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罐头的加工原理

合集下载

果蔬罐藏加工工艺

果蔬罐藏加工工艺

果蔬罐藏加工工艺第一节果蔬加工前处理一、果品的选别和分级进厂的原料绝大部分含有杂质,且大小、成熟度有一定的差异。

果品原料选别和分级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剔除不合乎加工的果品,包括未熟或过熟的,已腐烂或长霉的果品,还有混入果品内的砂石、虫卵和其他杂质,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其次,将进厂的原料进行预先的选别分级,有利于以后各项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

如将柑橘进行分级,按不同的大小和成熟度分级后,就有利于制订出最适合于每一级的机械去皮、热烫、去囊衣条件,从而保证有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数量,同时也降低能耗和辅助材料的用量。

选别时,将进厂的原料进行粗选,剔除虫蛀、霉变和伤口大的果实,对残、次果和损伤不严重的则先进行修整后再应用。

果品的分级包括大小分级、成熟度分级和色泽分级几种,视不同的果品种类及这些分级内容对果品加工品的影响而分别采用一项或多项。

在我国,成熟度分级常用目视估测的方法进行。

在果品加工中,桃、梨、苹果、杏、樱桃、柑橘等常先要进行成熟度分级。

大部分目视分成低、中、高三级,以便于能合理地制订后序工序。

速冻酸樱桃常用灯光法进行色泽和成熟度分级。

色泽的分级与成熟度分级在大部分果品中是一致的,常按色泽的深浅分开。

除了在预处理以前分级外,大部分罐藏果品在装罐前也要进行色泽分级。

按体积大小分级是分级的主要内容,几乎所有的加工果品均需按大小分级。

分级的方法有手工分级和机械分级。

(1)手工分级在生产规模不大或机械设备配套不全时常用手工分级,同时可配备简单的辅助工具,如圆孔分级板、蘑菇大小分级尺等。

分级板由长方形板上开不同孔径的圆孔制成,孔径大小视不同的果品种类而定,通过每一圆孔的为一级。

但不应在孔内硬塞下去,以免擦伤果皮。

另外,果实也不能横放或斜放,以免大小不一。

除分级板外,有根据同样原理设计而成的分级筛。

适用于果品,而且分级效率高,比较实用。

(2)机械分级采用机械分级可大大提高分级效率,且分级均匀一致,目前常用的机械有:滚筒式分级机、振动筛和分离输送机等。

第六节 果蔬罐头的加工及质量控制

第六节  果蔬罐头的加工及质量控制

第六节果蔬罐头的加工及质量控制一、罐头加工基本过程•罐头加工的工艺流程•原材料→预处理→装罐→注液→排气→密封→杀菌→冷却1、罐的清洗•(1)清洗与消毒热水浸泡刷洗清水冲净消毒沥水使用•(2)罐盖的打印•(3)空罐的钝化Na2Cr2O7 0.8kg,NaOH 2.0kg,土耳其红油300mL,Na3PO4 0.9kg,自来水100kg 2、原料预处理•⑴分级与分选•⑵洗涤•⑶去皮手工去皮、化学去皮(碱液去皮)机械去皮,热力去皮酶法去皮•⑷切分、去心、去核、修整•⑸烫漂•⑹原料抽空3、装罐和注液•(1)装罐的要求质量、含量、顶隙、装罐时间及清洁卫生•(2)装罐方法主要有人工和机械装罐方法•(3)注液4、排气和密封•预封•排气(1)防止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2)有利于食品色、香、味的保存(3)防止或减轻罐头在贮藏过程中罐内壁的腐蚀(4)有助于“打检”,检查识别罐头质量的好环(5)防止或减轻罐头在高温杀菌时发生容器的变形和损坏(1)热力排气•热装灌排气①保证装罐密封时食品的温度②密封后及时杀菌•排气箱加热排气一般为90~100℃,5~20min。

(2)真空密封排气•罐头成品的真空度受控于真空封口时真空仓的真空度和食品温度;•真空封口时,需保证罐头顶隙内的水蒸汽分压小于真空仓内的实际压力;•真空封罐时的补充加热影响罐头真空度的因素•排气温度和时间•食品的密封温度•罐内顶隙的大小•食品原料的种类和新鲜度•食品的酸度•外界气温和气压的变化5、杀菌和冷却•(1)罐头杀菌的目的和要求商业灭菌(commercial sterilization):将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败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要求在常温无冷藏状况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这种加热处理方法称为商业灭菌法。

(2)影响罐头热杀菌的因素•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①菌种与菌株②原始活菌数③热处理前细菌芽孢的培育和经历④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的影响⑤热处理温度(3)罐头热杀菌的工艺条件•温度•时间•反压力(4)罐头热杀菌技术•静压间歇式杀菌•连续杀菌•其他杀菌技术二、果蔬类罐头•(一)罐藏对果蔬原料的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感官品质,新鲜,无病虫害、完整无外伤,收获期长、收获量稳定,可食部分比例高,加工适应性强,并有一定的耐藏性。

第六章果蔬罐头加工技术

第六章果蔬罐头加工技术

第四节 蔬菜罐头加工工艺及品质 控制
一、蔬菜罐头的工艺综述
1、蔬菜原料的处理
2、蔬菜罐头用汤汁的配置与要求 (1)配制汤汁用水和盐 (2)汤汁的制备 清渍汤的制备 调味液的制备
一、蔬菜罐头的工艺综述
3、蔬菜罐头常见的质量问题
(1)胀罐
(2) 平盖酸败
二、蔬菜罐头的加工实例
1、番茄酱
(1)工艺流程
原料的去皮与修整
机械去皮 化学去皮 热力去皮 手工去皮
四、原料的热烫与洗涤
目的
方法:热水处理;蒸汽处理
五、原料的抽空处理
第二节 罐头加工原理
一、罐头杀菌的目的和要求
二、罐头食品中的微生物
三 影响罐头热杀菌的因素
1、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食品杀菌前的污染情况 食品的酸度(pH) 食品的化学成分 罐头的杀菌温度
Company
LOGO
第六章 果蔬罐头加工技术
第一节 果蔬罐头的分类及原料
一、 分类
1、水果类 糖水类
糖浆类
清渍类
2、蔬菜类
醋渍分类及原料
二、果蔬原料的特点
1、特点
季节性 地区性 易腐性 复杂性
2、基本要求
三、原料的预处理 原料的分类与洗涤
二、糖水水果罐头的加工实例
1、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原料处理→分选→摘把、去皮→切半 去籽巢→修整→洗涤→抽空处理→热烫→冷却 →分选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检验→包 装→成品
二、糖水水果罐头的加工实 例 2、操作要点
(1)原料 (2)去皮 (3)抽空 (4)热烫 (5)调酸 (6)装罐与注糖水 (7)排气及密封 (8)杀菌和冷却
四、罐头热杀菌的工艺条件
2、罐头(热)杀菌技术 回转式杀菌器

食品工艺学-果蔬实验指导书

食品工艺学-果蔬实验指导书

《食品工艺学-果蔬》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果蔬罐头实验:实验项目名称:桔子罐头的制作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所属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试验计划学时:4一、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熟识和掌握罐头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及其不同类别食品罐头的加工技术。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以新鲜的桔子为原料,采取去皮、碱水浸泡、酸洗等工艺,最后密封杀菌制作罐头。

三、本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罐藏是把食品原料经过前处理后,装入能密封的容器内,添加糖液、盐液或水,通过排气、密封和杀菌,杀灭罐内有害微生物并防止二次污染,使产品得以长期保藏的一种加工技术。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及其基本工作原理温州蜜桔、白砂糖、柠檬酸、盐酸、氢氧化钠、四旋玻璃瓶、不锈钢锅、镊子、天平、称、测糖仪、温度计五、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扦一选果分组一清洗—热烫剥皮—去络、分瓣—酸碱处理一漂洗一整理—分选一装罐一真空封罐,杀菌一冷却一擦罐、人库、贴标(二)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选用肉质致密、色泽鲜艳美观、香味良好、糖分含显高、糖酸比适度、含橙皮苷低的果实。

果实呈扁圆形、原料无、果皮薄.桔大小一致、无损伤果,适于加丁的品种有温州蜜柑、本地早及红桔。

2.原料处理①去皮、分瓣桔子经剔选后在生产罐头前需进行清洗后剥皮、有热剥和冷剥。

热剥是把桔子放在90℃的热水中烫2-3min,烫至易剥皮但果心不热为准。

不热烫者为冷剥,一般这种方法多采用于出口厂家,剥皮稍费功夫,由于预热次数减少对营养、风味保存较好。

皮剥号后即进行分瓣,分瓣要求手轻,以免囊因受挤压而破裂,因此要特别注意,可用小刀帮助分瓣,办要干爽,桔络去净为宜。

另一方面办的大小在分瓣是应分开便于处理。

一般按大、中、小三级分,烂瓣另作处理。

②去囊衣:可分为全去囊衣及半去囊衣两种。

a、全去囊衣:将桔半先行浸酸处理,办与水之比为1:1.5(或2),用0.4%左右的盐酸溶液处理桔办,一般为30min左右,具体使用酸的浓度及桔办的囊衣厚薄,品种等来定浸泡的时间,水温要求在20℃以上随温度上升其作用加速,但要注意温度不易过高,20—25℃为宜,当浸泡到囊衣发软并呈疏松状,水呈乳浊状即可沥干桔瓣,放入流动清水中漂洗至不浑浊止,然后进行碱液处理,使用浓度为0.4%,水温在20-24℃浸泡2-5min,具体软囊衣厚薄而定。

果蔬罐头加工技术分析

果蔬罐头加工技术分析

传热的方式和传热速度
■ (1)罐内食品的物理性质 与传热有关的食品物 理特性主要是形状、大小、浓度、黏度、密度等, 食品的这些性质不同,传热的方式就不同,传热速 度自然也不同。
■ 热的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罐头加热时的 传热方式主要是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传热的方式 不同,罐内热交换速度最慢一点的位置(常称其为 冷点)就不同,传导传热的罐头的冷点在罐头的几 何中心,对流传热的罐头的冷点在罐头中心轴上, 距罐底约20~40mm处。对流传热的速度比传导传 热快,冷点温度的变化也较快,因此加热杀菌需要 的时间较短,传导传热速度较慢,冷点温度的变化 也慢,故需要较长的热杀菌时间。
传热的方式和传热速度
3 罐内食品的初温 罐内食品的初温是指杀菌开始时, 也即杀菌釜开始加热升温时罐内食品的温度。一般说,初
温越高,初温与杀菌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小,罐中心加热到 杀菌温度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这对于传导传热型的罐头来 说更为显著,而对流传热型的影响小。
4 杀菌釜的形式和罐头在杀菌釜中的位置
■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 食品的性质和化学成分 ■ 杀菌的温度 ■ 传热的方式和速度
3)影响罐头杀菌效果的因素
■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微生物抗热能力有很大差异,嗜热性
细菌耐热性最强,芽孢又比营养体更加 抗热,因此,食品中污染的细菌的数量 越多,同样的致死温度下所需的时间就 越长。
3)影响罐头杀菌效果的因素
2、罐头杀菌条件的确定
1)杀菌对象的选择 罐藏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但杀灭的对象 主要是致病菌和腐败菌。 罐头PH值是选择杀菌对象菌的重要因素。不同 PH值罐头中常见的腐败菌及耐热性各不相同。
a PH4.5以下的酸性罐头中,霉菌、酵母菌耐热 性低的作为主要杀菌对象

食品加工工艺实验

食品加工工艺实验

b%果 b%果 品本 身含 糖量
w1罐 内果 肉重
w2 罐 内糖 水重
实际 测量 的开 罐糖 液浓 度
菠萝 罐头 品尝 结果
五、思考题
制罐过程中为什么要排气,杀菌, (1)制罐过程中为什么要排气,杀菌,原 因何在?排气有哪几种方法? 因何在?排气有哪几种方法? 罐头经杀菌后,为什么要迅速冷却? (2)罐头经杀菌后,为什么要迅速冷却? (3)制罐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倒罐处理? 制罐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倒罐处理?
测 定 步 骤
排气 洗气 取样 测定
结果计算
100- CO2%=100-a1 O 2% = a 1 - a 2 ——测 时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ml数 注:a1——测CO2时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ml数) ——测 时量气管中液面读数(ml (ml数 a 2——测O2时量气管中液面读数(ml数)
实验四 果蔬呼吸强度的测定
三、材料及工具
鼓风干燥箱、天平、不锈钢锅、菜刀、 鼓风干燥箱、天平、不锈钢锅、菜刀、 菠菜、 溶液、 菠菜、NaHCO3溶液、聚乙烯复合袋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 热烫时间的选择:沥干后的蔬菜用0 (1)热烫时间的选择:沥干后的蔬菜用0.2%的 溶液护色液在90 下进行热烫处理10 90℃ 10s NaHCO3 溶液护色液在 90℃ 下进行热烫处理 10s 、 30s 60s 90s 30s、 60s与 90s,观察不同热烫时间对蔬菜色 泽的影响。 泽的影响。 热烫温度的选择:沥干后的蔬菜用0 (2)热烫温度的选择:沥干后的蔬菜用0.2%的 溶液护色液分别在70 70℃ 80℃ 90℃ NaHCO3溶液护色液分别在70℃、80℃、90℃与 100℃ 下进行热烫处理50 50s 100℃ 下进行热烫处理 50s , 观察不同热烫温 度对蔬菜色泽的影响。 度对蔬菜色泽的影响。 护色剂浓度的选择: (3)护色剂浓度的选择:沥干后的蔬菜分别用 0.1%、0.15%、0.2%与0.30%的 0.1%、0.15%、0.2%与0.30%的NaHCO3溶液护 色液在90℃下进行热烫处理50s 90℃下进行热烫处理50s, 色液在90℃下进行热烫处理50s,观察不同护 色剂浓度对蔬菜色泽的影响。 色剂浓度对蔬菜色泽的影响。

果蔬加工技术罐藏、糖制、腌制、保鲜储藏-精品

果蔬加工技术罐藏、糖制、腌制、保鲜储藏-精品

果蔬加工技术一、果蔬贮藏与保鲜(一)果蔬的种类及常用品种1.果品的种类依果实构造分为一一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柑橘类、坚果类和柿枣类2.蔬菜依食用部位不同分为一一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果菜类及其他类(二)果蔬加工保藏基本原理果蔬加工品是利用食品工业的各种加工工艺处理新鲜果蔬而制成的产品。

果蔬加工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果蔬在加工过程中己丧失了生理机能。

果蔬加工原理是在充分认识食品败坏原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L食品的败坏食品变质、变味、变色、生霉、酸败、腐臭、软化、膨胀、混浊、分解、发酵等现象统称败坏。

败坏后的产品外观不良,风味减损,甚至成为废物。

造成食品败坏的原因是复杂的, 往往是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起主导作用的是有害微生物的危害。

因此,保证食品质量便成为食品生产中最重要的课题,自始至终注意微生物的问题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3.微生物4.褐变褐变:在果蔬加工品中加工制品变褐这一现象称为褐变。

褐变影响产品外观,降低其营养价值。

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生化褐变)和非酶褐变(非生化褐变)。

(1)酶促褐变(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是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褐变。

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①美拉德反应②焦糖化褐变③抗坏血酸褐变(三)食品保藏方法根据加工原理,食品保藏方法可以归纳为五类:(1)抑制微生物和酶的保臧方法(2)利用发酵原理的保藏方法(3)运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4)应用防腐剂保藏方法(5)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四)果蔬采收及采后生理1.果蔬的采收果实的成熟度一般可划分为三种:(1)可采成熟度一一果实的生长发育已经达到可以采收的阶段,但还不完全适于鲜食。

加工范围:贮运、罐藏和蜜饯加工(2)食用成熟度一一此时采收的果实食用品质最佳。

表现该品种固有的色、香、味和外形,其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也达到最高点,风味最好。

加工范围:适鲜食、短期贮藏、制汁、酿酒(3)生理成熟度果实在生理上已达到充分成熟,种子颜色变深褐色,果肉开始软绵或溃烂加工范围:以食用种子的核桃、板栗及作培育用的种子,宜在这时采收2.果蔬采后生理变化果蔬采后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蒸腾作用(1)果蔬呼吸类型:呼吸跃变型:也称呼吸高峰型。

果蔬罐藏原理

果蔬罐藏原理

果蔬罐藏原理一、罐藏食品与微生物的关系许多微生物能够导致罐藏食品的败坏,如,细菌、霉菌和酵母菌。

这些微生物的存在,都会加速罐藏制品腐败变质的速度,缩短罐藏制品的保质期。

因此,采取合理的杀菌条件,制定合理的杀菌式是确保罐藏食品质量的首要条件。

1.温度按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三种,即嗜冷性微生物(适温为14.5-20?)、嗜温性微生物(适温为30-38?)、嗜热性微生物(适温为50-60?。

微生物一旦形成芽孢就更加耐热,芽孢可耐到120?的高温。

在罐藏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根据污染的程度,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制订出科学的杀菌工艺条件,保证杀菌的效果。

2.氧气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对氧气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故可将其分为:嗜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三种类型。

罐藏食品因经排气工艺过程,罐内有一定的真空度,嗜氧微生物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厌氧微生物及兼性厌氧微生物则是影响罐藏食品的重要因素,是造成罐藏品败坏的主要微生物。

3.水分水分是微生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离开水分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罐藏制品中含有大量水分,而且水分内又溶解有糖、酸及其他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所以减少水分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4.pH值 pH值即制品的酸碱度,是指制品中的游离酸而不是总酸量。

它对微生物的影响很大。

不同微生物有其最适宜的pH值范围,pH值的重要作用是影响微生物对热的抵抗能力,pH值愈低亦即酸性愈强,在一定温度下就愈能降低微生物及孢子的抗热力。

因此,在杀菌时,根据不同的值制定合理的杀菌条件。

二、影响杀菌的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罐藏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罐藏原料的污染程度、容器的清洁度及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卫生状况。

微生物数量越多,污染越严重,形成的芽孢数越多,对热的抵抗力越强,加热杀菌所需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

这就要求罐头加工厂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从原料的挑选、清洗,容器的选用消毒到罐装、密封,都要严格注意卫生,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减少罐藏制品中微生物的原始数量和种类,确保罐藏品在保质期内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罐头的加工原理
果蔬罐头的加工原理是将新鲜的果蔬经过去皮、去籽、去蒂等处理后,制成适合罐头的尺寸和形状。

首先,果蔬经过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然后,通过蒸煮或烫煮的处理,使果蔬变软,有利于去除皮肤和籽。

接下来,将果蔬剖开,去除籽和蒂。

处理后的果蔬经过切割、整形,使其形成适合罐头容器的尺寸和形状。

此时,果蔬经过除汁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

最后,将处理好的果蔬放入罐头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和保鲜剂,密封罐头,经过高温杀菌,确保罐内食品的安全性和保存期。

经过这样的加工过程,果蔬罐头能够长时间保存,并保持其原有的营养和口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