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发布时间:2021-10-08T09:40:32.06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4期作者:肖英[导读]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肖英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1430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炮炙的饮片。

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以及应用一、常见饮片炮制方法清炒?是将药物置于锅内加热,不加辅料,不断翻动拌炒至规定程度。

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三种方法。

炒黄:将净饮片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略深,或膨胀鼓起,种皮破裂,并透出固有气味时,取出,放凉。

目的是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并可缓和药性,如炒决明子能缓和滑肠之性,并易煎出有效成分;炒麻黄能缓和解表之性等。

炒焦:将净饮片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断面颜色加深,并透出焦香气味时,取出,放凉。

目的是缓和药性或增强疗效,如陈皮炒焦后,可缓和其辛烈之性,而增强其温健之力;防风炒焦后,辛散之力减弱,而止泻作用增强。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炒炭:将净饮片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黑色,内部呈焦黄色或焦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炒炭要注意“存性”,如成灰烬,则药力全失。

目的是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如青皮炒炭后破气之力减弱,消食化滞和胃之功增强;或增强收敛止血之功,如当归炭、黄芩炭、防风炭等。

麸炒?用武火将锅烧热,撒入定量麦麸或蜜制麦麸,待冒烟时,放入净饮片快速均匀翻动,炒至呈黄色或深黄色,麦麸呈焦黑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目的是赋色,增强健脾开胃之功,如麸炒山药、麸炒白扁豆等;或吸收部分药物的油分而减少其刺激性,缓和燥性,如木香经麸炒后,除去部分油质,增强实肠止泻的作用。

中药饮片真伪鉴别评分标准

中药饮片真伪鉴别评分标准

中药饮片真伪鉴别评分标准
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形状:真的中药饮片应该是形状规则,颜色均匀,无杂质。

例如,人参片应该是黄棕色,形状规则,无杂质。

2. 味道:真的中药饮片应该有独特的味道,而无异味。

例如,甘草片应该是甜而略有苦涩,无异味。

3. 颜色:真的中药饮片的颜色应该与正品一致。

例如,白芍片应该是白色或淡黄色,无杂质。

4. 质地:真的中药饮片应该质地坚实,无疏松现象。

例如,黄芪片应该质地坚实,无疏松现象。

5. 气味:真的中药饮片应该有独特的气味,而无异味。

例如,陈皮片应该有陈香,无异味。

6. 浸泡试验:真的中药饮片浸泡后应该有明显的变化,而无变化。

例如,丹参片浸泡后应该变成红色,无变化。

以上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标准,具体的鉴别方法可能会根据中药的种类和特性有所不同。

在鉴别中药饮片时,建议寻求专业的药师或者医师的帮助。

中药饮片鉴别知识大全

中药饮片鉴别知识大全

中药饮片鉴别知识大全
以下是中药饮片鉴别知识的一些基本要点:
1. 观察外观:饮片应具有整齐、均匀的形状,无断裂、变形、霉斑、虫蛀等问题;颜色应均匀,无明显变色。

2. 看质地:质地应结实而不易碎,不应有粘连、凝结、糊状等现象。

3. 嗅觉:应有相应的香气,如果有异味、霉味或变质味道则表示不正常。

4. 黑水试验:将一小块饮片放入水中,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正常情况下,水的颜色应逐渐变为
橙黄色或浅黄色,如果水变成黑色则表示可能含有染色剂。

5. 堆积密度:饮片应该具有一定的堆积密度,太松散或太紧密都可能表示质量问题。

6. 查看标签信息:标签应清晰易读,包括药材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批号、生产厂家等信息;还应注意是否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号。

7. 观察包装:饮片的包装袋或包装盒应无明显破损、异味、变形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饮片的鉴别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上述仅为基本的鉴别要点,如果
有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鉴别,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药饮片真伪优劣鉴别

中药饮片真伪优劣鉴别

中药饮片真伪优劣鉴别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剂型之一。

饮片是将中药煎煮、干燥制成的方便携带、易于存储的药材制品,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药保健等领域。

然而,由于中药饮片市场存在伪劣品和滥用添加剂的现象,消费者如何才能准确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本文将介绍中药饮片真伪鉴别的方法,以及如何选择优质的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真伪鉴别的方法一、观察外观1.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正规的中药饮片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基本一致,且形状规则,颜色自然。

如果存在不规则的颗粒和颜色不协调,很可能是掺杂了其他物质的饮片。

2.气味:真正的中药饮片气味具有特殊的芳香味或草药味,如果非常刺鼻,或者有其他气味,就需要考虑真伪。

二、检测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饮片制备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工序:洗净、切割、晾晒、煮制、烘干等。

其中,煮制过程对中药使用的水质量、时间、温度、煮汁次数、煮汁比例等参数都有要求。

1.水质:饮片煮制过程中,水的质量对中药的成分提取、纯度等影响很大。

为了保证中药的纯度和效果,应该选择使用纯净水或高纯度水进行煮制。

2.煮汁次数:正规的中药饮片煮汁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药物成分充分提取出来,保证饮片品质。

3.煮汁比例:正规中药饮片的煮汁比例精准控制在1:10或1:8的左右,这种比例可以保证中药煎药的纯度和浓度,成品饮品效果更好。

三、检测药材成分中药饮片的质量受到药材的影响,成分齐全、含量均衡、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的质量肯定会比较好。

1.原材料:原料来源非常重要,如果原料来自不合格或污染严重的场所,中药饮片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

2.药材成分:通过与合规模板库中的药材进行对比,可以检测出中药饮片中成分是否含量均衡和符合国家标准。

中药饮片如何选择质优品牌消费者在购买中药饮片时,除了要了解鉴别真伪方法外,还需要重点关注生产企业品牌及其信誉度和产品的口碑、历史,及其执行的标准等方面。

1.品牌可靠性:选择知名品牌和口碑好的品牌,提高药品的安全度。

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

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

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中药饮片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由中药材经过深加工制成浓缩的制剂,在中医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众多不良商家,存在假冒伪劣饮片的现象,因此对于中药饮片的身份鉴定及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物理特征、理化指标、宏观形态、显微形态等方面详细介绍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

一、物理特征鉴别物理特征是鉴别饮片是否真伪的一种简单、方便、直观的方法。

包括检查饮片的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

(一)外观一般来说,厂家在生产中已经对饮片进行粉碎、筛选、运输等操作,因此饮片的外观很难与原材料相同。

但是,对于同一种饮片而言,其颜色、质感、大小等外观特征应该是相似的。

(二)气味饮片的气味可以为其真伪鉴定提供有用的信息。

合格的饮片应该具有其特有的香味或苦味,如川芎的特有香气、黄芩的特有苦味等。

如果饮片的气味与其应有的特征不符,就应该引起重视。

(三)质地饮片的质地特征也是其真伪的一种重要鉴别要点。

正常的饮片应该是干燥、松散、质地均匀的。

而假冒伪劣的饮片可能会添加其它物质,导致饮片的质地变得粘黏或不均匀,这时候就要引起警觉。

二、理化指标鉴别理化指标鉴别是中药饮片质量检测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通过对饮片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进行检测,从而鉴定饮片的真伪和质量。

(一)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饮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影响饮片的保存期,也直接影响到饮片的质量。

一般来说,水分含量低于10%的饮片质量较好,而水分含量高于15%的饮片可能会受到霉菌、霉变等问题。

(二)有关成分含量检测种类繁多的中药饮片中可能会存在大量的药效成分,对这些成分含量的检测属于中药饮片的常规检测内容。

不同品种饮片中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对于有关成分含量的检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宏观形态鉴别宏观形态鉴别主要是通过观察饮片的表面形态、自然状态、大小、外观等特征,以判断饮片是否标准纯正。

(一)干燥程度饮片干燥的程度对其鉴别有很大影响。

饮片的柔软度、脆度、颜色、断面等都与其干燥程度相关,因此在鉴别中应该按照标准程度来进行比对。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基层监管部门没有药品检验机构和检验科室,在日常监管工作,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发挥传统的眼看、手模、鼻闻、口尝等常规方法的作用,没有七成把握不要抽样检验。

中药材的来源、产地、商品规格、用药习惯的炮制方法等因素,产生了同一品种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异、药材与饮片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别,有的同一饮片又常是由多个品种混合而成,所以对真伪鉴别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为提高日常监管效率,现介绍中药饮片鉴别的经验方法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加强学习,牢记药材主要特征要想区分各种药材的真伪优劣,首先要努力学习中药鉴别的基础理论知识。

同一种药材,无论产地有什么变化,规格有什么标准,其主要特征不会起根本的变化。

每一种药材都有其各自区别与其它药材的主要特征。

这些特征,是我们监管人员做好真伪鉴别必备的基本功。

(一)形状鉴别:防风的“蚯蚓头”;潞党参的“狮子盘头芦”;野人参“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海马的“马头蛇尾瓦楞身”;蕲蛇的“翘鼻头”。

“方胜纹”。

“连珠斑”。

“佛指甲”;天麻的“鹦哥嘴”“肚脐眼”;槟榔的“大理石样花纹”。

(二)颜色鉴别:丹参红色,黄连黄色,紫草紫色,乌梅黑色,血竭黑似铁,研末红似血。

(三)质地鉴别:南沙参“松泡”;山药富“粉性”;当归“油润”;郁金、大麻“角质有光泽”。

(四)断面鉴别: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黄柏折断面是纤维性,裂片状分层;苦楝皮折断面分为多层薄片,层层黄白相间;大黄在光下有“星点”;何首乌可见“云锦状花纹”;苍术有“朱砂点”“起霜”现象。

(五)气味鉴别:肉桂的浓烈特殊香气;阿魏的大蒜样臭气;苦杏仁的苯甲醛样香气;穿心莲苦至咽喉,经久不衰。

二、积累总结,注重药材之间的比较市场上销售的多为中药饮片,是将完整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制制成一定的规格,故饮片不同于完整药材的鉴别特征,改变了形状、大小、颜色、甚至气味,加之机器切片改变了原手工饮片,这样将相似药材饮片进行比较尤显重要。

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一般包括外观特征观察、气味辨别、质地观察、温度感知、药材鉴别等。

需遵医嘱合理用药,不可盲目用药。

1.观察外观特征:观察饮片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和大小。

规则的中药饮片应具有统一的外观特征,颜色鲜艳均匀,形状整齐,无明显破损或变形。

2、气味鉴别:闻饮片的气味,正常的中药饮片应具有特殊的草药气味,不是一种臭味或刺激性气味。

如果有刺鼻的气味或没有明显的草药气味,则可能是质量问题。

3、质地观察:触摸饮片的质地,正常的中药饮片应质地坚实且不易破碎。

如果饮片质地疏松易碎,可能是质量差或保存不当。

4、温度感知:用手触摸饮片的温度,正常的中药饮片应为室温或微凉。

如果饮片感觉异常热或冷,可能是因为添加了其他物质或质量不好。

5.药材鉴别:检查饮片包装上是否有明确的药材鉴别标识,包括药材名称、产地、生产厂家等信息。

正规中药饮片应明确标示,可追溯药材的具体来源和生产工艺。

中药饮片鉴别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鉴别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鉴别注意事项
鉴别中药饮片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观鉴别
1. 观察外观形状:应注意饮片的整体形状、大小、厚度等特征,是否均匀一致,有无断裂、粉碎等情况。

2. 检查表面颜色:应观察饮片表面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色泽不良、霉斑、虫蛀等现象。

3. 观察气味:通过闻气味来判断中药饮片是否有异味或臭味,一般中药饮片应具有特有的药味。

二、质量鉴别
1. 化学鉴别:通过化学试剂对中药饮片进行检验,检查其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

2. 微生物鉴别:通过微生物方法,检测中药饮片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问题。

3. 含量测定:通过检测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来判断其质量是否达标。

4. 重金属检测:检查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重金属含量,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饮片成分鉴别
1. 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饮片的形态特征,如细胞壁、细胞器、细胞核等,对不同的中药材进行鉴别。

2. 通过化学试剂反应鉴定饮片中是否含有特定的成分,如典型的色素反应、含
鞣质的反应等。

3. 通过色谱、质谱等仪器检测分析,对中药饮片进行成分鉴定。

四、功效鉴别
通过对比相关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来判断饮片的功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中药饮片鉴别过程中,应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鉴别的准确性。

同时,要掌握良好的鉴别方法和技巧,以提高鉴别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基层监管部门没有药品检验机构和检验科室,在日常监管工作,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发挥传统的眼看、手模、鼻闻、口尝等常规方法的作用,没有七成把握不要抽样检验。

中药材的来源、产地、商品规格、用药习惯的炮制方法等因素,产生了同一品种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异、药材与饮片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别,有的同一饮片又常是由多个品种混合而成,所以对真伪鉴别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为提高日常监管效率,现介绍中药饮片鉴别的经验方法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加强学习,牢记药材主要特征要想区分各种药材的真伪优劣,首先要努力学习中药鉴别的基础理论知识。

同一种药材,无论产地有什么变化,规格有什么标准,其主要特征不会起根本的变化。

每一种药材都有其各自区别与其它药材的主要特征。

这些特征,是我们监管人员做好真伪鉴别必备的基本功。

(一)形状鉴别:防风的“蚯蚓头”;潞党参的“狮子盘头芦”;野人参“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海马的“马头蛇尾瓦楞身”;蕲蛇的“翘鼻头”。

“方胜纹”。

“连珠斑”。

“佛指甲”;天麻的“鹦哥嘴”“肚脐眼”;槟榔的“大理石样花纹”。

(二)颜色鉴别:丹参红色,黄连黄色,紫草紫色,乌梅黑色,血竭黑似铁,研末红似血。

(三)质地鉴别:南沙参“松泡”;山药富“粉性”;当归“油润”;郁金、大麻“角质有光泽”。

(四)断面鉴别: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黄柏折断面是纤维性,裂片状分层;苦楝皮折断面分为多层薄片,层层黄白相间;大黄在光下有“星点”;何首乌可见“云锦状花纹”;苍术有“朱砂点”“起霜”现象。

(五)气味鉴别:肉桂的浓烈特殊香气;阿魏的大蒜样臭气;苦杏仁的苯甲醛样香气;穿心莲苦至咽喉,经久不衰。

二、积累总结,注重药材之间的比较市场上销售的多为中药饮片,是将完整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制制成一定的规格,故饮片不同于完整药材的鉴别特征,改变了形状、大小、颜色、甚至气味,加之机器切片改变了原手工饮片,这样将相似药材饮片进行比较尤显重要。

在日常监管工作,要勤看多比较,从比较中找出药材之间的主要不同特征,关于分析总结,不断积累中药饮片外观鉴别经验。

(一)原药材与饮片相似的类型有些药材与其饮片在外形基本相似(主要是花草类中药),记忆药材本身的特征及其不同点,就可正确认识中药。

如徐长卿与白薇,二者根茎切面同为结节状,根表面淡黄棕色,横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主要区别是徐长卿根茎结节小,有丹皮样香气,味辛而麻舌;白薇根茎结节粗大,无香气,味微苦。

又如地骨皮和香加皮,二者同为卷筒状或槽状,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质轻脆易折断。

主要区别是地骨皮横切面明显分为内外两层,无香气;香加皮横切面为黄白色,有浓厚的香气。

(二)药材本身不相似,但饮片相似的类型本类型应以记忆饮片特征及其不同点为主,辅助药材本身的特点。

如前胡与防风,饮片同是表面灰棕色,根头片表面具密集细环纹及纤维状毛,切面有菊花心,棕色油点。

主要区别是防风切面皮部有较多放射状裂隙,组织疏松,有清香;前胡根头处表的残留有浅紫色片状叶鞘(紫花前胡),切面少裂隙,组织紧密,有油腻。

(三)药材名称相近,功效相似的类型如草乌、川乌,均是经加工后的横切片或纵切片,类圆形或圆锥形,表面灰黑或灰褐色,角质样,维管束呈点状或条状突起。

主要区别是草乌饮片常因粉性差而干瘪,顶端无或偶有残留茎基,切面无纤维状突起。

三、虚心请教,掌握药材经验鉴别方法老药工们在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

除了掌握上面提到的外观鉴别方法和经验鉴别术语外,还要掌握某些药材的水试及火试方法。

我们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要多向他们学习,虚心请教,不断提高鉴别能力和水平。

(一)水试方法:某些药材遇水能产生特殊现象,如西红花加水泡后水溶液成黄色;秦皮浸出液在日光下呈碧蓝色荧光;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种子粘滑,体积膨胀;天然牛黄水湿后有“挂甲”现象;苏木投入热水中水溶液变成红色;乳香加水研磨后呈白色乳状液,而没药加水研磨后呈黄棕色乳状液;青黛放入水中后水不染色,且漂浮于水面之上。

(二)火试方法:有些药材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

如降香用火烧则香气浓烈,有油流出,灰为白色;海金砂点燃发出爆鸣声和闪光;青黛燃烧有紫红色烟雾冒出;将烧红的针插入牛黄中,牛黄分裂成层,呈片状,气香。

1 药品真伪鉴别1.1 麦冬与伪品正品:纺锤形,两端略尖,较瘦,中柱较粗,显微镜下观察,韧皮部束16~22个,其他性状见药典。

伪品:性状与正品基本相同,其不同点,两端较钝圆,比较胖,中柱细小,显微镜下观察,韧皮部束10多个。

1.2 桔梗与伪品正品:根茎有芦头,上面生有多数半月形芦碗,表面白色或淡黄色,细嫩,全体有皱纹和须根痕,质轻易折断,断面皮层为白色,木部黄色,棕色形成层明显,整个断面似菊花纹,习称“金井玉兰”,味微甜而后苦,有菊糖反应。

伪品:无芦头,顶端可见地上茎残基,表面栓皮已刮去显类白色,留有棕色栓皮残痕,较粗糙,全体有扭曲的纵沟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相间,为异型维管束,味微苦而麻舌,无菊糖反应。

1.3 胖大海与伪品正品:椭圆形,表面皱纹粗而疏,手摇无响声,内有子叶二片,大而菲薄,有二片胚乳,水浸泡膨胀呈海绵状,膨胀速度较快,其体积比干品大2.5~3倍。

伪品:类圆形或近球形,表面有细密的网状纹,手摇有滚动声,内有子叶二片肥厚,无胚乳,水浸泡呈现海绵状,但膨胀速度缓慢,其体积比干品大1.5~2倍。

伪品:扭曲成绳状,外皮光滑,不易层层剥离,而易纵离,表面浅灰棕色无地衣斑块,皮孔少而大并有三角形叶痕,浅棕色圆形突起,皮孔少,质坚韧不易折断,味苦微涩,水浸液浅黄棕色无荧光,显微特征: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

1.4 党参与伪品正品: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根头部有狮子盘头芦,根头下有致密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体之半,全体有纵纹,散在有眉状的疤痕,支根断落后常见黑褐色胶状物,断面黄白色有裂或菊花纹,中央有黄色圆心,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伪品:外皮黄色或棕黄色,根头部无狮子盘头芦,而具地上茎叶残基,近根头部有环状横纹,表面有明显的横向皮孔,质柔软,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间本心黄色,味微甜后而苦。

1.5 苏木与伪品正品:黄红色至棕红色,水浸液呈桃红色,加几滴石灰水即显玫瑰色。

显微特征:有晶鞘纤维。

伪品:红紫色或棕红色,水浸液呈淡棕黄色,加几滴石灰水即显浅黄色,加酸显黑绿色。

显微特征:无晶鞘纤维。

2 药品掺假识别2.1 穿山甲掺假:(1)为盐、矾。

砂烫后取出放入重盐水或白矾水内浸泡捞出晾干。

(2)用塑料做的。

识别:(1)日光下细看表面有一层亮晶晶的白色物。

(2)用舌舔之,有明显的咸味或苦涩味。

(3)塑料做的,用火烧之即可鉴别。

2.2 柴胡掺假:(1)非药用部分,柴胡药用部分为根部。

商品饮片中常混有地上茎。

(2)其他假药:A、棉花茎秆及叶柄:表面红棕色有短距毛,断面黄白色,木质实心。

B、花生秧子杆枝梗:表面黑褐色或黑绿色,披短距毛,断面中空。

以上非药用部位和假药常与柴胡混合后切片冒充真品。

识别:柴胡为地下根,具纤维性,切片后观察饮片常见类网状纹孔。

上述伪品不见网状纹孔,多为木质实心或中空。

2.3 金银花掺假:(1)喷洒高糖水。

(2)喷洒糖蜜混合水,附加黄褐色细砂或玉米面类杂质。

(3)喷洒盐水。

识别:用手抓起,紧握则发现下列情况:(1)质脆易碎(夏天天潮除外)为高糖水。

(2)有湿感为盐水。

(3)手感有粉状物附着,为含有砂石粉或玉米面类杂质。

(4)成团状或极缓慢的松散开或有粘手感,可能含有糖蜜水类杂质。

2.4 茯苓掺假:一般产地加工没有假货。

多为市场上药贩子自制假货混入。

假货所有原料多为碎杂的茯苓面加面粉等加工制成。

为不规则块状混入茯苓中。

识别:(1)外观:真品为较规则的块状或片状,表面致密平坦或不规则的多棱角块状,白色或偶有带粉红色。

假品一般无片状,只有六棱体或多棱角不规则块状,表面不平坦,白色或带有粉红色。

(2)口尝:真品嚼之粘牙,偶有牙碜感或可见紧挟砂石粒。

假品不粘牙,有牙碜者亦无明显砂石状物。

(3)浸泡:真品经浸泡煎煮,除膨胀外,一般保持原物状,不散碎。

假品经浸泡或煎煮即溶化为碎颗粒或团粉状。

不再保持原物形状。

2.5 冬虫夏草掺假:一般掺假为中间插有木棍或铁丝。

识别:用手将冬虫夏草折断处掰开,即可发现。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发布时间:2011-09-14 14:05:06 浏览:412 来源: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意义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品种繁多。

中药材大多来源于植物,特别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相近,炮制后往往外表形态、颜色近似,不易区分,容易发生混淆,另外还经常出现假冒掺伪现象,给饮片的鉴别增加了难度,例如用纸丝染色充西红花,用紫苏子充菟丝子,月季花当玫瑰花使用,苏木当降香使用等,所以鉴别中药饮片的品种真伪、优劣,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是执业中药师的基本功,有必要提高执业中药师鉴别中药饮片的能力。

二、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等。

它简便易行,在药房柜台即可进行,鉴别时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

1、形状中药饮片因其来源不同,植物器官不同及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类型有多种,如圆片,有白芷、白芍、泽泻等,长方形片,如葛根、杜仲等,斜片如黄芪等,条片状,多为皮类药材及叶类药材,如丹皮、厚朴、枇杷叶等,段状片,多为草本类及细长枝条根,如荆芥、紫苏、党参、牛膝等,果实、种子一般为类圆球形,如五味子饮片,扁圆形如酸枣仁饮片,心形如苦杏仁饮片等,大者常切成类圆形片状等,如木瓜饮片、槟榔饮片。

中药饮片片型的长短厚薄,是饮片规格、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规定,片:0.5mm以下为极薄片,1~2mm为薄片,2~4mm为厚片;段长:10~15mm;块:8~12mm 的方块;皮类丝宽2~3mm,叶类丝宽5~10mm。

有的地方中药炮制规范有补充。

如2~4mm 为中片,4~5mm为厚片,5~10mm为短段,10~15mm为中段,长约30mm为长段等,各地中药炮制规范具体尺寸略有不同。

2、表面是饮片最具特征的地方,切片的饮片可分为周边(即外表面)和切面(即横切面)。

外表面属植物的保护组织,切面是植物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综合反映。

如白芷的周边具纵皱纹,木香的周边具网状皱纹,即双子叶植物根、根茎、茎、皮的最外层常由木栓细胞组成,因此饮片外表面显得较为粗糙,有时呈鳞片状剥落,单子叶植物根、根茎外表无木栓层,外表面较为光滑,如麦冬、天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