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BGP实验
BGP综合实验

BGP综合实验基本配置略。
注意的是我的RT1上的源地址是12.12.12.1所有ipv6地址是2002:c0c:c01:2::1(你自己的是什么就写什么)同理RT5上我用的源地址是5.5.5.5,ipv6地址是2002:505:505:2:1BGP配置Ospf配置略。
加入验证增加安全注意把12.12.12.0网段发布下不然IPV6隧道路由你还得引入什么的6TO4隧道RT1(注意先开启ipv6功能)ipv6 route-static 2002:: 16 Tunnel 0两边加入静态路由可以看到没有问题选路问题选路有多种方法我这里修改的通过BGP修改下一跳,别的方法我也迷糊,- -!首先我们看RT2的路由表,我只是截取了部分我们想看的太多我们先做RT1到RT5的路由选路,原理是做一个route-policy的过滤器,在第一个节点匹配10.0.0.1和11.0.0.1这个网段的或者这个IP,动作是修改下一跳为3.3.3.3(这个3.3.3.3可以让你断一条链路的情况下也能互通)我这个是为了方便在这RT5的一边做的同样匹配10.0.1.1和11.0.1.1这个,动作是修改下一跳为4.4.4.4应用到import和export两个方向上还需要注意的是11.0.0.1和11.0.1.1这两条路由产生了黑洞,黑洞在RT3和RT4上我没还需要在RT3和RT4上加入静态路由解决黑洞[RT3]ip route-static 11.0.0.0 24 5.5.5.5[RT4]ip route-static 11.0.1.0 24 5.5.5.5这样我们再看路由表RT2上RT5上OK了命令简单想费劲RT1上测试RT5上来回路径一致。
ospf多区域实验报告

ospf多区域实验报告OSPF多区域实验报告引言:本次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的多区域功能。
OSPF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大型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和路径计算。
通过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可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总结和讨论。
1. 实验背景在大型企业网络中,网络拓扑往往非常复杂,包含大量的子网和路由器。
当网络规模扩大时,单一区域的OSPF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因为单一区域的路由计算复杂度较高,且可能导致路由器负载过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SPF引入了多区域的概念,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区域边界路由器(ABR),负责与其他区域交换路由信息。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包含多个区域的网络拓扑,验证OSPF多区域的工作原理和效果。
具体目标包括:- 理解OSPF多区域的概念和原理;- 配置和验证OSPF多区域的路由信息交换;- 观察和分析多区域对网络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影响。
3. 实验步骤3.1 搭建实验环境我们使用GNS3模拟器搭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区域的网络拓扑。
拓扑包括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多个子网和路由器,区域之间通过区域边界路由器连接。
我们使用虚拟机作为路由器,并在每个路由器上安装了OSPF协议。
3.2 配置OSPF多区域在每个路由器上,我们配置了OSPF协议,并将相应的接口划分到不同的区域。
在区域边界路由器上,我们配置了区域间的路由信息交换。
通过这样的配置,每个区域内的路由器只需关注自己所在区域的路由信息,大大减轻了路由计算的负担。
3.3 验证实验结果我们通过在路由器上查看OSPF邻居关系和路由表,以及通过ping命令测试不同子网之间的连通性,来验证实验结果。
我们还观察了区域边界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情况,以及网络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4.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OSPF多区域功能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juniper-OSPF-BGP-ISIS-MPLS_VPN_实验

set logical-systems r3 interfaces em3 unit 34 family mpls set logical-systems r3 interfaces lo0 unit 3 family inet address 3.3.3.3/32 set logical-systems r3 interfaces lo0 unit 3 family iso address 47.0000.0000.0003.00 set logical-systems r3 protocols mpls interface em3.1 set logical-systems r3 protocols mpls interface em3.34 set logical-systems r3 protocols isis interface em3.1 set logical-systems r3 protocols isis interface em3.34 set logical-systems r3 protocols isis interface lo0.3 set logical-systems r3 protocols ospf area 0.0.0.0 interface em3.1 set logical-systems r3 protocols ospf area 0.0.0.0 interface em3.34 set logical-systems r3 protocols ospf area 0.0.0.0 interface lo0.3 set logical-systems r3 protocols ldp interface all set logical-systems r3 routing-options router-id 3.3.3.3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em4 unit 34 vlan-id 34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em4 unit 34 family inet address 34.1.1.4/24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em4 unit 34 family iso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em4 unit 34 family mpls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em4 unit 45 vlan-id 45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em4 unit 45 family inet address 45.1.1.4/24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em4 unit 45 family mpls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em4 unit 47 vlan-id 47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em4 unit 47 family inet address 47.1.1.4/24 set logical-systems r4 interfaces lo0 unit 4 family inet address 4.4.4.4/32
ospf协议 实验报告

ospf协议实验报告OSPF协议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路由协议是实现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被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网络和互联网中。
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一、OSPF协议概述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通过计算最短路径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它基于Dijkstra算法,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快速收敛的特点。
OSPF协议支持IPv4和IPv6,并提供了多种类型的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的方式,如Hello报文、LSA (链路状态广告)等。
二、实验环境搭建为了进行OSPF协议的实验,我们搭建了一个小型网络拓扑,包括四台路由器和若干台主机。
路由器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主机通过交换机与路由器相连。
在每台路由器上配置OSPF协议,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如区域ID、路由器ID、接口地址等。
三、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邻居发现:路由器通过发送Hello报文来寻找相邻的路由器,并建立邻居关系。
Hello报文包含了路由器的ID、接口IP地址等信息,用于判断是否属于同一区域。
2. LSA交换:邻居路由器之间通过发送LSA报文来交换链路状态信息。
LSA报文包含了路由器所知道的网络拓扑信息,如链路状态、度量值等。
3. SPF计算:每台路由器根据收到的LSA报文,计算出最短路径树。
SPF计算使用Dijkstra算法,通过比较路径的度量值来选择最优路径。
4. 路由表更新:根据最短路径树,每台路由器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路由表包含了目的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器和度量值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OSPF协议具有快速收敛的特点,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能够迅速更新路由表,确保数据包能够按最优路径传输。
bgp实验报告总结

bgp实验报告总结
BGP实验报告总结
背景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用于在互联网中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它是一种路径矢量协议,用于确定最佳路径,并且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BGP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实验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模拟器来模拟网络环境,并配置了多个路由器和主机。
我们通过配置BGP协议来模拟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
我们还模拟了网络中的故障情况,以观察BGP协议对网络拓扑变化的适应能力。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BGP协议在网络拓扑变化时能够快速地重新计算最佳路径,并更新路由表。
当网络中发生故障时,BGP能够及时地发现并通知其他路由器,从而保证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BGP协议在处理大规模网络时的效率和性能表现良好。
总结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BG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GP作为互联网中最重要的路由协议之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它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并且能够处理大规模网络的路由信息交换。
因此,BGP协议在互联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BGP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验证了其在网络中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BGP协议的高效性和性能表现使其成为互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构建稳定和可靠的互联网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BGP协议,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网络中,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GP配置实验案例

BGP配置实验案例BGP(边界网关协议)是一个用于在互联网中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个BGP配置实验案例,其中包括两个自治系统(AS)之间的BGP邻居关系的建立和路由的传递。
这个实验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BG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步骤。
在这个实验案例中,我们有两个自治系统:AS1和AS2、AS1拥有IP 地址段192.168.0.0/24,AS2拥有IP地址段10.0.0.0/24、我们的目标是在两个自治系统之间建立BGP邻居关系,并实现路由的传递。
首先,我们需要在两个自治系统中配置BGP路由器。
在AS1中,我们选择一个路由器作为BGP路由器,并配置其Loopback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0.1、在AS2中,选择另一个路由器作为BGP路由器,并配置其Loopback接口的IP地址为10.0.0.1、这些Loopback接口的IP地址将用作BGP邻居之间的通信地址。
接下来,我们开始配置BGP邻居关系。
在AS1中,我们需要告诉BGP 路由器与AS2的BGP路由器建立邻居关系。
假设AS2的BGP路由器的IP 地址为10.0.0.2,我们将在AS1的BGP路由器上执行以下命令:``````同样地,在AS2的BGP路由器上,我们需要告诉其与AS1的BGP路由器建立邻居关系。
假设AS1的BGP路由器的IP地址为192.168.0.1,我们将在AS2的BGP路由器上执行以下命令:``````配置完BGP邻居关系后,我们可以开始传递路由信息。
在AS1中,我们希望将本地的IP地址段192.168.0.0/24传输给AS2、我们需要在AS1的BGP路由器上执行以下命令:```network 192.168.0.0 mask 255.255.255.0```这些命令告诉AS1的BGP路由器将地址段192.168.0.0/24传输给BGP邻居。
同样地,在AS2中,我们希望将本地的IP地址段10.0.0.0/24传输给AS1、我们需要在AS2的BGP路由器上执行以下命令:```network 10.0.0.0 mask 255.255.255.0```这些命令告诉AS2的BGP路由器将地址段10.0.0.0/24传输给BGP邻居。
BGP实验报告

BGP状态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BGP状态机实验,加深对协议状态机描述的理解,并掌握状态机的设计实验方法,同时也可加深对BGP路由协议的理解二、实验要求根据系统的各种输入事件,进行BGP状态的变迁,并根据BGP 协议在适当情况下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状态转移情况BGP状态机一共有6个状态,分别是Idle,Connect,Active,OpenSent,OpenConfirm,Established本实验要求处理的状态转移事件有收到open消息:stud_bgp_FsmEventOpen收到Keepalive消息:stud_bgp_FsmEventKeepAlive收到Notification消息:stud_bgp_FsmEventNotification收到Update消息:stud_bgp_FsmEventUpdateTCP连接异常:stud_bgp_FsmEventTcpException,又细分为BGP_TCP_CLOSE,BGP_TCP_FATAL_ERROR,BGP_TCP_RETRANSMISSION_TIMEOUT三种子情况计时器超时:stud_bgp_FsmEventTimerProcess,又细分为BGP_CONNECTRETRY_TIMEOUT,BGP_HOLD_TIMEOUT,BGP_KEEPALIVE_TIMEOUT三种子情况BGP开始:stud_bgp_FsmEventStartBGP结束:stud_bgp_FsmEventStop收到连接结果:stud_bgp_FsmEventConnect整理后的状态转移表如下编程时,只要在事件处理函数中完成对应状态的变换即可四、包的发送1.open将BGP消息头的标记全部置为1,表示不包含认证信息●设置长度●设置消息类型●设置版本●设置自治系统号●设置保持时间●设置BGP标志符●调用bgp_FsmSendTcpData函数发送包2.notification●BGP消息头的标记全部置为1●设置BGP消息头的长度●设置BGP消息头的类型●设置NOTIFICATION消息的错误编码●设置NOTIFICATION消息的错误字码●调用bgp_FsmSendTcpData函数发送包3.keepalive●BGP消息头的标记全部置为1●设置BGP消息头的长度●设置BGP消息头的类型●调用TCP段发送函数bgp_FsmSendTcpData发送五、遇到的问题●包头的格式marker要设置为全一,表示不包含认证信息。
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9 BGP实验_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分析状态机的方法
其他相关命令:
取消debug命令 undo debugging bgp event 取消terminal命令 undo terminal debugging 重新启动BGP协议 reset bgp all 显示BGP邻居状态 display bgp peer 显示BGP路由表 display bgp routing-table
传输层协议:TCP,端口号179 支持CIDR(无类别域间选路),控制路由表
的扩展 路由更新:只发送增量路由 为路由附带属性信息 丰富的路由过滤和路由策略
9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BGP工作机制
AS1
AS2
AS5
AS4
AS6
AS3 AS7
BGP协议仅仅在BGP对等体(邻居)之间管理和维护它所 得到的路由。
Others
Others Start
Open-sent
Correct OPEN packet received
Error Error
Idle Error
KeepAlive timer expiry
Open-confirm
Established
KeepAlive packet received
1. KeepAlive timer expiry
实验目的
掌握BGP协议的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了解BGP协议的状态转换机制 理解BGP路由聚合的原理和作用 掌握BGP的基本路由属性及其作用 掌握配置BGP路由策略的方法 掌握BGP同步机制的原理和作用
4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BGP协议概述
Internet层次化路由体系结构 自治系统 BGP协议基本概念 BGP工作机制 BGP两种邻居-IBGP和EBGP BGP路由通告原则 BGP同步 成为BGP路由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OSPF实验1.1 实验一:单区域OSPF
1.1.1 实验目的
1.了解OSPF的工作原理
2.掌握单区域OSPF的配置
3.掌握修改网络类型、链路cost、重发布外部路由。
1.1.2 实验拓扑图
1.1.3 实验设备
两台三层交换机,两台路由器
本文档中使用了RSR20-04两台,版本10.3(3),S3750-24两台,版本10.2(4)。
1.1.4 实验场景及要求
两台三层3750-24交换机,作为下连用户的网关。
路由器R4连接外网
172.17.0.0——172.17.7.0/24。
1.所有路由设备启用ospf,进程号为100,除连接外网的接口外,所有
接口都在区域10内。
2.修改点对点连接的以太网链路类型
3.修改172.16.0.0/24和172.16.1.0/24的开销。
4.在R4上配置静态路由,目标网络172.17.0.0—172.17.7.0/24,通过重
发布引入外部路由
1.1.5 实验步骤及主要配置
1.按照规划,完成基本配置,配置接口IP
☺测试PC到网关的连通性和路由器之间链路的连通性
2.启用OSPF进程100,并指定router-id
3.把设备互联接口和要通告的用户网关放入OSPF进程,并和区域10
绑定
☺在SW1查看邻居表,路由表,并使用ping命令测试PC的连通性
在R1上能看到哪几个邻居,状态是:
4.把连接用户的接口配置为被动接口
5.如果设备互联链路是以太网链路,修改网络类型为Point-to-Point
6.在SW1上的SVI接口下修改开销,其中172.16.0.0/24的开销为100,
172.16.1.0/24的开销是500.
☺修改前后使用show ip ospf interface查看接口的ospf信息,关注接口的网络类型和cost、等信息
7.在R4配置静态路由,通过重发布把这8条静态路由引入ospf进程
100的网络中,重发布时指定metric值为100
8.对引入的路由进行路由汇总
9.在R4上向OSPF进程100引入缺省路由,metric指定为200
☺在SW1上查看路由表,有多少条OSPF学习到的路由?路由类型是什么?
其中外部路由的cost为多少?为什么?
1.1.6 实验作业
1.在OSPF中只有通过哪种协议包形成邻居,才能交换路由?影响邻居
关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点对点互联的以太网链路缺省网络类型是什么?有DR的选举吗?在
SW1和R1之间谁是DR?SW2和R2之间呢?如何控制DR的选举?
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修改网络类型为P-P?
3.重发布时如果不指定metric,缺省metric是多少?外部路由的缺省类
型是什么?类型1和类型2的区别是什么?
4.修改cost的目的是什么?假设在SW2上也有172.16.0.0 172.16.1.0的
路由,但csot分别是500和100,会出现什么现象?
1.1.7 实验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1.1.8 实验心得
1.2 实验二:多区域OSPF
1.2.1 实验目的
1.了解多区域的原理掌
2.握多区域的配置、路由汇总。
1.2.2 实验拓扑图
1.2.3 实验设备
同实验一
1.2.4 实验场景及要求
为减轻协议压力,把原有划分为多个OSFP区域。
1.2.5 实验步骤及主要配置
1.按照规划,配置接口IP
2.启用OSPF进程,并指定router-id
3.把相关接口放入OSPF进程,并和相关的区域绑定
4.把连接用户的接口配置为被动接口,如果设备互联链路是以太网链
路,修改网络类型为Point-to-Point
☺在SW1上查看路由表,相对于单区域,172.16.2.0/24的路由类型发生了什么改变
5.在ABR上进行路由汇总
6.在R4配置静态路由,通过重发布把这8条静态路由引入ospf进程
100的网络中,重发布时指定metric值为100
7.对引入的路由进行路由汇总
☺汇总前后,对比查看路由表、链路状态数据库
8.把区域10配置为Stub区域,区域20配置为NSSA区域
1.2.6 实验作业
1.如实验一,17
2.16.0.0/24 172.16.1.0/24的cost值修改的不同,分别为
100,5000,那么,汇总后的汇总路由cost值是多少?如果还希望
这两类业务的cost值不同,如何实现?
2.如果区域20只希望向其他区域通告172.16.2.0/24的路由,如何实现?
R4上配置了8条静态路由,如果只希望引入172.17.0.0—
172.17.6.0/24的网络,如何实现?
3.NSSA区域的ABR是否会自动生成缺省路由,如何解决?NSSA区域
生成的外部路由以类型几的形式存在?
4.在哪些路由器上可以针对哪些路由汇总?
1.2.7 实验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1.2.8 实验心得
2 BGP实验2.1 实验一:BGP
2.1.1 实验目的
1.了解BGP的作用
2.掌握BGP的工作原理:邻居建立、路由注入、路由通告、属性与路
由优选原则
3.掌握BGP的配置与排错
2.1.2 实验拓扑图
2.1.3 实验设备
四台路由器
本文档中使用了RSR20-14四台,版本10.3(4)
2.1.4 实验场景及要求
企业内部有生产和办公两种业务,其中生产业务对应的网络号是
172.16.0.0/24,172.16.10.0/24,办公业务对应的网络号是172.16.1.0/24和
172.16.11.0/24。
要求使用BGP实现基于业务的数据分流
2.1.5 实验步骤及主要配置
1.按照规划,配置接口IP
☺测试路由器间链路连通性
2.在R2 R3 R4上配置OSPF进程,解决Loopback地址的可达性
☺查看路由表,测试R2 R3 R4 Loopback地址的可达性
3.在R1和R2 、R3之间建立EBGP对等体
4.在R2 R3 R4之间建立IBGP对等体,使用Loopback地址作为源地址,
把下一跳改为自己。
☺在R2上使用show ip bgp summary查看BGP的邻居表,能看到哪些信息:
☺使用show ip bgp neighbor ××××查看特定邻居的详细情况
5.在R1 R4上分别注入路由172.1
6.0.0/24 172.16.1.0/24和192.168.0.0/24
192.168.1.0/24
☺在R2上使用show ip bgp查看BGP表,能看到哪些信息? 使用show ip bgp ××××查看特定的路由。
☺在R2上使用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EBGP和IBGP的管理距离各是多少?到172.16.0.0/24 1.0/24的下一跳是谁?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径?
☺使用扩展ping测试连通性。
使用tracert测试数据路径。
6.通过操纵属性,使得生产业务的主路径为R4---R2---R1,备份路径为
R4----R3----R1;办公业务的主备路径正好相反。
☺查看路由表、BGP表,使用traceroute测试主备链路
有哪些属性可以操纵,写出具体的配置命令:
7.在始发路由器上为生产业务的路由打上64520:100的团体标记,办
公业务的路由打上64520:200的团体标记,并通告到全网的所有
BGP路由器。
8.把R2 R3配置为R4的路由反射器,并配置对等体组。
2.1.6 实验作业
1.什么时候要使用BGP?BGP被哪种协议承载,端口号是多少?源目标
IP是多少?
2.在配置BGP对等体之前,为什么要先配置OSPF?IGP与BGP的关
系是什么?建立BGP对等体的条件是什么?
3.在BGP中如何注入路由?对应的路由起源是什么?在配置IBGP对端
体时往往要修改源地址为Loopback地址,并且把下一跳修改为自
己,结合本实验拓扑,举例说明为什么?
4.BGP通告路由时要遵循哪些原则?
5.BGP有哪些常见的属性?
6.BGP的选路原则有哪些?
2.1.7 实验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2.1.8 实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