(注:如果需要,可在图乙上画光路示意图,以辅助说明)。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5、在森林里,我们不能随意丢弃装有水的饮料瓶,否则容易引发火灾,这是为什么?试用物理知识解释不能这样做的理由。

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并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2)小华为了准确的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3)将凸透镜固定在图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小华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4)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若将透镜和光屏看作是人的“眼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______(选填“变薄”或“变厚”),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该“眼睛”为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配戴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2、小渝将水充入一个透明塑料模具,制成“水凸透镜”,并用此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将水凸透镜固定到光具座上,用平行光照射透镜,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一个_________的光斑,测出凸透锐的焦距为10.0cm;(2)再将蜡烛置于光具座上,并让烛焰、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处于_________,蜡烛如图乙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_________m,光屏上呈现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与生活中_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原理相同;(3)保持图乙中各物体位置不变,将装水的注射器连接上水凸透镜,如图丙所示,缓慢向透镜中注水,水凸透镜厚度增加,光屏上的像逐渐模糊,为使像变清晰,应当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重新呈现的像与之前的像相比_________(选填“更大”、“更小”或“大小不变”)。

同组的小南认为,如果不移动蜡烛和光屏,而将一个度数适当的老花镜紧贴着放在水凸透镜左侧,也能使光屏上的像重新清晰,你认为小南的说法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如图中图甲所示水透镜,并用它来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测得图甲中水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水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

(1)实验时,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2)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______cm 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

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在(2)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水透镜中继续注入水。

使之成为如图乙所示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通过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可得到清晰的像;(4)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调节。

4、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

当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3)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_____透镜,将光屏______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将蜡烛和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位于90cm刻度线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______就是根据该原理工作的;(2)保持上述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应该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改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

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婚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像的次数是______(填“0”“1”“2”或“3”)。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A正确;B.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配戴凹透镜矫正,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B错误;C.镜面发散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此实验说明了白光是多种色光组成的,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